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

當朝陽透過東邊的窗戶透進來,在茶桌上晃了一下,晃得劉玄眼睛眯了一下。只是稍微地停頓,他繼續在那裡泡茶。

茶桌上有一個炭爐子,小火正旺着呢,上面架着一把小銅壺,壺嘴那裡正絲絲地冒着水汽。高高的壺把立在上面,上面有一個木護手。

在旁邊有一張紫檀木打造的茶盤,擺着一個不大的宜興窯玉麟款紫砂覆鬥式壺,一個汝窯青瓷纏葉蔓枝的茶瓶,八個茶白地藍花底平口闊茶杯。茶盤旁邊放在一罐茶葉,擺着一把竹夾子,一把茶匙,還有一塊棉布。

一個行走拎着一個大水壺過來了。

“殿下,水開了。”

“加在這銅壺裡。”

“好咧。”

“剩下的放在旁邊,你繼續去燒水。”

“是。”

等行走下去後,半山堂西廳裡只剩下劉玄一個人,他坐在那裡,半合着眼睛,看着對面的玻璃窗戶。這半山堂名字不好,必須改名,該什麼名呢?紫光-閣,和氣堂,還是劍氣沖霄堂?不過這西邊的院子裡,倒是可以種幾株海棠花,說不定這西堂就會改成西花廳了。

正想着,楊慎一進來,一掀開門簾子,看到了劉玄,微微愣了下。

“恩師早!”

“哈哈,今兒四郎更早!”楊慎一哈哈哈一笑,走到最裡面的位置上。

很快董惜文、韋正孝、杜雲霖和周天霞陸續都來了,大家互相打着招呼,寒噓了幾句,然後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上,準備開個晨會。

“丘相怎麼沒來?”楊慎一掃了一眼問道。

“我在東華門遇到丘相,說是去都察院有些事,前後腳就來。”周天霞答道。

“那我們先開會吧,待會我單獨跟丘相細說。先說說昨天的事,三省的兵馬已經合圍番禺,老呂的安撫使司已經進駐肇慶了,北洋水師一支已經封鎖的珠江口,這廣南的亂事已經眼見着要平息。這奏摺已經遞到西苑去了,我剛瞄了一眼,已經批紅了。”

“北洋水師何制軍、劉署軍聯袂上奏,要求重整南海艦隊,藉此機會組建南洋水師。還有直隸、嶺東、兩淮、江南、兩浙、河南、河東、湖北、湖南、江西、陝西十一地,編練常備新軍事宜。這兩件事樞密院已經批覆了,西苑也批紅了,遞到我們內閣就是報個備,要錢要糧。這事還需杜閣老、漢王殿下合計着辦。”

“吏部擬薦,我們昨個圈定的貴州布政使、左右參政、按察使、轉運使、學政等人選,西苑也批紅。下發吏部,那邊正等着。”

“胡伯恩調嶺東任布政使,謝志清接任兩浙布政使,潘籍接任右參議兼署轉運使,西苑也批紅了。可以明發了。”

“直隸、嶺東、兩淮、江南、兩浙五地的團練軍退役官兵安置事宜已經告結,吏部和左軍都督府上了總結摺子。西苑也批紅了,可以歸檔了。”

“關東分設遼寧、安東、黑江、興安四省,南直隸分設江蘇、江淮兩省事宜,昨個已經討論過第十一次了,關東分設四省異議,南直隸分設兩省,還有異議。等一旬後再議一次,如果還有異議,那就先行關東分省事宜。”

楊慎一一一說着,大家都靜靜地聽着。

“今兒的奏摺,我瞄了一眼目錄,有河東、河南、陰山三省清除逆賊餘毒的摺子,大理寺和刑部就秋決名錄事宜,就請韋閣老審閱初批。”

說了幾件事後,楊慎一臉色變得肅正起來:“還有一份是禮部關於明年春闈事宜的奏摺。這是這段時期朝中重中之重的大事,我和董閣老會逐條審議,先初批。”

正說着,丘繼良走進來了,臉色不大好看。掃了一眼在座的諸人,跟大家打了招呼,徑直坐回到位置上。

周天霞離他最近,開口問道:“丘相,怎麼了?”

“到都察院接到了十幾份奏摺,都是彈劾董閣老的。”丘繼良頓了一下,開門見山道。

“丘相,怕還是那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吧。我承認,在下管教不嚴,有些遠房親戚在外面爲非作歹,但那是他們個人的事情,沒有打我董府的旗號,這帳真不能算到我頭上。誰家裡沒有三姑六婆,族人親戚?這些人都是良萎不齊,我也是殫精竭力,可是家門不幸,總是有那麼幾個不爭氣的混蛋。”

“不止這些,現在有四川舉人到都察院投貼,說董閣老在四川任職時貪贓枉法、徇私弄權。”

“呵呵,我在西川奉行新法變革,得罪了地方不少人,這些傢伙蠱惑舉人,又來編排我了。”董惜文說到這裡,眼睛往楊慎一那邊掃了一眼,看到他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嘴角閃過一絲微笑。

在丘繼良和董惜文對話時,劉玄卻忙了起來。

他先洗杯,衝燙茶具,用沸水澆紫砂茶壺,用茶匙送茶葉到茶壺裡,再倒入沸水,然後用茶蓋颳去上面一層茶水泡沫,迅速倒出茶壺裡的水,是爲洗茶。茶壺倒出來的水分在茶杯裡,一一轉動。

周天霞、杜雲霖也捲入其中,四人捉對對話,有爭吵的意思。楊慎一坐在那裡沉着臉沒有說話,韋正孝卻轉過頭來,饒有興趣地看着劉玄泡茶。

劉玄用高衝法再向茶壺裡注入沸水,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接着低斟循環倒茶湯到茶杯裡,那茶壺似巡城的關羽。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茶湯精華一點一點分斟於每一杯中。

“妙啊!”韋正孝拍手道,“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漢王殿下的茶藝了得。”

所有的人都靜了下來,轉頭看向劉玄。

劉玄放下茶壺,微笑着伸手客氣道:“請茶!請茶!請茶!”

韋正孝先站起來,走了過去,端起一盞茶杯,先抿了一口,然後一飲而盡。丘繼良、周天霞前後腳起身,過去拿了一杯茶,也是飲盡。

杜雲霖起身去端茶,讓楊慎一眼睛微微一眯,看到他端茶喝了後,只是遲疑了下,也起身去端茶。劉玄卻是先端起一杯,遞給了楊慎一。

“恩師請用茶。”

董惜文站在那裡,臉色微變,嘴巴張了張,嘴脣抖動了兩三下,也起身去端了一盞茶杯。

半山堂詭異地安靜。

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