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

“傳嗣過慮了,經過今日半山堂一番爭論,想必楊相知道殿下盯上了董閣老。如果我們不動手,那邊反倒會疑神疑鬼,到處防備。我們在董閣老兒子上下功夫,那邊反倒被我們吸引過去了。”

李公亮不在意地說道。

“重明有一點說的對,楊師應該知道我盯上董惜文了,不管做不做,都知道我會出手。先給他們熱熱身也好。”

這件事說完,劉玄轉向孫傳嗣:“傳嗣,我準備調你去刑部。”

“殿下叫我去哪,我就去那。”

“我就知道傳嗣會是這句話。我跟你說說情況。我跟韋正孝通過氣了,三年後要援徵伊爾利汗國,所以明年他會迴轉安西做準備。刑部尚書一職,我跟周師叔、丘世伯商議過,調胡伯恩進京入閣。你先進刑部,是有一件重要的是要你辦。”

“請殿下吩咐。”

“我準備把天下武力分成三塊,常備,守備和警備。警備這塊成立警政總署,歸刑部。分巡警、偵緝、戶政、水警、內務等警種。地方各省、州、縣皆設警察署,即受地方管轄,又受上一層警署監察指導。”

孫傳嗣靜靜地聽着。

“警察機構設置,第一步完善省、州、縣三級警署機構。第二步是下沉到鄉鎮,要分設巡警所、分署等下派機構。還有開設警政學堂,培養專門人才。事情多,任務重,傳嗣,你要做好準備。”

孫傳嗣扳着臉,冷靜地答道:“請殿下放心,屬下全力以赴!”

“嗯,那好。這一疊是我對於警政機構建立、運作和管理的想法,你好好看看,慢慢琢磨。其它的不着急,先去西山佔塊地,以講讀班的名義先把警政學堂搭起來。再從各地調有經驗的仵作、破案能人、刑房老書辦等人上來,當講讀老師,再讓他們把各自的經驗整理成文字,好生總結,找出規律和辦法來,好傳授給學生們。”

孫傳嗣都一一記在心裡,又問了一些問題。

正談着,有下人在門外稟告道:“殿下,杜閣老前來拜訪。”

李公亮和孫傳嗣連忙起身告辭。

“也好,該談的我們都談得差不多了,你們先回去準備吧。”

劉玄來到二進門,拱手道:“杜閣老,冰葡萄酒給你準備好了,還有幾個下酒菜,就等你大駕光臨。”

跟着林受用後面的杜雲霖哈哈大笑道:“殿下,臣下冒昧打擾,還望恕罪。臣下知道殿下府上不缺什麼,只帶了廣運酒樓的兩隻燒雞。只有他們家做的滄州燒雞,味道最正。”

“哈哈,既然杜閣老這麼說,那肯定錯不了。家鄉的味道,只有家鄉人才能品味得出是否正宗。”

劉玄示意林受用接過那兩隻燒雞,再轉到下人手裡,自有人去試毒、加熱。

“杜閣老,請坐!”

“謝過殿下!”

宴席設在一座亭子裡,劉玄引着杜雲霖坐下。兩人寒噓了幾句,又喝了幾杯白山冰葡萄酒,便轉到正題上。

“臣下一心想着爲朝廷增稅理財,自詡理財之學,滿天下也是屈指可數。今日聽了殿下一番高論,才知道臣下是坐井觀天。”

“杜閣老謙虛了。朝廷以經書策義取才,數百年來大家都盯着經書史書,頂多讀讀幾本啓蒙的算學書,能把考試應付過去就行了。理財一學,沒人關注。杜閣老能學到這個地步,已是不易。”

“殿下,臣下冒昧問一句。聞煙溪先生雖是學問大儒、經濟大家,但理財並不精通,殿下是如何學得這些才識的?”

“哈哈,紫薇閣裡有許多神武帝留下的遺寶,大多人只關心其中一部分,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閣。我八歲時,就開始請人將紫薇閣裡神武寶錄抄錄了一份。抄了四年,學了十年,到現在還沒學完。有些是學到的,有些是學着學着自己明悟到的。”

“殿下不愧是神武帝苗裔,全天下人都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殿下卻是想到了,從遺寶中學到神武帝真傳,天縱英才也不過如此。”

聽了這些話,劉玄眼睛微微一眯,緩緩說道:“本王讀史書,發現歷朝歷代所謂的理財變法大臣,一般有兩種手段,一是節流一是開源。節流不說了,開源大多數都是斂財。他們爲君王收聚天下財貨,以供使用。最後民聲鼎沸,君王殺了這些人以安天下。真是可悲可嘆啊。”

“開源做得最均衡的前秦商君,最後也是因爲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被誣陷車裂。秦王用商君的血安撫了貴族的怨恨,使得商君的變法繼續延續。商君也算死得其所了。”

杜雲霖默默地聽着,他也熟讀史書的人,知道劉玄話裡的意思。要是正常情況下,杜雲霖幫隆慶帝緩解了朝廷財政危機,使得國庫充裕,最後的結果極大可能是由於被侵犯利益的權貴們反撲,隆慶帝把他推出去,以平民憤,然後大家相安無事,繼續下一回的盛世、衰窘、變法的輪迴。

誰知道現在換了天地,做主的是劉玄。

剛纔一席話,已經清晰無誤地表明,這一位比隆慶帝要懂理財度支等事。而且他已經琢磨出一種“造血”的方法,可以真正在不斂財的情況下開源,也能讓杜雲霖不再重蹈歷史上的前車之轍。只是有所得,必要有所付出。劉玄需要什麼,杜雲霖心知肚明。

“殿下,臣下對造血一說頗感興趣,還請殿下教我。”

劉玄點了點頭。這等大事,不可能跟自己隨便聊幾句就改了立場,只要他願意跟自己溝通交流,總有機會達成共識。

“其實本王這造血之說,無非就是朝廷鼓勵各種工商舉措,以裁判身份確保這些工商之舉能夠公平、公正和通暢地進行下去。太平無事,朝廷度支足夠時,不斂財不橫徵,藏富於民;到了危機之時,度支暴增,朝廷通過借貸、增稅、國債、錢幣等各種手段,把財富從民間借調出來,用於解決危機。”

“其實歷朝歷代,君王和大臣們過於把目光集中在田地產出上,一有風吹草動,就拼命在田地上壓榨。可是田地產出,纔是真正有定數,靠天吃飯。一味壓榨,早晚會出亂子的。所以必須把目光放在工、商、財這三方面。”

“工商財?”

“工就是工匠工廠,商就是商號船隊,財,則是銀行錢莊。”

“銀行,臣下倒是聽說富國銀行這些年大興其道。錢莊,想必就是前周發行交子、飛子的錢櫃字號吧。自前周偏安、末年民亂,交子飛子濫發無度,變成廢紙。太祖皇帝立朝後就禁止發行了。”

“是啊,禁止發行,連以前發行的數以億計的飛子也悉數作廢了,朝廷和地方用飛子抵買的貨品和債務,也被一併作廢。他們解脫了,苦的卻是百姓們,生生吃下了這份苦果。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杜雲霖也苦笑着搖搖頭。這話只有漢王殿下能說,旁人說了,怕是要被人彈劾爲心懷妄意。

“杜閣老,本王這些想法,已經在兩浙、南直隸試行過一段時間,頗有成效,準備進行下一步推進。過些日子,本王二哥要從江南迴來,彙報前段時間的總結,屆時杜閣老可以過來聽一聽,大家好好討論一番,再在嶺東、兩湖和直隸試一試。”

杜雲霖遲疑了一會,最後緩緩地點了點頭。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