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

養心殿東暖閣裡,門窗用厚棉被遮得嚴嚴實實的,絲毫風都透不進來。屋裡瀰漫着淡淡的藥味,銅爐散出的香味怎麼也遮掩不住。

兩位太醫坐在牀榻邊,來回地診脈,又低聲商議了一會,然後恭聲道:“聖上,龍體有了好轉,臣下把方子上的幾味藥改一改,再好好靜養一番,定會大好。”

改好了方子,一個小黃門接了過來,遞到隆慶帝跟前,展開來請他御覽過目。

隆慶帝更瘦了,鸛骨高高地凸起,如同長了兩隻角。整張臉很黑,不是那種曬黑,是松柏樹幹枯老去時透出的那種黑。

掃了幾眼,他輕輕說了句:“抓藥吧。”

兩位太醫躡手躡腳地走出暖閣,忍不住搽拭了下額頭上的汗,正好看到吳寶象迎了過來。

“兩位太醫,皇爺的病況到底如何?你們兩位務必給我交個底。”

兩位太醫互相看了一眼,其中年長的擡擡手,客氣地說道:“吳都監,借一步說話。”

三人走到僻靜處,嘀嘀咕咕說了一通。

看着兩位太醫的背影,吳寶象臉色陰晴難定,過了好一會才緩緩定下神來。從小黃門手裡接過那張藥方,叫來心腹之人,低聲囑咐道。

“趕緊去抓藥,但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藥方裡寫着什麼,更不能讓外人知道你抓的什麼藥!”

“回爺爺的話,小的記住,絕不敢誤事。”

冬暖閣裡,賈妃從帷帳後面轉了出來,卻聽到隆慶帝的話。

“春兒,扶我起來。”

“官家,你龍體虛弱,怎麼好起來走動?”賈妃驚叫道。

“朕的身體,自己清楚,現在還有幾分力氣,倒是躺久了,會越躺越廢。”

賈妃拗不過隆慶帝,連忙和宮女扶起了他,攙着他在室內慢慢地走動着。

“朕今天昏昏沉沉睡了一上午,有誰來過?”

“回官家的話,皇太后、皇貴妃打發人過來給聖上請安。”

“哼!她們是叫人來看看朕還活着沒。”

這話說得有點重,不管是不是隆慶帝的氣話,賈妃都不敢接腔。

“還有誰?”

“還有就是翁大監叫人送來了兩疊奏章。”

“扶我過去。”隆慶帝指了指暖閣外屋的坐榻說道。

賈妃和宮女把隆慶帝扶到坐榻上,墊了厚厚的枕頭墊子,讓他靠得舒服些,又拿過一牀綢緞被褥,把他身上和腳上蓋得嚴嚴實實。

隆慶帝自讓她們收拾,完了後指了指坐榻中間的茶几道:“把奏章放到這裡,備好筆墨。春兒你念,再執筆。”

賈妃猶豫了一下,看到隆慶帝盯着自己的目光,馬上應命。

聽賈妃唸完一份,隆慶帝默然了一會,說道:“就定朝鮮吧,這個名字既吉利又不張揚。昱韓、熙寧,一個太過了,一個太含糊了。”

“官家,那臣妾怎麼寫?”拿着筆的賈妃猶豫地問道。

“就寫‘準國號朝鮮’五個字就好了。還有那份高麗世子請到京師求醫的奏章,擬個‘準’字就好了。”

又聽完一份奏章後,隆慶帝默然了一會說道:“援伊爾利汗國事體茲大,交樞密院行文各軍鎮議處。嗯,記得添一筆,援徵行營劉四郎那裡記得要問一聲,這小子軍略確實了得。浙西、高麗的戰事發展跟他預判的差不多...”

隆慶帝似乎不想多說什麼,咳嗽了幾聲便轉移了話題。

“春兒,繼續念。”

聽了十幾份,隆慶帝臉上的慍色越來越重,最後大聲道:“待會告訴翁大伴,請安的奏章,他替我擬個知道了就好。還有那些說新法不是的奏章,全部留中。”

“臣妾知道了。”賈妃連聲應道。

隆慶帝又咳嗽幾聲,躺在靠墊上,看着手忙腳亂的賈妃,慢慢地,臉上露出幾分溫柔之色。

“皇爺。”吳寶象在屋外輕輕叫着。

“進來吧。”

“皇爺,東西備好了。”吳寶象親自託着一個盤子進萊了,上面擺着一個銀碗,裡面居然盛了半碗紅糊糊的東西。賈妃覺得一股血腥味混着些藥材味,飄進了自己的鼻子。

“這是鹿血,吃藥材長大的梅花鹿,正午時分,在脖子旁邊割個小口,放出來後再摻入秘製的藥汁。前唐時就有的宮廷秘方,最滋補不過。”

隆慶帝看着吳寶象用小碗自取了幾勺,喝了下去,一邊等着一邊跟賈妃解釋道。

賈妃聽了心裡隱隱不安,她多少知道些藥理,知道鹿血補是大補,可就是太燥了,尤其官家現在這樣虛弱的身子,難保不會變成虎狼之藥了。

心裡不知轉了多少個念頭,賈妃試探着問道:“臣妾孤陋寡聞,真沒聽說過這個藥方。不知是哪位國手開得方子。”

“是大佛寺的高僧妙智大和尚獻的方子。”隆慶帝不在意地說道。

賈妃臉色微微一變,她知道聖上名義上遵從前周和本朝的慣例,尊崇着道門,但實際上比較親近釋門,最信任的兩位高僧是拈花寺的隱蓮和大佛寺的妙智。

她的目光飄向已經試過鹿血的吳寶象,這一位卻低垂着眉毛和眼皮,低着頭把托盤高舉着。

隆慶帝端起銀碗,將半碗鹿血一飲而盡,然後坐在坐榻上慢慢回神。過了一會,可以眼見到隆慶帝的臉上多了幾抹血色。賈妃不由心裡一喜,暗叫了一聲阿彌陀佛。

可是入夜時分,隆慶帝猛地咳嗽起來,不是平時咳幾聲就停住那種,而是咳得撕心裂肺,連氣都喘不上來的那種。

賈妃嚇得手腳冰冷,拼命地穩住心神,輕輕地怕打着隆慶帝的背,叫內侍和宮女趕緊去傳太醫進來。

過了一刻鐘,咳得精疲力盡的隆慶帝終於緩了下來,他癱坐在坐榻上,無力地呼吸着,就像一隻脫了水的魚。

過了一會,吳寶象帶着太醫急匆匆地進來了。趁着太醫在給隆慶帝號脈,賈妃把吳寶象請到一邊,悄悄遞過去一方手絹。

吳寶象接過來一看,裡面有一團暗紅色的血跡。

“這...這...這是怎麼回事?”吳寶象儘量壓低着聲音,結巴着問道。

“是聖上剛剛咳出來的。”

“皇爺才喝了鹿血不久,該不會是鹿血吧?”吳寶象驚恐地問道。

賈妃默然無聲,兩人就這麼站立着,隆慶帝撕心裂肺的咳嗽聲從屋裡傳了出來,晃晃悠悠,就像宮城裡昏暗幽黑的巷道,看不到頭,也看不到尾。

鹿血的效果和副作用,我也不知道,因爲窮,我體驗不到。反正很多書都是這麼寫,我也就這麼寫了。。。

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