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

這時,旁邊的賈母笑道:“寶玉又混鬧了,這個藥也是胡亂吃的?”然後轉頭問薛寶釵道:“釵姐兒身上有隱疾?”

薛姨媽這時答道:“我家大姐兒一出生就從胎裡帶了熱毒,一犯病就咳嗽,看了不少名醫總是不好。最後一個禿頭和尚給了一個冷香丸的藥方,正好治了這無名之症。”

“冷香丸?還有這等藥方?寶姐姐,可是怎樣的方子?”賈寶玉央求問道。

“這冷香丸須得用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再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幹,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加蜂蜜、白糖等調和,製作成龍眼大丸藥,放入器皿中埋於花樹根下。發病時,用黃柏十二分煎湯送服一丸即可。”

“我的天爺啊,這可如何了得,萬一雨水這日沒有雨,或白露這日沒有露,或霜降這日沒有霜,又或小雪這日沒有雪,只怕十年也難湊齊吧。”秦氏在一旁驚歎道。

“還真是巧了,這兩三年竟然全都配齊了。”薛寶釵笑着答道。

“那就好,真是老天爺保佑。”秦氏讚道。

說了一會子話,賈母囑咐道,“有我們長輩在,你們幾個說話也不自在,也罷,璉二嫂,蓉兒媳婦,你帶了她們去後院子玩耍,我們幾個在這裡跟薛姨媽說會子話,等會子再一起吃飯。”

在後院子的亭閣裡,婆子丫鬟早就擺好了桌椅和茶水瓜果,四個角還擺了幾盆冰,風吹過,帶了幾分涼氣,更添愜意。

待到衆人坐下,璉二嫂告罪一句,說要去看看廚房裡把午宴準備得如何,待會再回來,讓大家先聊着。

惜春最是天真燦漫,問起薛寶釵北上路途所見所聞。她一直住在在府邸深處,就是大街上一年都難得出去一兩回,所以對這些外面的故事是喜歡得不行。

聞得薛寶釵說到一行船隻在瓜州入運河,過揚州直上高郵淮安。林黛玉坐在一旁低頭傷神,她忍不住想起在揚州的爹爹。前些日子來信,說他身子大好,叫自己不必擔心。但聰慧的林黛玉知道,這是父親在寬慰自己,他的身體只怕還沒有好。要是全好了,早就叫人接自己回去了,何必還在這裡寄人籬下。

正傷心着,一隻手伸了過來,緊緊地握住了黛玉的手,溫溫溼溼的手心給人一種貼心的安全感。林黛玉擡起頭,看到是賈寶玉,正關切地看着自己。

她臉色微笑,又看到衆多姐妹就在跟前,有些害羞,要想甩開賈寶玉的手,卻還是甩不開,只得作罷。

秦氏聽到薛寶釵過安平鎮時,遇到丘家二少爺和劉家三姐兒兩夫婦,不由嘖嘖道:“這可真是一位奇女子,聽寶釵姐兒所言,這劉家三姐兒並無絲毫依附其夫的言行舉止,落落大方。”

“正是,我也被其端止大方,絕世而獨立的氣質所傾倒。”薛寶釵附和道,“更兼劉家三姐兒行事果斷,聞得家父是北上求醫,當即修書一封,囑咐轉交給其弟,劉家四郎,幫忙求醫。”

賈寶玉和林黛玉也正傾慕薛寶釵口裡劉三姐的風采,聽到後面的話,賈寶玉不由有些奇怪地問道:“這劉家四郎是何人?爲何劉三姐要託他求醫呢?”

薛寶釵臉色微微一紅,答道:“這劉家四郎是煙溪先生的弟子,正在國子監讀書。”

秦氏臉色微微一變,問道:“可是遼東鎮夷將軍府上劉家四公子?”

“正是。秦姐姐認識他?”

“這可巧了。我弟弟鯨卿有請託於他,求指點學業。可惜,我弟弟還未能被收入門下。”

又是這廝!賈寶玉不由想起那天此人來府上拜會,大出風頭。而且這些日子,這傢伙接連做出兩首好詞,在京華傳唱一時。賈政更是拿他“做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做對比,更顯得自己“疏懶無用,不思正途”,甚至還吃了兩頓打。想到這裡,賈寶玉心裡暗暗發誓,我與此獠有着“不同戴天之仇”!

今日又聽到寶姐姐和秦姐姐提及此獠,還一臉的敬佩,賈寶玉心裡更是不爽。

“詩詞做得好又如何?科舉最重的是策義。而且此廝還在國子監讀書,功名還未成,就敢爲人師,有些大言不慚。”

薛寶釵隔着不遠,聞到了賈寶玉話語中濃濃的檸檬味,但她就是這個性子,只是看了一眼,沒有聲張。

秦氏卻開口爲劉玄辯護,還說起昨天她父親與劉玄那番讓秦鍾鍛鍊身體的談話,“持明先生傳承名師,對科試自有一番道理。”

薛寶釵眼睛不由一亮,她知道劉玄恩師是煙溪先生,那可是少年得志,三元及第的狀元郎,三十歲便領袖士林文壇的翰林公。能有這番成就,不是光有文采就能做到的。文才、運氣、人情、世故等等,缺了一個都走不到那個位置。

探春點頭道:“倒是個人物。”

林黛玉鼻子一哼,“如此功利之人,我甚是不喜,還是少接近些比較好,免得污了我的耳目。”

秦氏被寶釵的話一緩,也轉寰過來了,笑着答道:“釵姐兒說得沒錯。林妹妹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自然不喜這等渾濁之事,我們不說了,還是說些讓人賞心悅目的事情吧。”

“寶姐姐和秦姐姐說的極是,我們不說那些追逐功名利祿的勞什子事了,那是國賊祿蠹們熱衷的事,我們還是多談些清俊脫俗的事情吧。”

薛寶釵看了一眼賈寶玉,眼中光彩不由一黯。

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引子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