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

晴雯、麝月等丫鬟不明白,孫傳嗣、李公亮卻是明白了。劉玄到書房與兩人商議案情時,兩人一聽就懂了。

“大人,你的意思是這陳氏與人通姦可能確有此事,只是她沒有想到李由蒲會提前回家,所以才險些被撞破?”孫傳嗣猜測道。

“是的,此外此案還有一些破綻,重明,傳嗣,你們都說說。”劉玄笑着問道。

李公亮任兩浙沿海道巡察御史秘書郎,掌機要文字,孫傳嗣爲兩浙沿海道巡案判官,掌刑名審案,成了劉玄的左右手。

徐天德四人在在統制兩浙水師都指揮司裡掛了個職,再由兩浙沿海道巡察御史行轅出份文書,借調過來充爲行轅巡防護衛官。還有薛家借來的四位賬目掌櫃,隊伍不小。

“破案我不擅長,只能從人心上去揣測。”李公亮先開口道,“如果真是李由蒲殺了人,他不會故意弄出跟陳氏爭吵動靜來,還動手打了陳氏,難道他生怕別人不懷疑自己?且他回了老屋,在那裡住了一夜,其母徐氏以及家人可以爲證。”

“這處破綻勉強說得過去,傳嗣,你來說說。”

“大人,李大人所疑其實可以解釋的。李由蒲有了殺人之心,故意與陳氏爭吵,還打了她,然後怒氣衝衝離去,自回老屋,讓旁人覺得他沒有犯事之舉。其實他可以在中途悄悄折回,翻牆入院,下藥毒殺了陳氏,再繼續回盤石鎮。卷宗中也提到,李家後院院牆有攀爬過的痕跡,可能是姦夫,也有可能是李由蒲。”

李公亮眼睛一亮,連忙問道:“那傳嗣發現了什麼破綻?”

“在下發現三處破綻,一是那五包鼠藥。李由蒲有心下毒,絕不會光明正大的去買鼠藥。且他買了五包鼠藥,卷宗記載,案發現場有五包鼠藥,這就奇了怪。其二,我看了仵作驗屍文檔,這陳氏不像是被砒霜毒死。首先砒霜中毒,確實會面有青紫瘀血,但不會全身青紫;會七竅流血,但絕不會眼珠子都脫落了;且死者一般會撕扯自己的喉嚨胸口,這陳氏卻沒有。最可疑的就是死者喉嚨有砒霜殘渣,這就欲蓋彌彰了。砒霜溶水喝下,怎麼可能在喉嚨裡留下殘渣呢?除非…”

劉玄接了一句道:“除非是有人在陳氏死後灌下砒霜。”

李公亮在一旁忍不住拍掌道:“精彩,真是精彩啊。按照傳嗣和四郎如此說來,這李由蒲實屬冤枉了,只是這陳氏是如何死的,真兇是誰,你們可有端倪?”

劉玄略有思量,點頭道:“有了些眉目,還需查驗一番。傳嗣,我待會發了火票,你帶了州縣兩衙的仵作,再驗過陳氏的屍骸,確定是不是砒霜中毒了。我去一趟案發地,那裡現在還封存着,看看有什麼可疑之處。重明,你且續行我們原定的計劃。”

“好的,我們分頭行事。”

常豫春和封國勝守在門口,劉玄一個人在裡屋慢慢地轉着。一張牀榻,離窗戶不遠;靠牆有一個大衣櫃,裡面全是李由蒲和陳氏的衣物。轉過一道屏風,靠門那邊是一張書桌,旁邊有個架子,上面擺了兩本賬簿。劉玄順手翻了一下,原來是李家在縣城有一家茶莊,這是掌櫃送來的賬簿,都是茶莊收支盈虧。看日期,應該是案發前些日子送來的。

劉玄翻了幾頁,覺得有些不對,手指頭上總有一種沙沙的感覺。緊走幾步到了門口,就着陽光看了看,手指頭上有少許白色的細小顆粒,比細沙還要細。劉玄眼睛一亮,回來把那本賬簿拿到陽光下,細細地看了起來。只見前面幾頁的右上角,都有少許細粒,劉玄湊上去,細細聞了聞,有一種淡淡的腥味。

劉玄把賬簿小心地收好,再洗乾淨了手。這時徐天德和符友德回來了。

“天德,友德,你們發現什麼了?”

“是有攀爬過的痕跡,而且有三四處,靠得比較近,看痕跡應該是同一人所爲。而且我們覺得此人應該身手比一般人要敏捷。再多就看不出來了,時間隔得有些久,痕跡許多地方都看不清了。”

“好,我們先去縣衙,看看此案的證物。對了友德,你去幫忙買只狗貓,或者豬兔,只要是活物都可以。”

到了永嘉縣衙,知縣林默予連忙出門迎接:“下官拜見巡使大人。”

“林大人客氣了。我這次來叨擾,還是徐氏爲其子李由蒲鳴冤一事。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本官總得奔走一二,否則就顯得不盡公事、不問民情了。”

見劉玄說得客氣直白,林默予不敢怠慢,連忙將一行人迎進了縣衙裡面,並叫人擺出了證物。

劉玄細細看過一遍,捏着那隻據說是“姦夫遺落”的鞋子,翻來覆去地看。“友德,你看這鞋子,是不是眼熟?”

“四郎,是有些眼熟。像練家子的鞋子卻又不全像,還有一份像似的感覺,卻是說不出來。”

“我也是這般。這份像似的感覺就在眼前,可就是抓不到。像什麼鞋子呢?或者我們在哪裡見過這相似的鞋子。這一時就是想不來。”

把鞋子放到一邊,劉玄轉頭對林默予道:“林知縣,請把兇犯李由蒲帶出來,我有些話要問他。”

李由蒲被帶到時,面黃肌瘦,發須蓬亂,尤其是那雙眼睛,死寂無神。被衙役呵斥了一聲,才猛地驚醒過來。

“堂上是欽差兩浙沿海道巡察御史劉大人,今天問你話,如實答來。”林默予厲聲道。

李由蒲雙眼不由迸出光彩,連連磕頭道:“大人,小的冤枉,小的冤枉啊。”

林默予在一旁看了,不由有些尷尬了,咳嗽一聲道:“你這刁民,大人是來問你話的,休得胡言亂語。”

劉玄也開口了,“李由蒲,你冤不冤,本官暫且不知。我需得細細問過這案情,你果真有冤,本官還有各有司自會還給你一個清白。而今天子聖明,朝政肅清,定不會叫你做一個枉死鬼。”

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