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風起雲涌

香菱也跟了俞祿一段時間了,但是要說對他的觀感,可是矛盾複雜得很,也許俞祿私下裡對她沒有那麼多要求或者虐待之類的,不過他明面上給人的表現還是很冷血,就比如身爲應天父母官,他對江浦賣生絲的百姓視而不見,就比如現在,他爲了殺雞儆猴、爲了立威,官威擺得十足。

也許俞祿也是一個很複雜的人吧,他有七情六慾,他也會懼怕、會忌憚。

“母親他們都接進來了嗎?”俞祿道。

香菱:“嗯。”

“有什麼事回來再說。”俞祿拍了拍香菱的腦門,便出了府衙後院,直驅公堂。

田有福聞信已經從宴會巴巴地趕回來了,進了府衙公堂,按例他這二把手要坐在俞祿旁邊,可是俞祿並不叫他坐,田有福作揖:“府臺,按例該接見接見藩臺和金陵的幾位老爺。”

府衙公堂也是右邊放着籤筒,籤筒有二十棵籤子,知府、同知只要發籤子,府衙的差役就可以拿人,左邊是用官印鎮着公文,北牆立軸是一幅江崖海水圖,象徵着“河清海晏”,大堂牌匾高懸“清正廉明”。

“本府有說過不見藩臺大人麼?既穿了官服,衙門、宴會上見都使得。”俞祿微微皺眉,因爲江浦一行,聽到的都是田有福的口令,他便料定此人已被藩臺籠絡,因此包含戒心,還是不叫他坐。

公堂兩邊都有差役,這下子田有福臉上也掛不住了,這不是拿他當作小吏問話麼?自己可是五品朝廷命官,賈雨村不在,田有福也習慣了發籤拿人、提人進牢,久而久之培養出來的威勢不亞於俞祿,田有福訕笑道:“府臺,那是即刻就去?衙門裡放他們一天班就是了。”

“本府初來乍到,很多東西也不懂,既然有這種慣例,那便如此吧。”俞祿沉吟着點點頭,當先一步走下來,田有福只能亦步亦趨地跟在一側引路。

……

以前朝廷在江蘇設了兩個藩司衙門、兩個布政使,一個在蘇州,一個在應天,當朝就只有柳芳一個,他掌管一省錢糧、賦稅,職位僅次於兩江總督、江蘇巡撫,所以田有福對他巴結得很。

第一天,俞祿在媚香樓出席了宴會,當晚到藩司衙門拜見柳芳。

第二天,俞祿到織造局拜見甄應嘉,商討應天府怎麼供應織造局生絲的事情。

第三天,俞祿或者一一接見了金陵城的士紳大戶,或者一個不漏地接受了他們的邀請。

這番應酬忙下來,金陵的上流社會對俞祿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俞祿也對他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明面上,各自還是友好、和睦。

第四天,在秦淮河媚香樓,俞祿帶着一隊親兵,以及府衙的一班差役,叫小沙彌吳恩捧了戶籍,“請出”媚香樓老鴇,俞祿坐在樓中慢悠悠地喝茶,翹起二郎腿:“阿七媽,雖說本府也是常客,但是官場無朋友、朝事無是非,對不住了。就先從你家開個口子,以後金陵煙花酒樓的稅銀,都加收五成。”

“哎呀,老爺,這叫我們怎麼活呢?”阿七媽塗抹着一層厚厚的脂粉:“知府老爺,咱們秦淮河的酒樓,和省裡的藩臺老爺、臬臺老爺都是說得上話的。”

“柳藩臺已經同意了本府的提議,朝廷要徵收稅銀,國庫要彌補虧空,我們有什麼辦法?當着朝廷的差,辦朝廷的事罷了。”俞祿放下茶杯:“吳恩,你念,酒樓不交稅銀,按例如何?”

“回老爺話,按例該查封酒樓,一應財產,一律充公!”吳恩陰笑道,一班差役都面目猙獰,收這些稅銀,他們當然可以撈一筆了。

“這稅銀不是無端收的,火耗知道嗎?這叫火耗費!”俞祿道。

這才叫黑啊!所謂民不與官鬥,俞祿巧立名目要在酒樓上坑一筆,而金陵的煙花酒樓,聞名天下,出入的要麼是達官貴人,要麼是士紳大戶,其中流動的,那都是金山銀山啊!俞祿不拿她們開刀纔怪!

阿七媽聞言,只能一屁股坐在地上,淌淚抹眼的,嚎啕大哭。

有了知府老爺帶頭,不出幾天,金陵但凡排得上號的酒樓,都額外交了一筆“火耗費”。

所謂火耗,其實坑爹得很,就是官府收上來的稅銀,需要回爐重造,這個過程的消耗,就叫火耗,而火耗費,天下不論哪個衙門,都是平民百姓額外來出,這樣一對比,俞祿還算有良心的了。

俞祿現在的一舉一動都被金陵很多人關注,不僅僅因爲他是金陵應天太守,還因爲他背後站着四爺,所以他的任何舉措,都會傳進金陵的豪門大院。

……

金陵織造局。

黑夜裡能看見一排排的燈籠在亮,嗯,對了,還有一種掛在橫木上的絲綢會反光,據說這種絲綢讓西洋人驚歎不已。

“老爺,宮裡來信了。”管家的通報聲打破了一時的寧靜。

甄應嘉急不可耐地拆開信封,又從匣子裡找出老花鏡戴上,以甄應嘉這麼多年爲宮裡當差的經驗與鎮靜,他此刻心裡這麼慌亂,可想而知此信的干係有多大了!

甄致拾起一隻蠟燭擡過來照亮。

看畢書信,甄應嘉的眼神一陣恍惚,突然,因爲急氣攻心,吐出一口血來,甄致大驚,急忙拿了絲帕給他擦,甄應嘉呢喃道:“完了!沒用了!太子爺不能忍一時之氣,發動宮廷政變,如今二次被廢,皇上已下令圈禁在宗人府……皇上已大行不遠,我們甄家,再也沒有一棵樹可以靠了!”

甄致收回來的手顫抖着,他到銅盆裡洗盡了血跡:“老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爲今之計,孩兒倒有一計可保住一時,過了這時在說。”

甄應嘉擡起頭來,目光看着兒子的英俊臉龐:“什麼計策?快說!”

甄致徐徐開口:“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八王之中的儲君,四爺、八爺最有希望,目今天下,吏治敗壞、國庫虧空,這可能是四爺上位的理由,但八爺呼聲最高,賢名有目共睹,皇上指不定也中意他。”

甄應嘉咳嗽道:“你錯了,十四爺有兵權在手,十三爺已經卸掉了兵權,九門提督、兩位大學士還在觀望,京師三營還在皇上手中,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就連我也不知道皇上賣什麼關子。”

甄致:“那又如何?反正太子爺倒了,不管他們父子猜忌是何緣由,太子爺的派系必然大受打擊,我甄家此時要自救,唯有破釜沉舟!”

甄應嘉:“怎麼破釜?怎麼沉舟?”

甄致:“江浦、上元兩縣受災,不說別人,就連汪恆、俞祿也不想插手,兒子可以打着織造局的名義,買下兩縣田地,然後掛上織造局的燈籠,開過長江!給兩縣賑災!一則生絲可解,二則,這是最關鍵的,天下皆知,我甄家的織造局是皇上的,織造局賑災,臉上貼金的也是皇上!”

甄應嘉思索了很久,最後拍板道:“此事可行!你親自去辦吧!”

第88章 搞定可卿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75章 濟南煙花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51章 織造局、應天府、體仁院第141章 加封平西王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34章 朝天子第102章 要變天了第67章 下馬威第76章 大明湖畔第36章 撲倒秦可卿第86章 可卿告急第68章 談崩第74章 壯士解腕第140章 遣妾一身安社稷第23章 十年花約第50章 清河青荷第141章 加封平西王第1章 紅樓系統第101章 八爺定計第27章 睚眥必報第11章 轟動寧國府第52章 香菱、馮淵、薛蟠第1章 紅樓系統第133章 事了拂衣去第88章 搞定可卿第81章 狂撒狗糧第39章 悲催何運同、狡猾俞運判第62章 三個蘇州美人第5章 大勝而歸第90章 元春第118章 夫君第136章 偷李紈第15章 玩曖昧第143章 公府末路第21章 撩撥李紈第66章 月下談心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152章 情堪雋永第14章 王熙鳳青睞有加第85章 撩,人,妻第62章 三個蘇州美人第148章 推尤氏第49章 縣官現管第4章 三計定可卿(二)第21章 撩撥李紈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90章 元春第40章 深沉的鹽運使第151章 亦存君言於肺腑第118章 夫君第142章 四春結局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33章 婦炎潔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114章 睡香菱第13章 秦可卿:我要你爲我牛馬第25章 顛鸞倒鳳第30章 鳳凰于飛第70章 各懷鬼胎第14章 王熙鳳青睞有加第95章 好大、好香、好軟第9章 把妹姿勢一百分第128章 閩浙總督第80章 回家第20章 李紈的震驚第72章 人生如戲第3章 三計定可卿(一)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91章 皇宮偷情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91章 皇宮偷情第88章 搞定可卿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96章 我兒子真厲害第76章 大明湖畔第93章 賈府反應第147章 勿忘心安第82章 再回賈府第92章 災禍第104章 再下江南第48章 夢裡江南第125章 私會林黛玉第40章 深沉的鹽運使第37章 下揚州、護官符第43章 談笑殺人、殘暴守備第153章 打臉第100章 外重內輕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67章 下馬威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148章 推尤氏第154章 也伴心潮掀狂瀾第50章 清河青荷第56章 紅袖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