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捲土重來

因到了女眷出行,霍寶這一行準備了好幾日。

霍六嬸聽到消息,先喜後悲。

喜得是可以重歸故里,悲的是親人沒有時運,只要熬過前年的時疫與去年的兵禍,就是有一番天地。

要去祭拜公婆亡夫,還要去祭拜孃家爹孃。

霍六嬸預備一箱子,都是錫紙元寶之類。

除了祭拜,她還要帶霍英“認親”。

死了的親人,也是親人。

霍英除了是她們四房的嗣孫,還是她代侄兒霍百歲認的嗣子。

如今名分有了,也得讓霍英這個“兒子”過去霍百歲墳前拜拜。

秀秀則歡喜的不行。

她本就是活潑性子,學了三個月的規矩與針線,早就憋得慌了。

這一年來,她也是“走過南、闖過北”的人。

之前從曲陽到滁州州府,後從滁州州府到金陵,又從金陵到揚州,從揚州回金陵。

如今從金陵到曲陽,算是近的了。

倒是妞妞,小姑娘知曉要回鄉神色帶了恍惚。

她今年八歲,去年七歲,也是記事的年紀。

加上妞妞爹孃死的實在慘烈,妞妞親眼目睹,想要忘也忘不了。

只是小姑娘懂事,將傷心與恐懼都藏在心中,人前就是一張笑臉,不敢讓自己想起當時的畫面。

沒過兩天,妞妞就病倒了,小臉就瘦了一圈,眼睛瞘?下去。

霍六嬸見了,不由心疼,私下跟霍寶商量道:“要不這次就算了,等過幾年妞妞再大些我們再回去看看……”

就算再顧念死人,還是活人最重要。

霍六嬸與妞妞,一個是無兒無女的寡婦,一個是爹孃俱喪的孤女,這一年多相依爲命,感情最是深厚。

霍寶也有些後悔思慮不周全。

能回南山村祭拜,對霍六嬸來說是念念不忘的心願;對於妞妞來說,無異於噩夢重現,小姑娘會害怕也正常。

秀秀那邊預備了,同行也有郭氏,霍六嬸這邊不去也沒什麼。

*

等到五月十五,霍寶、水進、杜老八、宋林、智然大師等人就離了金陵,渡江到了濱江。

濱江縣只是一個小縣城,卻是霍五這個滁州軍之主的第一塊地盤。

這裡有第五家與霍家的祖墳。

早在去年五月霍五得了濱江後,在這裡建了倉庫與大營。

倉庫是糧、鐵、鹽的中轉,大營是後來爲打和州做準備。

當時打和州前,濱江縣作爲後方大營。

鄧健、杜老八、唐光、水進等人帥四部人馬從濱江出,拿下了和州。

之前濱江縣尉是朱剛、朱強的老爹,濱江知縣是霍林。

朱縣尉後來升都尉,如今鎮守常州。

霍林也重新經過吏員試,也經過了去年臘月的學習,三月裡升調松江府。

如今的濱江知縣是廬州人氏,本就是在州府吏員,去年九月廬州吏員試出來的,之前分派到濱江爲文書。

因行事出色,有了功績,不到一年的功夫從文書到縣丞,後在霍林離開後升爲知縣。

從不入流的文書到一地父母,不是一個兩個。

滁州軍正缺人才,最初投滁州軍的那些人都歷練出來。

除了滁州的人,用的最多的就是和州、廬州兩地的人。

這兩地打小來的最早,其中和州還算是和平併入,就是廬州那邊,滁州軍對上的是隱在安慶水師後的蘄春軍,並不是廬州士紳。

濱江知縣三十來歲,通紅的面龐,看着不像知縣,更像是地裡耕作的老農。

“今春大旱……”

眼見着來的都是滁州軍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少主”霍寶、“江西大元帥”水進、“江中大元帥”杜肥、太尉府副長吏宋林、監察司司長智然大師,濱江知縣不顯緊張諂媚,反而帶了愁苦。

“水渠已經疏通過,能從江水引流的地界都引流,可的離江邊遠的地界,還是無法可施,開春到現在就下了一場雨……”

衆人聞言,都肅容。

民以食爲天,眼下已經五月中旬,再過一個多月就是夏收。

春旱的這麼厲害,夏收定要歉收。

連水渠衆多的濱江縣的旱情都如此,更不要說滁州其他三縣。

“官倉裡儲了多少糧?”

霍寶問道。

“三千石……”

濱江知縣道。

濱江一縣百姓數萬,真要遇到需要賑濟的時候,三千石倒是也能夠頂上一陣子,來得及從別的地方調糧。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大家聽濱江知縣說完,也出去探查了一番。

整個濱江縣下邊的耕田,分了兩大塊。

水田與臨江的旱地,莊稼長勢看着還算良好。

北半拉不臨江的旱地,地裡都開裂了,麥子也長得稀稀拉拉。

”這是大旱了三年啊,滁州還真是多災多難!”

宋林摸着鬍子唏噓道。

前年滁州先是大旱,後是時疫,在後就是兵禍,好不容易治安太平了,又一輪旱災。

霍寶也想起前年的時疫。

前年的時疫準備說起來,不算是天災,而是人禍。

大旱後餓死的人多了,屍體無人處置,腐爛後污染水源,傳播開來,形成的疫病。

智然大師蹲下來,抽出一個麥穗,用手中捻了捻,灌漿的不足三成。

這些莊稼最好的是三成,可實際上夏收前再不下雨,這些連三成也未必能收。

杜老八摸了摸肚子,前年大旱時他雖沒有像山下人那樣餓肚皮,卻是也知曉寨子裡的糧食不富裕。

要不是薛彪的援手,送了糧食上山,山上就要斷炊了。

水進則是看了眼霍寶。

去年拿下和州、廬州後,是霍寶極力主張在兩地屯田。

難道那不是爲了預備軍糧,而是爲了預備今年大旱?

別說滁州今年依舊大旱,就是整個淮南道大旱,對於滁州軍來說也不算什麼。

江南太平府、蘇州府、松江府都是產糧的地方。

就是淮南道這邊,和州沿江,廬州府內因巢湖的緣故,水路縱橫,都是不怕旱的。

可是,霍寶的臉色依舊是沉重。

水進心中納罕,又看宋林與智然大師,兩人也都擰着眉頭。

直到回了縣衙,大家又去巡視縣兵大營,水進才得了空,低聲問霍寶:“咱們不缺糧了,小寶還擔心什麼?”

看着怪嚇人的,是嚇唬那個知縣?

可是這個知縣看着實在算是不錯了。

霍寶苦笑道:“滁州大旱如此,那亳州、楚州呢?泰州、淮安呢?”

從前年開始的旱災,本就不是淮南一地,而是席捲黃淮大多數州府的天災。

如今濱江縣這邊已經有了苗頭,旱災捲土重來。

滁州軍所佔領的地盤中,滁州全境、和州與揚州個別縣城會有影響,滁州軍可以自己解決,不算什麼大事。

可是對於亳州白衫、泰州白衫來說,他們全境旱災,沒有像滁州軍這樣的後手。

到時候,唯一的出路,就是跟滁州軍買糧。

可是到時候買多少是夠?

只要白衫軍的糧草,其他教徒百姓就不管了?

就是爲了穩定勢力,收買人心,他們也不會棄百姓於不顧。

到時候,買多少糧?

滁州軍如今自給自足,小有富裕,可也並不算富裕。

供應兩地百姓糧食,憑什麼?

可是不供應,那就會得到百姓怨恨,到時候裡外不是人。

就算滁州軍肯賣,亳州白衫與泰州白衫就肯買嗎?

不會搶?

江北的防務不容小覷。

滁州軍與江北兩方白衫勢力的交手,會比只想想象中的要早。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下第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歧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二十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第二百五十五章 肉骨頭第二百八十三章 好奇心第三十九章 慈父之心第三百三十章 永遠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八十六章 釣魚第一百三十章 馮和尚第二百三十章 神秘的陵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來後到第一百四十章 養子之議第二百零二章 有德之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心亂了第十二章 喪家之犬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要自立就自立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聯姻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兩姓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門榮光第一百九十六章 封號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慈的滁州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點開科技樹第六十八章 饋贈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聯姻第三百零八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心亂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門榮光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盟第一百九十二章 殺千人爲將第十章 大餅夾肉,來幾套第七十五章 老實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第一百六十章 先生一出手第七十八章 吃個情懷(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手筆第七十七章 哼哼哼第一百一十五章 長夜之飲(下)(爲盟主xiuxiulian加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點開科技樹第九十七章 惶惶(爲盟主魚魚傻貓肥、提點九路節度使加更)第一百九十章 誰爲先鋒第六十二章 雞犬升天?不存在的第九十六章 驟變第二百八十九章 無法容忍的小動作第三十六章 驚起一池春水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兩姓第二百零八章心頭好第七十八章 吃個情懷(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小兒女(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誰的報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金陵、金陵第二百八十七章 懲戒第一百六十八章 廬陽三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癢癢,怎麼辦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將軍的搖籃第二百五十七章 心動與選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聯姻第七十一章 佈局與及時雨第一百一十章 迎娶第一百七十六章 留餘慶第二百六十六章 厲害的崽第一百七十五章 十日之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賢良的發現第二百七十三章 金錯第二百零二章 有德之家第六章 總教頭,霍老爹第一百六十三章 霍寶的發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五十九章 巢湖變故第三百一十五章 亳州軍少主第九十章 知根底(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追不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自省與出征第八十四章 兩位野先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親如骨肉第三百二十七章 塵封之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兩姓第八十二章 親族(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人心思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蠢蠢欲動第十七章 委屈的兄弟第一百七十六章 留餘慶第一百九十二章 殺千人爲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傳承與分享第三百零九章 患難情分第七十八章 吃個情懷(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重天(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金陵、金陵第四十二章 接二連三“下馬威”第十七章 委屈的兄弟第二十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六章 採石磯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來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