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百年基業今日始(補清明欠更)

於都統很是意外了。

之前他想過滁州軍應該沒有那麼快打揚州,估摸要在金陵休整穩定後再謀揚州,卻沒想到霍五壓根就沒想打。

“我是看明白,這人呀,越是富貴越是惜命……淮南道六萬守軍,讓鹽商扣在眼跟前,養成了看家護院的私兵……只要策反揚州水師,使得揚州失了水上屏障,就可以派人去揚州城裡招降了!”

霍五道。

要是滁州軍沒有打下金陵,想要招降揚州,無異於癡人說夢。

可滁州軍拿下了金陵,與滁州、和州兩面包圍揚州,揚州上下就要掂量掂量。

於都統本人,是想要打揚州的,不打水仗,他們水師怎麼立功?

不立功,在滁州軍裡就沒有分量。

只是他年歲大了,素來求穩,也知曉這些日子滁州軍走的太快,是該休養生息。

就是他們水師,先後吞併安慶水師、金陵水師人馬,也要消化些日子。

還有就是,霍五雖沒有分權之意,可他們於、安兩家獨掌水軍,也是忌諱。隨着水師人馬增多,還是該另外分出一部。

這一部的主將,得是霍五爺的親信,還得與巢湖水師有淵源。

人選,只有一個現成的。

只是霍五爺如今沒有開始整頓滁州軍,水師這邊也不好輕動。

“五爺,金陵水師都統龐亮與揚州水師都統步健是表兄弟……”

說到這裡,老都統遲疑了一下:“那兩人都是開國功勳樊國公的血脈後人,龐亮是樊國公曾孫,步健是樊國公曾外孫……”

那位樊國公曾隨太祖皇帝征戰天下,打樊城時出了大力,因此得以樊城的“樊”字爲封號。

民間流傳的故事中,第五帥是忠烈無雙,這位龐國公就是謀害忠良的角色。

霍五,傳聞中卻是第五帥的血脈後人。

老都統想到這個,說話纔是遲疑。

wωw✿ttk an✿c o

霍五不以爲然。

別說他不是第五帥的血脈,就算是第五帥的後代,也沒有牽扯七十年前恩怨的道理。

更不要說,七十年前並不是個人私怨,是滅國之戰,雙方將帥各爲其主罷了。

這位龐都統,之前在採石磯親自迎戰巢湖水師,被安勇生擒,如今拘押在採石磯。

“叫人接到金陵,勸降,能降就降,不能降也別逼太緊,好好關着……跟揚州水師那邊要贖金……”

霍五想起殉城的和州都尉與和州通判,有了決斷。

這種家人都在京中的將領,顧忌太多。

就算對方真的不顧父母妻兒敢降,這種毒辣心腸,也讓人不敢用。

霍五的意思,是不必勉強。

還是那句話,強扭的瓜不甜,強得了一時,強不了一世。

於都統想了想,道:“降怕是難……倒是揚州那邊,那位步都統生母大歸,打小在外家長大,與龐都統雖是表兄弟,可情逾骨肉,若知表兄還在人世,應該會給贖金……可這給了贖金,咱們還真放人不成?”

這次金陵水師失手被擒,是對巢湖水師估算錯誤的緣故。

巢湖水師之前沒有樓船,都是民船改的小型戰船。

長江之上,正是樓船縱橫發威,金陵水師纔敢傾巢而出,攔截巢湖水師。

要不是巢湖水師之前得了安慶水師的兩座樓船,想要過江還真不是容易事。

要是真將善水戰的龐亮放歸,對滁州軍不是好事。

霍五笑道:“誰說要放人?是贖命的銀子,給了銀子咱們好好養着他就是,不給的話說不得什麼時候就要拿他來祭旗!”

於都統“呵呵”一笑。

這五爺行事,還真是不拘一格,實惠爲主。

……

等到傍晚,在和州的馬寨主、宋老大人,在太平府的林師爺、杜老八,也都到了。

除了還在打句容、溧水兩縣的水進,滁州軍頭目齊聚金陵府。

金陵一日到手,大家都是歡喜不已。

之前在淮南道,就算佔了三州之地,滁州軍也跟亂世浮萍般不安穩,經不得風雨。

據守金陵,卻是不同。

百年基業今日始。

……

布政使衙門偏廳。

滁州軍衆頭目,霍五、鄧健、馬寨主、薛彪、林師爺、杜老八、馮和尚幾人先開一小會,馬駒子、霍寶旁聽。

馬駒子雖獨立領兵,可有馬寨主在時,就沒有她這個小輩說話的餘地。

至於霍寶,亦是如此。

看到林師爺若有深意的表情,霍寶就曉得,自在日子沒幾天了,少不得又開始跟着林師爺讀書。

不管是霍五,還是其他頭目,對於林師爺教導霍寶之事,都不會有異議。

作爲滁州軍的繼承人,霍寶不能只知武力。

眼下,大家議的就是滁州、和州、廬州、太平府的執政與都尉人選。

這四州府,地理位置都很重要。

滁州要防備亳州、楚州的亳州軍,兩家如今看似親近,大家都曉得,只是看似罷了,說不得什麼時候就要翻臉。

和州要防範揚州的淮南道守軍。

廬州是糧倉,也要防範河南道白衫軍南下。

太平府則是要防着朝廷兵馬與西邊的大慶軍。

如今滁州執掌是李千戶,副手宋二,都尉空缺。

和州執政宋老大人,和州都尉王千戶。

廬州執政是原廬州通判,和州都尉朱千戶。

太平府執政空缺,太平都尉張千戶。

宋老大人調到金陵,那和州執政亦出缺。

之前沒有留心,這麼一起算下來,各州府留守,不是鄧健的人,就是馬寨主的人。

衆人心中,不免各有思量。

鄧健麼?

鄧健什麼也沒想。

他不愛這些費心之事,聽得昏昏欲睡。

雖說如今他麾下三個千戶都得到重用,他也沒有什麼可欣喜的。

這三人之中,之張千戶還能臨戰。

剩下兩個做了執政與守將,也就發展的差不多。

不過兩人資質有限,如今這樣已經是霍五重用。

林師爺想的長遠,覺得回頭要勸諫霍五一二,固然這般安排是出於公心,用來酬功,鄧健也確實功勞顯著,可這般一支獨大不是好事。

哪怕是將馬寨主那邊扶起來,平衡兩部,也是更安穩些,也是對鄧健的保全。

馬寨主……想着自己那幾個老夥計,羊千戶、鹿千戶兩個還好,脾氣柔順,熊千戶卻是性子烈,主意正,時日久了說不得與閨女有摩擦,是不是回頭將他留守?

可熊千戶是戰將,三十幾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他不免有些猶豫。

薛彪卻是心驚。

霍五看似重用鄧健的手下,可實際上也是剪出了鄧健羽翼,是不是故意的?

還有馬寨主那邊,四個把頭之中最忠心的就是朱把頭,霍五卻是最早調開的就是朱把頭。

就連霍寶那邊,也是將朱把頭的兩個兒子擡起來。

如今讓朱把頭在馬寨主、霍五之中選一人效忠,怕是朱把頭自己也不知結果如何。

說霍五不是故意的,誰信?

薛彪望向堂上諸將,鄧健、馬寨主、杜老八、馮和尚……

按照霍五的尿性,下邊所料不差,“重用”的該是馮和尚的手下。

至於杜老八……

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

與其他幾人相比,杜老八部太弱了。

……

“李遙資歷深,又能幹,該挪挪了,讓他去廬州執政!”霍五道。

李遙就是李千戶,確實能幹,出使亳州的差事完成的又漂亮,衆人自是無有不應。

“原廬州通判高駿,可調往太平府。”

林師爺建議。

太平府的人口,與廬州差不多,政務繁雜,不宜新人接手。

霍五點頭,太平府亦是糧倉,重要不亞於廬州。

馬寨主這幾個月留在滁州,與李千戶、宋二等人接觸最多,說了句公道話:“宋仲文也不錯,給李遙做了幾個月的副手,足以獨當一面,可往和州。”

如此一來,就剩下滁州執政的人選。

滁州到底是滁州軍發家之地,意義不同。

滁州軍的文官實在是太少了,雖說滁州、和州、廬州之前都舉行了吏員考試,可榜上人選做個小吏尚可,還沒有資格與能力爲一州執政的人選。

大家都望向林師爺。

林師爺沉吟道:“太平通判、巢縣知縣……可爲候選……”

太平府通判,是新降的官員中品級最高之人。

巢縣知縣是巢湖水師的熟人,曾配合滁州軍攻打廬州兵。

霍五沉吟了一會兒,道:“那就巢縣知縣爲滁州代執政,太平通判剛降了,還要再看看人品行事!”

廬州通判有能力也頗爲清廉,霍五纔會給了異地爲官承諾,也是求賢若渴。

卻不代表,每一位降臣都能立時得到豐厚待遇。

四地文官敲定,剩下就是滁州都尉的人選。

衆人看向霍五。

文官人選還好,大家提議舉薦。

守將人選,卻是不好插手。

霍五想了想,道:“我之前跟馮兄弟求了銀生在和州主持操練新兵之事……如今也要名正言順爲好,調王伍去鎮守滁州,銀生掛和州都尉,負責在和州營操練三州新兵!”說罷,望向馮和尚。

銀生就是銀將軍,王伍是王千戶大名。

馮和尚自是點頭。

衆人也沒有異議。

只有薛彪,眼中帶了幾分瞭然。

猜對了!

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的勝利第三百三十二章 致命婚約第二百二十八章 誰的報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頂風作案第一百五十章 孝義難兩全第七十四章 夜驚第二十七章 自立門戶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三章 將軍的搖籃第二百二十一章 爲難的請託第一百六十一章 秘法與請求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報第五十七章 迴歸的親人第九十三章 黑蛋第九十三章 黑蛋第五十五章 古今婚姻觀第七十一章 佈局與及時雨第三百一十九章 舉目皆敵第五十四章 當用的人才第九十四章 上火(爲白銀盟主菸灰加更)第四十九章 一家人、兩家人第七十四章 夜驚第二百零一章 開府(下)第三十一章 小哥哥是好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是相關第五十章 送上門的“雞”第五十四章 當用的人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五十六章 義之所在(補26日欠更,順便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心如鏡第三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點將(下)第三十九章 慈父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大家族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貴客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要自立就自立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門榮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百年基業今日始(補清明欠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厲害的崽第一百七十七章 殺人不用刀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似東王第七十九章 新丁(第二更)第四章 狼,來了第七十一章 佈局與及時雨第三十五章 心動,眼饞第九十一章 肥肉吃不得(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總賬房秀秀第三十八章 “護短”的秀秀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道賀第二百七十章 新勢力第一百零四章 不能放的權第二十九章 嚇死人了第三百零八章 好事成雙第二百三十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團圓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盟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佛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氣濃郁第四十九章 一家人、兩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公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拿起屠刀者,亦是慈悲人第一百零八章 馮和尚(爲盟主魚魚傻貓肥、提點九路節度使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書一封第二百零五章 鼓聲響了第三十四章 不是外人第五十三章 推個教首第一百八十五章 點將(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酬功與番號第一百三十九章 骨肉重逢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來後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馬寨主的決斷第二百二十八章 誰的報應第三百一十五章 亳州軍少主第十七章 委屈的兄弟第三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心亂了第二十八章 便宜的進城稅第六十一章 我不走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沒有後悔藥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套與新奇第三百二十章 杜老八的請求第二百八十九章 無法容忍的小動作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說中的家族第二百二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零一章 燒到身上了第三十七章 美少年、排成排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孝第一百九十六章 封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將恨未陣前亡(補三號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書一封第二百九十一章 劍指五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閒置的聚寶盆第一百零九章 請帖到了第三百三十章 永遠的少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年節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殺殺第十一章 蛟纏身,蛟化龍第一百五十一章 選擇與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