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
一旁的探春好奇問道:“老爺,什麼叫做直奏之權。”
賈政笑道:“我朝規制,五品及以下官員,如有事啓奏,需經部堂或上官覈定轉奏。
只有從四品以上官員,纔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權利,這就叫直奏之權。
琮哥兒就算是升到正七品文散職,按常理也遠沒有直奏之權的,也是琮哥兒這次獻三段擊之法,讓聖上極看重他的學識,這次破格恩賜。”
黛玉、探春等閨閣女子,哪裡聽過這種官場典故,只是聽老爺這般解說,總之就是三哥哥極厲害就是了。
且按這樣算,連老爺這樣五品堂官都還沒直奏之權,琮三哥一個七品散官卻已有了。
賈母和王夫人都長於官宦世家,雖不懂官場裡面的機巧風險,但面上的事情畢竟也聽多了。
半大孩子升到七品官雖有些嚇人,倒變得其次了,這直奏之權纔是金貴的,也就是說賈琮這個七品官,卻有了從四品高官纔有的格局。
平日裡她們心思大半在大宅門內打轉,並不知道外面許多事情。
但是戲文卻是聽過許多,這小子這些邪性事情,用戲文裡常有的話,不就是簡在帝心嗎,他這纔多大啊。
寶玉見林妹妹、二姐姐、三妹妹都是喜笑顏開,估計都在爲賈琮這污濁鬚眉得意。
如今這些姊妹,都被賈琮那國賊祿蠹之氣,薰壞了靈秀根骨,看着怎麼不叫人心痛。
就連林妹妹也對賈琮這些攀附升官之事,放在了心裡。
怎麼不叫他心中黯然神傷,只是經過當年之事,卻也不敢在黛玉面前隨意撒潑。
其他姐妹倒也罷了,他只是想着如何將林妹妹救上一救,還她本來面目,還像小時候那樣與自己和睦。
又看到老爺一臉喜意說着賈琮的事兒,不禁心中一寒,每次賈琮得意,便是他受難之時。
這之後一段光景,只怕老爺對自己的課業必定會嚴加督管,臉色頓時煞白,想到那些四書五經,人也僵了一半。
……
金陵,寧王行在。
這一日,是榮國府接到聖旨的第四天,日頭剛過了正午,數騎快馬穿過金陵朝陽門,直奔寧王行在而去。
因路途遙遠,聖旨又涉及金陵要事,不得延誤,需五天內送達,一般的吏部官吏可幹不了這活。
所以特地從五軍營中軍大帳抽調五名精銳,一路快馬傳遞,夜以繼日,才堪堪在第四天將聖旨傳到了金陵。
當寧王親兵趕到安定寺,請賈琮至寧王行在接旨,賈琮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到了寧王行在,早有宣聖校尉等在那裡,一通抑揚頓挫的宣讀,他才知自己竟從八品加封七品官身,還加了一個寧王參贊的職司。
升官當然是好事,只是來的過於突兀了些,皇帝是怎麼知道自己提出了三段擊之法?
直到楊宏斌笑着解釋原由,他才知道寧王在奏章中,不僅記了自己對金陵龍潭港要案的推演,還寫了自己提出三段擊之法。
嘉昭帝對三段擊之法十分關注,不僅召兵部尚書顧延魁、忠靖侯史鼎問詢。
最後還從五軍營抽調人手,對三段擊進行實操演練,最終的效果十分驚人,皇帝龍顏大悅,已讓兵部按三段擊之法籌建獨立火器營。
賈琮因爲建言有功,才從八品官身升到了七品,還格外加恩直奏之權。
至於暫攝寧王參贊,卻不是嘉昭帝的主意,而是寧王在奏章中建議的。
他看中賈琮機敏多智,且常有突發奇想,在龍潭港一案中曾幫自己打開缺口。
目前金陵種種境況撲朔迷離,要想盡快去僞求真,撥雲見日,賈琮這樣獨特的敏睿特質,或許能給他很大助力。
且賈琮這個參贊之職,並不是全時常務,只需隔幾日去一趟寧王行在,問事商議即可,有突發緊要之事,自有寧王親衛去棲霞山通知。
幾人又對龍潭港大案諸般線索進行梳理,卻找不到新的頭緒。
本來查探到周素卿此人,離龍潭港一案的真相近了一步,但最終周素卿未落網,連是汪恩這樣重要的嫌犯都被殺。
整件事進一退二,反而更加棘手,如今只能回到原點,要儘快找到周素卿,還有那擔當中人的董老二。
汪恩在錦衣衛大獄被殺,讓寧王對金陵錦衣衛千戶所,已生疑慮忌憚。
緝拿疑犯的事情,他更寄希望於應天府衙,已安排屬官每日去應天府問詢。
……
應天府衙。
賈雨村正和幕賓嚴元亮,商討近期衙中諸般政務。
賈雨村心性雖酷厲寡恩,利慾薰心,但這人才幹還是有的,任應天知府的時間不長,但治下各項公務也整治得井井有條。
要不是的確有些本事,就算有賈王兩家的提攜,之後他也不可能在數年之內,就有進京升遷補授大司馬的際遇。
嚴元亮說道:“東翁,這幾日寧王行在一直派人來衙,過問龍潭港一案疑犯緝拿之事。
可金陵城這麼大,食口數十萬之巨,周素卿和那個董老二,都是遊走市井之人,這種人刻意隱遁,要找到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賈雨村道:“寧王奉旨查探龍潭港要案,如今卻毫無所獲,眼下只能着落在這兩個疑犯身上,自然是每日催促,讓下面人全力搜尋就是。”
嚴元亮又道:“另外,劉班頭帶人押解數十名囚犯,至大慈恩寺營造現場做苦役,如今已有月餘,再過幾天就到了換班之日。
但府衙的人手都散出去搜尋疑犯,如今抽調不出人手調換,是否去六合縣衙借調人手補缺,還能東翁示下。”
賈雨村道:“府衙的人手更精於緝捕之事,如今正要當用,不能虛耗人力,去六合縣調些閒人看守囚犯纔是正理,你去辦吧。”
“另外最近金陵雨水較多,要關注河汛,以免發生不虞,再幫我備一份禮送到興隆坊賈家老宅,賀琮公子升遷之喜。”
“他被皇帝任了寧王行在參贊,以後估計和我府衙打交道的事情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