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林公主公堂問案

黛玉的身份在大夏是極其特殊的存在,她的身上不但有有着皇帝義女國朝公主的光環,更是身負皇差,乃朝廷正五品禮部義務教育司郎中。

所以,當賈十一稟報說城中出了事,黛玉請賈琮速速回城時,中軍大帳中的郭玉闖與賈琮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順義縣應該沒有哪個人,腦子被驢踢了,去惹這位姑奶奶吧!

“大侄子,要不要你老叔我派人跟你一起過去?”

郭玉闖身爲一軍主將,輕易不會入城。不過派九十九個人隨同賈琮一起過去還是可以的,合情合理又合法。

但賈琮搖了搖頭,婉拒了郭玉闖的好意。

“應當不是幹架的事,林姐姐的公主府護軍就有三百,三百鐵騎,打一場小規模戰鬥都夠了,就順義縣那點……”

京畿之縣,城中那幾個衙役跟城牆上站着的歪瓜裂棗,全部加起來都不夠那三百護軍塞牙縫的。

黛玉喊他過去絕對不是幹架,十有八九是遇到要動腦子而且還特麻煩的事了。

郭玉闖可不會放過這個在皇帝老爺那露臉的機會,硬是點了九十九名猛將兄,一水的明光甲,持營州左屯衛的飛鷹旗,護送賈琮快速趕往城中。

……

賈琮的猜測沒有錯,黛玉遇到了麻煩不是單靠刀子就能解決的。

她在巡視順義縣官學的期間,遇到了一樁從來沒有遇到過,甚至沒有想到過的麻煩事。

順義縣官學中,有一女童,在讀書期間,遭到了數名同學的欺凌。

事實上自從順義推廣義務教育,縣中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的男女學童陸續走進官學學堂後,就逐漸出現了不少紛爭。

如士紳階層出身的學子,無論男女,或多或少都有瞧不起窮苦之家的孩子,或是商戶出身的學子。

鄉紳子弟欺辱他人已成常態,就連女子學堂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其中以這位出身屠夫之家的小姑娘孫綺最爲可憐,就因爲她的成績更好些。

孫綺不堪忍受長期被孤立欺凌,母家族又難以跟施暴者的家族抗衡,於月前懸樑自盡父。

幸好其母一直關注着心神快要失常的女兒,及時將其救下,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但孫綺的心神似乎已然失常,別說繼續讀書了,就算是正常的生活都要依靠父母照看。

其父曾在數日前敲響了順義縣縣衙門口的登聞鼓,但順義縣縣令崔翔翻遍了整本《大夏律》,都沒能找到可以判這些人罪名的條款。

《大夏律·鬥訟律》規定:“年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者,聽告謀反、逆、叛、子孫不孝及同居之內爲人侵犯者,餘並不得告。”

“十五歲以下之人,流罪以下可通過贖刑替代。其次,十歲以下之人,有反罪、大逆、殺人應死之罪,可進行上請,即奏請皇帝裁決。犯盜竊和傷人罪,同樣採用贖刑的辦法,其餘犯罪均不論處。最後,七歲以下之人,即使犯有死罪也不處刑,且若是受教唆犯罪,則只處罰教唆之人。”

也就是說,這幾個年不過十歲的女學子,就算按傷人罪來判,都無法將其收押獄中,最多罰錢了事。

但鄉紳之家會缺錢嗎?屠夫的家裡,又需要拿女兒來換錢嗎?

孫屠夫能攔住黛玉的車駕,告到公主駕前,可見其就是想給他那可憐的女兒討個公道。

黛玉翻看着手中的《大夏律》,心中的怒火與不甘愈發的令她煩躁。

若是沒有這本《大夏律》就好了,此時的《大夏律》,反倒成了鄉紳們躲避律法制裁的倚仗。

估計當初修法時,誰都沒有想到,有一日大夏的女子還能入官學讀書,更不會想到。

順義縣的縣學此時已經沒有人去讀書了,數十位縣學學子擠在大堂外,靜靜的等待主位上的公主殿下發話。

孫綺的事,順義縣都傳了許久了。

城中有不少人在傳言,鄉紳家的大家閨秀豈會無緣無故的去欺負一個屠戶之女,定然是那屠戶之女做了什麼有辱斯文之事,這才令衆多鄉紳之女憤然出手教訓……

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論!

百姓們不是聾子瞎子,他們有極其樸素的價值觀,相比鄉紳的利益抱團,這種樸素的價值觀反而更顯正義性。

一百護軍撒出去,不到半個時辰,黛玉就已經將城中的情報收集了大半。

那幾個施爲者平日裡在學堂是什麼樣的情況,受害者孫綺又是個什麼情況,以及她們之間的糾葛,黛玉已經瞭解了七七八八。

“殿下,非是下官不願意爲孫屠夫伸張正義,下官最後都儘量挑重罪處置了。可您也看到了,《大夏律》上就是這麼寫的,下官只能罰了那幾家共計百兩銀子賠給了孫屠夫……”

順義縣的縣令崔翔還真不是個昏聵官員,畢竟是在京畿討生活,皇帝老爺的目光隨時可能觸及此處,他真的盡力了。

但偏偏……這事別說是他一個小小的縣令,就是刑部尚書估計都只能這麼處置。

黛玉啪的合起了手中的《大夏律》,鳳眼微眯。

“崔縣令,百兩銀子的確是筆不少的錢財。但你問問孫屠夫,他要這百兩銀子嗎?”

一百兩,足夠一家三五年之用。

但跪在堂中的孫屠夫,明顯不想要那一百兩白銀。

義務教育推行這麼久了,順義縣的官學中,僅有百餘名女子入學,其中還有大半是鄉紳富商,像是孫屠夫這種農戶小商販,能把女兒送進官學讀書,絕對是心疼自己閨女的。

“公主貴人,草民不要銀子,草民就要一個公道!”

孫屠夫沒有擡頭去看父母官崔翔,只是一個勁的咚咚咚磕頭,額頭都磕出血來了。

黛玉讓親兵將其扶起,嘆了一聲說道:“伱家的事,本宮已經清楚了。但崔縣令的判決沒有問題,按照律法,最多也就是罰銀贖罪……”

孫屠夫眼中露出了絕望之色,已然忘記了什麼尊卑身份,當堂悲慼喊道:“難道律法就是保護壞人,就因爲他們的年紀小?”

這一問,甚至讓堂外站着的數十縣學學子都陷入了深思。

他們都是身具功名的生員,自然對律法均有涉獵。此時稍一琢磨就發現了一個事實,好像……大概……

……縣學大堂中的黛玉、縣令崔翔以及教諭統統被孫屠夫的這一問給問了個啞口無言。

他們沒有辦法回答孫屠夫悲慼的詢問,崔翔甚至對律法的存在產生了質疑。

“此言差矣,律法或許會有漏洞,但律法的存在是必要的。若無法治,天下何以安?”

黛玉年紀雖小,但卻最是敏感。在短暫的失神後很快就穩住了心緒。

她用輕柔的聲音,說出了足以只振聾發聵的話:“既然律法有漏洞,補就是了!”

在崔翔震驚的目光中,黛玉將桌上的鎮紙當成了驚堂木,啪的一聲拍了一下。

“俗話說,亡羊補牢,猶未爲晚。孫屠夫,本宮今日就替你補上這個公道。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就看你敢不敢了。”

孫屠夫撲通一聲就又跪了下來,咚咚咚的連磕三個響頭,激動的高呼起來。

“只要能給草民那可憐的女兒求得公道,但憑貴人驅使,草民就算死了也心甘情願。”

黛玉眼神堅毅異常,嘴角卻是微微上揚。

她制止了孫屠夫繼續磕頭:“談不上死字,不過需要你隨本宮前往京城一趟,本宮需要你在陛下與文武百官面前,親口講一講你女兒孫綺所遭遇的事!”

賈琮帶着九十九名營州左屯衛的騎兵快馬趕回城中,問清黛玉的行蹤後,又馬不停蹄的來到了縣學大門外。

大門口擠滿了百姓,人數最起碼有數百甚是上千。

騎兵的馬蹄聲驚醒了看熱鬧的人,紛紛爲賈琮讓開了一條路。

黛玉看到賈琮進來時,臉上露出了一絲輕鬆。

“琮哥兒,借你金令一用。”

工具人賈琮被黛玉“晾”到了一邊,黛玉手持金令,將其高高舉起。

“陛下金令在此,見令如見陛下!”

崔翔已經顧不上驚訝了,從椅子上站起,躬身拜下:“臣順義縣縣令崔翔,恭請聖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堂中的縣丞、教諭等大小官吏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跟在崔翔身後,躬身拜倒:“臣等恭請聖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後是殿外的學子、百姓,或是作揖或是跪地,齊聲高呼萬歲。

這可是皇帝老爺的金令啊,八輩子才能見到一回。

“順義縣官學生賴氏女彩華、燕氏女曉希等七名官學生欺凌女童,致其心神失常…雖然《禮記·曲禮》有載:‘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國朝律法有恤幼之規,但律法亦有矜弱、懲惡之責……”

黛玉抽空衝賈琮俏皮的眨眨眼,隨後俏臉一凜,冷聲道:“本宮今日奉天命,重審孫綺之案。法有遺漏,本宮以陛下之金令補之。來人,移駕順天縣衙,傳召賴氏、燕氏等案犯……”

案子真的很簡單,簡單到黛玉壓根就不需要過多的去尋找證據。

甚至就是賴氏、燕氏等鄉紳,都沒有對案情有什麼異議,唯一的異議就是黛玉最後的判決。

“順義縣官學生賴氏女彩華、燕氏女曉希等七人,除官學學籍,監三年,並處罰銀每人一百兩。念其年幼,緩期三年,三年後入順義縣大牢服刑。”

“賴氏、燕氏……等順義縣十一戶鄉紳,造謠生事,欲以輿論干涉有司判決。各杖三十,罰銀二百兩,充入順義縣官學,以做學堂之用。”

判決一出,縣衙內外都炸了鍋。

像是賴氏等幾個直接要受刑的鄉紳,當即聯名反對,並叫囂道:“此案不公,有違《大夏律》之規定。公主殿下便是身份尊貴,也無插手地方事務之權,我等不服!”

“就是,如此明目張膽的違法律令,此乃亂命,恕我等不敢從之,必當入京上告有司!”

黛玉壓根就沒慣着這幾人,驚堂木重重拍下,清冷而又堅定的呵斥道:“本案之判決,乃本宮以聖令行之。爾等便是不服,也得給本宮憋住了。想要去京城上告有司,本宮不會阻攔。但在去京城之前,先服刑,這亦是《大夏律》的規定!”

……

天下誰最大?

皇帝老爺的金令在順義縣絕對是頂天的存在,賴、燕等鄉紳在縣裡或許可以作威作福,但在皇帝老爺的金令面前,他們那點實力真的不夠看。

板子很快打完,黛玉也沒有出爾反爾,在其家人送來罰銀後,就命人將其趕了出去。

罰銀一部分歸了縣衙處置,一部分大概有八百兩的白銀交給了孫屠夫。

黛玉還命人爲其換成了好攜帶存放的銀票,派人護送孫屠夫回家去安頓家小。

“崔縣令……”

崔翔躬身應道:“下官在。”

只聽黛玉囑咐道:“本宮明日就會帶孫屠夫入京,孫家的人你要派人手去看護好,莫讓有心人打攪了他們的生活。”

有心人是誰,還用黛玉再說嗎?

崔翔在順義縣呆了三四年了,他可太清楚了。

“殿下放心,下官這就去安排,一定不會讓孫家的人有事。”

崔翔對黛玉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無論是以一人之力補全律法的漏洞,還是最後的細心的安排,都可以看出這位貴女的智慧與心性。

文安公主,奇女子也!

……

等到衆人散去,黛玉與賈琮在縣衙的後堂客院中享受着難得的閒暇。

亭中微風起,春風吹動了黛玉額前的一縷散發。

賈琮伸手幫其重新梳理髮髻,輕聲道:“林姐姐帶孫屠夫入京,不單單是爲了這一樁學堂霸凌案吧?”

黛玉嘴角上翹,微微點頭道:“正如我今日在縣學所說,律法不全要補,但我更想做的,是想讓陛下還有朝堂諸公看清一件事——鄉紳之權太大了。他們能左右一個縣的輿論,干預父母官的判決,需要壓一壓了。”

第395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121章 琮三爺單刀戰霍家第420章 演了半年的牀戲第158章 湘雲的劫難開端第79章 上架感言第351章 聖人老爺的好大兒第316章 北風那個吹第389章 真正的戰爭開始了第94章 耍人玩的忠順王第44章 南下第88章 宵禁下的殺伐第38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49章 築京觀?第126章 撞破賈瑞癡纏王熙鳳第334章 薛大傻子:給爺死!第50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389章 真正的戰爭開始了第365章 琮哥兒,二叔心裡苦啊!第112章 寶玉醒了,又快暈了!第64章 坑人的事我熟的很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9章 倚紅樓二哥熟悉不熟悉?第167章 花朝節慶生 上巳節喜臨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東西(二合一)第495章 本侯要發飆了第192章 是兄弟就一起挨板子第119章 臣女林氏拜見聖人第398章 我要殺人,誰敢有意見?第278章 殺降 大捷第370章 橘貓救主病了,無力碼字,明天更新第116章 聖火昭昭,梁園噩夢第141章 省親驚起一城波瀾第428章 我非那絳珠仙子第247章 可惜了……第378章 不要鍘我,我真不是陳世美啊!第91章 甄家的姑娘長得美嗎?卡文,推遲到明天中午更新第77章 寶丫頭只能進宮參選第396章 主子請您赴死請一晚上假,明天更第199章 文卿,你脫了?第173章 東平王強人鎖男第249章 喜訊南來憂心起第274章 神佛而已,人定勝天第189章 算計他人遭算計第356章 父債子償沒毛病吧第14章 親兄弟第184章 朕還能再打兩個時辰第131章 刁奴當斬!第256章 罵你孔家又如何?第258章 驚天封賞第316章 北風那個吹第495章 本侯要發飆了第273章 白蓮聖母當妾第19章 倚紅樓二哥熟悉不熟悉?請個假,明天白天日萬,立帖爲證!第117章 誰說榮國府沒人撐腰?第318章 白銀五十萬的土豆第68章 這兒媳婦挑的好第4章 朕與賈赦誰更慘?第160章 史侯,咱們公堂見!第327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第198章 複雜的關係 突臨的宦官第3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334章 薛大傻子:給爺死!第250章 要當月老的元春第505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第453章 “武林盟主夫人”賈迎春第84章 訟王之王張三第364章 大宗伯碰瓷永豐伯(求月票)第211章 奇異的神藥第375章 都是利益惹的禍第479章 賈琮的大計劃第369章 僧道現,老道解謎第112章 寶玉醒了,又快暈了!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321章 奉天翊運第123章 要死人了!第74章 金陵甄家第359章 伯爺,我加錢!第22章 賈小三,喜歡本王的鳥?第277章 軍民守城戰第91章 甄家的姑娘長得美嗎?第102章 突如其來的封爵聖諭第283章 皇帝老爺又病了第181章 政老爺開炮打漢奸第444章 聖光該灑遍大夏的每一寸土地第68章 這兒媳婦挑的好第143章 賈璉,真勇士也!第396章 主子請您赴死第407章 功高蓋主之憂第184章 朕還能再打兩個時辰第32章 碰瓷第497章 捱揍 護短 申飭第345章 加錢居士賈小三第88章 宵禁下的殺伐第237章 潛移默化的變革第400章 彈劾琮哥兒,你也配?第117章 誰說榮國府沒人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