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君臣意相悖

第491章 君臣意相悖

誰都沒想到,元祐十年的除夕夜會如此的精彩。

皇帝第一次在滿朝文武面前,將他的真正底牌展現了出來。

那一萬多的百姓怒吼的要衝進皇宮保護他們的皇帝時,城樓上的百官是震驚的、畏懼的,是不能理解的。

或許他們也曾在某地任職父母官時,曾在離任時得到過百姓十里相送,收到過一兩柄“萬民傘”。

但跟皇帝一呼萬應立得大軍的景象比起來,他們的那個根本就不值一提。

什麼時候,天子竟有了如此民心?

羣臣很不理解,也很不習慣。

天子垂拱而治,遣百官而牧黎民。皇帝就該神秘而又高高在上,豈能輕易讓百姓見天顏,還如此的……

宮門緩緩打開,在大漢將軍的護衛下,皇帝不顧羣臣的阻攔,走出了紫禁城,來到了百姓面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賈琮在趕到大夏門時,正好看到令他無比震驚的場景。

大夏皇帝站在金水橋上,背對着紫禁城和文武百官。

他的面前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百姓,正如一排排的跪了下去,萬歲之聲不絕於耳,震天動地!

皇帝的左右只有二十餘大漢將軍,身着赤紅色龍袍的皇帝,在除夕夜成了京城百姓最爲崇敬的人間仙神。

沒有想象中的混亂刺殺,那些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爲由,勸說過皇帝的臣子紛紛閉上了嘴。

這是他們無法理解的場景,皇帝爲何會冒着被刺殺的風險,去近距離接觸那些泥腿子?

賈琮默默的站在了金水橋後,算是護衛在皇帝左近。

別人可能不理解,但賈琮卻很清楚皇帝此舉並不是冒險。

相比於面前黑壓壓看不到頭的百姓,身後的那些文武百官中,有不少人恐怕更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平身!”

“陛下有旨,平身!”

大漢將軍們齊聲傳達了皇帝的旨意,人羣如同波浪,紛紛起身,狂熱的目光聚集於金水橋邊赤紅色身影上。

皇帝突然轉身,朝着已經聚集在大夏門門口的百官呵呵一笑。

“諸卿,看到了嗎?”

皇帝一指身後呈扇形拱衛於他身後的人羣,自豪的說道:“這就是朕的底氣,是朕的力量源泉。有他們在,朕就不會屈從於任何威脅,朕就有底氣去做歷代皇帝所不敢做的事。比如……”

“朕的子民們,朕的兒郎們,朕欲革新官制,施行新法,強國富民……可有人不願意啊,他們覺得朕這麼做是奪了他們的權勢,奪了他們的利益,竟然勾結倭寇,在今夜派了賊人入宮要殺了朕,更是蠱惑禁軍欲行兵諫事……”

“刀山火海,劫難重重,然新法不可停!”

“皇室宗親、文武百官、士紳豪商皆有人反對朕之國策,甚至欲行不軌逼朕放棄新法。”

“朕不願,你們願意嗎?”

咚咚咚~

站在人羣最前面的,是一位頭髮花白,面容消瘦,手持胡木杖的老者。

他用木杖敲擊着腳下的青石板,咚咚的聲音在安靜的環境中分外的響亮。

“陛下,草民也不願!”

“草民不願!”

“不願!”

隨着老者的話,人羣又一次沸騰了。哪怕後面的人根本聽不到皇帝說了什麼,但在人口相傳之下,所有人都在奮力的呼喊着兩個字,不願!

不願什麼?

那些明裡暗裡反對新法國策的官員,額頭上都冒出了冷汗。

這就是民意嗎?真正的民意!

民者,天下萬民爾,非士大夫也!

此時的賈琮已經摸清了皇帝的心思,這位爺竟然有了前世某位落榜美術生的手段……

“來人,將那些不知忠義爲何物的亂臣賊人帶過來!”

大漢將軍拖着二十餘人走來到了御前,在周圍明亮的火把下,這二十餘人完全暴露在人前。

“就是他們,在勾結串聯,行篡逆之舉。大家說,朕該怎麼辦?”

“殺!殺!殺!”

“好,那就殺!”

皇帝遵從了民意,震天的殺聲響徹雲霄,哪怕知道這些人中有的人的罪行並沒有到要被砍頭的程度,但此時的文武百官竟無一人敢上前阻止。

開玩笑,眼前黑壓壓一萬餘百姓,正如同憤怒的猛虎,死死盯着那二十來個人。

或許誰要是敢站出去求情,就會被百姓看成是奸佞小人,從此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皇帝是真的想將這羣人全部砍了一勞永逸,百官們幾乎沒有人敢上前勸說。

唯有禮部侍郎海剛峰張嘴說了一句,未經三司審判就處以極刑,不合規矩。不過老大人的聲音很快就被百姓的呼喊給壓了下去。

正當大漢將軍準備行刑時,賈琮不得不站了出來。

他走到了皇帝與百姓之間的空地上,朝着皇帝躬身拜下:“臣請陛下三思,此案還未經有司審問就將人犯處以極刑,不合國朝的規矩!”

“賈琮,你放肆!”

“非臣放肆,陛下可還記得臣幾年前就說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

皇帝也沒想到眼看自己的打算就要順利完成,卻被自己的愛將寵臣給攔了下來。

他真的生氣了,不僅僅是因爲賈琮攔住了行刑,更多是擔心賈琮違逆了民意,會被京城的百姓唾棄。

民意如刀,而且雙刃的刀。

用起來挺方便,但也夠危險,極有可能會傷了自己。

原本高呼喝彩的人羣慢慢平息下來,皇帝掃視了一圈,懸着的心放下了不少。

還好還好,百姓看向賈琮的眼神沒有厭惡,更多的只是不解與疑惑。

“侯爺爲何要替這羣亂臣賊子說話?”

身後傳來了一名老者的聲音,賈琮回身望去,正是那個手持胡木杖的老人。

賈琮見皇帝點頭示意,他便抱拳解釋道:“國有國法,族有族規。老丈,這些人有沒有罪?有什麼罪?該如何判決懲治?是不是應該以國法來辦?”

國有國法、族有族規,這八個字可以說是老百姓最爲樸素的價值觀。

老者無法反駁賈琮的話,卻在看了一眼遠處看不清面目的文武百官後,嘀咕似的說道:“這……可……官官相扌……”“原來如此……”

賈琮笑了笑,轉身向皇帝拜了拜,又朝城樓上那道明黃龍袍的身影一拜,這纔跟老者笑說:“官官相護,那也要看這個官是誰?有聖人、陛下在,誰敢官官相護?老丈若是還信不過,我給老丈說個人……海剛峰海青天,您老覺得讓海青天主審此案,可還信得過?”

啊?

海剛峰沒想到賈琮會突然提起了他,那些聽清賈琮之言的百姓們紛紛議論起來,很快就匯聚成了一個意思。

“海青天海老爺,他們信得過!”

賈琮暗道果然還得是國朝第一大噴子得人心,估計換個人,今夜這金水橋畔都得拿血洗地。

他正要回頭跟皇帝老爺交差,卻聽那老者突然又來了一句。

“不過海青天一個人能打得過那些貪官污吏嗎?老朽覺得一個好漢三個幫,御貓大人與寶二爺一同去協助海青天,這樣最好不過……”

“對,對,海老爺是青天,御貓大人也是青天,還有榮國府的寶二爺,他亦是赤誠君子,我們信得過!”

人羣中不斷有人舉薦着他所認爲的青天大老爺,其中以海剛峰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御貓賈琮,就連常常在報紙上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寶二爺的大名,都被不少人喊了出來。

支持寶玉的人數,甚至超過了京城兩大老紈絝劉恪與賈赦。

皇帝雖然沒能借機一勞永逸,可也在冷靜下來後想通了賈琮站出來阻攔他的目的。

好險,差點就釀成了大禍~

若司法被“民意”所裹挾,那纔是後患無窮。

畢竟百姓們聽到的、看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的。

今日是他這個皇帝在調動民意,那明日有別人也調動了民意呢?

“如此……”

皇帝揮手製止了人羣的呼喊舉薦,待安靜下來後宣道:“禮部侍郎海剛峰爲主審、永豐侯賈琮、翰林待詔賈珏爲副審,全權處理此案。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全力輔佐,此案公審,朕之子民可觀審監督,若有異義,敲登聞鼓告知朕,朕會親自過問……”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歲!”

……

一場煙火秀,讓文武百官見識到了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元祐十一年的正旦大朝,因爲除夕夜的“精彩”變得枯燥無趣。

那些還想着裹挾“民意”,在正旦大朝聯手逼迫皇帝停罷革新官制的人,根本不敢在皇帝面前說什麼民意了。

整個大夏,誰能比得上皇帝老爺所擁有的民心之強?

就像昨夜,可能皇帝老爺只需一指他們,跟那些百姓說他們是亂臣賊子,那些瘋狂的、憤怒的百姓就會將他們當場打死。

太可怕了!

原本在正旦大朝上“開炮噴人”的寶玉,左右環顧竟然沒能找到對手。

之前定下的人,要麼已經被抓去了詔獄,要麼此時一個個跟鵪鶉一樣,縮着脖子不敢吱聲,這讓寶玉一口氣憋着胸腔好生難受。

好在他被皇帝老爺委任爲副審,等下朝後就去找海老爺一趟,跟海老爺商量商量如何審案吧,到時候再好好跟那羣國賊祿蠹論一論什麼是忠義之臣!

……

賈琮打着哈欠,跟在戴權的身後來到了龍首宮。

昨夜風波對於龍首宮的破壞微乎其微,從戴權的口中,賈琮得知了昨夜宮中最後的情況。

鍾粹宮被毀,鳳藻宮被燒了大半,元春母子暫住於皇貴妃娘娘的翊坤宮。

紫禁城昨夜共計斬殺賊子一百二十七人,其中黑衣賊子四十六,餘者皆是與之勾結的內侍女官……

賈琮的嘴角抽了抽,這話他最多信半個字。

看來各府安插在宮中的人手被拔除不少,就是不知道皇帝有沒有牽連過甚,他們賈家在宮裡也有不少暗子呢。

不過想來以皇帝老爺的智慧,明白擺在明處的暗子纔是好暗子,只要不懷異心,這些人的小命還是安全的。

龍首宮還是那個龍首宮,原本掛在樹上的倭女已經不見了蹤跡。

“麗太……島津久美已經拉去化人場了,聖人說,既然她已經沒用了,那就不必再留。”

島津久美漂亮嗎?漂亮!

但對於太上皇來說,好看的皮囊重要嗎?不過一個女子而已,敢動他乖孫的注意,洛神在世也得去化人場走上一遭。

賈琮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一路跟着戴權來到了皇極殿中。

依舊是聖人與皇帝二人,不用說,苦逼的太子殿下又被拉了壯丁,這個時候應該在太廟主持皇家祭祀呢。

“昨夜多虧了你,朕差點就犯下大錯了!”

賈琮還未拜見行禮,就聽皇帝先一步開口說了這麼一句。

老爺子撇撇嘴:“伱不是很行麼?還手一揮就是血肉組成的鋼鐵長城!”

好吧,聖人老爺子這是吃了檸檬,賈琮還是覺得自己裝啞巴比較好。

可惜,二聖喊他過來是有要事,不可能讓他真當了啞巴。

皇帝被老爹酸了一句也不氣惱,嘿嘿一笑就轉移了話題說起了正事。

“昨夜的案子,你雖然只是副審,但這個案子主要還是要靠你,朕需要你做什麼,你應該清楚……”

賈琮連忙搖頭:“不,臣不清楚,臣也不想清楚!”

這就是賈琮最擔心的一件事,同時也是他與皇帝最大的分歧。

君權,要不要限制?

至少在司法層面,必須有一定的限制,要不然那就太可怕了!

皇帝的臉冷了下來,這是賈琮自昨夜起,第二次跟他說了不字。

呵~

老爺子在一旁偷笑,在這一點上,他是站賈琮這一邊的。

老四的心太急了,有個人懟懟他挺好的。

賈琮見皇帝遲遲不語,只好躬身道:“陛下,那二十餘人中,罪該萬死之人有多少?又有多少人罪不至死?龍禁衛今日又抓了十餘人,真的都參與了串聯勾結,參與了昨夜的謀逆之事嗎?”

實際上朝中有不少人看出來了,皇帝這是故意的“株連”,他是要藉此徹底剷除反對新法之人,哪怕被人戴上嗜殺之君的帽子也在所不惜。

這是一位一心想幹實事的聖明之君,但賈琮並不認爲必須犧牲一部分無辜之人的性命,才能完成新法的實施。

“臣以爲,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今日株連無辜,只會讓國朝之法制再難開展。陛下乃千年難遇之聖君,不該因此落下罵名……而且,真按陛下之意,草草結案砍了這些人,豈不是給後世之君開了個不好的頭?法祖,這可是咱們漢人的老傳統啊!”

第249章 喜訊南來憂心起第208章 呆霸王得遇聖賜 林黛玉化身懟懟第175章 事態升級宮門拔刀第425章 萬國來建交第499章 父前犯的大案子第210章 靜街虎重出江湖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264章 這操作,夠騷夠無恥啊!第158章 湘雲的劫難開端第152章 御貓出動碩鼠驚第388章 背刺第364章 大宗伯碰瓷永豐伯(求月票)第312章 可憎的真面目,蛻變的林黛玉第463章 臣,不願意!第184章 朕還能再打兩個時辰第261章 說話算話賈三郎第487章 除夕日常,突發驚變(5000字)請個假,明天白天日萬,立帖爲證!第41章 離京前的覲見第163章 相爺說,齊延秀畏罪自盡了。第441章 我那不中用的兒孫第170章 囚父弒弟第196章 標點符號可不是小事第46章 廝殺中的故事第205章 天授其才賈三郎 一朝封官入東宮(二第350章 赦大老爺回來了!淦,被屏蔽了……第44章 南下第453章 “武林盟主夫人”賈迎春第437章 哎喲,寶玉的屁股蛋啊第393章 詭異第80章 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326章 兩份聖旨天和地第222章 詐出個弒父殺兄第27章 入宮遇算計第448章 搶婚大戲第379章 十三爺有青天之資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82章 水太涼【求訂閱】第44章 南下第414章 萬勝!萬歲!敕封賞賜!第83章 你是張三?法外狂徒張三?第462章 璉二爺的狠辣第367章 便宜你了,小胖子!第434章 賈寶玉殺人啦第493章 林懟懟再次上線啦第85章 小爺姓賈,榮國府的賈!第331章 誓殺胡兒祭軒轅第50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315章 卷王賈琮第444章 聖光該灑遍大夏的每一寸土地第339章 鄉試不是有手就行?第102章 突如其來的封爵聖諭第474章 鄉間行第404章 帝王心思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275章 不受殺人放火者投降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東西(二合一)第195章 我說地球是圓的就打我第437章 哎喲,寶玉的屁股蛋啊第316章 北風那個吹第242章 祖宗不足法第477章 好白的倭女(求月票)第6章 驚擾聖駕,該當何罪?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東西(二合一)第5章 我要給陛下站崗第335章 太師,得加錢!第30章 賭對了!第481章 這算哪門子的罷官削權?第158章 湘雲的劫難開端請假一天第89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428章 我非那絳珠仙子第331章 誓殺胡兒祭軒轅第493章 林懟懟再次上線啦第478章 朕賜給你兩女人【元旦快樂】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188章 失控的計劃第504章 三大混賬齊聚首 大夏朝廷抖三抖第3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237章 潛移默化的變革有事請個假第69章 小女婿?小福星。第38章 不留情面的嘲諷第203章 世上可有仙神?(二合一)第2章 鐵網山打虎第23章 半根雞腿引發的血案第43章 抱歉,發燒了……第365章 琮哥兒,二叔心裡苦啊!第442章 我給嘟嘟送功勞來啦第191章 水王爺不懂真情啊!第512章 寶二哥,你竟然要去那種地方!第168章 林爹爹奉旨回京第286章 事了回京看風雲第25章 打臉?打臉!第135章 上香遇親 流民殺人第312章 可憎的真面目,蛻變的林黛玉發燒了,白天再更新第349章 大夏需要兩條腿走路第464章 璉二爺的賣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