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紅樓百年之舊事

前朝至元四年,黃河氾濫,致使山東、河南、徐州等十五州縣百姓流離失所。

恰逢周子旺起兵反元,戰火瀰漫,徐州劉氏一家爲避兵災,不得已隨流民往南,入建康投奔遠親。

至元六年,經過一年多的打拼,精通行商的劉氏一家已小有家資,於建康重新置辦家業。

同年八月初八,入夜時五色光貫紫微,劉氏癡傻十五年的獨子劉錫突然一夜轉醒,有仙人入夢教授仙法,十五年間已學究天人。

順帝至正十一年,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埋下石人,背刻“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並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韓山童被誅殺。

五月,劉福通、杜遵道等人起兵反元,號紅巾軍,攻克多個州縣,天下震動,四方雲動之下,皆有反元義士起兵。

元庭大驚,下令諸省官員鎮壓起義兵馬。建康之元庭官員趁機大肆搜刮,原本經過十餘年經營已是建康大族的劉氏,被貪官冠上了謀反之罪名。

劉錫不忿貪官污吏逼迫,聯合建康數家大族,於冬月初一起兵反元,並於第二年六月時,已攻佔建康、揚州、鎮江、泰州等十一州縣。

至正十三年正月,劉錫已坐擁江南、湖廣兩省,擁兵三十萬。正月初一,立大夏,改建康爲金陵定爲京師,建元武隆,登基稱帝。

前院至正二十一年,大夏武隆九年,七月,大夏攻克大都,元庭北逃,九州一統,天下太平。

武隆十年,帝命大匠制金書。上篆仙文,藏於金陵祖廟神龕前。

太平興國八年,太宗文皇帝遷都燕地,金書隨祖廟北上,至天麓山供奉。

金書製成至今,無一人能知曉其上仙文之意。

賈琮只看了首頁上的篆字後,就已經確定太祖高皇帝劉錫亦是“天生宿慧”之人。

太上皇劉濟看出了賈琮的異常,這小子向來心大,萬事不放在心上,卻只看了一眼金書就激動的雙手顫抖。

“你能看懂金書上的仙文?”

賈琮撫摸着金書上的文字,激動的說道:“這不是什麼仙文,只是一種特殊的文字,天下間或許只有我一人能夠看懂。”

“真的?上面說了什麼?”

這一下劉濟也激動了起來,一百年了,終於有人能解密金書上的內容了。

他激動之下只覺腦中一陣恍惚,打了個趔貼差點摔倒。

賈琮忙將其扶住:“聖人莫急,咱們還是先坐下,容我細看,爲您轉譯金書上的內容。”

兩人直接抱着金書,坐於殿中蒲團上。賈琮指着首頁上的字,苦笑道:“這一句的意思是,四十年了,我好想喝可樂啊!”

“可樂?這是什麼東西?”

“一種飲品,是不屬於這個世界上的東西。”

“不屬於這個世界,不屬於這個世界……”

劉濟的目光變得呆滯,喃喃道:“難道太祖真是下凡的仙人?”

賈琮搖了搖頭:“聖人,我喝過可樂,或者說,我前世喝過。”

劉濟猛然清醒,死死攥住了賈琮的手腕:“前世?你是說前世?你跟太祖來自同一個世界?是仙界嗎?”

賈琮再次搖頭,安撫着激動的太上皇。

太上皇年紀大了,他真怕老爺子太過激動有個萬一。

“不是仙界,就像是轉世投胎,忘了喝孟婆湯,投胎之後還帶着前世的記憶……”

賈琮仔細想了想,沒有隱瞞這些。不過他將魂穿的事換了一個說法,改成了轉世投胎。

“《道德經》開篇有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按照我的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並不是世間唯一。”

“《易經》中有一句話,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極就是天、地、人三才,所有卦象的陰陽變化,均在這三才之中。”

“就如同太極圖一樣,陰陽交融又陰陽相分,但是兩者之間總是有一點相互聯繫。”

“地界稱爲陰間,在道教的理念中陽間的人死後,魂魄就會飛到陰間,等着在陰間審判後再次投胎到陽間。”

“按照太極理念去看,陰間指代的就是黑魚,對應的生人所在的陽間即是白魚。普通人就是在這陰陽之間不斷的輪迴,沒有盡頭。”

“天界則是陰、陽之間的聯繫,道教修行者自陰陽世界飛昇。跳脫出了陰陽之間的輪迴,但是又和陰陽兩界相互聯繫。能夠全其身,有生而無死,成爲凡天之上的純陽真仙。”

說到最後,賈琮撓了撓腦瓜子,咧嘴憨笑:“當然,這世上到底有沒有天界,有沒有神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四歲那年我突然覺醒了前世的記憶,就像是轉世投胎時喝了摻了水的孟婆湯,失了效果,讓我在四歲時能夠想起前世。”

劉濟突然開口說道:“就像是太祖十五歲突然轉醒一樣……”

“您可別嚇我,我能跟太祖皇帝相比?我的前世只有短短十八年,轉世時都還是個學生。”

賈琮一邊跟聖人老爺解釋着自己“轉世投胎”的事,一邊翻着金書,指着其中一處說道:“這裡是太祖高皇帝在說他前世的事,他老人家前世乃是一方官員,官至一省高官。呃,大概就是咱們大夏的布政使。怪不得太祖爺能在前朝末年擊敗羣雄,驅除韃虜,他老人家前世有治政經驗啊。”

恭維劉氏祖宗,拍了一記馬屁,賈琮偷偷打量太上皇的神色,卻被老爺子往腦瓜上重重敲了一下。

聖人老爺沒好氣的罵了一句:“太祖皇帝與你都是天生宿慧之人,這事朕早有猜測。又沒說你要造反,哪來那麼多的狗屁忌諱。繼續說!”

“我還是個孩子,害怕嘛……”

賈琮嘀咕了一聲,心中卻已淡定。

看來“坦白”一些是沒錯的,今日若是在此事上狡辯,哪怕不會招來殺身之禍也會在二聖心中紮上一根刺。

再翻一頁,上面是太祖皇帝在建立大夏以及治理朝政時發生的大事,這些都在起居注上有過記載。

匆匆再翻,終於到了最後幾頁。根據金書所載,太祖皇帝建立大夏後,沒有倉促的照搬前世的政策,只是在細微之處進行了改動。

比如,制度上是依照前世大明中後期的制度,建立內閣,加大了內閣的權力,讓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制衡君權。

增大三法司的權力,加強對朝廷官員的監管。廢除刑不上大夫的舊制,施行法制。

設立大都督府,與內閣同級,防止文武失衡。同時對土地兼併之事開刀,想要施行均田制,卻很快收回了旨意。

根據金書上的內容解釋,他不是不想將土地收歸國有,實在是地方士紳、宗族的權力太大。他自認不是前世偉人,手底下的軍隊也不是前世那支紅色大軍,匆匆照搬前世的土地政策,極有可能再演王莽舊事。

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各州縣設立了大片的皇莊、官田,收納流民。

按照太祖皇帝的想法,皇莊、官田將是他逐步施行土地改革的苗圃,等生產力達到一定程度後,一有機會他就會將國朝的土地收歸國有,徹底終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慘事。

原本經過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大夏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太祖正準備解除海禁,建立遠洋水師橫渡大洋尋找新糧種時,卻遇到了一樁難以相信的奇事。

這個世界竟然有仙人!

一日,太祖出京於京外皇莊暫住。

夜間,入夢仙境,其名離恨天,中有一女仙,謂之警幻。警幻出言警告,說太祖乃世間異數,擅改天機,爲天道所厭。

念太祖有安世之功,可免魂飛魄散之罰,只需太祖跟隨其昇天苦修即可。

今日此時,便是她奉天道帶異數歸天之時。太祖在得知此人名爲警幻,當即就明白此方世界的實質,對於警幻之語懷疑頗多。

夢中爭執之時,寧國公賈演、榮國公賈源收到斥候來報之消息,皇莊外有神秘僧道鬼鬼祟祟,似在做法。

二人速至僧道處,欲要將其斬殺,不想這一僧一道極爲神異,竟然能在兩位開國大將手中詭異逃脫,只留下一個草人。

“聖人,按照太祖爺所說,那一僧一道竟然在武隆年間就出現了,而且他們還會厭勝之術,更是能在兩位開國大將手中逃脫。”

太上皇的臉色很不好,皇室密藏中有過對仙神的記載,不過多是前朝舊事。

沒想到今日在太祖金書上重見神鬼之事,那一僧一道竟然在百年前就出現了……

“繼續說!”

“是!”

賈琮再翻一頁,這已經是倒數第二頁了。

寧榮二公雖說沒有斬殺妖人,卻也令其妖法中斷,將太祖的魂魄從離恨天拉回現實。

不過經此一事,太祖氣血流失,身體每況日下。太祖深知警幻等人不是什麼正派仙神,急招龍虎山天師入京。

後經龍虎山當代天師指點,親赴陝西黃陵祭拜軒轅,重鑄九鼎,立於黃帝陵前,鎮壓人族氣運。

又傳詔賈家,命兩府領大軍除天下淫祠邪寺,斷絕妖人香火。並封道教爲國教,敕封龍虎山爲天下道門之首,專理天下妖邪事。

人皇祭祀重鑄,大夏國運昌盛,破壇罰廟之下,天下淫祠邪寺被毀了大半。

其後,龍虎山天師攜人道皇皇氣運,將所謂之天界神女警幻入夢重傷,一時間天下太平,人間安定。

可惜太祖因入夢之故傷了神魂,於武隆十八年四月,太祖於金陵皇極殿駕崩,壽五十五。

駕崩前曾命人取來金冊,告誡後人,若國中有天生宿慧之人,可取金冊讓其觀之。非大奸大惡有異心之人,不可傷之。

金書上並未直接言明紅樓之事,也沒有提及寧榮兩府後世可能發生的事情。

反而因爲第一代寧榮二公誤打誤撞救了太祖,加之當時賈家忠心耿耿,令其對寧榮兩府頗爲照顧。

並在金書最後刻有一行漢字:寧榮二府乃開國功臣,又有救駕之功,後因罰壇破廟得罪妖仙,其後人非大逆之罪不可殺。

賈琮特意將這句話擺在太上皇面前,被老爺子再次重重敲了腦瓜:“小小身板,渾身長滿了心眼子。此言朕早就知道,要不然你以爲百年來皇室爲何對你家信重至此。”

捱了一個腦瓜崩,賈琮卻咧嘴笑了。看來寧榮先祖的功勞讓老劉家對賈家的信任上升到了極致。百年來寧榮兩府恩榮不絕,估計也是老劉家的報恩之舉。

不過寧榮兩府也因爲忠心之故,給賈家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比如警幻妖人就對於賈家仇恨百年不息。

所謂的紅樓故事,估計就是警幻爲報寧榮先祖壞了她的大事,又絕了她的祭祀香火之仇,纔拿賈家開刀,設局想讓賈家毀在他們這一代人的身上。

好在自己又穿了過來,經過太祖皇帝與他兩位穿越者扇翅膀,警幻妖人的計劃怕是要徹底破產了。

可惜金書上對所謂天界、警幻的記載不多,等有機會,賈琮打算去一趟龍虎山,好好打聽一下這些事,說不定還能打聽到前世今生的一些事情。

此時不是想這些的時候,賈琮心中還有一個疑惑。

他將金書收好,嘆了口氣說道:“可嘆太祖經天緯地之才,竟因淫邪妖人中道崩殂。聖人,金書上說,太祖曾給後世皇帝留下《治世大典》,我怎麼從未聽說過此事,也沒見有人施行過?”

“此事與施國培舊事有關,當年朕還未親政,施國培權傾朝野,施國培以教導朕治理朝政爲由,強行翻閱《治世大典》……”

經過老爺子的講述,賈琮也明白了這本飽含太祖皇帝前世今生治政經驗的奇書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因爲當初總攬朝政的施國培被《治世大典》中的政策手段給嚇住了,認爲太祖皇帝所言之治國之策乃亂世之源,傷及了士大夫的根本。

故而還未等年紀幼小的皇帝閱覽學習,就借宦官之手將其一把火燒掉了。

此事也是太上皇一生的遺憾,他至今只記得他的父皇太宗文皇帝常常跟他提起,當有一日定要將《治世大典》中的策略一一施行。

到那時,大夏將開創千古盛世,劉氏一族將萬世一系……

不但太上皇如此,便是賈琮也是滿臉的遺憾。那可是前世高官幹部的治政經驗,可比他這個高中畢業生強了十幾層樓。

他還想看一看這位穿越前輩會如何處理君主制與民主之間的矛盾,想要看看他會如何解決變法改革中遇到的麻煩,不想竟然會被人一把火給燒了,真是氣死人!

一老一小抱着金書,坐在蒲團上長嘆短噓。

最後還是太上皇老爺子將遺憾壓下,好奇的問起了賈琮前世的記憶。

“太祖皇帝的那個高官是什麼樣子的?你在前世的那個世界皇帝是誰?什麼?沒有皇帝了!”

“哦,原來如此。這位的確是千古偉人,朕敬仰之,可惜不能與之一見,真是憾事。”

“漢魂不滅,大漢復興,真好!”

“你說皇帝啊,沒了就沒了,不過一個稱號而已。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世上哪有萬年的皇朝呢?”

“那個可樂真的有那麼好喝?朕挺想嘗一嘗的,你能製出來不?不行啊,那算了。”

……

老爺子聽着賈琮給他講述着前世世界,又是震驚又是感慨,最後碎碎唸的說道:“天下富足,百姓安樂,真是令人嚮往的盛世。可惜啊,朕看不到了。”

第361章 榮耀第273章 白蓮聖母當妾第327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第216章 可卿之難的開始第161章 湘雲的命運第512章 寶二哥,你竟然要去那種地方!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東西(二合一)第330章 涼州城的危機第121章 琮三爺單刀戰霍家第7章 朕好難啊!第286章 事了回京看風雲第302章 欲作君子賈存周第274章 神佛而已,人定勝天第57章 疑惑第269章 臣賈琮請命出京第160章 史侯,咱們公堂見!第65章 棄子第387章 大家都來彈一彈第409章 用輿圖開疆釣魚第314章 岳父教婿第71章 去孫家要賬第275章 不受殺人放火者投降第505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第311章 林縣主上達天聽第370章 橘貓救主第322章 建設兵團好啊第13章 風波現第503章 承曹操之志 加黃袍於身第377章 金釵都是苦命人啊第454章 太子爺的悲情初戀第258章 驚天封賞第369章 僧道現,老道解謎第405章 我時刻準備着第323章 會哭的人有糖吃第177章 水溶,還說你不會武功?第476章 速戰速決,砍了他們!(求月票)第67章 我替我璉表哥做主納妾第506章 皇帝妥協了?第82章 水太涼【求訂閱】第77章 寶丫頭只能進宮參選第442章 我給嘟嘟送功勞來啦第83章 你是張三?法外狂徒張三?第91章 甄家的姑娘長得美嗎?第344章 戰爭販子元祐帝第30章 賭對了!第229章 魔幻的案中案中案第333章 就糧於敵的北征行動第476章 速戰速決,砍了他們!(求月票)第214章 京中佛門風雲變 寶玉力保水月庵第396章 主子請您赴死第368章 捷報,貴府老爺賈第123章 要死人了!第263章 封侯第379章 十三爺有青天之資第415章 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彈劾第371章 千古第一人賈寶玉第438章 順天府,還我錢!第163章 相爺說,齊延秀畏罪自盡了。第25章 打臉?打臉!第57章 疑惑第436章 寶二爺硬了啊第434章 賈寶玉殺人啦第405章 我時刻準備着第411章 寶玉見寶玉第230章 本王要發飆了第27章 入宮遇算計第50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485章 金融達人寶姐姐第131章 刁奴當斬!第154章 背主之奴,杖斃!第62章 審問第54章 考了探花郎能去求親嗎?第71章 去孫家要賬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110章 太后跟前賣乖 曹嘟嘟跟前耍寶第132章 林才女的舌辯第173章 東平王強人鎖男第235章 陽謀坑陰人 水溶將入局第243章 元春省親第118章 朕給賈恩侯撐腰第185章 我竟然不是個人?第426章 貿易逆差?怎麼可能?第4章 朕與賈赦誰更慘?第99章 復旨,賜免罪聖諭!第298章 打臉還是十三爺最擅長第275章 不受殺人放火者投降第500章 敬大哥,我快死了第91章 甄家的姑娘長得美嗎?第265章 雙喜臨門,中山狼至。第354章 本伯要發飆了第111章 到底誰是主角?請個假第366章 鐵拳新手林黛玉第249章 喜訊南來憂心起第178章 寧榮賈家真是劉家的忠貞之臣第48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02章 欲作君子賈存周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333章 就糧於敵的北征行動第379章 十三爺有青天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