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僧道現,老道解謎

壬辰科三百五十名貢士依次進官廳拜謁座主,還沒輪到的人就在官廳外相互做着自我介紹,作揖談笑,逐漸形成官場上特有的圈子——同年友人。

哪怕賈琮、沐從英這等王公子弟也不例外,今日可沒有什麼永豐伯、沐王孫,都是新鮮出爐的貢士,倨傲端架子什麼的,在今日只會被人唾棄鄙夷。

“在下江西于慧,會試第一百二十九……”

“在下江西徐泰,會試第三十一……”

“在下福建丘長全,會試第五十六……”

“在下南直隸李旭東,會試第二十二……”

“在下南直隸曾廣進,會試第九……”

“江西楊春榮……”

“福建江林……”

……

天下才氣共十份,江西、福建、南直隸就佔了四成。

光是官廳前這二十來人,江西籍就有六人,福建四人,南直隸六人。

寶玉對這些不怎麼清楚,耳中不斷傳來江西、福建,驚訝的詢問賈琮:“琮哥兒,江西、福建、南直隸的人這麼厲害?”

“魏文正公就是江西人,周閣老也是江西人,夏閣老的祖籍在南直隸……”

賈琮也不得不驚歎一聲,北地經歷數次戰亂和胡虜入侵後,南北文華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江南富裕,人家有錢給子孫的教育投資。

江西、福建雖然沒錢,但架不住這兩省人才輩出,這些前人致仕還鄉後往往會回報鄉梓,建立書院教書育人。

比如廬州府最大的書院,就是魏慶和老爺子當初入仕後修建的。當今的內閣首輔周炯早年間讀書的書院,規模如今已經翻了好幾倍……

賈琮給寶玉解釋了一下江西、福建等地的書院數量、規模以及他們的運行方式,感慨道:“先賢們潛移默化的制下了這個規矩,後人享受了前人創下的福音,他們在入仕後就要將這個規矩一代代的傳承下去,這是一種傳承。”

“永豐伯說的不錯,見過永豐伯,見過諸位賢兄。在下於慧,入京前就是在行知書院讀書,若沒有魏文正公,恐怕就沒有今日的我了。”

兄弟二人的說話聲雖然不大,但官廳前的人差不多就能聽到。特別是兩人提及江西、福建等字樣,讓好幾人的耳朵動了動。

于慧便是其中之一,賈琮提及的魏慶和所建書院正是他的就學之處。

出身寒微的于慧想起了一年多前病逝的魏慶和,他便是靠着這位當世大賢每年送去鄉梓的銀子資助,一路讀到了會試。

賈琮等人拱手還禮,于慧簡單的說了下他就學的那間書院,行知,知行合一,乃魏公一生所抱之理念。

行知書院不是一間書院,而是遍佈江西各州府的書院集合。于慧本籍吉安,府中就有一座行知書院的分院。

因其才學被縣學教導推薦入學,不但免其學費,更是爲其提供了一份不錯的兼職,令其在讀書的同時,靠着自己的努力湊足了鄉試、會試的路費。

在江西、福建,類似於慧這樣的人很多。與南直隸豪商巨賈的資助不同,這些人大多是受前人恩澤,潛移默化中會將這種扶助後人的責任印刻在心中。

隨着于慧的講述,賈琮感嘆江西、福建的助學之風,感慨魏老爺子的德高望重,同時對推行義務教育的信念更加堅定。

他盯着面前衣着普通卻面容堅毅的于慧,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此人受前人恩澤,知恩圖報,是個搞義務教育工作的好苗子,小本本上記上……

雖說是初次見面,不過於慧的言辭表現還是讓賈琮上了心。打算拜謁完座主後,找個理由約個時間,與于慧等同年聚上一聚。

這羣新鮮出爐還冒着熱氣的新科貢士,那可都是難得的寶藏啊。挖一挖,土地改革、教育改革、賦稅改革、軍事改革等等就不用單打獨鬥了。

兩位座主接見新科貢士的速度很快,郭閣老還要忙着內閣的事,往往只是受了貢士們的敬茶,說兩句勉勵的話就打發了。

等賈琮與寶玉一同進去後,郭閣老接過賈琮敬上的茶,嘬了一小口,竟然拉着他說起了政務。

而寶玉就成了海青天的心頭肉,這位青天侍郎見郭培貴與賈琮說起了下西洋的事,也就懶得搭理什麼伯爺不伯爺,反倒是與寶玉親切的交談起來。

得知寶玉無意入朝想要去新設立的新聞司,海剛峰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鄭重叮囑了一番。

什麼無冕御史也是御史,要不忘初衷,堅定爲民請命的決心等等。

寶玉這個人老實啊,面對海剛峰的叮囑勉勵,他不但沒有客套的應下,反而不情願的搖頭。

“古人云文死諫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諫,他只顧邀名,猛拼一死,將來棄君於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戰,猛拼一死,將來棄國於何地!所以這皆非正死……”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是沒錯,可若君王不受,豈不白死?商之比干,楚之屈子,若能留有用之身,伺機救國豈不更好?”

“琮哥兒曾於學生說,朝中多有賣直邀名之臣,百姓民生他不管,卻喜竊宮闈之事,以諫言不該諫之事求庭杖,往往令君王名聲受損,以強己身之直名。”

“故而學生不願去朝中做那賣直求名的蠢物,新聞司挺好,學生也能深入民間傾聽民生,爲百姓做些實事。”

還別說,寶玉的的這番話雖有不妥之處,但他敢公開懟朝中的某些人,這等赤子之心太對海剛峰的脾氣了,讓這位青天大老爺越發覺得自己遇到了可以傳承衣鉢的人。

在接下來的接見中,海剛峰幾乎跟每一位新科貢士說了寶玉在會試中的策問文章,

並直言寶玉有至純之心、有獬豸之公正,有諫臣之風骨。

等寶玉跟海剛峰說的那番話傳揚出去後,他的名聲如大鵬沖天扶搖直上,就連賈琮的五元之名都比不過他。

當然,寶玉的那番話就像是一點寒芒,狠狠捅了那些賣直求名的官員一下。

特別是西林一派的官吏,就像是被挖了他家祖墳一般,一封封的彈劾奏章往通政司塞。

可惜寶玉的那番話贏得了宮中二聖的喜愛,龍首宮的老聖人一高興,給寶玉賜了一柄玉如意。

如意如意,聖人賜下一柄玉如意,就代表賜給寶玉一生的順心如意。

皇帝老爺自然不會違逆老爹的意思,在朝會上大罵那些彈劾寶玉的官員。

“賈珏之言有何錯?難道你們不是賣直求名?黃河決堤你們不聞,韃子南侵你們不問,天天盯着朕的後宮。怎麼?只准你們納十八房小妾不許朕封個妃?”

“簡直是可笑至極,朕就覺得賈家寶玉說的不錯,多去民間走走看看,把心思都用到爲民請命上比什麼都強!”

若是以前,皇帝這麼罵他們,西林一派的那些官員還不得炸了鍋?

可惜這一次他們一個個都縮了縮脖子沒敢出來頂嘴,因爲道德的制高點被皇帝佔了,不但朝中沒有人支持他們,就是仕林中都有不少人在支持賈家子的言辭。拜謁完座主後,寶玉的“交際花”屬性立馬發揮到了極致。

賈琮的年紀小卻爵位高,不少人面對這位屠過邪教妖人砍過虜寇韃子的伯爺有些畏懼,來往閒談時多有隔閡之感。

但寶玉不同啊,寶二爺長得討人喜歡,又是個柔和性子,跟誰都處的來。

短短三兩日,寶玉就成了京城各大詩會、文會的香餑餑,人人以與寶二爺交友爲榮。

至於說以往作爲仕林風骨的西林名士,我等真正的儒門弟子,羞於與此等賣直求名者爲伍!

三月初氣溫回暖萬物復甦,前往京郊踏春遊玩的人愈發多了起來。

特別是三月初三,朝廷以人爲本,給官員們專門放了一天假。

於是乎,城外各大道觀、寺廟的法會就吸引了成千上百的信衆香客,包括那羣新鮮出爐的貢士書生。

諺雲: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

這日的少男少女們都是頭戴薺花,車馬出城賞春撒歡。

寧榮兩府的姑娘們齊齊出動,在賈璉、賈琮等兄弟們的護衛下,齊至城西清虛觀上香祈福。

同行的還有未來的二姑爺柳湘蓮、三姑爺林柏,以及賈薔的未婚妻塗思琪。

說是踏春上香,實際上是長輩們給這羣少男少女們創造的相處機會。

估計今日過後,京城就要多出不少定親的喜事了。

清虛觀的建築規模不大,但觀外有百畝桃花林,全都是清虛觀的私產。

張道士還是仙風道骨的老模樣,挨個搓搓腦瓜子賜福,說些雲裡霧裡的話,一問就是天機不可泄露。

老謎語人了!

觀外桃花剛開,正值賞花好時節。

姑娘們上完香,在老君爺爺像前磕了頭,就去桃花林中玩耍了。

林柏與柳湘蓮等人自然跟隨左右,一來是趁機與心上人親密親密,二來也算是保護姑娘們,畢竟桃林繁盛,安全還是很重要的。

張道士唯獨留下了賈璉、賈琮兄弟二人,說是有大事要談。

“老道上次與你們父親說過那一僧一道,如今總算有了消息……”

哦?

這可真是大事了!

只見張道士取出一封信,遞給賈璉:“龍虎山送來消息,那神秘的一僧一道曾出現在福、廣兩省,最後一次出現,卻是在金陵。”

賈璉匆匆將信看完,遞給了寶玉後疑惑道:“金陵?不可能啊,我怎麼沒有收到半點消息?”

“璉哥兒,他們在防着你。年前你剛一回京,數日後就有人護送其返回金陵,你猜猜他們現在住在哪裡?”

張道士沒等賈璉猜測迴應,直接道出了答案:“靈濟寺,靈濟寺的背後是哪些人?璉哥兒可想明白了?”

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賈璉哪裡還想不明白。

他咬牙切齒的說出了四個字:“西林黨人!”

嘭!

賈璉一巴掌狠狠拍在椅子的扶手上,面露怒容:“原來是西林黨人暗中佈局謀害我家,還真是捶不爛打不死!”

“不,謀劃此事的不是西林黨人,他們只是恰逢其會,打算借僧道二人的手來除去你,或者說除去賈家、林家、薛家等有礙於他們利益的幾大家族。”

張道士搖了搖頭,將目光轉向一旁當乖寶寶的賈琮身上。

“琮哥兒之前數次問過老道,這世上可有神仙……老道今日給你一個答案,有過!”

啊?

賈琮心中咯噔了一下,重生這事都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世上神神鬼鬼的存在也沒有什麼出奇的。

但這個有過……就令人難以理解了。

“張爺爺,您的意思是,以前有,但現在沒有。”

張道士點了點頭:“實際上前朝時,神鬼妖魔雖然少有出現,不過根據我道家典籍記載,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但誰都不會想到,我朝太祖橫空出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並斬斷天、地、人三界的通道。自此神鬼不可入世,人間的事由人間說了算……”

哇!這……大夏太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這麼猛!

“百年前太祖斬斷天路之事便是老道也知曉的不多,龍虎山典籍記載的也不過寥寥數語,唯有宮中秘藏或許會有詳細的記載。”

張道士把自己知道的都講了出來,最後還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猜想,而且與賈琮有關。

“琮哥兒可還記得魏文正對你的評價?闍夜多承言領旨,即發宿慧,懇求出家。天生宿慧之人,乃不可多得之修行人。這世上天生宿慧之人雖罕見卻也多有流傳,如我朝太祖。琮哥兒,太祖亦是有宿慧,甚至唐之建成,老道從唐時記載中看出了某些奇特之處,他亦有可能是有宿慧之人。”

啊?

這一次,賈琮真的驚呆了。

自來到這個世界,他曾在浩瀚的史書中仔細查找。這方世界自唐初就變了,李二陛下死在了宣武門,李建成囚父殺弟,登基成爲大唐天子。

前朝末年,太祖高皇帝於金陵起兵,驅除韃虜,平定小明王韓林兒、朱八八等一應諸侯,最後問鼎中原建國稱帝。

原本他以爲自己重生的這個世界是前世的平行空間,對於自己的重生,以及那些巧合中的巧合統統歸結到了無所不能的量子力學身上。

如今被張道士這麼一點,原本違和的地方突然順暢起來了。

建成在宣武門殺了李二,大明換成了大夏,老劉家奪了老朱家的龍椅,原來都是“宿慧”的原因。

賈琮還在努力的消化着宿慧的事,張道士又扔出個大炸彈來。

只聽張道士繼續說道:“那僧道二人,應該不屬於這個世界,爲天道所厭棄,所以他們天殘地缺,一爲跛腳,一爲賴頭。老道已經請龍虎山師兄出馬,最多月餘,就會有消息傳來。”

一說到這個,張道士眼中厲芒一閃,呵呵冷笑:“老道倒是要好好瞧一瞧,天路都被太祖高皇帝斬斷了,哪裡來的小毛神,敢來爲禍人間!”

第85章 小爺姓賈,榮國府的賈!第254章 叫夫君!登徒子!第99章 復旨,賜免罪聖諭!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510章 不成器的孫子第227章 褫奪 封賞 龍子 大比第201章 朕要什麼好名聲?第92章 賈·御刀砍碩鼠·琮第68章 這兒媳婦挑的好第381章 驚呆衆臣的林黛玉第19章 倚紅樓二哥熟悉不熟悉?第322章 建設兵團好啊第360章 奪走了林姐姐的第一次第64章 坑人的事我熟的很第248章 家有悍婦璉二爺第460章 百姓與奴隸 黑暗與光明第14章 親兄弟第368章 捷報,貴府老爺賈第252章 擺爛的皇帝 進擊的皇子第60章 你叫我什麼?爹爹啊!第405章 我時刻準備着第70章 你的心跳,我的心跳。第84章 訟王之王張三第400章 彈劾琮哥兒,你也配?第375章 都是利益惹的禍第52章 琮三爺大鬧淮安府 2第475章 一人抵十萬(求月票)熬夜失敗,等白天從醫院回來繼續更第304章 霸氣側漏賈老太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141章 省親驚起一城波瀾第397章 悖逆人倫第72章 孫四姑娘的野望第99章 復旨,賜免罪聖諭!第66章 謀害朝廷命官?第316章 北風那個吹第437章 哎喲,寶玉的屁股蛋啊第403章 請教一下倫理之學第380章 別拿大橘貓不當老虎第339章 鄉試不是有手就行?第495章 本侯要發飆了第285章 掘墳挖墓震天地第219章 宮中亂,元春入局第299章 孫紹祖,你的事發了!第157章 彈劾君王,千古第一人!第244章 陛下,微臣做不到啊!第218章 芙蓉膏現帝王驚第349章 大夏需要兩條腿走路第31章 血腥的處置第390章 殺神【中秋快樂】第448章 搶婚大戲第103章 萬象更新,見龍在田!第500章 敬大哥,我快死了第283章 皇帝老爺又病了第456章 新女婿上門刀劍伺候第109章 於宮中放肆?那又怎樣?第206章 王妃壽辰又見黑手第175章 事態升級宮門拔刀第368章 捷報,貴府老爺賈第362章 不當人的永豐伯第376章 又見下三濫的手段請個假,明天白天日萬,立帖爲證!第152章 御貓出動碩鼠驚第438章 順天府,還我錢!第405章 我時刻準備着第46章 廝殺中的故事第55章 什麼生病?是中毒了!第464章 璉二爺的賣身記第14章 親兄弟第424章 壕無人性的赦大老爺第13章 風波現第127章 咱家的家奴要當官啦(月票加更1)第8章 皇位只能是當今陛下的第48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147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460章 百姓與奴隸 黑暗與光明第248章 家有悍婦璉二爺第332章 一夜七次賈十一第409章 用輿圖開疆釣魚第45章 緣分第14章 親兄弟第109章 於宮中放肆?那又怎樣?第12章 誰害了林妹妹?第157章 彈劾君王,千古第一人!第14章 親兄弟第307章 榮國府賈琮再下戰帖第308章 小侄女回來啦!第299章 孫紹祖,你的事發了!第97章 再別離,返京!第308章 小侄女回來啦!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書第469章 治倭,何須仁義?第121章 琮三爺單刀戰霍家第50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20章 青樓顯聖?第199章 文卿,你脫了?第454章 太子爺的悲情初戀第1章 家父賈恩侯第246章 劉忭一日三吐血第480章 賈代善的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