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不當人的永豐伯

自初九日放晴,積雪經過一日的陽光消融,滋潤着肥沃的土地。

永豐村靠近後山的空地上種植了數百棵的梅花,紅、粉、白、淡綠、黃五色梅花綻放,在陽光下甚是美麗。

便是賈琮這個糙漢子都忍不住將自己淹沒在梅林深處,感受着寒梅傲雪的意境,享受着梅林中的花香宜人。

黛玉領着紫鵑、雪雁在梅林中四下穿梭,挑選着最鮮嫩的梅花花瓣,將它們摘下收集起來,準備用潔淨的雪水製成佳釀。

身着淡綠色襖裙的黛玉就像是梅林中的精靈,陽光透過枝杈間隙照射下來,灑在她的身上,像極了閃着光的仙女。

賈琮閒來無事,讓人取來桌椅筆墨,等到黛玉採摘完梅花時,紙上便已出現了一副黛玉傲梅圖。

寒梅美否?

美。

卻不及林仙子仙姿一成!

有詩讚曰:

雪中有佳人,嬌容絕紅塵。

卓卓如玉狀,呼爾爲仙靈。

等畫卷上的墨跡稍幹,黛玉用溫軟的嘴脣輕輕印在賈琮的臉頰上,不等賈琮反應過來便細心的收好了畫卷,邁着輕盈的步伐跑開了。

畫上的人是她,畫畫的人是他,那這畫自然就是她的。

今日天氣好,黛玉的興致也高。

莊中無事,用過午膳後賈琮攜黛玉穿過梅林入山。

曾經那柔弱不能自理的林姐姐換上一身勁裝,長長的秀髮挽起,一根木簪將其簪好後,英姿絕豔,真是看呆了少年郎。

後山積雪倒不是很深,經過昨日莊中獵手的追獵,像是熊瞎子、野豬這等猛獸根本不見蹤跡,賈琮給黛玉打造的軟弓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不過她還是在林中揮灑着興致,見到野兔子就拉弓射箭,羽箭飛過,片刻後就有親兵提着長耳朵的兔子回來。

不過野兔的身上沒有一絲傷口,因爲那羽箭射中的是一旁的樹幹,野兔受驚飛奔,直直撞在了樹上暈過去了。

果然,仙子不用殺生,老天爺會追着給其餵飯吃。

賈琮拿這話打趣黛玉,惹得她噘嘴不服,氣呼呼的繼續在山林中尋找着獵物。

半個時辰中共撿到山雞兩隻、野兔子兩隻、野豬崽兒四頭、野雞蛋若干……

沒有一隻身上有羽箭射中的痕跡,到最後賈琮都鬱悶起來了。

他擡頭望天,真想問一問這方天地的仙神,那句話就是他無意間的感慨,林姐姐不會真是哪位神仙的親閨女吧。

正值年節,田中沒什麼活要忙。

這座山雖然不大,四周卻有好幾座莊子。賈琮還沒有霸道到爲了自己方便遊玩就封山的地步。

故而往山中稍微深了些,就遇到了不少附近的百姓。他們趁着閒暇進山或是想試試運氣,獵些野味給家中添些油水。或是帶着孩子,趁此機會教授孩子打獵的技巧。

說來也巧,永豐村的隔壁就是一處不小的皇莊,前年年末收納了不少京畿的無地百姓。

而這些人中,有不少是賈琮、黛玉在王平口賑濟時的受益者。在看到兩人時,他們的眼中幾乎都是激動、感激、崇敬。

很快,這處山坳中就已經聚集了二十多名附近的百姓,他們沒有靠近親兵護着的賈琮二人,只是遠遠朝着他們拜下,放下剛剛獵到的野味,隨後就要轉身離去。

黛玉拉了拉賈琮的衣袖,輕聲道:“我想見見他們。”

“好。”

賈琮微笑着點了點頭,讓人去請這二十幾人過來。

貴人相邀,還是自己的恩人,百姓們激動中帶着拘謹。

山坳中燃起了好幾堆篝火,親兵搬來一塊木墩子,鋪上獸皮後黛玉坐了火堆旁,親切的跟百姓交談着。

賈琮沒有出聲,靜靜的陪坐一旁傾聽。

“去了皇莊租子可是按照朝廷制定的規矩收取?”

“管事們有沒有爲難你們?”

“收穫的糧食可還夠吃?”

“孩子們有沒有去學堂讀書?”

等等等等,黛玉詢問的很詳細,好在沒有出現什麼欺壓百姓的惡事,黛玉也放心不少。

得知如今糧食是夠吃了,但這些剛剛能填飽肚子的百姓還是無力支撐起孩子讀書,黛玉的心中便有了計較。

皇家不缺錢了,皇帝老爺的私庫中堆滿了金銀,那琮哥兒曾與她說過的教育推廣計劃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不過此事不比土地改革的問題小,畢竟從長計議。

黛玉看着百姓們送給他們二人的野味,推拒多次未果,最後只能無奈收下。

那些跟着父兄進山的孩子大的也就十一二,小的只有六七歲,躲在父兄身後偷偷打量着這個漂亮的不像話的姐姐。

紫鵑將湊出的二十幾顆銀錁子送了過來,賈琮與黛玉親手送給這些百姓。

不收?這是永豐伯爺跟公主殿下賜給娃兒的壓歲錢。

不多,一人二兩銀子,帶回家給娃兒們添些肉蛋,製件新衣。

等百姓們目送貴人離開,用雪掩蓋了方纔用作取暖的篝火。這場山林間的偶遇就像是冬日的陽光,逐漸將溫暖灑向周邊的村落。

自正月十一開始,永豐村的村口總是會出現提着一隻雞鴨或是一小袋米糧的百姓。

這些人都是前年冬日還吃不上飯的窮苦人,受過賈琮與黛玉的恩惠。如今能住上溫暖的屋子,用辛勤勞動換來糧食養活了妻兒。

京城的公侯府威嚴不敢入,好不容易遇到了恩人,這些淳樸的人就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着自己的感激。

原本賈琮還打算用銀錢贈與百姓卻被黛玉給制止了,不能讓銀錢污了這份樸素的情感。

她讓賈武二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野味換成了糧食,充作學堂的米糧。

隨後跟賈琮商量後,計算了一下附近各個村莊的距離,讓人喊來各莊的管事、鄉老……

很快,永豐村就來了不少青壯,他們拿着各自的工具,在新年這個本該休息的時節,熱火朝天的幹起了活。

讀書的好處人人都知道,給自家娃兒修建學堂,每一個人都幹勁十足。永豐村外有一處閒置的砂石地,掘地三尺將砂石清理乾淨後就是上好的學堂所在。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昭告了玉河學堂的奠基,等這所規模極大的學堂建立後,附近五個村落的娃娃們將免費在此讀書。

四年的時光將是他們啓蒙認字,初步接受教化的生涯。

不求人人科舉入仕,將來哪怕是去城中當個學徒賬房也好。

永豐伯府每年會撥出五百兩銀子用作學堂運轉之資,各個莊子也要出糧出錢,算是孩子們的筆墨及午飯消耗。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家裡已經派人來喊兩人回京。

正月十四的早上,賈琮與黛玉在親兵的護衛下悄悄離開了永豐村。

等前來上工修建學堂的人得知恩人已經離開時,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衝着京城的方向磕頭……

恩人不但給了他們生存下去的機會,如今更是給了他們未來的希望,怎能不感激?

……

剛一回府,還沒踏進榮禧堂的院門黛玉的懷中就扎進來一個粉糰子。

惜春仰起頭不滿的說道:“三哥和林姐姐出去玩不帶我?虧我還給你留了好吃的點心。”

賈琮從王嬤嬤的手中接過一個籃子,掀開一角往惜春的眼前晃了晃,笑眯眯說道:“惜丫頭看看這是什麼?”

還沒看清呢就聞到了香味,惜春就像是被喚醒了饞蟲,被籃子勾住了魂,掛在了籃子上不撒手。

兄妹倆又玩起來釣魚的遊戲,惜春抱着籃子、賈琮釣着妹妹就這麼走進了榮禧堂。

見孫子孫女回來,老太太笑呵呵詢問了他們在莊中的生活。

黛玉將那些百姓送的野味燻肉拿了出來,特別是永豐村獵來的野豬肉備受老太太的青睞。

午膳時就被廚房調製了一下端上了飯桌,衆人一邊品嚐着野味,一邊聽着黛玉講述着鄉下的趣事,其樂融融好不快活。

下午兩人也沒有休息,反而去了書房忙活到了晚上。

等第二日天一亮,黛玉便帶着預留的野味入宮,準備孝敬給二聖及太后、楊妃等長輩。

當然,同時帶去的還有一份關於皇莊未來五年發展計劃方略,以及逐步普及四年義務教育的暢想。

賈琮也沒閒着,昨日岳丈老子的怨念都快實質化了,他再不去幫幫岳丈老子,恐怕他與林姐姐的婚事會被老丈人強行推後。

夷瀾年前隨朝廷的人回了趟草原,只用了三日時間就說動了大半原瓦剌的貴族以及部落首領。

除了綽羅斯家族及他們的附庸家族外,絕大部分的瓦剌人還是很嚮往成爲大夏百姓的。

因爲去年賈十一的萬里突襲給他們的威懾太大了,天朝的武力值又回到了昭武年的鼎盛,他們想起了天可汗陛下身邊的羽林郎。

恐懼過後,冬日的風雪讓飢腸轆轆的瓦剌百姓似乎看到了他的祖奶奶。

好在天可汗陛下沒有嫌棄他們之前的叛逆之舉,天朝送來了大量的糧食,讓祖奶奶沒有將他們帶走。

爬犁上的糧食讓底層的百姓無比感恩天朝以及他們曾經的可汗,一聽自己能與漢人一樣成爲天可汗陛下的子民,哪裡還管自己部落的首領怎麼想。

填飽肚子大過一切,這個時候誰敢阻攔他們向天可汗陛下效忠,誰就是敵人。

那些原本還在猶豫不決的部落首領很快就發現,他們已經失去了對部落的掌控。

甚至他們身邊的親兵都開始不受控制,最後只能齊聚汗帳,跪地接受了天朝的冊封。

唯有阿羅太帶着綽羅斯家族的死忠,約有三萬騎兵以及八萬多牧民離開了原來的瓦剌、現在的安北都護府。

不是他不想佔據這片肥沃的草原,而是這片草原上的百姓一個個虎視眈眈,他們不敢在此停留。

最後只能帶着夷瀾贈送給他們的糧草鹽巴,一路往西去開闢綽羅斯家族的新國度。

夷瀾在隨行的朝廷官員幫助下,以極快的速度整合瓦剌的兵馬,留下三萬大軍保護安北都護府的百姓後,帶着兩萬精銳快馬回京。

安北都護府即將開府建衙,他這個大都督留在草原反而不好,還是回京當他的吉祥物吧,一切自有皇帝陛下拿主意。

那日在西城門只不過草草說了幾句,賈琮這下總算弄清了安北都護府的事。

聖人老爺子的威名還真是好用,夷瀾這廝也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片苦心,總算給他們瓦剌找到了出路。

至於阿羅太,往西是哪裡來着?

帖木兒汗國和羅剎國,看來這位原來的瓦剌太師雄心不死,是要跟帖木兒與羅剎扳扳手腕爭搶地盤了。

算了,此事與大夏無關,朝廷當下最主要的是趕緊挑選合適的官員支援草創的安北都護府。

還有三百萬的百姓正嗷嗷待哺,光是需要送往草原的糧草就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怪不得老丈人對自己怨念叢生,這沒十天半個月的,根本別想休息。

好好的年假沒了,不能在家抱着乖兒子玩耍,能不怨嘛。

“戶部存糧雖然足夠,但安北都護府需要大概半年的糧食才能支撐到轉入正軌。糧庫中出一部分,剩下的還是從民間購買吧,總不能不留些儲備以防不時之需。”

林如海將賈琮扔到桌案後,跟這個“沒良心”的兔崽子說道:“上次你說的招投標的策略不錯,此事就交給你了。三日內,本官要看到詳細的計劃。”

說罷,林老爺手一背就悠然的走出了值房,賈琮甚至聽到了他哼着小曲。

“那個誰,你,對,就是你,過來……”

門口的書吏連忙走進值房,躬身道:“戶部書吏李歡拜見伯爺,伯爺有事儘管吩咐。”

賈琮提筆刷刷就寫了幾道手令,交給李歡:“你去將這幾道手令送出去,將在京皇商的家主、管事統統喊來。”

“得令,小的這就去辦。”

李歡離開值房後,賈琮又讓人取來戶部的錢糧賬冊,以及剛剛送入京城的瓦剌戶冊,苦逼的計算着所需的糧草數量。

正在戲園子聽戲玩樂的衛若蘭、沐從英、賀崇等鐵網山圍獵時比試的國子監監生,在收到賈琮的手令時後整個人都是懵的。

今日好像是上元節吧,朝廷爲何會突然徵召他們這羣少年去戶部加班?

永豐伯是個人?他是老天爺派來的魔鬼吧!

第508章 誰說爵位沒了?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161章 湘雲的命運第261章 說話算話賈三郎第378章 不要鍘我,我真不是陳世美啊!第415章 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彈劾第205章 天授其才賈三郎 一朝封官入東宮(二第202章 被人惦記的寶玉第358章 坑爹,我是專業的!第234章 攪亂的渾水,摸魚的貓貓第289章 寶二爺要科舉?第364章 大宗伯碰瓷永豐伯(求月票)第341章 跟皇帝老爺去吃席第122章 誰說賈家是你家的臣子?第74章 金陵甄家第480章 賈代善的後手第433章 坑“朋友”從來不會心軟第390章 殺神【中秋快樂】第399章 血祭冤魂第454章 太子爺的悲情初戀第16章 衝突第435章 永豐伯,閣老有請第51章 琮三爺,求求你收了神通吧!1第369章 僧道現,老道解謎第362章 不當人的永豐伯第403章 請教一下倫理之學第366章 鐵拳新手林黛玉第365章 琮哥兒,二叔心裡苦啊!第275章 不受殺人放火者投降第377章 金釵都是苦命人啊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321章 奉天翊運第464章 璉二爺的賣身記第218章 芙蓉膏現帝王驚第448章 搶婚大戲第481章 這算哪門子的罷官削權?第269章 臣賈琮請命出京第259章 聖駕北上草原變第283章 皇帝老爺又病了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93章 大朝會徐晉開炮第319章 土豆伯?第78章 琮哥兒你又嚇哥哥第330章 涼州城的危機第185章 我竟然不是個人?第65章 棄子第419章 因緣際會的救人第130章 這老刁婦必須嚴懲不貸第125章 終是封妃難逆啊第355章 朕的心好累啊第60章 你叫我什麼?爹爹啊!第234章 攪亂的渾水,摸魚的貓貓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402章 東窗事發前的瘋狂第268章 正旦大朝聞噩耗第23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9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97章 再別離,返京!第79章 上架感言第327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第38章 不留情面的嘲諷第191章 水王爺不懂真情啊!第391章 奉詔殺賊(一)第181章 政老爺開炮打漢奸第453章 “武林盟主夫人”賈迎春第385章 手搓核彈?第477章 好白的倭女(求月票)第30章 賭對了!第112章 寶玉醒了,又快暈了!第456章 新女婿上門刀劍伺候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167章 花朝節慶生 上巳節喜臨第164章 受挫與點醒第439章 守約的賈琮,氣笑的閣老第219章 宮中亂,元春入局第142章 薛家送銀第440章 襲人求助第10章 氣急敗壞打屁股第141章 省親驚起一城波瀾第370章 橘貓救主第285章 掘墳挖墓震天地第475章 一人抵十萬(求月票)第98章 賣外甥女的伎倆第448章 搶婚大戲請個假第11章 琮三爺回府第212章 大夏第一女將軍第55章 什麼生病?是中毒了!第173章 東平王強人鎖男第50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193章 大朝會徐晉開炮第67章 我替我璉表哥做主納妾第507章 立功太快也頭疼啊第476章 速戰速決,砍了他們!(求月票)第489章 隨本宮殺出去第70章 你的心跳,我的心跳。第445章 豫王我真是太難了啊(一)第495章 本侯要發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