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最喜小兒無賴

“讓太子處置?”楊清音面露疑惑。

朱鹹銘淡定答道:“只是讓他議個對策,若還算妥當……讓他處置也未嘗不可!”

言及於此,朱鹹銘看向老妻,說道:“你別想着幫他,讓他自己拿主意!”

皇帝對祖宗基業負責,對此楊清音無可指摘,她只希望太子此番爭氣些。

“走吧……咱們把地方騰出來,讓他們儘快把地方建好!”

於是帝后二人離開,他倆一走就有大批宦官侍衛趕來,拿着各種工具材料改建此處。

離天黑還有半天,他們人多半天就能完成,明天皇帝就可以入住“村居”。

再說行宮另一邊,靖安公主朱雲笙的小院內,此時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湘雲、迎春和探春,此時正陪着朱雲笙打牌,輸了的人臉上要被畫圖。

現在的情況是,朱雲笙正拿着筆,在迎春左邊臉頰勾畫,顯然後者上一局又輸了。

陪公主打牌和陪太子讀書類似,贏肯定是不可以的事,關鍵在於如何輸得像樣。

爲了辦好這件事,湘雲三人已有了默契。

現如今,朱雲笙的侍讀只有湘雲在,迎春和探春乃是元春舉薦,才得以到行宮來伺候。

依元春的想法,也想給兩個妹妹弄個侍讀身份,以此給自己的履歷“鍍金”,只不過被皇后給否了。

皇后的意思是,朱雲笙明年就要選駙馬,其身邊侍讀年底也要遣散,還剩幾個月時間沒必要折騰。

幾人玩鬧之後,便暫時坐下喝茶歇息,然後就聽湘雲道:“我聽說……過兩天寶姐姐要來?到時就更好玩了!”

寶釵因有孕在身,如今行動已是非常不便,所以纔沒跟着到行宮來。

這還是帝后二人出京後,她第一次過來請安。

事實上,因爲她情況特殊,帝后二人免了她請安的事,這是寶釵自己要來罷了。

其目的在於,替朱景洪在帝后面前刷存在感,順便彰顯自己的仁孝。

“你聽誰說的?”朱雲笙問道。

“下面宦官們說在聊,說是襄王府上午遣了人來,專門彙報此事!”

懷胎這麼大的月份,還趕路上百里來請安,這確實是“極端”的純孝,自然會引得下面人議論。

而下面人的議論,也意味着寶釵還未動手,就實現了自己的部分目的。

“只怕母后不會允許!”朱雲笙嘆道。

“這倒也是!”湘雲答道。

寶釵要去請安的事,在京的太子妃元春也得知了,此時她親自到了襄王府。

“我說妹妹……母后既已下過懿旨,允你不必前去請安,你這又是何苦?”

“你不爲自己想想,也該爲腹中孩兒想想!”

“此去行宮,有近百里,車馬勞頓,你吃不消!”

元春苦口婆心,她是真的爲寶釵擔心,怕她做出不智的事情。

跟着元春來的,還有其他幾位高級命婦,禮部尚書夫人和刑部尚書夫人也在。

然而寶釵並未被說服,只見她面帶愧色,答道:“國朝以孝治天下,兒女向父母請安,本就是該盡的孝心,如今王爺不在……我就該代他盡孝纔是!”

“父皇母后垂憐,命我不必日日請安,然十天半月……總是該去一次!”

“你這是何苦!”元春嘆道。

她或許是真心爲我考慮,可惜我們不是一路人……寶釵如此想到。

但元春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她改變了這想法。

“你放心,若是有人說閒話,我定不會輕饒,母后那邊伱也不必擔心,明天我自會去……”

聽到這些話,寶釵只覺方纔自己幼稚。

自己能扮“純孝”的人設,難道眼前這位太子妃,就不能扮“好長媳”和“好嫂子”?

到了這一層次,那還有爲他人着想的真心……寶釵心中搖頭。

她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各取所需來凸顯人設。

也就是這時,一名宦官進了襄王府,並帶來了皇后的懿旨。

“娘娘說,襄王妃孝心可嘉,然身體不便,請安的事就免了!”

既然是懿旨,那就一定要執行,所以寶釵不用去行宮。

“母后聖明!”元春第一個開口。

然後纔是寶釵答道:“媳婦領旨!”

待那宦官離開後,元春便又寬慰了寶釵,然後才帶着一衆命婦離開。

這今天演了這場大戲,寶釵也覺得有些心累,然後她就回了寢宮打算休息,這時林紅玉卻找了過來。

“娘娘,事情已經安排好了!”林紅玉稟告道。

她所安排的事,其實就是整治東宮,方法就是爆出賈家的醜事。

賈蓉和尤氏的破事,經過半個多月的查證,其全貌已被寶釵得知。

於此同時,牽涉其中的十五名人證,已有七人被找到了行蹤。

至於剩下的八人,也已經確定了死亡,而且是各種意外死去,這顯然是賈蓉在逐步滅口。

如今尤氏病重,已是口不能言,也只有剩下的人證,可以證明賈家的惡行。

“若是走漏了風聲……”

“奴婢唯以死謝罪!”林紅玉毫不猶豫道。

“你……我是信得過的,只是那個倪二……”

聽到這話,林紅玉表情嚴肅道:“倪二深受王爺大恩,才得以補入錦衣衛,他對王爺是忠心耿耿……定會竭盡全力把差事辦好!”

微微點頭後,寶釵說道:“你要告訴他,讓他不要着急,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時間到了在行事不遲!”

所謂的“時間到了”,就是太子最關鍵的時候,那時發動纔會起到最大的作用。

林紅玉答道:“這些奴婢已經說過了,之等王妃示下……他纔會將情況轉達!”

轉達……就是在“不經意間”,轉給睿王府知道。

揭發賈家賈家這種事,自然是要睿王府來幹,反正襄王府絕不會做這種事。

眼看林紅玉考慮周全,寶釵對她是越發的滿意,於是她問道:“今年你快十七了吧?”

“娘娘好記性,奴婢整十七了!”林紅玉答道。

“可有了意中人?”

這個轉折實在太大,差點兒讓林紅玉以爲聽錯了。

“自顧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奴婢那有什麼意中人!”

“撒謊……”寶釵笑道。

然而她說道:“聽說你中意於賈芸?”

被捅破了心思,林紅玉多少有你羞澀,但她還是老實的點了頭。

“他可中意於你?”

這個問題更刁鑽,聽得林紅玉面飛紅霞,但她還是點了點頭。

林紅玉是她心腹之人,這些寶釵其實都知道。

“既是兩情相悅,你二人爲何還不成婚?”其中原因,寶釵也知道。

“只因奴婢出身低微,又豈能配得上官家人!”

雖然說林紅玉一家已擺脫奴籍,可在賈家人眼中始終是奴才,賈芸之母雖也喜歡林紅玉,但也不可能選她做兒媳婦。

在賈卜氏看來,自家兒子已做了官,怎麼也得娶個門當戶對的小姐。

端起茶杯,寶釵慢悠悠說道:“你是我襄王府的人,我都沒嫌你出身低,其他人哪有這資格!”

“算了……都是些俗人蠢人,講道理也講不通!”寶釵搖了搖頭。

“她們既嫌你出身低,那我就幫你改改命數!”

聽到這最後一句,林紅玉眼中泛出了光,她很期待所謂的“改命”。

“我給你找個乾孃如何?”

“願聽娘娘安排!”

寶釵笑着說道:“明日嘉運伯夫人要來拜會,到時你可得好好表現,說不定這乾孃就認成了!”

有她來安排,這乾孃肯定能認成。

嘉運伯是從一品的爵位,其夫人便是一品誥命,願意做林紅玉的乾孃,那便是後者求不來的福分。

“多謝娘娘提攜!”林紅玉跪倒在地。

如果這門親真的認成了,她林紅玉的地位將水漲船高,再也不用擔心賈卜氏看不起。

爲了能與賈芸長相廝守,林紅玉費盡了一切心思去努力,如今她總算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好了……快起來吧!”

“是!”

再說另一邊,元春回到了東宮,就看到了愁眉苦臉的太子。

皇帝讓他就朝鮮情況拿出辦法,剛纔他已和學士們集議過,得出的結論是一定要阻止朝鮮。

至於如何阻止,議出的辦法可就多了,可惜這些辦法基本沒有可行性。

得知事情緣故後,元春方勸道:“殿下切莫着急,先平復好心情……再細想深思也行!”

“父皇給了你兩天時間,今天想不好明天再想也行!”

聽了元春這番話,朱景源稍微安定了些,然後他就放下了手裡的筆。

走在東宮後園內,朱景源先是嘆了口氣,然後說道:“你說……朝廷該怎麼辦!”

這樣的問題,元春當然答不上來,於是她說道:“此事幹系重大,殿下可找閣老,或是六部九卿商議!”

如今是太子監國,召集六部九卿議事很正常。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太子恍然大悟。

說幹就幹,朱景源動身離開了東宮,他要先找三位內閣大忙碌

所以接下來的兩天,朱景源都過得很充實,在最終議定了方案之後,他就親自去了行宮回話。

因已過了兩天,涼亭所在院子已大變樣,完全按照皇帝所言打造成了村居。

新挖的小溪邊,皇帝穿着最樸素的外袍,頭戴斗笠坐在椅子上釣魚,在他身側是正彙報的太子。

這一次,太子總算沒讓皇帝失望,拿出的方略基本可行。

“就依你的辦法,就先派使者申飭,再令遼東都司做好準備!”

“是……兒子下去就安排!”

“那你回去吧!”

“是!”

太子小心翼翼離開了,而朱鹹銘也拉起了魚杆,可惜他什麼都沒有釣到。

小溪的河水是從山澗引出,本來就不可能存活有魚,釣不到也屬實正常。

“算是過關了?”楊清音出現在皇帝身後。

“勉強算吧!”朱鹹銘嘆了口氣。

這話顯示出,他還是對太子不滿意,只是捏着鼻子認可。

“剛纔你們的話我已聽見,太子至少比以往成熟許多,尤其……”

爲了能讓太子上位,楊清音連續誇了好幾句,然而朱鹹銘對此毫無所覺。

“啓稟陛下,遼東八百里加急,是襄王殿下陳奏!”

“拿來我看!”朱鹹銘回過頭,比聽太子陳奏急切得多。

幾息之後,朱景洪的奏報送到了皇帝手中。

朱鹹銘本以爲,朱景洪是要說遼東水師的事,哪知這廝也是爲朝鮮的事。

奏報內容很簡單,除了揭發朝鮮人的異心,朱景洪也道出了對未來的看法,並堅定表明要壓住朝鮮的歪風邪氣。

朝鮮的情況有多重要,朱鹹銘當然非常清楚。

奏報上面,朱景洪還列了一些手段,都比遣使申飭更有力,讓朱鹹銘看得是格外滿意。

於是他把奏本遞給了楊清音,說道:“你看看……老十三這才叫應對之策!”

楊清音細細看了起來,然後她也不得不承認,朱景洪的那些辦法確實有效。

“你又打算交給老十三?”

朱鹹銘答道:“這小子有本事,主持西北軍務連戰連勝,收拾個朝鮮輕而易舉!”

這時楊清音問道:“你這樣安排,老四又算怎麼回事?”

畢竟太子才走,皇帝就改變主意,這樣未免太冷酷。

“他做他的,老十三做自己的,剛好讓老四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楊清音嘆道:“你這樣做又何必?直接告訴他豈不更好?”

朱鹹銘面不改色,答道:“那就告訴他吧……讓他自己改進對策,免得被老十三搶了功!”

楊清音點了點頭,此時已不知再說什麼。

此時她也意識到,太子雖是博學多才,但做事的能力確實很差。

反倒小兒子雖不學無術,做事卻雷厲風行穩妥牢靠,更能讓人生出信心。

再度甩出一杆,只聽皇帝吟誦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聽到這最後一句,楊清音也是會心一笑,只覺得形容得非常貼切。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不就是老十三!”楊清音笑着說道。

皇帝也在笑,他發現還是小兒子最讓人喜歡,雖然這小王八蛋有時也挺氣人。

若讓老十三繼承大統,貌似也挺合適……

這個奇特的想法,再度從朱鹹銘腦中冒出,但他在瞬息之間又將其擊散。

開什麼玩笑,老十三這種貨色,那能做皇帝,我真是瘋了……朱鹹銘心中自嘲。

第86章 密林中286.第286章 給明人點兒厲害第121章 夜問英蓮437.第437章 上下整肅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200.第200章 秦可卿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第34章 指定會審215.第215章 到此爲止第39章 審案第504章 慶功宴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435.第435章 治家第161章 小妹不才82.第82章 佃戶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263.第263章 嚇兒子第509章 歸府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第610章 諸女入府第138章 賈家的憂愁269.第269章 寶釵告假第604章 一夜春宵第121章 夜問英蓮346.第346章 你這是作死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7.第7章 太子的憂愁398.第398章 親迎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第123章 給你找個老師第551章 接風第147章 面聖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512章 聖壽節第638章 你在脅迫朕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第530章 天家第111章 優勢在我265.第265章 功成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10.第10章 逆子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200.第200章 秦可卿第18章 逢冤第506章 媳婦德薄第30章 密議103.第103章 出發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第33章 銀子開路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345.第345章 金玉良緣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第493章 流言起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92章 回城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會第602章 襄王御殿第533章 聯姻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78.第78章 閣臣第165章 臨別之言197.第197章 一品誥命第153章 居然是你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第602章 襄王御殿第504章 慶功宴第26章 十三爺到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171章 兄友弟恭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143章 釵黛夜談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86章 密林中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275.第275章 摔玉第97章 定王號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606章 量朝鮮之物力第105章 硬仗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第507章 歸京第511章 朝鮮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