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南北並重

商陵縣乃是大縣,地遏黃河以北。

商陵縣境內也遭受洪水肆虐,不過因爲縣城周圍的地勢很高,並未被波及。

因此,此地就被選爲賑災的中心站。

八千石糧食到了此地,除去衆人的消耗,以及補給沿途的州縣,已只餘五千餘,悉數被囤入商陵。

然後廣告境內災民,並設粥廠十餘處,開始賑災。

可以想見,當山東境內的流民聽聞之後,會以怎樣的速度聚集在商陵縣周圍。

區區五千石糧食,遠遠不夠!

數日後。

賈寶玉和葉皓兩人被召入二皇子的寢殿內,當聽聞二皇子的想法之後,大驚:

“殿下要去泰安?”

“正是。”

葉皓立馬勸道:“殿下還請三思,要去泰安府,需要橫渡黃河,如今洪水尚未退去,實在是太過於危險!”

二皇子神色一動,道:“商陵雖然安全,但畢竟是個縣城,如今尚可,等到災民蜂擁而至,區區一個商陵縣,根本無法安置如此多的災民。

況且若是我去黃河以南都有危險,那麼黃河以南的災民要渡河而過,豈不更加危難?

我已經和帳下衆幕僚商議過,泰安在黃河之南,屬於少數幾個未曾受災的州府。

此時定然聚集了大量的災民。

若無我親至,料地方官員賑災難以盡心。

加上泰安臨近青州,離江南富庶之地也更近一些,方便我調集災糧,就地賑濟!”

葉皓聽了,也不好再勸。

二皇子說的在情在理,守在商陵雖然安穩,但是確實也有很多問題。

若是能在泰安府打開局面,情況想必會好很多。

賈寶玉道:“既然殿下主意已定,那麼召我二人前來,想必便是爲了商陵之事了?”

二皇子笑道:“子衡猜的不錯,待我去了泰安,商陵若是無得力之人主持,我也不放心,畢竟這裡纔是原定的賑災中心地。

接下來,也會有兩河之地的賑災糧運送而至,是萬萬不能有失的。

所以,我之後會令子衡爲商陵賑災使,全權監管商陵一切賑災事宜。

另外,葉皓、王貞、商陵縣令爲副使,協助子衡。”

賈寶玉頓時推辭:“殿下此議不妥,論級別、經驗,我不如王大人,論才學,我也不如葉兄,如何敢忝居之上?”

二皇子顯然早知賈寶玉會如此說:“無論是王貞還是商陵縣,我都不甚放心,至於表弟,他性子太好,我怕他鎮不住人。

呵呵,當初在熙園,子衡與吳凡對賭時的姿態,我可是還歷歷在目。此時此刻,我身邊缺少可信任之人,子衡就莫要再藏愚守拙了,當全力助我纔是。”

葉皓也點頭道:“殿下所言極是,此時也不是推辭的時候,一切當以賑災之事爲首要,子衡難道不知當仁不讓之理?”

話已至此,賈寶玉也無推辭的餘地。

況且商陵之事這兩日已經被二皇子安排妥當,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而已。

保證場面不亂,這一點的把握他還是有的,因此領下這份差事。

如此一來,若是不出差錯,回京之後自己也算有了一份有些重量的功績了。

二皇子這是有意給他機會,他當心存感激。

......

二皇子在計議定了之後的第二日就動身離開了商陵,帶走了所有五百名禁軍將士。

賈寶玉一下子就成了商陵名義上的主官。

不過也是,賈寶玉身上原本就有正六品的職銜,又是巡按御史,擔當此任,也算是勉強有資格。

王貞雖然有些不滿,但是因爲是二皇子的命令,也並未當面對賈寶玉有所抵制。

既然重任在身,賈寶玉也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也不專斷獨行,每日招葉皓、王貞以及商陵縣幾個官員議事,共同裁決大小事宜。

王貞見賈寶玉並無恩威自用,狐假虎威之態,且從善如流,慢慢的也就放平了心態。

此行,還是以賑災爲重,其他都是小節。

倒是謝鯨謝大老粗,三不五時的沒事就找賈寶玉喝酒,賈寶玉辭了兩回,煩了,乾脆避而不見。

這貨是帶兵的,級別又高,賈寶玉也不好斥責他吃酒這個行爲。

因爲除非戰前,否則軍中並無禁酒的明令。

在賈寶玉和衆人的同心協力之下,商陵賑災的事宜穩步的行進,雖有小差錯,比如小股災民哄搶事件,但在軍隊官兵的鎮壓下,都並未釀成兇險。

然而,賑災並不只是請災民吃粥這麼簡單的事情......

如何安置這些數量龐大的災民,纔是重中之重!

否則,一切都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

在一切事宜穩定之後,賈寶玉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安置災民這個問題。

WWW ★ttka n ★¢ 〇

……

泰安府府衙,二皇子的臨時行轅。

自到了泰安以來,簡單的與泰安各地方官員接洽之後,二皇子便開始籌備賑災事宜。

他們隨行攜帶的糧食全部留在了商陵,而朝廷賑災的款項也還沒有運送抵達,所以二皇子便決定先從地方府庫抽調糧食……

這一抽調,頓時讓二皇子心中升起陣陣寒意!

原本應該十分充足的泰安府庫,經查,竟然餘糧不足五百石!

他當即下令將泰安知府扣押,可是泰安知府也有話說:其他的糧食都被地方官兵、青州駐軍調撥而去,或者是被當地的豪族、士紳借去了,一時還不回來……

這種屁話二皇子自然是不信的,因爲就算他說的是事實,也是嚴重的瀆職。

朝廷明令,各地方府庫,應當保持充足的存糧,以備朝廷調用,無戶部之令,不得擅自動用。

將泰安知府下獄之後,二皇子也來不及去細究泰安究竟還有多少官員牽扯其中,甚至都無暇去考慮如何處置泰安知府。

因爲,沒有糧食,賑災之事,根本無從談起!

於是他連發數十道急令,命周圍各縣、州、府向泰安運送糧草。

得到的迴應便是,他們當地都有數不清的災民需要賑濟,實在抽調不出糧食。

於是,各縣幾石、十幾石的數量應承着,各州,也最多二三十石糧食。

這些且罷了,最可恨的是,曲阜、濮陽等地的府庫,因爲天氣炎熱,下面的人員玩忽職守,接連發生意外的大火,導致所有府庫存糧,十不存一……

當二皇子聽到這些消息,差點噴出一口鮮血:“這些貪墨蛀蟲,本殿下定要把他們碎屍萬段!”

話雖如此,但是當務之急,確實不是殺人!

糧食湊不足,而泰安因爲他的到來,導致災民大量涌來,已經聚集了不下兩萬之數,每日的糧食消耗,都是一筆巨大的數字。

若是等到手中的糧食耗盡,別說安置災民了,只怕災民立刻就會變成暴民,變成匪患!

真要鬧成那樣,那他二皇子挾天子劍千里而下賑災,豈不當真成了笑話?

府衙後堂,臨時辦公場地。

二皇子召集了手下所有心腹,以及泰安地界的官員議事。

“府衙內現如今存糧已不足三百石,而各州、縣的糧食最快還要數日才能運到,各位都說說,現下該怎麼辦?”

周圍最近的有六州二十三縣,雖然每個州縣拿不出多少,聚在一起,多少也能抵擋一陣。

面對二皇子的提問,衆人苦思冥想,似乎都在思索對策。

韓之渙與二皇子對視,正要說話,忽有信使來報。

二皇子便先接來看了,然後陰沉的臉上終於有了一些笑意,忍不住對帳下衆幕僚道:“我原先就知道子衡不錯,他傳來消息,言商陵半月以來一切順利,而且他已經在着手安置災民,說等到再有進展之時,再向我彙報。”

衆幕僚見二皇子高興,紛紛附和道:“都是殿下識人有明,且商陵糧食充足,又有殿下提前運籌帷幄,賈大人才能根據殿下的佈置,做好賑災之事。”

第385章 花魁大賽(十)第398章 趕走第794章 夫君的要求第814章 亭中小會第423章 芒種第223章 出府第762章 開臉第221章 歸省(五——終)第63章 我是狼第367章 邀詩社第818章 教導之人反受教導第154章 慶功宴(八)第728章 真相大白第422章 丫鬟間的明爭暗鬥第137章 兩位姑娘?第357章 偕鸞佩鳳第605章 撒潑第117章 陰謀第547章 孔雀金絲服第743章 晴雯的禮物第3章 水溫剛好(求推薦,求收藏)第825章 四美吟(二)第668章 朝事第550章 佈置第628章 院內小事(二)第50章 禮遇第437章 約見第106章 愉快的一天,從逗小郡主開始第402章 迴歸第630章 三月第315章 但憑哥哥做主第250章 京師養生堂第672章 離府前(二)第352章 釵黛解語第47章 葉晧第21章 遊園(三——聚麋)第721章 主僕第462章 初見劉姥姥第478章 紅粉骷髏第232章 丫鬟界的規則第291章 掌摑第830章 準備(四)第157章 有一就有二第309章 操碎了心第59章 祖孫談話第369章 海棠社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第626章 獻祭第8章 思量第585章 三尤第275章 四種官階第1章 賈作甄時甄亦賈第565章 動手第416章 兩隻小麻雀第445章 冰鎮酸梅湯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27章 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第187章 嗯第597章 品德高尚第645章 酸楚、無奈第184章 孤僻第117章 陰謀第411章 想分地盤?沒門第764章 晚宴第158章 薄情郎非良人第704章 不可小覷第599章 主僕之間第708章 黛玉的嫁妝第266章 長兄爲父第424章 不開心的黛玉第42章 湘雲第264章 甄士隱第346章 河間王第277章 小廚房第672章 離府前(二)第585章 三尤第711章 王熙鳳主僕第260章 悲傷的探春第298章 散第60章 心神失守第195章 軍餉第369章 海棠社第587章 位份第473章 午後美妙的生活第298章 散第403章 大女兒第554章 先鋒第704章 不可小覷第135章 回京第119章 南北並重第193章 志學之年第675章 離府前(五)第400章 懇請第492章 偏心的二爺第778章 賈政受點撥第30章 降旨第95章 一百板子第456章 看魚第804章 甄茯入宮第635章 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