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革命的“叛逆少爺”——胡少海

獻身革命的“叛逆少爺”

——胡少海

他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的奮鬥精神,將永遠留在人民的記憶中。

——張際春

(1956年張際春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時,撰寫了紀念胡少海同志的文章)

胡少海,(1898~1930),出於湖南宜章。192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3團團長、第3師師長。同年5月,他隨朱德、陳毅到井岡山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29團團長、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參加了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他隨紅4軍出擊贛南、閩西,任第2縱隊隊長、4縱隊隊長,參加了大柏地、長汀和三戰龍巖等戰鬥。1930年6月,胡少海在閩西任紅21軍軍長,率部在龍巖東北地區肅清反動武裝和土匪,鞏固了蘇維埃政權。8月,在漳平永福圩偵察敵情時,胡少海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2歲。

智取宜章

1928年1月11日下午,一支號稱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140團先遣隊的部隊“大搖大擺”地開進了宜章城,縣長楊孝斌率地方官紳到南關街口畢恭畢敬地夾道歡迎。端坐高頭大馬上的這位“長官”是副團長胡少海——宜章城大名鼎鼎的胡家“五少爺”。楊孝斌早已聽聞共產黨的隊伍已接近宜章縣境,正焦急地坐立不安,如今“胡團副”領“國軍”回鄉防護,並說“團長王楷”所率領的大部隊隨後就到。這正如天降甘霖,求之不得。楊孝斌一再表示次日將隆重迎接“王團長”,並設宴“接風洗塵”。

然而,令楊孝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榮歸故里”的“胡少爺”,已不再是國民革命軍的團副,更不是他用來對抗革命的救星。

胡少海出身於宜章縣岱下胡家村一富紳家庭,排行第五,人稱“五少爺”。他因從小看到家族內因爭財產終日爭吵甚至械鬥,同時目睹了貧苦農民的悲慘情景,對地主家庭產生了憎惡。1915年秋,他隨長兄赴武漢,到漢口讀中學,後又考入廣東樂昌中學。1921年,他進入嘉禾民軍李竹陶部不久,被孫中山總統府參軍兼湘粵邊界安撫使李國柱收編,先後任連長、獨立營長。1926年,他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參加北伐。

蔣介石背叛革命後,他毅然脫離國民黨,自己拉起一支隊伍在乳源、莽山一帶鬧革命,並與中共宜章縣委取得了聯繫,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初,化名“王楷”的朱德率南昌起義軍餘部以140團名義,隱蔽在國民黨範石生的部隊中,後來被告發,於率部向粵北、湘南轉移。1月7日,胡少海與中共宜章縣委委員楊子達一道將朱德部隊接到乳源大坪楊家寨(今屬樂昌市),隨即又轉移到宜章莽山洞休整。朱德利用部隊仍然保存的140團的旗幟與着裝,胡少海用在國民革命軍當過副團長的特殊經歷,做出了智取宜章城的計劃。

胡少海率隊進城原來是該計劃的開場戲。1月12日下午二時,朱德、陳毅率“140團”主力開進宜章城,並按計劃在各要道佈置崗哨,控制了國民黨縣警務局、挨戶團和保安隊。

下午4點,楊孝斌在縣參議會二樓擺上酒席,宴請“王團長”。朱德、胡少海領着十幾名幹練的衛士如期“赴宴”。宴會開始後,胡少海先請到會的人作自我介紹,一些反動頭子爲邀功起見,揚揚得意地吹噓自己前一段如何積極“鏟共”,殺過多少“暴徒”。朱德等人在一旁冷冷地聽着,記下了他們的罪行。此時,陳毅、王爾琢、陳東日指揮部隊悄悄包圍了挨戶團、警務局、保安隊以及縣長公署和參議會大樓。

正黨官紳們推杯換盞之時,朱德一聲號令,埋伏在宴會席旁的戰士們一擁而出,當場將到會的官員和豪紳們都拿下。官紳們見了,瞠目結舌,面如土色。衛士們一擁而上,將楊孝斌等官紳捆起來。“你們到底是什麼人?”楊孝斌嚇得驚恐萬狀。“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官紳們一聽魂不附體,絕望中把求救的目光轉向“胡團副”。胡少海義正詞嚴道:“我胡少海已信仰共產主義!”

與此同時,陳毅、王爾琢率部以戒嚴爲名,不費一槍一彈

,迅速解除了挨戶團、警務局、保安隊的武裝。

當天,起義軍正式改爲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參加暴動的宜章農民被編爲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三團,胡少海任團長。一面繡有鐮刀、斧頭的紅旗在國民黨縣長公署樓升起,宣告了奪取宜章城的勝利,點燃了宜章縣年關暴動的烈火,打響了湘南起義的第一槍。

智取宜章縣城的勝利,震撼了湘南和粵北的反動統治。蔣介石急令許克祥率二十四師共五個團的兵力,由廣東韶關向宜章撲來,當地的反動武裝也加入到對抗中來。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胡少海聽說他的六弟在敵軍中充任連長,十分氣憤。一次戰鬥中,紅軍勝利後,在追擊敵人時,胡少海邊追邊咬牙切齒地罵道:“老六,我今天要打死你!”這件事傳開後,戰士們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大家都讚揚胡少海說:“胡團長真是大義滅親!”

守衛井岡山的戰鬥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領革命軍第一師和胡少海、鄧允庭率領的革命軍三、七師等部,相繼與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5月4日,兩軍合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胡少海任紅四軍第十師第二十九團團長。

自智取宜章後,胡家父子反目成仇。胡少海的父親在《湖南國民日報》上登載《懸賞緝拿暴子》的啓示,“自願出小洋銀五百元”緝拿胡少海。而胡少海義無反顧,堅定地跟着毛澤東、朱德鏖戰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參加了無數次戰鬥。

1928年6月,贛軍楊池生、楊如軒兩部五個團,由吉安直趨永新,湘軍吳尚的第八軍五個團,由茶陵向寧岡推進,對井岡山進行“聯合會剿”。此時,紅軍已撤離永新城,在寧岡新城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王爾琢率二十八團在老七溪嶺,爲主攻突擊力量。二十九團和三十一團一營扼守新七溪嶺,同時,派出小股部隊監視和阻擊茶陵、遂川方向之敵,擬先將贛敵殲滅在新、老七溪嶺之間。

胡少海接受任務後,立即率領二十九團和三十一團一營前往新七溪嶺,修築工事,準備迎擊敵人。

6月23日,楊池生部的一個團由龍源口向新七溪嶺發動進攻。新七溪嶺這一路,由紅二十九團擔任前衛。胡少海率部扼守制高點,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激戰中,楊池生髮現如不突破二十九團防線,就有被殲的危險,遂集中火力猛攻制高點,並以密集隊形輪番衝鋒。這時,老七溪嶺方向槍聲未響,胡少海判斷二十八團尚未趕到,如果不把敵人拖住,整個戰鬥計劃就會落空。他命令加強制高點火力,並告訴戰士們節省彈藥,甩手榴彈和石塊還擊敵人。

戰士們爬上山頂佔領了制高點,然後沿着山道前進,恰巧和蜂擁而來的敵人正面遭遇,一場激烈的戰鬥立刻展開。這條山路位於山樑上,兩側都是陡坡險崖,長滿繁密的叢竹矮鬆,兵力無法展開,敵人也只能沿着這唯一的道路向上仰攻。二十九團槍支較少,雖然把槍支和彈藥集中起來,頑強抵抗,但山樑上既沒有工事可守,也沒有地形地物可以利用,加上走的是下坡路,密集的隊形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部隊傷亡很大。

中午時分,敵人發起更大沖鋒,二十九團雖然頑強抵抗,但由於敵人火力太弱,無法壓制敵人的進攻。眼看敵人就到了下面的風車口,制高點就要被蜂擁而上的敵人突破。幸虧在這緊急關頭,朱德手提機關槍,帶領軍部部分直屬隊趕到,以密集的火力又將敵軍壓了下去。

此時,從老七溪嶺方向傳來了激烈的槍聲。二十八團三營首先突破了楊如軒部防線,奪取了老七溪嶺制高點。胡少海見時機已到,率領二十九團由新七溪嶺居高臨下衝向敵陣;二十八團則由老七溪嶺出擊,並直抄龍源口。紅軍兩面夾攻,楊池生部支持不住,紛紛逃跑,在龍源口被擊潰。

24日,紅軍乘勝追擊,打垮楊如軒部的另兩個團,並攻佔永新城。此次戰役,紅軍繳槍一千餘支,勝利地打破了湘贛敵軍的第一次“聯合會剿”。龍源口大捷,使紅軍裝備得到改善,二十九團全部換上了步槍。胡少海已逐漸成長爲紅軍的優秀指揮員。

1928年8

月,胡少海在戰鬥中腿部中彈,負了重傷,後在部隊整編時被調到二十八團任第一營營長。11月9日,贛敵周渾元旅向井岡山進犯。胡少海腿傷尚未痊癒,就堅決要求參戰,從茅坪率部迎敵。周渾元旅的二十七團一部退守新七溪嶺山口,妄圖依山固守,阻止紅軍進軍永新。胡少海留下一營大部兵力作正面佯攻,自己忍着傷痛率領一百餘名戰士,翻高山,繞小道,登上新七溪嶺山口,出其不意從敵背後包抄。紅軍兩面夾攻,迅速打垮了敵人,擊斃敵營長一人,生俘副營長二人,繳槍一百六十餘支,並乘勝於十日攻克了永新縣。

1929年3月中旬,紅四軍在長汀正式將團改爲縱隊,胡少海擔任第2縱隊司令員。爲了誘使陳國輝的福建省防軍混成第一旅主力撤回龍巖進而殲滅,紅四軍開至新泉進行整訓,爲攻打龍巖作軍事準備。

6月17日,獲悉陳國輝主力已撤回龍巖,紅四軍迅速於19日凌晨奔向龍巖。胡少海率第2縱隊沿龍門公路向龍巖挺進。在他們攻破西門、直搗縣政府和陳國輝旅部時,敵人仍利用街道、民房負隅頑抗,妄圖垂死掙扎。胡少海下令用刺刀,山鋤打通牆壁,逐店逐屋地追擊敵人,最後將敵軍困逼在幾個大院裡。敵軍還擊無力,潰逃無路,只得舉手投降。經過半天激戰,紅軍攻克了龍巖城。此次戰鬥,紅軍殲滅陳國輝旅五個營,共計兩千餘人,僅剩旅長陳國輝帶幾個衛兵化裝逃走。

9月,以龍巖、永定、上杭暴動武裝力量爲基礎,組成了紅四軍第4縱隊,胡少海調任4縱隊司令。這是由閩西子弟組成的第一支正規紅軍,在胡少海等領導下,部隊嚴明的紀律、頑強作戰的精神受到了毛澤東的表揚。

犧牲在永福圩

1930年5月上旬,胡少海率領第4縱隊抵達尋鄔的上四甲,遭到了當地反動武裝靖衛團前來騷擾。朱德聽了胡少海彙報後,特地撥給第4縱隊四挺機關槍。胡少海親自率領八支隊三十三大隊,並以賴連璋的七支隊十一大隊爲後備隊,出師清剿。靖衛團和“紅槍會”的反動武裝妄圖憑藉山高林密,和紅軍周旋,並在匪首帶領下向紅軍發動攻擊。胡少海揮動手槍,指揮部隊猛烈射擊,那些自詡“刀槍不入”的土匪們紛紛應聲倒地。胡少海風趣地說:“還是我們的子彈硬!”在紅軍指戰員的狠狠打擊下,反動土匪一片慌亂,倉皇潰逃,第4縱隊一舉攻破了敵人賴以盤踞的七村一寨。

1930年5月底,閩西蘇維埃政府決定將各縣新編的赤衛團集中在龍巖,編爲紅二十軍,胡少海被任命爲軍長。6月中旬,經閩西蘇維埃政府建議和紅四軍前委決定,4縱隊留守閩西,與紅十二軍第1縱隊和部分地方武裝合編成紅二十一軍,胡少海出任二十一軍軍長。

7月,永福地主從安溪搬來閩南土匪詹方珍部攻佔永福,並騷擾龍車進而威脅龍巖。爲了粉碎敵人的侵擾,保衛閩西土地革命的果實,閩西蘇維埃政府命令紅二十一軍攻打永福,消滅詹方珍部,重建永福革命政權。7月中旬,胡少海率領紅二十一軍及龍車、內山十八鄉的地方武裝共四千人,兵分兩路猛烈夾攻詹方珍部。經過一個星期的連續戰鬥,紅軍拔除了敵人在永福周圍的據點,並將殘敵趕進永福圩。月底,詹方珍部頂不住紅軍的攻勢,丟棄永福圩,退守溪邊大炮樓和天主教堂內。這座炮樓牆厚樓高,一面臨溪,三面是開闊地,同天主教堂遙照相對,形成交叉火力,易守難攻。

剛成立不久的紅二十一軍,武器彈藥還比較缺乏,加上部隊又缺少攻堅作戰的經驗,故炮樓一時難以攻破。戰士們怒火滿腔,準備不惜代價進行強攻。8月5日,胡少海指揮戰士們先從後山攻下天主教堂,使溪邊炮樓孤立無援。當天傍晚,胡少海伏在教堂樓梯邊用望遠鏡察看地形,準備擬定新的作戰方案時,不料一陣槍彈由炮樓襲來,胡少海腹部中彈,倒在血泊中。戰士們擡着胡少海撤出戰鬥,返回龍巖。然而,胡少海的傷勢過重,失血過多,還未返回龍巖就不幸在途中犧牲,年僅32歲。戰友們懷着悲憤的心情,將他安葬在龍車通往龍巖小道旁的山頭上。

胡少海是具有傑出軍事才能的紅軍早期將領,將永受到世人的無限緬懷。

(本章完)

紅軍第一位總參謀長——朱雲卿願作革命一新兵——何挺穎遵義城下灑熱血——鄧萍爲自己的信仰奮鬥到底——劉志丹赤旗高舉——趙博生毛澤東心中的“關雲長”——張子清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獻身革命的“叛逆少爺”——胡少海英名彪炳史冊——曠繼勳紅旗閃耀處,鬚髮自堂堂——王爾琢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萬古長青——古柏萬古長青——古柏情報大王——錢壯飛紅軍第一位總參謀長——朱雲卿氣壯山河志不移——吳煥先獻身革命的“叛逆少爺”——胡少海版權信息紅旗閃耀處,鬚髮自堂堂——王爾琢願作革命一新兵——何挺穎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版權信息赤旗高舉——趙博生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毛澤東心中的“關雲長”——張子清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版權信息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爲自己的信仰奮鬥到底——劉志丹英名彪炳史冊——曠繼勳版權信息紅旗閃耀處,鬚髮自堂堂——王爾琢萬古長青——古柏英名彪炳史冊——曠繼勳爲自己的信仰奮鬥到底——劉志丹氣壯山河志不移——吳煥先毛澤東心中的“關雲長”——張子清赤旗高舉——趙博生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情報大王——錢壯飛情報大王——錢壯飛版權信息血染紅星獎章——毛澤覃紅旗閃耀處,鬚髮自堂堂——王爾琢爲自己的信仰奮鬥到底——劉志丹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獻身革命的“叛逆少爺”——胡少海紅旗閃耀處,鬚髮自堂堂——王爾琢萬古長青——古柏願作革命一新兵——何挺穎情報大王——錢壯飛遵義城下灑熱血——鄧萍英名彪炳史冊——曠繼勳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紅軍第一位總參謀長——朱雲卿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鮮血灑在通往井岡山的道路上——盧德銘紅旗閃耀處,鬚髮自堂堂——王爾琢井岡驍將——伍中豪赤旗高舉——趙博生願作革命一新兵——何挺穎遵義城下灑熱血——鄧萍紅軍第一位總參謀長——朱雲卿氣壯山河志不移——吳煥先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鮮血灑在通往井岡山的道路上——盧德銘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鮮爲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許繼慎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井岡驍將——伍中豪井岡驍將——伍中豪血染紅星獎章——毛澤覃氣壯山河志不移——吳煥先紅軍第一位總參謀長——朱雲卿毛澤東心中的“關雲長”——張子清版權信息赤旗高舉——趙博生井岡驍將——伍中豪願作革命一新兵——何挺穎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周逸羣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井岡驍將——伍中豪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爲自己的信仰奮鬥到底——劉志丹氣壯山河志不移——吳煥先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毛澤東心中的“關雲長”——張子清紅軍第一位總參謀長——朱雲卿爲自己的信仰奮鬥到底——劉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