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坦克與巷戰

在現代戰爭下,很少見的連續長時間高密度炮擊,在博薩索上演。

此時,用殘垣斷壁來形容博薩索或許有些誇張,不過除了幾個國家的大使館之外,其他地方基本都被火力覆蓋了一遍。

博薩索政府電視臺,通訊部門,廣播等凡事屬於政府部門的機關辦公場所,全部都被重點照顧,現如今,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樣子。

而就在炮擊的同時,坦克入城了。

打前頭的坦克本就是全副武裝下,此時更是重裝披掛,整個炮塔和車身,掛滿了附加裝甲。陶瓷裝甲和爆炸反應裝甲,將坦克裹住,兩邊的履帶也被加裝了裝甲,兩塊厚實的裝甲從履帶上方垂下到接近地面有二十公分,將兩邊的履帶,遮擋個七七八八。

這兩片履帶裝甲,雖然無法防禦太強的火力,但是用來對付四十毫米的炮彈和榴彈,是沒有絲毫問題的。而在坦克車身的前方,一個巨大的滾雷犁隨着坦克的前進,不斷的在地面上刺下密密麻麻的小洞,專門用來引爆地雷。

如此狀態的坦克,需要李嵐多付出不少資金來打造,到目前爲止,也只有一個坦克營有如此加裝的裝甲。這些坦克,將作爲前鋒,配合步兵成爲第一波進攻的主力。

後續第二波坦克部隊,將主要作爲第一坡攻擊的火力支援補充。前後相距五百多米,可以形成火力角度的互補。

而就在裝甲旅和機械化步兵旅的四個坦克營分批進入博薩索時,除了最上路前往港口坦克一營。沒有受到抵抗外,其他三路的進攻,都受到了政府軍的堅強抵抗。

坦克部隊從來都是複雜城市環境下作戰的利器,如果現在紅警部隊面臨的敵人,是那種勢均力敵的對手。沒有絕佳的兵力,那根本沒有太大的勝算。可現在,敵人人數衆多,但是質量卻不怎麼樣。比起當初美軍打伊拉克的時候弱爆了,哪怕紅警部隊此時沒有空軍支援,但在博薩索這樣的城市環境下,要擊敗博薩索政府軍,並不困難。

因爲博薩索政府軍並不具備能夠摧毀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武器。因爲就連埃塞俄比亞也沒有多少強大的反坦克導彈,而本身也沒有多少第三代坦克,更說不上依靠地面武器摧毀第三代主戰坦克了。

目前全世界擁有能夠自主生產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國家,也就那幾個,數來數去也就十來家。而能夠研製生產摧毀現代主戰坦克武器的國家,比能夠生產主戰坦克的國家還少。單單那身陶瓷反應裝甲,就足夠讓全世界非主流國家的反坦克武器望而卻步。

就憑政府軍擁有的那些火箭炮和簡陋的無後坐力炮。根本拿犀牛坦克沒有辦法,埋下的地雷。在坦克前方的滾雷犁面前,也變得毫無作用。最少博薩索政府軍還沒有具備那種在觸碰後不會爆炸的特殊電磁感應地雷,因爲此種先進地雷,全世界也沒有幾個國家擁有。所以,在簡單的機械作用下,政府軍的地雷還沒有觸碰到坦克,就已經被引爆了。

而在紅警部隊的打擊下,政府軍的抵抗一出現,就會立即成爲強大火力的消滅對象。配合極其默契的步坦協同。對於政府軍而言,就是噩夢。因爲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讓其接近坦克,政府軍裡也沒有藍波。

近些年幾場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之後,各國軍隊對城市巷戰都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特別是近幾年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進行的反恐作戰,城市作戰已成爲了一種重要的作戰形式。

美軍第三集團軍司令托馬斯.梅茨中將曾說:“現代戰爭中,城市戰已經變的不可避免”。

從50年來戰爭經驗看。任何一場戰爭都繞不開城市,二戰中歐洲戰場有40%的戰鬥發生在城市和大的居民區,美軍在二戰以後進行的250多次軍事行動中,90%都發生在城市地區。

現代城市作戰中,火力的有效打擊將發揮主導作用,隨之必然的,火力強大的坦克將成爲城市巷戰的重要利器。

巷戰,一般也被人們稱爲“城市戰”,因爲巷戰是在街巷之間逐街、逐屋進行的爭奪戰,發生的地點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莊內。巷戰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敵我短兵相接、貼身肉搏,殘酷性大。二是敵我彼此混雜、犬牙交錯,危險性強。

以前李嵐在國內接觸的科普雜誌和網友的討論中,都普遍存在一種觀點,認爲城市巷戰是坦克部隊的噩夢,都認爲坦克部隊在城市巷戰中必然損失慘重。

很多軍隊同樣存在這種觀點,譬如,1942年《美國陸軍野戰條令》規定。“裝甲部隊應避免在嚴密設防的城鎮中作戰”。制定於1980年代的美國陸軍裝甲作戰基本原則,指出城市是使用坦克作戰的最差地點。

當時美陸軍中的普遍看法是,一旦坦克進入城市地區,它將立即遭到無數火箭彈的打擊,並陷入被攻擊的泥潭,因此坦克不是適合在城市作戰的裝甲平臺。

然而,不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城市攻防戰,還是幾年前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坦克部隊長驅直入巴格達,還是近幾年世界各國裝甲部隊的城市作戰演習,都印證了一個與大衆相反的結論:坦克從來都是是城市巷戰作戰的利器。

美軍也在伊拉克戰爭的實戰中得出結論,將坦克排除在城市作戰之外的原則是錯誤的。

九年前美軍對以扎卡維爲首的反美武裝盤踞的費盧傑市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以坦克和裝甲車輛爲核心,以傷亡50?餘名海軍陸戰隊士兵的微弱代價。打死和俘獲了3000多名伊拉克武裝人員,由此證明坦克纔是進行城市作戰的最佳裝備。

由於坦克所具有的良好的防護,精確強大而高效的火力,靈活的機動性,都是城市巷戰進攻作戰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和優勢。當坦克部隊配以步兵的掩護,在巷戰中必然能達到消滅固守敵人,減少已方傷亡的目的。在城市作戰中坦克的主要用途在於提供步兵所無法攜帶的重型火力,掩護步兵用於高速突擊,以及作爲強固支撐點讓步兵以其爲依託進行作戰,缺少裝甲力量,步兵在城市裡必定會陷入更大的傷亡。

大體來講,坦克在巷戰中有幾個明顯的優勢。坦克很顯然是個堅固的堡壘。對步兵是一個很好的掩護。坦克可以利用固守之敵人視角狹小的弱點,搭載步兵或配合步兵戰車進行高速的機動,進行大範圍的迂迴和穿插。坦克部隊可以直接控制大型的街道和交通要道,而步兵部隊就需要準備掩體工事。坦克可以用準確炮火直接對建築物進行打擊,效果比步兵好。實踐證明,我軍現役主戰裝備的破甲彈和榴彈,對敵堅固工事和樓房。均具有良好殺傷效果。如果是純步兵部隊,往往就需要呼叫上級炮火的支援。

坦克可以快速開闢通路。無論是用車體撞還是用炮轟,尤其在兵貴神速的城區穿插中,坦克的這種優勢就更加明顯。不要總想着坦克側面和後方的薄弱,坦克+步兵一般不會給你繞道後方的機會。事實上,在坦克的機動性和火力面前,純固守步兵的反坦克手段是蒼白的。

即使在城市作戰中,坦克依然是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其運用原則有許多方面。

首先可以集中主要兵力在主攻方向上,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區內造成優勢。形成拳頭,速決全殲敵人。師通常將坦克兵成建制的使用,擔任重要的攻擊任務,也可將其配屬給步兵支援其戰鬥。配屬使用時,可給主要攻擊方向和擔負主要攻擊任務的部隊以較多數量的配屬,並主要用於突破敵防禦。發展前沿攻擊羣突擊效果,搶佔重要要點。制止敵增援和潰逃等重要時機。

其次使用在便於坦克機動的地形和較開闊的街道,機動和火力是坦克兵突出的優長,在城市進攻戰鬥中,爲充分發揮其突擊作用,指揮員應力求將坦克兵使用在城市外圍便於其行動的地形上。在市區內行動時,也應儘量使用在較寬闊的街道上協同步兵實施攻擊。

還有周密組織與步兵和其他兵種的協同動作,城市進攻戰鬥應周密組織坦克兵與步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等的協同動作,尤其是步、坦之間的協同更爲重要。市區內街道複雜、建築物較多,不便於坦克機動、觀察和發揚火力,而有利於敵人從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武器對坦克攻擊。因此,在配屬步兵行動時,步、坦應密切配合、相互掩護。當沿街道進攻和進行巷戰時,步、坦應交替前進,步兵要加強對街道兩側的監視,及時消滅敵反坦克火器,坦克則及時摧毀對步兵前進有威脅的火力點。

不過加強對空防護以及後勤、技術、工程保障和電子對抗,是提高坦克兵連續作戰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前提。因此,應高度重視對空安全,切實搞好對空特別是對敵攻擊直升機的防禦。周密組織後勤、技術和工程保障,做到物資隨耗隨補,車輛隨壞隨修,及時排除妨礙機動的障礙。採取各種電子對抗手段,確保戰鬥中通信聯絡不中斷。

俄羅斯陸軍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損失慘重,參戰的2200輛坦克裝甲車輛中,有225輛被徹底摧毀,其中包括62輛坦克。1994年首先攻入格羅茲尼市中心的俄軍131旅(隸屬於高加索軍區第58集團軍),在3天中就損失了20輛坦克和100輛裝甲車。其主要原因是俄軍素質低下,狂妄自大,指揮脫節。

跟坦克是否適合巷戰沒關係,關於車臣坦克的損失,是戰術問題,而不是坦克本身問題。第一次車臣戰爭是很失敗的,俄軍沒把車臣匪徒當回事,純裝甲部隊大搖大擺的就進入格羅茲尼市中心。不遭到痛毆,上帝都會不高興。

當時俄羅斯陸軍已經相當墮落,第一次車臣戰爭時,老毛子連一個完整的師都挑不出來,最精銳的幾個坦克師都缺員4、5千人以上。當俄軍進入格羅茲尼市中心的時候。是採用的行軍隊形,坦克連掃雷犁都沒裝,步兵也都在車上,甚至連搜索隊都沒有,首車中了地雷以後,堵塞了通路,缺乏經驗的俄軍亂成一團,結果被分割包圍。當時俄軍炮兵隸屬於五個不同的司令部。不知道具體聽哪個調遣,前方呼叫炮火反應太慢。

第一次車臣戰爭後期,俄軍坦克裝甲車輛的損失就已經顯著減少,1996年3月,在解放戈伊斯科耶鎮時,約有400多名裝備精良的車臣武裝分子負隅頑抗,結果派出烏拉爾軍區某摩步團的一個坦克連就把問題解決了。

到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軍更是作了精心準備,各軍種配合也很到位。主要採取坦克駐點封鎖,步兵負責清掃殘敵。相對來說,車臣匪徒這次就成了痛毆的對象。俄軍的坦克得到了正確的使用,戰鬥使用也非常成功。在摩步化部隊發起攻擊時,坦克提供火力支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坦克炮火消滅了敵方暴露出來的火力點後,步兵再向前推進。

事實上在二戰後期的城市攻堅戰中,例如布達佩斯和柏林戰役。蘇聯紅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柏林戰中,蘇軍坦克大部隊化整爲零,分散成數個小部隊,與步兵、炮兵和工兵一同組成強擊羣和強擊支隊,逐個逐個地攻克德軍的堡壘。

如果沒有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直接支援,紅軍步兵的損失會大到令人無法忍受。

在城市進攻戰鬥中,坦克兵可遂行以下任務:以猛烈的突擊奪取敵外圍及市區內要點。向敵縱深發展進攻。擴展戰果。抗擊和粉碎敵反衝擊。殲滅突圍和被圍之敵。殲滅機降和追殲退卻之敵等。

坦克一直是城市作戰的利器,打不好是戰術問題,跟坦克本身沒關係。

當然,不能使用純坦克部隊對城市街道進行突擊,那肯定是找死。但在步兵配合下坦克進行巷戰突擊,就比純步兵部隊效果要好得多。現代化的巷戰就是誰擁有強大的空中和地面火力,誰有更好的機動性,誰掌握戰場信息,誰就會贏。光靠樓房建築的掩護,依仗單兵攜行武器是不可能對抗坦克部隊進攻的,這就是巴勒斯坦、黎巴嫩和伊拉克抵抗組織被裝甲部隊欺負的原因。

在李嵐看來,坦克在城市作戰中,可發揮以下作用:

1、城區作戰,裝甲兵最適合控點封鎖任務,一個坦克排可以封鎖6-8米寬的街道一條,一個加強坦克連可以輕易封鎖10-20米寬的街道1-2條,一個加強坦克營可以封鎖3-4條大型主幹道。

2、坦克破障,對圍牆一次撞擊可形成大於5米寬缺口,對建築牆壁可形成大於3米的孔洞。許多國家在城市攻防演習中得出如此結論——裝甲部隊在城區穿插任務中,對模擬某島嶼民宅,坦克如果採用高速連續撞擊的方法開闢通路,效果遠遠好於步兵使用爆破器材穿牆打洞的作業方式。

3、從城市攻堅演習情況看,得出與衆多網民的常識正好相反的結論:城區大片的高程建築物,反而給坦克的運動和火力支援提供了良好的遮蔽物。縱橫交錯的街道,給坦克的高速機動提供了隱蔽通道,原因是守敵龜縮在樓房工事內,視野極其有限。一般的建築物,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開火的,幾個視角有限的火力點和發射陣位,很容易判斷出來。通過平時訓練和戰時配合坦克+步兵對建築物的進攻只需各司其責,分配好火力指向,敵人往往會因爲準備火器射擊而暴露陣地,結果往往被預先指向的進攻方消滅。

4、關於坦克武器仰角限制問題。在城市作戰中,敵各種火器配置的位置與我進攻坦克分隊之間的距離較近,通視距離一般爲1千多米,坦克火炮由於受附仰角的限制,在一定距離內對位於高層建築物內的目標不能射擊。只有射擊距離距大於目標所處位置比高的3倍時,才能射擊。如對10層高的樓房射擊時,樓層高一般爲3米,則樓房的高約30米。坦克對其射擊的最小距離是大約100米左右。由此可見,在城市進攻作戰中。坦克主炮的射擊仰角限制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在數百米距離上即可以對高層建築進行炮擊。

坦克上配備的大口徑高射機槍,更是支援步兵作戰的強大火力。或許有人會說,城市作戰會使地面部隊缺少直升機的掩護,因爲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爲直升機在城市裡也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大量單兵導彈的攻擊。其實,城市作戰條件下便攜地空導彈的作戰效能並不很高。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一般採取紅外製導,目視搜索。當引導頭建立穩定跟蹤後才能發射,其發射條件很苛刻,城市複雜地形下,由於障礙物甚多,目標忽隱忽現,對武裝直升機很難有開火機會,更不要說打固定翼飛機。

中華的紅纓和前衛單兵防空導彈。一般垂直視角可達20度或更大,而水平瞄準視角則只有3度以下。丟失目標是很平常的事。即便是較先進的毒刺導彈,比前衛也強不了多少,除非使用小型雷達預警,否則在城市作戰中單兵防空導彈效能是令人懷疑的。

綜上所述,坦克因爲其自身具有強大的火力、防護力和機動能力,其威力不僅僅體現在野戰中,在城市作戰中一樣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這種結論不單單被各國軍方所認知,這些國家也都是爭相改進和完善城市的多兵種協同作戰戰術,而坦克就是多兵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款武器。不是說越先進越好,而是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各國研製的武器,都是按照自身的國防需求來研製的。就以坦克來說,美國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屬於世界坦克的佼佼者,從各國公開的坦克數據來看,各方面能與之對比的。也就只有德國的豹式家族。

然而艾布拉姆斯並非無敵,它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其一就是機動性。當然美國也沒有過於追求機動性,火力強、防護力高、電子設備先進,這纔是美國主要追求的方面。

美軍如此追求,其中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爲了讓其更能適應城市作戰。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一輛艾布拉姆斯就曾在巴格達經受了173枚火箭筒和反坦克武器的攻擊,結果這輛坦克毫髮未損。連其行動能力都未造成影響。

艾布拉姆斯的防禦能力,就是用其他的艾布拉姆斯來攻擊,也很難擊破它的防禦力。這樣的實際案例,在伊拉克戰爭中,也出現過。美軍爲了把一輛深陷泥潭的艾布拉姆斯摧毀,用了好幾輛艾布拉姆斯來攻擊,結果打了半天,只是炮塔有損,並未照成實質性的傷害。這輛坦克被拉出來之後,簡單修理了一下,就繼續走上戰場。

所以,不管是在對稱還是不對稱戰爭下,只要是感覺人命比裝備值錢,那城市巷戰,坦克的一席之地是少不了。可要是認爲,裝備比人命重要,那還是把裝備都好好的藏起來,用人命去堆吧!

現代戰爭格局下,不管是中華還是其他國家,都沒有因爲害怕坦克被摧毀,而不敢在城市戰之中動用坦克的場景。因爲凡是有想法的國家,都已經積極在演練城市戰了。

李嵐同樣也是如此,別說博薩索裡面的敵人是不入法眼的博薩索政府軍,連三流軍隊都算不上,更說不上佔據地利、人和。哪怕博薩索的敵人是美國陸軍,李嵐也會把坦克和裝甲部隊派進去。

紅警的士兵,天生就是優秀的士兵,不管是兵種協同還是裝備的運用上,都十分的熟練。這種對裝備的掌控和作戰技巧,是每一箇中級士兵最難得的地方。也正是有了這些士兵,李嵐纔能有如此雄心壯志。

ps:華麗寫這些不是要了和大家爭個長短,只是想要表達華麗的一個觀點和立場。凡是都是有兩面性,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存在,這是小說,只博諸君開心而已。

第50章 建立對話第317章 天氣越來越壞了第169章 爭風吃醋第420章 經濟危機?第174章 坑爹的海軍建造費用第28章 信仰!第813章 海洋權益爭端第695章 關鍵點第706章 彈道導彈來襲第300章 日本來人第723章 從越南撤軍第251章 索馬里統一和談第204章 對華貿易計劃第619章 山雨欲來第863章 幻影天啓第135章 阿威爾最後的算盤第134章 拿下港口第485章 全方位科研合作第33章 要不要交稅?第193章 奧薩馬·本·拉登第547章 各自準備第944章 拿軍艦當長矛使喚第113章 美國非洲司令部第537章 支持厄立特里亞出兵第48章 親自上戰場第504章 調航母戰鬥羣來遠東第395章 美海軍的恥辱第54章 世界關注第740章 祭奠第424章 放棄核打擊?第852章 贈送卡林號第248章 美國的反應和影響第79章 科技鑽油井第844章 出乎意料的結束第499章 爭分奪秒第967章 北約兵降開羅第643章 無眠的東南亞第522章 偷襲埃塞俄比亞國防部第848章 背叛北約第400章 美國並不可怕第624章 安倍晉三的抉擇第23章 偷襲第110章 中華新聞發佈會第562章 瘋狂的埃塞俄比亞第53章 失算的阿威爾第624章 安倍晉三的抉擇第601章 美國面對的挑戰第165章 秘密協議第188章 索馬里海盜(上)第515章 與普京初次交流第470章 海上科技鑽進採油平臺第760章 恐怖端倪初現第984章 敘利亞戰場硝煙(下)第378章 本·拉登再次出場第911章 恐怖陰雲罩日本第179章 北極熊伸手了第535章 北約對埃塞俄比亞的軍事援助第704章 無聲無息的掌控越南華麗揮淚求大家一張月票第230章 中華的迴應第645章 基洛潛艇出動第812章 印度之野望第769章 推斷第134章 拿下港口第460章 雄鷹和蝸牛第956章 大戰序幕拉開第166章 沒有人能夠打敗我第150章 氣節第460章 雄鷹和蝸牛第980章 北約太平洋聯合艦隊第360章 基地網軍第834章 肯尼亞援軍抵達完本感言第467章 伊朗的大訂單第398章 悲劇的林肯號第126章 博薩索城空第763章 數百枚核彈第314章 死亡倒計時第840章 索俄交易第395章 美海軍的恥辱第747章 遭遇伏擊第427章 李嵐不死,將永無寧日第11章 友誼第402章 民族的榮耀第305章 生死別離第636章 戰爭姿態第460章 雄鷹和蝸牛第51章 大忽悠(上)第605章 終極權限升級指標第826章 戰火燃起第663章 窮途末路第774章 美國反恐目的第839章 別挑戰我的底線第454章 發展的新天地第385章 註定的悲劇第413章 狠揍意大利軍隊第954章 實力的對比第350章 美國的一系列組合拳第430章 讓世界去猜吧!第424章 放棄核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