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過去,不知不覺之中已經迎來了唐太宗下旨舉行水陸法會的七月十五。全國各地有名望的一千兩百名大德高僧,齊聚長安城外的一座化生寺佛院之中。此乃當時大唐帝國的一大盛事。無數的目光盯着此次大會,其中不乏一些富貴鄉紳、平民百姓、達官貴人、以及一些同爲方外之人的道教門徒、散修。
白天之時化生寺人流涌動,希望來此見證此等盛世,但是一到晚上除了護衛李世民的御林軍之外,也就只剩下一千兩名高僧。此時乃是傳說之中的鬼節,一年之中陰氣最盛的一天,即使是白天也可以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股透徹心田的冷意。
一陣陣的陰風吹來,四周更是傳來北風呼嘯般的聲音,涇河龍王死後所化的怨氣飛到李世民的面前,數千御林軍將士皆拿他沒有辦法,上千和尚此時更沒有幾個可以保持鎮定,無不是亂跑一通,
唯有幾位和尚還保持着自己高僧形象,一副世外高人呢一般不受影響,在不斷地念着佛經。涇河龍王不屑的看着面前的肉體凡胎,但是對於李世明則是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涇河龍王道:“昏君,當初你是怎樣答應我的,居然食言而肥,今天本龍君就要你這個昏君陪葬。”
涇河龍王說着就向着李世明撲去,就在李世民身邊之人皆向涇河龍王撲去,意圖阻擋涇河龍王的路徑,奈何人鬼殊途,這些將士只能是從涇河龍王的虛影通過,涇河龍王繼續的向着李世民撲去。
就在李世民自認爲凶多吉少之時,三藏法師忽然的站在李世民的面前,不斷的誦唸大慈大悲觀音咒。涇河龍王所化的怨氣一碰到三藏法師,就度化三藏所度化。隨着時間的推移,三藏法師此時已經念起的心經已經不再僅僅是大慈大悲觀音咒,而是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領悟。口中不自覺的唸了出來。
此時三藏法師給人的感覺就是混跡塵世的活佛,宣講着自己對於佛的理解,讓人有種膜拜的感覺。一個時辰之後,涇河龍王身上的怨氣已經消失,對着三藏法師一拜之後,就向着六道輪迴而去。
隨着涇河龍王的離去,在場的衆人即使是李世民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更別說那些將士和那些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假和尚,不少人都不由的爲剛剛的自己的作爲感到羞愧。但是李世民不愧爲以爲合格的君主,像是沒有發下這些似得對着身邊道:“杜愛卿傳旨,金山寺三藏法師救駕有功,今封金山寺爲大唐第一寺,三藏法師爲金山寺監寺,爲朕巡視監管天下寺院。”
隨後李世民在三藏法師領旨謝恩之後,就在侍衛的護送下回到皇宮。三藏法師自此因爲救駕有功,名揚天下。時不時的在化生寺內宣講佛法,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
九月初三這日三藏法師如同往日一般,宣講佛法,一個老和尚前來叫賣袈裟和禪杖。並且向三藏法師說你講解的只是小乘佛法,見自己已經成功的吸引了衆人的視線就講解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區別,以及大乘佛法的好處。
自此三藏法師樹立了去西方靈山求取大乘佛法之心,教化世人,導人向善,李世民聽道大乘佛法的好處後亦是頗爲心動。此時三藏自薦願爲大唐求取真經,大爲感動,就下旨要與三藏結爲異性兄弟,並且由於此次三藏乃是爲了大唐求取真經,就賜予三藏國姓“唐”。
三藏法師得賜國姓之後,改名唐三藏法師,隨後唐三藏就與李世民結爲兄弟之後,就在幾名侍衛的護送下走出長安向着西方而去。只是剛出大唐地界,身邊的侍衛就先後遇害而死,但是並沒有減少唐三藏的決心。
唐三藏曆經種種波折,終於來到了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地界,老遠的就聽見師傅師傅的喊叫聲,嚇了唐三藏一大跳,在這深山老林裡,傳來的呼聲着實詭異。不久就看到了一個唄大山壓着的猴子,趴在地上,使勁的對着他揮手,之後就是師徒相認的環節。
只是此時鎮壓孫悟空的可不是佛祖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帖,而是由無極煉製,楊戩施展的“鎮”字帖,可不是向如來佛祖祈禱即可。雖然說以如來佛祖如今的道行想要破來這個“鎮”字帖,並非難事,畢竟這只是無極大羅金仙時期的煉製法則字帖。
但是如來佛祖不敢,怕得罪無極這個殺神,只能前往天庭的司法天神府,此時的楊戩聽聞佛祖的到來,不敢怠慢立刻前去門口迎接。當如來佛祖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後,楊戩沒有故意阻攔,他也已經從衆人的口中知道了西遊的重要性。
楊戩在唐三藏叩拜了金帖三次之後,就收了金帖。金帖頓時衝山體上飛了起來,緩緩的飛向了天際消失不見。隨後孫悟空就破開了五行山,護送着唐三藏向着西方而去,路上唐三藏四人組不斷的匯聚。
四人一龍過關斬將,不時的請人幫忙降妖除魔。很快就來到了地仙之祖鎮元子的道場五莊觀。唐三藏一進入萬壽山地界,鎮元子就明白了唐三藏就是準提聖人的善屍轉世之身。鎮元子雖然對於準提聖人沒有多大的好感,但是唐三藏畢竟還是準提聖人的善屍,自己日後成聖難免有所交集,卻也不能過於無禮。
恰逢此時元始天尊講道,鎮元子帶着自己的門下的弟子全部都去了聽講混元大道,唯獨留下了清風、明月兩個道童。並且交代他們要好好的招待唐三藏師徒,並且讓他們奉上兩個人蔘果給唐三藏。
唐三藏師徒老遠就看見一個既不是廟宇已不是道觀的宅邸。走到近前就有着清風、明月二童前來迎接,衆人進觀之後,看見兩旁有着一對對聯分別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自以爲見多識廣的孫悟空不由額出口嘲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千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也不曾見有此話說,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