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金蟬氏

新的生命孕育而出,東王公二人並未停止演法。陰陽大道沉沉浮浮,清濁升降、兩儀分合,彷彿天地開闢一般,將無數造化和道韻打入精氣本源之中。

有東王公和西王母聯手施爲,新的生命成長飛速,不過數十年時間,便正式誕生了靈智。

有了靈智,便可以思考,意味着能領悟傳承和悟道。

與此同時,東王公二人又將自己的種種修道感悟一股腦的展示給他看,並祥加講解,使得那新生命煉化本源速度極快,等到千年過後,已經煉化大半。

只是眼看着道祖講道在即,東王公二人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花費在這裡。西王母想了想,取出當年道魔大戰時得到的功德,撒入那新生命體內。

她當年雖然只得了二分半功德,但當年那功德是何等浩大?聽着不多,實則足以使準聖境界的人更進一步,更何況是一個還沒化形的生命?

那生命精氣有了功德的滋潤與幫助,剩餘的小半本源如揚湯潑雪一般變小,不過片刻之間,便只剩九丈九尺九分,然後光華一閃,現出一個少年。

由於是泰山本源化形而來,也算是根腳高貴的先天大神,非但沒有化形天劫,還得到了天道慶賀,異象雖然沒有東王公化形時聲勢浩大,但比起一般的大神絲毫不差。

那少年有大羅金仙初期的修爲,長相俊美,七分酷似東王公,三分肖似西王母,既有威嚴陽光的一面,也有冷冽厚重的質感。

他踏足地上,目光在東王公和西王母身上掃過,急忙跪倒在地,叩頭道;“孩兒金蟬氏,拜見父親、母親。”

“金蟬氏……”

東王公心中微微異樣,突然想起前世某本神話古書中記錄,說自己和泰山神是親兄弟兩個,爲盤古後裔少海氏和彌輪仙女所生,一個叫金蟬氏,一個叫金虹氏。

但事實上自己和金虹氏半點關係沒有,金蟬氏卻成了自己的後裔,可見神話傳說當不得真。

“你起來吧!”

東王公擡手扶起金蟬氏,和西王母相視一笑。

金蟬氏的生命之源是由他二人精血化生,再以陰陽大道和木之精氣催發,可以說是真的不能再真的子嗣,稱呼他們爲父母乃是天經地義的事。

“你雖然有天賜之名,但到底是我二人的孩兒,爲父也給你取個名字吧。你生於泰山,乃天地之東。面向朝陽,日出而明。故我再賜你玄明二字,往後你就是金蟬氏玄明。”

“多謝父親賜名。”金蟬氏恭恭敬敬的再次道謝。

東王公手一招,取出一件靈寶,道:“這是上一任泰山神金虹氏的伴生靈寶驅山鐸,如今已是無主之物,就賜給你,你好生祭煉,不可使寶物蒙塵。”

金蟬氏接過驅山鐸,心中莫名的喜悅,好像這件寶物本來就是他的一般。

雖然纔剛出生,但金蟬氏並不是懵懂無知的狀態,知道自己是是由父母精血,借上一任泰山神本源化生,雙方也算有些淵源,有這樣感受倒也不稀奇。

西王母對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十分喜愛,微笑道:“二次講道將近,你雖然剛出生,但也不可錯過這等機緣,當隨我們去聽上一聽。”

金蟬氏點頭應是。他對道祖講道沒有太大的感觸。在這千多年的時間中,東王公早就將準聖之下的修煉之法給他說的明明白白,並不像當年父輩剛化形之時那般,想再進步得全靠自己摸索領悟。

東王公轉首看向四位山神,吩咐道:“如今新的東嶽之主已經誕生,你們以後就好生輔佐玄明,不可有二心。否則貧道絕不輕饒。”

四神從頭到尾看着東王公二人演繹玄妙無比的陰陽大道,硬生生的造就一個先天大神,心中早已敬畏無比,根本不敢有任何想法。

再說泰山是五嶽之首,追隨泰山神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自然沒什麼抗拒,紛紛朝金蟬氏下拜道:“拜見少主。”

金蟬氏急忙扶起幾人,道:“五嶽本是一體,你我也當親如兄弟,太過多禮未免見外,往後當不必如此。”

東王公站在一邊,等五嶽山神定下主次尊卑之分後,說道:“玄明,給你十年時間熟悉一下關於泰山神的一切,然後就隨我們去聽道。”

十年時間眨眼即過,東王公和西王母帶着金蟬氏前往紫霄宮,另四嶽山神本就是當年紫霄宮聽道客,這次當然也一起去。

東王公一行人到達紫霄宮的時候,已經快要到達講道的時間。這次宮中還是有三千人之多,但不少都是新面孔,可見這一萬年來,有不少大能都如金虹氏那般遭了劫數。

金蟬氏是第一次來聽道,沒有固定的位置,隨便找了個沒人的角落坐下。東王公和西王母仍然坐在上次聽道的地方。

青童君已經先一步到達,見到東王公,頗爲高興,道:“想不到大哥竟然比我們還晚上一步,小弟還生怕你遲到了呢。”

“聽道祖講道時頭等大事,怎麼能遲到呢!”東王公微笑着掃視一圈,見紫府洲高層悉數在列。

除了青童君外,真武、紫光夫人、應龍、折單、塗山、計蒙、英招、禺虢父子,再加上金蟬氏五人,足足十幾位大羅金仙,放在洪荒中,絕對是僅次於巫妖兩族的超級大勢力。

一衆紫府洲高層並不是全都坐在一起的,在感受到東王公的目光掃視後,全都點頭示意。

東王公收回目光,在看向身邊的其他大神,六個蒲團上的大佬個個老神在在,修爲全部都是大羅圓滿。

後一排和東王公並列的人中,伏羲、女媧、帝俊、太一、鯤鵬、鎮元子等人也是妥妥的大羅圓滿,不過即便是氣息最強的老子,仍然沒能更進一步。整個大殿中唯有東王公一人是準聖。

他進階準聖的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妖族在紫府洲吃了大虧,回去之後全都諱莫如深,對當時發生的事絕口不提,是以這個消息更本沒能傳出去。

巫族倒是也知道,不過他們只有一個后土來聽道。她也不是多嘴之人,在加上孤零零的,也沒什麼朋友,想說都沒人聽。

東王公和西王母在洪荒屬於絕對大牛的人物,到來之後,引起了很多人主意。雖然講道時間將近,沒人站起來打招呼,但得到的關注一點不少。

東王公一一點頭示意,能在紫霄宮中聽道的人,未來再差也能混到大羅金仙,具有交好拉攏或者收服利用的價值,他也沒必要擺出一幅架子。

青童君等東王公坐定之後,問道:“小弟聽說金虹道友被妖族害死,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東王公點頭道:“的確是真的,妖族爲了殺金虹道友,連尚未演練純熟的周天星斗大陣大陣都用了出來,可見志在必得。”

青童君一聲長嘆:“小弟和金虹道友關係不錯,沒想到上次一別,竟成永訣,實在造化弄人啊!”

東王公道:“金虹道友雖然隕落,但他的本源精氣被我重新凝聚,又以我和太真精血化生了一個新的山神,也算是代金虹道友活過。等聽完道後,我待他來認識一下紫府洲衆人。”

青童君精神一振,歡喜道:“原來大哥已經有了後裔,我說適才跟在你身後的小子看着那麼像你,原來是侄兒當面。”

東王公道:“而且我和太真已經結爲道侶,等回到紫府洲後,也要昭告衆人。”

青童君毫不奇怪,抱拳道;“恭喜大哥、大嫂,沒想到你們一起出趟門,竟然成就了好事,如今連孩兒都有了,真是雙喜臨門啊。”

東王公面露微笑,和西王母一起接受了青童君的道賀,三人一起小聲交談起來。

時間過去不久,紫霄宮大門關上,鴻鈞老祖的身影再次出現在雲牀上,朝東王公看了一眼,也不多說,直接開講。

但見天花金蓮異象紛呈,再次演化無邊道韻,使一衆聽道者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此次講的是大羅之上的大道,在貧道創立的仙道之中,名爲準聖之境,是大羅金仙到混元之境的超脫之路,和大羅金仙有了本質的不同。”

“貧道所創立的準聖法門,名爲斬三尸。三尸者,善念、惡念、執念。斬去三尸,即可同於大道。”

“道者,渾淪之未判,神靈之未植,而爲冥妙之本者。道混成於無極,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

“生靈靈智將生未生之際,無思無念,無善無惡,無執無我。是最貼近道的狀態。”

“但生靈一旦產生靈智,便會思考,會經歷事物,從而形成觀念,或者執念。有了觀念執念,便會形成慾望,從而背離道的特性。”

“其嗜慾越深者,其天機越淺。爲道者當損之又損,終至於無,此乃返本歸真的過程。若能去掉一切觀念和嗜慾,墜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則與天道相合,道無不成也。”

“三尸之道,斬去善、惡這兩大觀念,自我這一執念,從而不受其影響,便能損盡嗜慾,同於大道。”

“修道者完善自身,是一種貼近道的過程,而非讓道貼近我等。越符合道的特性規律,則越能領悟道的真諦,從而道行進步,最終成爲道的一部分。”

“三尸之道,斬屍過程便是同於大道的過程。以三尸彙集承載種種嗜慾,使自身不受其影響,既能貼近大道,又可避免被道同化,是正宗的修行法門。”

“每斬一屍,便離道更近一步。三尸不分先後,斬一屍者爲準聖初期,斬二屍者爲準聖後期,三尸皆斬者,爲準聖圓滿,亦稱亞聖,混元可期。”

PS:上一章有個小失誤,泰山神並不是春神,已經改過。

第五零七章 劍歸原主,穢佛生變第三五九章 八天之上,大羅之下,明巒極聖第四九七章 混沌無極,至寶重鑄第四九四章 因果蛛動,賢者劫終第二二零章 真王相召第一百四十九章 準提背黑鍋第四六九章 藝成下山第五十二章 金蟬氏第二六八章 天妃翩然來,蓮華悄然至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華大道君第二九五章 通天的條件,解毒的靈根第三七七章 吞噬天地,靈根易主第一百六十三章 夸父訪蚩尤,姬芒徵倉頡第七章 借寶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二二八章 神榜難籤,舊怨新恨一朝起第二二四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佛首第二百八十章 魔教攻須彌,元始上天庭第七十八章 因果蛛第四五四章 四尊者隕,戰爭落幕第二五五章 申公豹第三十七章 萬蛇之首第三十四章 焚天煮海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國祭天第二五九章 叛教第五四三章 妖族新的出路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進涿鹿第三八四章章 以己道代大道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五五五章 魔祖反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命長存,玉清真王第三五四章 太虛神甲與太武神劍第四八二章 真王之志,天王輪迴第二八四章 天威煌煌,一劍斬魔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破的心第二一零章 分封佛果,虛無出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龍伯釣鰲,仙島破碎第十一章 鳳棲山論道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三四三章 分封聖位(求訂閱)第四五六章 妖皇的謀算第三九一章 隔斷洪荒的太羅寶傘第二九九章 姬玄淼至東魯國,孔仲尼殺少正卯第一百零七章 法則圓滿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仙之祖第五七九章 征戰再起第二六四章 蓮華如來至第三三六章 鴻鈞上天庭,聖位引暗流第四七零章 龍宮受挫第五零四章 搖光入局,真王遭難第三八八章 三道並行,魔神逝去第三三一章 輪迴盡頭,大地本源第三四八章 帝君轉遷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睺證道第二四一章 女媧再佈局第二一二章 道界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逃第五八七章 勝利的天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祖巫開殺第十四章 紫光夫人第四八九章 宇宙模板,創始元靈第五六五章 泰皇死劫,彌勒捨身第四四三章 天柱折,地尊殤第三三八章 佛門第三聖,聖人不爲大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第一百二十九章 分家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五零四章 搖光入局,真王遭難第六十四章 伐天第四二零章 四隻猴子的事第一百零四章 先天雷種第二五一章 開劫第三零一章 老聃化胡爲佛,仲尼絕筆春秋第三六四章 死亡宇宙,吞噬之網第三九五章 泰皇要娶親第五六二章 鴻鈞的猜疑第五零八章 敗退,落幕(二合一章節)第二四三章 搶手的徒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進涿鹿第一百四十三章 祖巫開殺第一百六十三章 夸父訪蚩尤,姬芒徵倉頡第四四四章 天地同悲,佛祖之悟第二一三章 盤古證道猜想第五三八章 終極蒙帝第三三八章 佛門第三聖,聖人不爲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殺劫臨身第二二三章 玄霄之心第三把三章 混沌海五帝證道之爭第二四二章 妲己進宮第四五零章 女聖降,魖族出第四五六章 妖皇的謀算第二八五章 九州崩毀,重鑄洪荒 蓮華已逝,陽鑰乃成第三五四章 太虛神甲與太武神劍第七十七章 因果轉嫁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第五七六章 誅戮陷絕起,魔神一劍分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