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形

姬君明心神沉寂,無思無想,默默領悟着獨屬於先天神聖的傳承,隨着悟道的深入,他的道行開始步步拔高,吸收靈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洪荒不記年,也不知過了多久,姬君明再次從玄之又玄的狀態中醒過來,細一觀照自己的情況,發現身體已經由先前的幾千丈濃縮到了百十來丈,純陽之氣幾乎已經凝成實質,在那株撐天大樹下氤氳生輝,瑞彩千條。

姬君明知道這是自家道行又有進步,隨着他修爲越來越高深,這陽氣會越來越濃縮,直到最後變成九丈九的實質一團,便是開始化形的時候。

姬君明身爲天地有數的先天大神,自是早就可以化形了。但若不把先天傳承的大道烙印領悟圓滿,提前化形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後果,以後要許多功夫彌補。

化形之前就像未出世的嬰兒在母體中一樣,儘可能的吸收靈氣,領悟傳承,到了生長的極限會自然而然的出生,若提前強行化形,則譬如早產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極難彌補,還會浪費掉許多根基之物。

這也是諸如三清之流明明早就有了意識,卻非要宅到龍漢大劫過去纔出世的原因,而且一出世就是大羅金仙。

一來要將先天傳承領悟圓滿,二來也是規避風險,雖說先天大神得氣運所鍾、天地庇佑,等閒不會有危險,但這只是相對的,若遇着諸如祖龍或者魔祖之流,一旦發起狠來還得跪。

姬君明自然不會心急化形,反正現在外面應該打成一鍋粥,他就算出去,也只能猥瑣發育,搞點小偷小摸的手段,修煉速度根本無法跟他現在呈現最原始的狀態相比。

再說了,以他現在太乙金仙的修爲,出去後安全也很沒有保障,還不如呆在這有天道庇護的孕育之地,等到成就大羅,自然就有了自保之力。

姬君明從傳承中大致知道修煉分爲這麼五六個境界,應該一一對應着後世仙道的地仙、天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

至於地仙以下的境界,他只記得前世的所謂煉精化氣之說,這一世一醒來就是與天同壽的先天神聖,自然不存在地仙以下的境界。

其實現在道祖還沒講道,仙道尚未形成,雖然有着這些境界,但到底該如何稱呼,根本沒有規定,姬君明是根據前世記憶才這麼稱呼的。

見自己只是修煉到了太乙金仙之境,姬君明便再次開始悟道。

雖然前世他也是一個挺厲害的修士,但那只是在人間界。

他一個連仙道都沒能成就的凡人,所謂的修煉經驗放在這裡就是個笑話。

至於自創功法之類,他更是想都不敢想。

他前世所領悟的道跟今世的先天傳承比起來,就好像這茫茫四海中的一滴水一般渺小。

有着現成的爲自己量身定做的傳承不去領悟,非要不自量力的去自創毫無用處的垃圾功法,姬君明表示自己沒有這麼棒槌。

姬君明邊想着,邊再次開始領悟傳承。就這般過了數百元會,姬君明的身體已經變成九丈九大小,再也無法凝練了,而他也將所有傳承領悟完全,正是跨入了大羅金仙境界。

就在姬君明成功結成大羅道果的一瞬間,意識在這一刻突然有了那麼一剎那的恍惚,隨即便看到自己置身於一條玄之又玄,邈邈不可測的洪流之中。

那洪流中帶着無窮無盡的紅塵氣息,只是看上一眼,都讓人忍不住目眩神迷,似乎要墮落其中,任其裹挾沖刷。

姬君明成就大羅金仙,即將跳出命運長河,自然不會再被命運之力迷惑,只見泥丸宮中大放光明,一枚渾然無暇、灰撲撲通透圓融的大羅道果靜靜懸浮,道果中密密麻麻的天道符文時隱時現,足有三千之數,散發着一切時空永恆、超脫、自在氣息。

感應到命運長河無情的沖刷之力,那道果微微一顫,便將那撲面而來的命運之力滌盪一空。

隨即倏地飛出,從命運長河中逆流而上,一直溯流到盡頭,見到那蒼茫無盡、前赴後繼的萬千生靈之影,才猛地一顫,掙脫命運的糾纏,跳到岸上。

而幾乎在同一時刻,姬君明看到附近另有兩枚道果也從命運長河中跳出,道果中隱隱映照出一個白鬚白眉的老道、一個一臉疾苦的苦行者。

隨着道果從命運長河中掙脫,姬君明精神一振,意識再次迴歸本體,隨即便感覺到以前遮住眼眸的重重迷霧剎那間散盡,似乎天地脫去了一層面紗一般,很多以前根本想到不會想到的天地之秘全都呈現在自己眼前。

這就是大羅金仙啊,仙的極致,超拔命運長河,一切時空永恆自在。

從此以後逍遙無極,與天地同存,無人能從命運痕跡中對自己進行推算或者施法。

姬君明心中感慨着,隨即身軀一動,但見那團陽和之氣剎那間化作一個紫衣青年道人,左手託一口青色大鐘,右手執一柄金色玉尺,站在地上,彷彿是世界中心。

姬君明心中一念生,隨即自己化形後的模樣便清晰無誤的呈現在心中,見是一個面相上佳,面色平靜,氣質威嚴的青年,姬君明暗中點了點頭。

這模樣按照前世的審美來說,簡直堪稱完美,全身上下沒有一點不和諧的地方,怎麼看怎麼舒服。

其實這也是正常狀態,先天神聖化形後的模樣主要與根腳有關,比如誕生在血海這種污穢之地的冥河老祖自然不可能是那種面相和善的老好人,三清化形後也只會是清靈聖潔,不會是那種猥瑣兇厲之相。

姬君明身爲天地陽和之氣化生的純陽之主,天生契合天地至陽之道,更有着無人能及的帝皇命格,化形後自然是完美無暇的形態。

再說了,到了這種修爲層次,他們外在形象更多的是一種道的體現,不管是兇的善的,在低層次的人看開,都具有無法形容的美感和吸引力,這是天地生靈對道的本能嚮往。

第五六三章 羅睺破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魔神蚩尤第四四六章 大道爭鋒第一百六十六章 準提失望,炎黃聯盟第二零九章 佛玄並列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寶終成,蚩尤殞命第四六二章 妖帝復活之謀第九十二章 陰界將出第五八八章 反攻的號角第二二三章 玄霄之心第十六章 金虹氏第三二三章 聖人可死,人道自強第三六七章 天之尊,地之尊第一百零三章 證道第五十一章 泰山新主第二十七章 玄天真武第兩百字章 淨土劫第二九五章 通天的條件,解毒的靈根第五二零章 破封第二一零章 分封佛果,虛無出世第二九二章 迴歸洪荒第三五五章 因果蛛醒,量劫至第三二六章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三四三章 分封聖位(求訂閱)第三四九章 神位調整,人道泰皇第四零九章 內亂第二二七章 封神之議第四一三章 他叫卡俄斯?第二一八章 楊戩探母第四七六章 大劫將至第三八九章 大地變遷,神君復出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睺證道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從第三章 收個小弟第三二九章 登天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一百二十四章 至人將出第二五六章 光目女和紫府少陽真君第三零六章 元始欲開天第三六五章 世間無不可殺之人第八十三章神劍創世第五四五章 現實和理想的分歧第四七八章 來自未來的金色少年第二九四章 陰鑰之謀,金鰲之行第四五零章 趁火打劫之魔,禍水東引之佛第一百二十三章 顧守時間的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魔神蚩尤第一百三十七章 六合青穹大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龍伯釣鰲,仙島破碎第四二零章 四隻猴子的事第五八二章 彩虹橋頭的神戰第五八零章 宙荒滅,拾荒逃第五四三章 妖族新的出路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一百九十五章 窺望死界第二六七章 一點純陽,破盡萬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巨靈神第四三六章 一拳打爆聖人第四七七章 拜謁太元聖母第四二零章 四隻猴子的事第一百二十章 西行第三一九章 大秦聖庭,人道長河第五二二章 世界母樹,建木子體第四八四章 妖族應對第二四二章 妲己進宮第四七一章 敖丙七妖大交兵第五三零章 燃燈殺無天第三三一章 輪迴盡頭,大地本源第三七五章 少女與老者第五八一章 四天宰與帶路黨第四七七章 拜謁太元聖母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三零九章 二次輪迴(求訂閱,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華大道君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三三八章 佛門第三聖,聖人不爲大第五五三章 佛道爭雄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四三五章 以道補道第四三五章 以道補道第七十章 天定聖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夸父訪蚩尤,姬芒徵倉頡第二六七章 一點純陽,破盡萬法第四七五章 百萬年興衰第五一一章 魔神投誠,意外消息第五二二章 世界母樹,建木子體第五三一章 古佛寂滅第四四六章 大道爭鋒第三一八章 三皇心思,天地主角第二三二章 武道奧秘,地道聖人(續)第五六六章 無極太極陰陽萬象混元大陣第二零七章 西方謀自立第三九五章 泰皇要娶親第二四六章 蓮藕築基第三八五章 戰事安排第四六零章 大羅歸於天界,太乙人間稱雄第三七四章 泰皇有旨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二九七章 幽冥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