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東皇鍾

東王公在觀察帝俊一方高手的時候,金虹氏已經走上前去跟帝俊交涉起來,他道:“貧道泰山金虹氏,見過諸位道友。”

帝俊還禮道:“貧道帝俊見過金虹道友。”

金虹氏道:“道友兄弟如此大張旗鼓的帶着屬下來到泰山,不知所爲何事?”

東皇太一道:“道友何必裝傻?我們緣何來此,道友心中應該很清楚纔對?貧道聽說那扶桑樹自來到泰山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想必和道友交情匪淺,他難道沒有告訴過你,他和我大哥之間的恩怨麼?”

金虹氏道:“貧道和扶桑道友確實頗有交情,但以貧道看來,這其中頗多誤會,還請雙方冷靜處理。”

東皇太一不悅道:“誤會?此人不識好歹,對我大哥的招攬不屑一顧,分明是看不起我們兄弟。”

金虹氏道:“扶桑道友喜好逍遙自在,不願加入一方勢力中受到約束,此乃常情,並非看不起二位道友。”

東皇太一道:“我們找的是扶桑樹,跟道友並不相干,還請道友暫做旁觀,等了結了和扶桑樹之間的恩怨,再和道友把酒論道不遲。”

金虹氏眉頭直皺,實在沒想到東皇太一態度竟如此強硬,自己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還不依不饒,絲毫不打算聽他的調解之言。當下硬着頭皮道:“道友請聽我一言。青童道友和帝俊道友都是洪荒有數的先天大神,一者乃太陽日神,一者乃紫府洲靈根得道,一旦起了兵戈,難免月缺難圓,何必爲了一點點小事便劍拔弩張,失了和氣?”

帝俊踏前一步,道:“道友好意,貧道心領了。但扶桑樹一再冒犯我兄弟,若輕易揭過,我星神一脈威嚴何在?”

金虹氏心中不悅,自己難得說盡好話,可這兄弟二人卻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根本不打算給自己面子,再一聯想到先前東王公兄弟對自己的態度,心中頓時有了偏向,聲音變冷道:“道友兄弟看重威嚴,紫府洲一脈難道就不需要威嚴麼?還是說你認爲他們好欺負?”

東皇太一一聲長笑,道:“道友是一定要爲扶桑樹出頭了?也好,讓貧道看看你這山神之首有何手段,能跟我兄弟並列。”

金虹氏冷笑道:“若道友一定要咄咄逼人,貧道必不教道友失望便是。”

東王公眼見雙方鬧翻,當下迅速上前,道:“道友,這帝俊兄弟就交給貧道好了,道友可驅使泰山法域之力擋住其它星神,那兩位陌生的大羅境道友就交個青童了。”

金虹氏點頭道::“就依道友,既然帝俊兄弟不知好歹,不將貧道放在眼中,貧道也懶得跟他們廢話了。”

帝俊見金虹氏身邊除了扶桑樹之外,竟然又出現一個自己看之不透的大能,心中既驚且疑。而且不知爲何,這人一出現,便給他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覺,彷彿本應該是世界中心的自己,風頭光芒都被遮掩一般,令他心中油然產生一種厭惡,道:“扶桑道友,我道你爲何在泰山一待數百年,原來除了金虹道友外,還請了另外的援手。”

東王公面帶淡笑,道:“貧道紫府洲東王公,乃青童的兄長。聽說道友對青童本體十分覬覦,貧道本有意找道友討個說法,但看在金虹道友的面子上,勉強忍住,沒想到我等苦主還沒發作,道友兄弟卻再度打上門來,想是認爲我紫府洲人少好欺。”

東皇太一雙目射出一道寒光,道:“原來道友也是同出於紫府洲,怪不得爲扶桑樹出頭。不過事已至此,道友若想保下兄弟,需得拿出讓我等欽服的本領,否則不說扶桑樹,道友還是先想想怎麼保住自己吧!”

東王公道:“太一道友好氣魄。貧道久聞道友一口神鍾,乃開天三寶之一的混沌鍾,有鎮壓鴻蒙的無量神威。恰巧貧道也有一口鐘,同樣有破滅寰宇之能,今日倒要領教領教。”

東皇太一昂首道:“混沌鍾是以前的稱呼,自從他跟隨我東皇太一之後,便被我更名爲東皇鍾,註定要隨着我東皇太一的腳步,威名亙古流傳。”

隨着東皇太一話音落下,只見一口灰金色大鐘浮現在他手中,鐘身古樸厚重,一股恆定時空、鎮壓大千的偉力撲面而來,卻又含而不露、勃而不發,彷彿有一座大山壓在衆人心口。

東王公身懷兩件先天至寶,自然不受混沌鍾氣息壓迫,他凝目望去,但見大鐘頂端果然鐫刻着‘東皇’兩個玄妙道文,鐘身上遍佈星辰圖案,無數星神在圖案中若隱若現,齊齊呈現朝拜頂端‘東皇’兩字的姿勢。

東王公暗暗搖頭,這混沌鍾如今只是萬星朝拜東皇,等日後妖族一統,呈現就不止是星神了,而是萬妖朝拜之相。只是這心氣是好的,但未免有些不自量力。要知道不論是先天聖神也好,還是先天靈寶也好,這名字都是先天所生,暗合天數,承接相應氣運,胡亂修改,可是會產生很多不良後果的。

比如他自己,先天所生的名字便是東王公,不僅是他誕生於東方,更意指着東方乃太陽升起之地,純陽勃發之所,一切生機和光明的源頭,是他一身本源、命格和大道的外在體現。即便他化形後用了許多其它的名字,但基本都是從東王公三字和他所修大道上衍生而來的,而不是怎麼好聽怎麼霸氣怎麼取。如果他將名字改成西皇公,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和自身大道以及純陽氣運背離,必然對道途有着非同一般的阻礙,往往便是劫數橫生,有隕落之厄。

靈寶也一樣,不說太極圖、盤古幡、混沌鍾,哪怕一件下品的先天靈寶,也有其獨特之處,名字是最直觀的體現和聯繫,貿然修改,怕是會遭到反噬。

東皇太一若是聖人,那倒也罷了,作爲天地極致的力量,的確有本事代表混沌鍾,但他不過是一介大羅金仙,有何資格將自己置於先天至寶之上?

作爲太陽星主,霸氣點是沒錯,但霸氣過頭,便有點二了。東皇太一懷抱先天至寶而生,在同一輩大神中天下無二,照理說地位應該超過帝俊纔對,可事實上他一直是萬年老二。而且有先天至寶鎮壓氣運,居然隕落於巫妖大劫中,連真靈都沒能保留,這可真是有些不合理了。

連巫族都能保留幾個祖巫,妖族皇族嫡系卻基本一掃而光,連天后都隕落,只留下個底細不明的陸壓,可謂慘烈到了極致,這未嘗沒有東皇心比天高,自認爲天下無雙,最終卻在冥冥中遭到反噬的原因。

這樣一個因果糾纏,天道顯化,大能層出不窮的世界,水實在太深,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太過高調和自負,結局一般都不怎麼好。祖龍、東皇太一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連後期的通天教主這樣的聖人都吃了大虧。

可見還是老子這種和光同塵,無爲而無不爲,悶聲發大財的人活得最爲滋潤。

第二一七章 棄魔入仙第三五零章 五皇印,四族爭第九十一章 風塵入紫府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四三零章 四天柱第二三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零三章 佛魔因緣,聖人改勢第五四八章 作死第三六一章 錦繡天之行,混沌珠易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分家第五七四章 一人而爲天地根第四八六章 妖魔歪道,五大家仙第七十章 天定聖人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五七九章 征戰再起第七章 借寶第二六零章 虛無君探秘,玄真君來歷第五八四章 生命至上與戰鬥至死第一百零五章 奪寶第四六六章 神猴出世驚天地第四七一章 敖丙七妖大交兵第三九七章 傳位心思第四七六章 大劫將至第四三一章 遮天玉牌第三一四章 天地一盤棋,勝負兩戰場第四一四章 禪位第二零七章 西方謀自立第三十二章 天地人三劍,證道之寶第五零六章 刀劍爭鋒,黑蓮滅世第三零三章 奪寶第三零四章 元始得寶,準提謀人第三零一章 老聃化胡爲佛,仲尼絕筆春秋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五七九章 征戰再起第二七八章 魔尊的誘惑,元始的抉擇第二一六章 論罪第五一九章 太始之爭第三一四章 天地一盤棋,勝負兩戰場第四零二章 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國祭天第三七零章 魔祖兇威(求訂閱)第五五二章 東王公之謀第二十一章 神威第四二六章 戰火重燃第二六八章 天妃翩然來,蓮華悄然至第三零七章 三十四天與三世佛第二二零章 真王相召第三十四章 焚天煮海第四七八章 來自未來的金色少年第二三八章 魔亂帝心第四七七章 拜謁太元聖母第五八三章 自爆的雷神,復甦的祖神第四三六章 一拳打爆聖人第五七一章 混沌太一轉世之身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術勢,諸子第一家第三三二章 盤古七魄,武道元精第四八二章 真王之志,天王輪迴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進涿鹿第一百四十九章 準提背黑鍋第二一五章 昊天迴歸,瑤姬下凡第四四三章 天柱折,地尊殤第五十一章 泰山新主第四四六章 大道爭鋒第九十三章 入陰界第四零四章 赤帝子斬白帝子第二七二章 虛無君捕蟬,東王公做雀第三四八章 帝君轉遷第二五九章 叛教第十一章 鳳棲山論道第八十四章 造人第三零七章 三十四天與三世佛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印第二十二章 紫霄宮第三七零章 魔祖兇威(求訂閱)第四九二章 兌子,劫至第五十九章 九龍沉香輦第五六七章 大道五十,混元四十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后論闡截第二三五章 聖人落子第五一九章 太始之爭第四三二章 極道至寶第三五二章 巫皇、妖皇(感謝執着3160書友的萬賞)第二十七章 玄天真武第三六六章 欠債不還還打人第五三一章 古佛寂滅第二三五章 聖人落子第三三四章 天權地限人寰,宇宙至高唯一第四七零章 龍宮受挫第八十二章 消息第七十一章 分寶第三七四章 泰皇有旨第一百九十七章 圖連地脈,鼎刻天規第九十六章 新的東皇太一第二八七章 虛無君遭劫難,東王公吞毒丹第五五九章 完整的造化神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女魃破屏翳,渡厄克飛廉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華大道君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第七十七章 因果轉嫁第七章 借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