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諸聖歸位

隨着老子在首陽山立教成聖,異象散佈天地,衆人有感,紛紛下拜。

崑崙山的原始和通天對視一眼,既欣慰又失落,欣慰的是三清終於有人成聖了,失落的是大哥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機緣,可自己二人仍未能成功。

不過聽到老子立人教,二人也有所觸動。聖人的職責是教化,是傳道,既然有教化職責,那麼必然也要相應教派,自己二人的成聖機緣是否也在這立教之上?

一念至此,二人若有所思,元神中鴻蒙紫氣也開始跳動起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擡頭望天,心中驀然升起豪氣,彷彿對道途有了新的理解。

只見元始天尊立於崑崙之上,淡淡開口道:“我今也立一教,名闡,以盤古幡鎮壓氣運。闡者,闡發道意、闡明道理、開闢萬象,彰往而察來,微顯闡幽。我以闡教教化衆生,使生靈明善惡,辨吉凶,而順天應人,趨利避害,以人道順天道,順天者自逸也。”

天尊說完,就見鴻蒙紫氣帶着元神融入虛空,天際功德落下,同樣引出元神中的開天功德,兩團功德結合,龐大無比,瞬間成就混元第二重。

通天教主此時也對自己的成道機緣瞭然於心。待天尊證道完畢後,他也開口道:“我今也立一教,名截,以誅仙四劍鎮壓氣運。截者,洞悉天機,截取生機,改易天命,神通可敵天數,人力可勝天意。”

“上道無德,下道唯德。大道五十衍四十九爲定數,一線生機遁去,我截教的教義正是截取這一線生機。”

通天立下截教,也和元始天尊一般獲得無邊功德,再結合元神中的開天功德,瞬間成就混元第二重,證道成聖。

眨眼之間,三清相繼成聖,天地異象此起彼伏,浩大無邊,驚動三界六道一切生靈,或喜或悲,或心嚮往之,或憎惡之,不一而足。

而居於須彌山中的接引和準提也面露笑容,既然都是聖人,都有着教化之責,那麼成道機緣理應相差不大才對。

道祖當日賜下鴻蒙紫氣的時候,唯獨對女媧娘娘說,她日後有一場大功德要做。其餘五位並未多說,只是賜下靈寶鎮壓氣運。可見他們五人的情況是差不多的。

如今三清相繼立教成聖,接引和準提二人也有所明悟。西方貧瘠,但真正貧瘠的不止是無資源,更在於無道法,無傳承,無良才美質。要想大興西方,需許多人一同努力,是以更需傳道授業解惑。

二人對視一眼,結印微笑,起身走出洞府,看着滿天飄散的瑰麗奇象,心中無悲無喜,妙相莊嚴。

等到三清成聖異象完全消散之後,二人同時開口,說道:“我見衆生皆苦,沉淪罪孽,無有超脫。今以十二品功德金蓮爲基,立西方教,普渡衆生,得我法門,一切有情衆生皆可得證大覺,享無量福德自在。”

接引雙手結印,連換三種姿勢,三印交疊,各有殊妙,作三法印,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準提臉色悲苦,雙眼穿透浮世,攬盡三界疾苦,亦做三法印,嘆道:“諸惡莫做,衆善奉行,自淨其意。”

二人聲音宏大,傳遍三界六道,一切生靈無有遺漏,就見鴻蒙紫氣託舉元神融於天道,無量功德落下,演化大道妙理。

但立教功德固然宏大,卻不夠二人同時成聖。接引微微一嘆,盤坐虛空,寶相莊嚴,發四十八悲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飢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隨着接引發下普世宏願,天道感其心誠、慈悲、大善,再次降下功德,足有立教功德之多。

接引吸收完功德,率先證得無上混元道果,立地成聖。準提吸收大半立教功德,也終於證道,成就混元聖人。

一連兩尊聖人出世,天地異象不絕,演化種種妙理。接引準提二人相對而坐,於莊嚴清淨之地中演化大道,向衆生傳播三印法、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西方教核心教義和成佛之法。

而短短時間之內,一連五尊聖人歸位,頓時震動洪荒,生靈心情複雜,不一而足,知道一個嶄新的時代徹底開始,從大羅到準聖,如今終於到了聖人的時代。

接引準提二人演化證覺成佛妙理,有無數生靈沐浴聖恩,心靈得到淨化,修爲增長,善根發芽,自此投入西方教,成爲初代佛弟子。

佛者,大覺,圓滿也。是西方教的最高果位,也是一種生靈境界,象徵着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自在、無量清淨。

有兩位聖人親自開示,諸佛子悟法演法,以一道演萬道、萬道復歸我道,漸漸另闢八百旁門,合八萬四千法門,皆是妙法正途。此雖是後話,但因緣從今日始。

接引準提講法之後,又於須彌之巔,開闢極樂淨土世界,是接引所發之四十八大願感得之莊嚴、清淨、平等之世界。

此世界人民皆是八寶功德池中蓮花化生,是皆具金剛那羅延身的無漏大阿羅漢。因爲此世界的民衆皆是“諸上善人“,所以無諸苦痛,故名“極樂“。

而崑崙山三清證道之後,也先後與三十三天外各闢一界,以作洪荒世界之外的修行道場。

太清老子開闢太清境大赤天八景宮,曰:“吾乃大道教化之本,盤古三清第一化先天教主,道德天尊。”

玉清元始開闢玉清境清微天玉虛宮,曰:“吾乃大道萬物之主,盤古三清第二化玉清聖主,元始天尊。”

上清通天開闢上清境禹余天碧遊宮,曰:“吾乃大道造化之根,盤古三清第三化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開皇三千年,諸聖一日同證,震動洪荒,這一日遂被稱爲聖壽節。隨着諸聖影響力日大,聖壽節逐漸成爲太微紀年中極爲神聖的節日,爲三界六道,諸天衆生共尊共慶,規格之高,節日之隆重,僅次於天帝天后登基之日的天壽節。

而隨着三清道音傳遍洪荒大地,各方大能心思各異,不免深思。

天界之中,彌羅宮內,東王公微微一笑,對着在中樞輔政的紫光夫人笑道:“這元始天尊雄心不小啊,剛一成聖就自稱萬物之主,看來對朕頗不服氣。”

紫光夫人笑道:“陛下雖然宇內無敵,但諸聖並未和陛下真正交過手。也許女媧娘娘知道陛下的本事,不過三清聖人卻沒有親自感受過。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

東王公點點頭,道:“畢竟是盤古三清,有些傲氣也正常。”

紫光夫人道:“只怕女媧娘娘對靈寶天尊也有不滿。”

東王公道:“造化,可代指自然,自然即大道也。靈寶天尊自稱造化之根,同樣意指萬物主宰,雄心不弱於元始天尊,就不知他兄弟二人會不會爭個誰主誰次了。”

“不過女媧娘娘的造化卻又不同,主在創造演化。她以天地爲大爐,以造化爲大冶。創生萬物,是生命女神,可爲造物之主,而不是萬物主宰。”

紫光夫人道:“若玉清、上清兩位聖人自己要先爭個高下,對天庭倒是一件好事。”

東王公點點頭,道:“朕有一件事勞煩你走一趟。”

紫光夫人道:“陛下請吩咐。”

東王公寫了一封聖旨,加蓋玉璽後,將聖旨連同淨世白蓮一起遞給紫光夫人。

“拿這兩件東西,去五莊觀爲朕換一件寶物回來。”

PS:感謝玉明道人、歲月靜好許你安然、風慕雲、執羽昊辰四位書友的打賞!

第四五二章 降魔頭,伏聖人第二五一章 開劫第二八五章 九州崩毀,重鑄洪荒 蓮華已逝,陽鑰乃成第四七三章 悟空上天,鴻鈞證道第一百零六章 盤古遺音第三四二章 武道六聖,人道五皇第五一七章 陛……陛下?(二合一)第二三零章第四二零章 四隻猴子的事第三九三章 時間不夠,營養來湊第三七三章 皇者之殤第十四章 紫光夫人第三章 收個小弟第四三零章 四天柱第二九零章 一罪落幕,一罪復出第六十二章 將行天界第二七一章 出關,至寶,局勢第十七章 強敵壓境第五四八章 作死第二八九章 混沌中見虛無尊第三六二章 說情,要債第一百八十五章 冥河之恨,鎮元之謀第八十四章 造人第五一三章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第五一七章 陛……陛下?(二合一)第三九六章 聯姻第四六三章 王蟒篡漢,人皇逞威第一百六十章 魔祖的黃昏第三八零章 安排第四一零章 十面埋伏第二一四章 重塑根腳之法第四十章 司土之龍第五五零章 帝俊之帝,太一之一第三五零章 五皇印,四族爭第三一七章 盤古斧傷聖人,祖龍威破五王第四七五章 百萬年興衰第三把三章 混沌海五帝證道之爭第五五一章 五氣合一斬妖運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四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四二二章 女媧的決斷第四四六章 大道爭鋒第二二六章 仙道殺劫第三八四章章 以己道代大道第三三零 六道合一處,大地之心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鬥戰魔神第八十三章神劍創世第四一二章 天刀出,天地驚第九十四章 嫦娥奔月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出手段第五三五章 泰皇一令,天下景從第三一九章 大秦聖庭,人道長河第五三一章 古佛寂滅第四二五章 通天浮屠第三六九章 羅睺一指,大音希聲(求訂閱)第二三五章 聖人落子第二零九章 佛玄並列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星海生波,巫地輝煌逝第四一四章 禪位第五七九章 征戰再起第四十一章 羣星噬主第二六四章 蓮華如來至第十六章 金虹氏第三五六章 心裡陰影第二二八章 神榜難籤,舊怨新恨一朝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伯雨師,青衣女魃第五六八章 無極圖第七十六章 挖牆腳第二二六章 仙道殺劫第四零六章 魔主、魔皇,虛位以待第五七八章 古帝之死第三三三章 中樞爲限,六魄化炁第八十一章 納寰宇星辰,以鑄法相第五章 扶桑出紫府第三二七章 太師與太傅,賞與罰第三五三章 明爭暗鬥,諸皇歸位(感謝薄心涼性喃小喃萬賞)第三五六章 心裡陰影第三十四章 焚天煮海第一百一十三章 量劫終第三二零章 天地爭鋒,人道繪卷第三四七章 碎夢一刀,界中佛國第二三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八十五章 冥河之恨,鎮元之謀第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共敵沉淪第五四九章 逆天的無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顧守時間的人第二九零章 一罪落幕,一罪復出第三五零章 五皇印,四族爭第五一三章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第三四五章 聖位落各家,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逃第五二九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四三九章 祁連高原第一百七十九章 蚩尤落幕第五百一十五章 黑蓮魔劫第三九六章 聯姻第四八九章 宇宙模板,創始元靈第五七八章 古帝之死第三九六章 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