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縱橫雛形,莊子將誕

李道虛笑着搖頭,雖然這讓他感到暖心,可是卻不是鬼谷子應該有的行事風範啊!

李道虛沒有回答王詡的問題,反而直接向王詡說出看自己爲他推演的道路:“九年前,老道士之所以來這偏僻的魏國鄴地尋你又授你神通道術,便是因爲你有着人道聖賢的命格。你又答應了要代老道士平定人間七國戰亂,所以你未來道路必然在立功立言立行以證人道聖賢業位的文道之上。”

閱覽千書萬卷的王詡自然知曉如今的人族所處東周戰國時代正是百家爭鳴的盛世,此時的文道大成者只要完成立功立言立行三德立下自己的學說派系便可證就人道聖賢業位登臨火雲洞與人族同壽同昌,所以李道虛給他指點的未來顯然是符合如今的時代特色且很有前途的。

於是王詡也暫且拋下了自己感性的心思,思考着李道虛給自己指點的未來路線準備立下自己學說的核心思想。至於李道虛所說的人道聖賢命格,他沒有絲毫的懷疑,這九年中他早有過這樣的設想。

每個學說派系都會有自己的核心思想,這關係到學派的綱領、目標、組織機構和紀律,而他又要代老道士平定人間七國戰亂,所以他若以文道證就人道聖賢,現在的核心思想便應當超然非凡。

李道虛也顯然預料到了王詡如今的困難,又是說道:“你欲行平定人間七國戰亂之事,便不可依賴個人力量,當以智謀大局,以言說君王,以勢成大業,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最終戰亂平定,天下歸一!老道士有一言,你可仔細思量。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矣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爲“陽“,曰“始“。

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爲“陰“,曰“終“。

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王詡聞言頓時心情激盪,往日修行之餘閱覽的千書萬卷在此刻猛然躍出腦海化爲一枚又一枚的人道篆文以李道虛所指點的‘陰陽言心、縱橫捭闔’的核心化爲一篇又一篇有關於本派學說起源、概念、本質、職能、類型、形式、結構乃至世界構造和天地人三道認識的錦繡文章,華彩篆文。

因爲王詡太乙天仙圓滿之境的修爲所帶來的思維運轉速度,只是數百息,王詡便以‘陰陽言心、縱橫捭闔’爲核心將自己往日思想的理論化和體系整合出了縱橫家學說的雛形。

人道意志在這一刻也於雲夢山山巔顯化,化成一條九爪真龍牽引着周朝的國運及天地之間的文道正氣注入王詡的天靈之中,王詡直接跨越文道的學子、學者兩階成爲了文道大師。

而在王詡的頭頂之上,由人道篆文牽引天地法則凝聚的只當存於概念之中的理想世界逐漸的形成,正是縱橫家法后王的‘聖人所謂吉祥善事’的太平盛世。

李道虛雖然知曉王詡在修煉之餘在藏經閣之中閱覽了千書萬卷當稱一句“博聞強識,學富五車”,卻也不曾想過他竟然能夠因爲自己源自前世《鬼谷子》中的一句開篇之言便構建了縱橫家學說的雛形並以此牽引人道意志成爲了文道大師。

李道虛明瞭王詡隨後只差遊歷天下便可成就文道宗師、立下縱橫家、平定人間七國戰亂便可證就人道聖賢業位後亦是不由得喜笑顏開的道:“大善!”

等到王詡從頓悟之境甦醒過來之時已是第二日的寅時,見到李道虛已經離開了雲夢山的王詡跪倒在蒲團之上向着以往李道虛講道所坐的地方磕了上響頭也是出了道觀。

此時站在雲夢山山巔的王詡見到了他從未見到過的景緻。白雲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茫茫蒼蒼的雲海,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腳下是雲,天上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自己彷彿就要羽化登仙乘風歸去一般。

於是原先打算先在家中休息幾日的王詡猛地心生要去遊歷天下,覽遍萬水千山的念頭。

。。。。。。。。。。。。。。。。。。。。。。。。。。。。。。。。。。。。。。。。。。。。。。

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的數十年中,道家學說在尹喜的傳播下本就蔚然成風。當尹喜證就人道聖賢業位登臨火雲洞之後,闡教的赤精子又是是於億萬兆人族之中感應到了自己的機緣:道家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承前啓後的重要傳承聖賢命格‘列禦寇’。

赤精子轉世的列禦寇又本於闡教玉清,歸同於黃帝老子,以‘虛者,有無皆忘,萬異冥一,故謂之虛’、‘沖虛自然,不執不爲之義’及‘體道合真’爲基礎創立了道家的貴虛學派。

在尹喜與列禦寇兩位精於言文,達於傳承的聖賢的努力下,道家學說在法儒墨三家爭論不休的時刻已然成爲了最爲寬泛又最爲被民衆認可的思想,甚至包括法儒墨三家的門人大賢本人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被這老子思想影響。

而因爲道家學說其實質隱隱然關係到玄門三清的緣故,其中所出的人道聖賢自然會涉及到三清所立的人闡截三大教,在天地法理的影響下老子-列子-莊子的傳承順序也是與太清-玉清-上清的順序相同。

因此此時根據李道虛與李冥的商議,列子證就人道聖賢業位之後正是李道虛分身寒鬆道人代替已死的鯤鵬老祖轉世爲莊子的時機,寒鬆道人來到了幽冥界準備釋放吞噬鯤鵬老祖而於紫府靈臺之中生成的第二元神,使其轉世爲莊子。

第一百二十一章龍九子入人族,雙龍會爭皇位第一百二十三章闡教出手,兩軍大戰第四百六十九章釋迦判斷,燃燈發難第三百一十章斬殺卯光,最後準備第五百零四章丁甲火煉孫悟空,不識機緣出兜率第五百一十一章宣告天地,初步功成第二百三十二章禪定印,拜師完第三百八十七章職位任命,後院談話第二百六十一章無極望虛,吳剛對問第五百零五章如來一掌鎮悟空,大鬧天宮劫數完第一百八十章六十四翼,滅世魔法第二百七十六章大羅山神,人王陵墓第四十章 阿修羅教立,冥河準聖後第一百二十四章雅典娜召見,再次被算計第二百零四章毀滅血族貴族,斬卻血脈鎖鏈第三百二十一章三身齊至,圓盤明鏡第一百七十七章融合位面大手筆,地核浮空提豐出第五百零二章既定之路,西遊起始第二百四十五章多難苦海,無心少函第二百二十三章七曜喪命,西方出手第一百一十九章燭龍之求,人龍結盟第一百零九章種樹算計,言探鯤鵬第八十一章 直入測驗第三大關,細數人族十九天驕第一百五十二章四大屬神來襲,燃燒爆炸擒人第二百五十一章返回現實,達到終點第一百二十五章雅典娜的屬神,光明神俄狄普斯第一百零八章截教出手,女媧提議第五百一十八章十年時光逝,四聖入媧皇宮第三百二十八章賜量天尺,業位道果第九十五章危機解除,陸壓心魔第四百章衝出生門,死門狀況第一百八十六章痛毆,喝罵第三百三十二章打開囊袋,大能注視第一百三十九章原初之戰,天人五衰第二十二章 人族終出,女媧成聖第一百一十八章龍子脫困,燭龍出世第四百零七章十歲嬴政,始皇之路第五百一十三章域外界狀況,入空間蟲洞第四百九十六章後手撼心,三擊終殺第二百二十四章楊昭被奪,九耀黯淡第二百五十六章苦等不至,問天改革第八章 晉升太乙第四百八十章道虛立規矩,百越歸大漢第五十六章吳剛出世,人族再興第一百六十章阿波羅身死,雅典娜中計第七十四章 通天原始同心思,闡教截教齊出手第一百二十四章逐鹿初戰,道虛出手第三百零五章冥河入甕,利益分配第四十二章 后土化輪迴,十殿閻羅出第四百七十三章白馬馱經,闡教狙擊第四百四十五章元牟定界,李冥演技第二百二十三章七曜喪命,西方出手第三百七十八章秩序復甦,鴻鈞屬相第二百三十章天道心思,百忍出世第四百一十章人族新形勢,尉繚乞骸骨第二百八十五章昊天之懼,血海倒灌第一百九十四章血系魔法,該隱殺人第一百三十四章人族發展,道虛降世第五章 機緣?孽緣?第一百六十七章阿瑞斯顯形,雅典娜出場第一百八十九章上帝的選擇,該隱的未來第二百七十二章太康喝罵,妖胎驚世第四百零六章連橫六約,始皇降生第二十六章 鯤鵬再出謀,洪荒天婚成第一百三十九章獅鷲騎士團,少女的心思第三百一十章斬殺卯光,最後準備第二百三十章驪山道場,誠心分析第六十八章 星辰死,巫妖滅第一百八十六章痛毆,喝罵第四百四十一章元始報復,戰果由來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戰開始,和光同塵第三百八十三章巫族入夥,衛鞅入秦第五百一十章會談完畢,西遊之末第三百五十一章通天見盤古,大勢卷人間第四百九十五章玄光越界,律令審判第一百八十五章遭算計陷入難關,終吸收位面晶石第七十八章伏羲拜師李道虛,女媧控訴西方教第五百零七章得知佛法根性本源,三方各分西遊劫數第二百二十章截教事宜,丈夫行徑第二百三十四章楊李之交,試煉開始第六十一章東王得救,天宮被吞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行天光遁空梭,多難苦海入幻境第二十二章 人族終出,女媧成聖第十五章 登不周山頂第一百九十五章聲波控制,戰爭巨獸第三百四十九章萬仙陣圖,諸神輪迴第二百九十七章太元現狀,再見天蒼第四百九十二章道虛最後之戲,化入法則構架第三百一十六章黑天之域,伐天開啓第四百八十三章董子發言,人文大道第二章 鴻鈞第二次講道第二百七十八章夏啓之言,離開陵墓第十八章 鯤鵬定計,欲殺紅雲第五百零八章會談僵局,道虛後手第四百五十一章陳勝死,項羽興第三百一十五章不顧一切,黑天至尊第二百四十四章實時監視,鬼界大能第一百章伏羲入幽冥,李冥許下界第四百九十三章人族沉浮,光影終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軒轅繼位道虛收心,奧林匹斯神話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