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孔子證道脫人道

在諸天聖人皆有顧及的情況下,青玄的這一手自然是惹得諸天大能紛紛側目。至於青玄動作當中的含義,諸天大能都很清楚,無外乎就是昭顯自己的實力,表明幽冥地府當中主權的同時,給予諸天大能和仙道三清的警告罷了。

要知道從輪迴出現以來,一直把持着幽冥地府的青玄道人,在讓出幽冥地府的部分權柄交由仙道建立天庭地府的時候,已經是讓諸天大能好生驚異了一番,不過終究還可以認爲是仙道讓出部分利益,來爲玉帝立威。而隨後又有佛門得到青玄道人的認可,在幽冥之中苦海陰山上建立了佛門地府這件事情,就是讓不少人動了歪心思。在這些起了貪念的仙佛大能看來,這一情景正是說明青玄道人沒能力繼續把持幽冥地府這塊大蛋糕了,於是一個個都是想要在幽冥地府當中渾水摸魚一番。

故而青玄道人此次如此不顧後果的出手,少不得就是帶着敲打那些起了歪心思的大能的意思。至於警告仙道則是在部分頂尖大能眼中才能看出的道道了,在一般仙佛大能看來,青玄在幽冥之中天庭地府建立的時候是全面放任,任由仙道降低其存在感,而在佛門地府建立的時候,卻不顧後果的打壓佛門地府,明顯是心向仙道,不喜佛門。

可是這一情景在頂尖大能看來,青玄明面上是在打壓佛門,可是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在敲打仙道呢?要知道早先仙道剛剛建立天庭地府的時候,雖然沒說明什麼,但是卻是隱隱降低青玄幽冥地府的存在感,將其稱之爲酆都地府或者陰曹地府,有意無意將太高的天庭地府的位置,讓人們認爲天庭地府乃是獨立的存在。

而現在青玄這一動作,雖然沒有明面上說明天庭地府的本質被其把握,但是這些頂尖的混元大能那個看不出來其中的含義,要知道他們雖然看不出地藏王會一入地府就嗔念橫生的原因,但正是因爲其嗔念橫生的原因,他們看不出來,所以他們才能肯定是誰在背後推了一把,故而對於青玄道人的敲打他們並不意外。

至於青玄不尊敬聖人,呵呵,諸天大能誰不知道青玄道人他本尊本身便是一個深淺的聖人,雖然他本尊遊離在天道之外,但也不是真的不能進入洪荒,同時青玄本體作爲人書,是天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洪荒之中那個聖人會沒事找事,毫無理由的去動他。畢竟當年道祖也只是懲罰其不可出幽冥地界,而不是把他鎮壓了了事,雖然道祖如此不知是何原因,但是諸天聖人也沒那心思去試探,最後再加上上清聖人在一些事情上又是硬挺青玄道人的,故而很多時候諸天大能不會把青玄道人當作大能來看,都是把他看作一個相當於聖人的存在。

也不知道這天地間是因爲大劫之後進入蓬勃時期的原因,還是因爲佛道爭鋒讓天地進入新的多事之秋,反正在幽冥地府事了之後,洪荒又有大事出現,有一位聖賢竟然真的勉強超脫了人道的束縛,在人道之中走了出來。

雖然這位聖賢的案例也是近乎不可複製的存在,但是終究不似那些偶然超脫的人族一般,毫無規律可言,故而便是給了洪荒人族諸多聖賢一個盼頭,他們紛紛欲要效仿這位超脫人道的聖賢,做出一番自己的功績了,而這位超脫出人道的聖賢便是後世所爲的大成至聖先師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孔仲尼,孔大先賢了。

而孔子的超脫道路,之所以稱之爲近乎不可複製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儒學的積累和其盛興的時代幾乎不可複製,故而孔子超脫的道路幾乎不可複製。

當年老君入命運長河破去秦朝氣運,使得秦朝根基大損,加上焚書坑儒造一事,不僅讓其威望大減,更是讓天人兩界芸芸衆生仙佛皆是盼其滅亡,故而在秦始皇死後不過數年的功夫,天下義軍就是蜂擁而起,推翻了暴秦。

而在項羽因爲打敗秦國主力的同時,更是攻入秦朝首都咸陽,故而自立爲王,號西楚霸王,建立西楚王朝,以天下共主的姿態分封各路抗秦將領,同時把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封爲楚義帝。而項羽這一舉動就是讓原本自己原本快要成型的帝皇龍氣,重新退回諸侯蛟龍之氣。

畢竟不論是冊封諸侯還是楚義帝,都是對他身上帝氣的傷害,先不說從秦朝開始,諸侯時代進入尾聲,諸侯制度無力抵擋人道大勢,項羽這以一己之力對抗人道大勢的行爲,自然就是讓自己大傷元氣,爲他最後被其封爲漢中王的劉邦代替埋下了禍根。

而比起從帝皇龍氣跌下來的項羽,劉邦卻又不同,劉邦雖然因爲項羽不滿自己以逸待勞先進入咸陽,被冊封到因爲大戰而變得蠻荒落後的漢中、巴蜀一帶,成爲漢中王,統治漢中郡、蜀郡與巴郡一帶地域,但是漢中郡、蜀郡與巴郡一帶地域並不是真的不行,只是因爲當時連連大戰變得荒涼罷了,所以此地並不是真的荒蕪之地,並不會限制劉邦的發展。同時劉邦因爲當年赤帝之子斬白蛇和招降了秦始皇長子扶蘇之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嫡長孫秦三世嬴子嬰兩件事情,成功的把整個秦國殘留下來的龍氣給吞了,故而成就其稱帝的基礎。

因爲楚王朝並不受人道承認,故而時候又是一番楚漢爭霸方纔定下乾坤,楚漢之爭以劉邦成功的反攻了項羽,毀了西楚王朝,建立了自己的漢朝而終止。同時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秦朝的毀滅給劉邦帶來太大的壓力,劉邦在建立漢朝初期就是十分崇尚無爲而治,講究藏富於民,而他這一舉動也是得到仙道氣運庇佑,故而收效甚爲顯著,在建朝之後,不過區區數十年的時間,就是讓國家人口繁衍,國力雄厚,百業興旺,而在這個鼎盛的時候,無爲而治的弊端便是一點點的顯露出來了。

在無爲而治百家爭鳴進行數十年的治世之後,這個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不僅恢復了戰爭帶來的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天下財貨得以堆積,同時也是造成了豪強林立,世家宗族的勢力快速膨脹起來,有的時候甚至出現一州郡之力尚不及一宗族之力的情況,故而就是使得朝廷威權大失,不時有不法之徒橫行。

同時不知道是不是無爲而治的影響,反正隨着在朝廷威信大失的同時,這些寬延的政令,不僅不能進行有效的約束百姓,甚至讓有的人以此爲屏障,開始動搖國之根本。雖然因爲種種原因,當初七王之亂不沒有造成什麼動盪,但是卻也堅定了新任人王改革的心思,卻說新任人王漢武帝即位之後,便是改道家之策,以外儒內法爲主,開始排斥其餘學說,隱隱有着擺出百家獨尊儒術的味道,而正是因此,兒時的農家、兵家、商家等學說都成爲各自行業的指導性技術性思想,而不再是立國之本,從此之後人族之中甚少出現以戰、以農、以商等立國之道!

而儒家盛興至此,自然就是驚動了呆在火雲天當中的儒家聖賢,儒家諸多聖賢都是呆在儒家聖地,無涯學海春秋閣當中,這春秋閣雖然成爲儒門聖地但其中的佈置卻是簡簡單單,不見白玉,不現金銀,就是珍貴一些的花草都沒有,可謂是陋室茅屋,而唯一能證明此地是儒門聖地的便是這茅屋中的浩瀚典籍了。

而這無涯學海春秋閣當中原本正在談經論道的孔仲尼、孟子、子思、曾子、荀子五位聖賢,正講到精彩之處,周身慧光流淌,盪滌寰宇,書香之氣,直衝雲霄,錦繡文氣,演化詩書,最後結合浩然正氣,就是化作諸邪避退的浩大光明運氣籠罩整個無涯學海。

五位聖賢當中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孔子,孔子白鬚垂胸,面若孩童,紅潤晶瑩,本盤坐一草蓆之上,靜靜聽着自己後輩的談論,正要插上一句的時候,就是心中一動,停下不講,望向人間,看着人間不斷冒起的股股信仰願力向着無涯學海飛來,就是把學海渲染的五光十色,氣芒沖天,在心中歡喜不已,也是開始查看是怎麼回事。

孔夫子心念一動,頭頂之上雲光一閃,就見《詩》、《書》、《禮》、《樂》、《周易》、《春秋》、《論語》等與其有關的書作紛紛互相,隨着書頁翻轉,就見萬千上古文章浮現,微言大義,盡顯道德教化,有股股瑞氣從虛無垂落下來,孔子在知曉其中玄妙之後,就是頗爲感嘆的對其餘四位聖賢言道:“想不到這一代人間人王竟然如此推崇我儒家學說,使得我儒家奪取了百家氣運,隱隱有擺脫諸子百家,獨樹一幟的苗頭。”

四位儒家聖賢雖然隱隱猜出一些,但是聽到孔子的確認,不由就是紛紛喜上眉梢,表現出大歡喜,而無涯學海隨之生出煙霞萬道,一時間將春秋閣渲染的霓虹散彩,走獸相賀,飛禽和鳴的祥和勝景。而聖賢之中主張人之初性本惡的荀子在欣喜之後,就是若有所思起來,這個教出不少法家先賢的儒家聖賢,此時眉目中閃過道道皓如日月,璀璨耀眼,變化的智慧神華,彰顯無量大智慧的同時,就是爲其提供種種便利,而隨着神華最璀璨之時,荀子就是突然出言道:“我等是否能夠藉助這股助力,幫助老師更進一步?”

荀子此言一出,頓時就是讓其餘四人大驚,要知道孔子作爲儒家創始人,上古人族大賢候岡頡的轉世之身,一身功德人道氣運積攢的極其恐怖,故而在其建立儒家後不久便到了聖賢巔峰,擁有極大的神通,成爲不次於天地間任何一位大羅仙家的存在。可是後來哪怕孔子他先後教化出四個頂尖的聖賢,卻依舊無法更進一步,只能讓自己的功德氣運積累到足夠讓混元中期的大能,見到他也要禮讓三分而已,故而荀子的話怎麼會不驚到了他們。

孔子正打算勸他們放棄的時候,但聞曾子開口道:“荀子所言雖然可能性不大,但是藉助此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人道氣運,加上我等四人相助,老師倒也不是沒有可能更進一步,只是老師更進一步之後該當如何?”曾子作爲孔子之徒,乃是黃帝和夏禹的後裔,曾經著書《孝經》,爲天下立德,故而對於幫助孔子還是頗爲在意的。

而子思,作爲孔子嫡孫,儒家大賢尊者,曾在人間著書《中庸》,大談君子之道,爲人處事之法,雖然看似隱忍含蓄,但卻又暗合無窮道理。此時見孔子有跟進一步的可能,連原本溫和恬淡的氣質都丟到一旁,就是略帶着急的看向一邊的孟子孟軻這位僅次於孔子的儒家先賢。

孟子看了一眼從人間不斷滲入無涯學海的道道瑞氣和玄黃功德後,又是看着春秋閣中鎮壓儒家氣運的萬千書著在不斷噴涌書香之氣,吸納吞吐着這些天地間獎賞的教化功德之氣後變得越發玄妙,就是開口道:“若是再加上這春秋閣中的浩瀚典籍,老師確實有極大的把握更進一步。”

荀子聽到一直和自己不對付的孟子也發出贊同,就是先行表態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麼爲了我儒家的未來,還請老師恕罪。”荀子說着頭頂上就是道道文氣生出,一座學府從其眉心飛出,落在文氣雲海間,若隱若現,這學府正中有一個書寫着稷下學宮浩大牌匾高懸在那裡,這稷下學宮作爲諸子百家曾經在辯論的所在,凝聚着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光輝,故而這學宮當中的一桌一椅,莫不蘊含天地道德,先賢思想,此時一出,自然就是不斷散發萬千毫光,盡顯思辨之氣,萬千學子論道爭辯之無上道音,就是將散在天地間,被打壓着的百家氣運收集過來,化作一股亙古長存、萬劫不移的意念恍若長河,也彙集到孔子身上。

荀子很清楚孔子恐怕不會輕易接受這個提議,故而先下手爲強,就是直接把這事情給先斬後奏了,而孟軻見之也是輕嘆一聲輕聲喝道:“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

隨着一篇恢弘至理名言出現,就見無量浩然正氣從虛無當中傾瀉而下,浩浩蕩蕩的朝孔子身上傾瀉過去,加之其身,爲其匯聚無量氣運。如此巨量的浩然正氣也就孟軻能夠驅使的了了,這孟軻同那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的荀子不同,他並不以文氣化物,而是將自身文氣結合天地浩然正氣凝結於頭頂之上,化作白熾雲光外,又凝聚出一杆萬世春秋筆。

這春秋筆乃是天地浩然正氣所化,身形浩大如山峰,筆鋒犀利如劍芒,上面上古道韻密佈,又有萬千天地至理彙集,化作聖賢文章在其周圍若隱若現,當真是讓天地要魔鬼改見之驚懼不已。同時此筆在龍蛇遊走,銀鉤鐵畫之間,書寫天下典籍,斷人生死,定下言論,讓鬼神莫不敢近,避之不及,故而儒門之中除去孔子之外,唯有持拿春秋筆之孟子可以輕易驅使浩然正氣,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隨着一聲聲《孝經》經文誦讀,就見無數香火涌現,絲絲縷縷,青煙嫋嫋,其中好似有無數披麻戴孝之人痛哭流涕,紙錢飛揚之間,又好似有無數父慈子孝的景象,展現着人間長存孝義凝聚萬千玄黃功德之氣,結合曾子一身文氣,就是化作一個浩大的“孝”字,帶着萬千氣運落在孔子身上。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又是一陣大道倫音涌現,響徹寰宇,就見子思子口誦華彩文章,闡釋大道學說,一字一言顯露微言大義的時候,其頭頂之上就是涌現無數文氣,化作萬千峨冠博帶的儒門學子,手捧華篇,刻苦誦讀的場景,凝聚天地間浩大的氣運雲光,化作滾動如潮的長河,浩浩蕩蕩的朝孔子涌去。

此時,得到四方相助的孔子,渾身就是越發晶瑩剔透,遍體隱隱彩霞繚繞,無數華美文氣化爲仙鶴,在其四周翩翩起舞,其聲啾啾,動聽悅耳,又有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不斷浮現,散發萬千花香,讓人聞之神清氣爽,疲乏盡去,最後其頭頂上的文氣福雲也是越發的玄妙起來,萬千浩然絲絛垂落,點點正氣寶焰在燃燒了他體內雜氣之後,就是如檐前滴水一般,涓涓不斷的滴落下來。最後隨着四位聖賢一聲大喝,就見春秋閣中浩瀚典籍散發出萬千文氣,涌入孔子體內,孔子頓時遍體生光溢香,其光無形無色,照耀諸天,洞徹幽冥,清香淡雅,有梅之傲、蘭之幽、竹之堅、菊之淡,甚是玄妙。

ps:儒家五聖指的是: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五人,因爲顏子偏向於孔子的翻版,所以我這裡把他排出去,還有孝經具體是誰寫的歷史上並不清楚,我把其放在儒家孝子曾子上面還請大家見諒啊······

第254章 北歐天地世界樹第74章 多方算計十日出第205章 玄微一語道天機第75章 太陰慈心太陽禍第2章 仙山之中五行仙第132章 月輪崩毀晨曦暗第92章 二聖前來爲三皇第348章 世界變遷爭鬥出第81章 羲和隕落帝俊悟第17章 南極採光煉至寶第159章 玄微通天賭鬥約第102章 巧遇虛佑鬥妖仙第221章 十絕三元亂乾坤第336章 重重劫難佛難度第11章 開壇講道至寶出第27章 不周山上靈根熟第402章 無可奈何唯靜候第379章 勝算渺茫二計出第151章 大尤煉兵白虎殤第252章 仙佛事了探異界第331章 西遊暗潮亂更亂第300章 孔子證道脫人道第52章 后土遊歷至血海第319章 洪荒咋變玄微失第161章 軒轅掌天刑天伐第73章 人族意志十日現第350章 戰神稱王諸神相第247章 截教重立佛道殤第126章 淬鍊法寶應劫數第218章 文殊寐光初爭鬥第41章 不周山邊算黑河第169章 神農昊天兩敗傷第153章 初次交手慘敗歸第227章 公明借寶六慾隨第306章 爭爭吵吵終結束第97章 雷神之殤伏羲出第73章 人族意志十日現第169章 神農昊天兩敗傷第372章 紫霄宮中論辯鬥第330章 西遊大幕暗潮涌第177章 一言不合聖人戰(下)第1章 盤古開天變數出第301章 道儒事起佛東進第207章 子牙爲相西岐反第306章 爭爭吵吵終結束第6章 欲得清淨劫難停第382章 多重算計終得手第266章 諸子現世混沌鬥第101章 洛神情傷建木出第244章 玉虛金仙悟佛光第264章 媧皇開天玄微護第174章 昊天算計人皇位第13章 鴻鈞收徒混元秘第187章 蟠桃會上因果生第137章 一招失算步步失第138章 棋差一子滿盤輸第191章 夏商更替人道興第284章 昊天受創入混沌第158章 上清玉華劍道爭第304章 大戰即啓各備戰第79章 帝俊震怒帝江阻第30章 脣舌相爭爭鬥起第148章 青離抉擇軒轅出第74章 多方算計十日出第59章 孔軒鈡琪惡鬥傷第249章 三品金蓮何處來第91章 昊天稱尊玄微算第181章 治水妖禍巫支祁第33章 陰陽交匯天婚成第253章 初至異世頻試探第201章 哪吒出世命已變第402章 五聖聯合定劫時第249章 三品金蓮何處來第303章 洪荒無事希臘有第135章 對戰七情魔女魅第136章 七情豈是弱女子第174章 昊天算計人皇位第108章 玄門避退試神農第254章 北歐天地世界樹第213章 三陽失言玄華救第258章 十二主神齊聚會(下)第329章 佛法東傳菩薩行第158章 上清玉華劍道爭第404章 萬法歸元天道崩第173章 大鯀天誅大禹出第385章 滅世大劫倒計時第320章 歐羅巴內千年變第205章 玄微一語道天機第178章 證道法器乾坤鼎第367章 大戰將起幽冥暗第148章 青離抉擇軒轅出第99章 星辰河洛至寶出第324章 羅馬察覺欲反攻第18章 二講將起暗潮涌第181章 治水妖禍巫支祁第314章 猴王出海事端起第159章 玄微通天賭鬥約第187章 蟠桃會上因果生第386章 地獄天堂爭鬥出第90章 人道完善主角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