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征戰天下

熊城捷報頻收,這多虧了始鳩和韓雁兩族之人,只有他們訓養的鳥兒才能夠這麼快捷地將消息傳到熊城。

這段時間,鳳妮幾乎將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投注到有熊的事務之上,兼且還要處理一些關於華聯盟的事情。不過,她很樂意這樣,每天都有好消息傳給她,使得她也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只有在夜深人靜之時,她纔會想到軒轅,而這時,疲憊的身體才似乎找到了一個歸宿。

是的,她所擁的這一切,都是軒轅所賜,若沒有軒轅,她怎麼可能會有今日的成就?若沒有軒轅,她也不知道有熊此刻究竟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生命,像是一場遊戲;生活,便像是一個無法禪釋的夢。

鳳妮或許是要感謝蒼天,能讓一個橫空出世的軒轅來相助於她。而軒轅便像是一個奇蹟一般,以無可比擬的速度崛起,而有熊族的繁榮和強盛也是軒轅所創造的奇蹟的一部分。

鳳妮不能不爲之感慨,當她第一次與軒轅在有邑族相遇之時,她絕沒想到,這個有些特別的年輕人竟然能夠助她成就今日的地位,更沒有想到,軒轅竟會成爲今日這樣一個名動天下的風雲人物。

如果當初她沒去有邑,或軒轅沒有與自己一起離開有邑,那他會不會發生之後的一系列際遇呢?會不會成就今日這樣一番基業呢?自己的命運又將是怎樣一種形式?而軒轅的命運又將是何種形式呢?

這是一個沒有人能夠回答的問題,事實上,究竟是軒轅的命運改變了鳳妮,抑或是鳳妮的命運改變了軒轅呢?這是一件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或許命運本身就是錯綜複雜的,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便是命運。

熊城之中,人人都很忙,包括每一位能域子民,他們在除了勞作外,還要以一種極大的熱情相迎降服有熊的外族之人。

當然,他們絕對樂意這樣做,看着自己的部落不斷強大,這是他們心中的一種驕傲。能夠爲自己的部落強大出一份力,這是每一位有熊子民的光榮。

只有看着自己的種族壯大起來,他們心中的安全感纔會更重一些,這是自然的。

事實上,有熊子民這些年從來都不曾有過這數月來這般激動,這般興奮,這般歡躍,而這一切皆因爲軒轅的到來!

此刻,再不會有人懷念創世大祭司和蒙絡所主事的時代,那一切彷彿都已經過去,成了歷史,甚至不會有人去追問創世和蒙絡的死因有何可疑之處,即使是十大城主中的四人死去之因也沒有人再去追究,彷彿在有熊子民的心中早已經忘記了這一切,而只記得軒轅給他們帶來的驚喜,帶來的歡慶。

世事便是這樣,人心也是這樣,當成功者的光輝正盛之時,就不會有人注意光輝之下的失敗者。

而軒轅的成功簡直是一個神話,創世和蒙絡的過往影響,自然會淡出有熊子民的記憶。而此刻,團結各部落正是軒轅所提倡的,而所謂的華聯盟更是有聲有色。軒轅的仁義更是所有人所敬服的,因此只要是軒轅所提倡的事情,都可以在熊城之中調起極高的熱情。

軒轅不在熊城了,許多人都知道,但是由軒轅一手所建起來的威望卻是絕對難以磨滅的。熊城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正在奉行着軒轅的計劃,並實施着軒轅所定下的策略,這也是有熊能夠得以繁榮的根本。

每一個人都絕對堅信軒轅的決策,只因爲軒轅的決策都已出現了成效,這些人也是有眼力的。

元貞長老和熊城之中的許多人都慶幸擁有軒轅這樣一個太陽聖士,若非如此,只怕有熊還要繼續呆在那個毫無作爲的時代,甚至會發生倒退。

*******************************************

軒轅諸人終於走出了太行山脈。光是走這太行山脈,便花了他們整整七天時間,想想還有那麼多的路要走,這真是一件讓人頭大的事情。

軒轅此刻又是身負重傷,天寒地凍的,到哪裡去找座騎呢?如果沒有座騎的話,實在是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到達崆峒山,而這些日子,有熊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變故呢?惟有減少在途中所花的時間,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其它必須解決的事情。此刻的軒轅可不是昔日的軒轅,牽一髮而動全身,普天之下最爲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

所幸的是,軒轅身邊仍有四匹健馬,這不知是值得慶賀,還是應該爲之感到悲哀。

當然,擁有四匹戰馬還算是幸運了,軒轅雖然不能夠騎馬,卻可以在馬背之上搭一付擔架,而軒轅便躺在這個以小獸皮乾草搭起的暖擔架之中,倒也不是很受罪。兩匹戰馬以木架接在一起,使之不會散開。

出了太行山脈,道路倒不是很陡峭,所以兩匹戰馬並行,並不礙事,而且馬背之上還可以各載一人掌繮。

由於行路不快,戰馬也並不是很累,只是一路上找不到多少草料餵馬,而且這又是下雪天,不過幸虧這些戰馬依然有着野馬的習性,會自己找草吃,有時也啃啃樹皮,倒也不會餓着它們。

而這羣人無一不是高手,更是餓不着,大不了便烤肉吃。一連數日大雪,各種野獸動物極易捕獵,只要你有足夠的本領,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食物。

滿蒼夷的速度最快,她自然被派出去探路,去找哪裡有座騎的小部落,然後回來相報。

*******************************************

葉皇親自趕去神堡,對於神堡的作戰,這是很重要的。神堡也是九黎的重地,這一年多來,九黎在神堡之中花了不少心血,更自本部運來了許多糧食和物品。因此,龍族只要攻下了神堡,將會獲得更多的東西。

葉皇並沒有志記,當日離開神堡時,軒轅命郎氏兄弟將神堡之中的糧食埋藏在一個地方,他此刻便要動用這些資源來充實這兩千戰士。

當然,神谷中的一切儲備就足以支持他們作戰幾個月了,那是經過風騷二十多年的經營,之中自然是儲備了很多東西,無論是糧食,還是布帛、皮貨及珍寶,而這些都將屬於龍族,抑或是說屬於華聯盟,如果再佔了神堡的話,便等於佔了九黎的半璧江山和一半的財寶。

不過,葉皇並不將神谷中的東西全部都屯在其中,有的,他派人送去範林,只留下必要用的物品。

葉皇其實知道,自己在九黎之地呆的時間也不會太長,若是少昊歸返,調集了所有兵力對付他們,那時他們便將陷入苦戰之局,而這卻不是軒轅所想見到的。

軒轅只是想乘少昊北上之時,對其實力大加削弱,但是少昊一回兵,他們也要撤兵了,因爲他們根本不是少昊的對手,而且又沒有熊城那樣的堅城相守,這便使得葉皇不能對九黎作太多留戀。但是作爲神堡和神谷這兩大九黎要地,軒轅卻是想要得到的,因此命葉皇一定要奪下這兩地。因爲這兩地,即使是少昊來攻,只要多派高手,仍能夠守得住。

葉皇對軒轅的安排從不懷疑,彷彿軒轅說的可能便會成爲真理。因此,他親自來主持攻取神堡的大計。不過,蛟龍對一切已經安排得很好,只等共工氏的水路戰士相助,便可攻入神堡之中。

談到水戰,沒有人能夠與共工氏相比,這是不可否認的。這屬於水神一部的戰士,其水性之佳,可謂舉世無雙。

神堡的主堡乃是湖心,想奪神堡,就必須經過浮橋,抑或自水上渡過。因此,共工氏的戰士便缺少不得。

蛟龍卻是又另擔重任,那便是去偷襲自九黎本部趕來支援的九黎人。

蛟龍已經極適應這種伏擊戰和偷襲戰,這數百騎兵便是此次葉皇所帶來的最爲精銳的戰鬥力。

此次共有騎兵近七百人,兩百鹿騎,一百戰牛,四百戰馬,可謂是戰鬥力強盛之極。

**************************************

熊城終於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尚九長老自高陽氏傳書而回,卻是弄得灰頭土臉。一向與有熊關係不錯的高陽氏竟然不同意加入華聯盟,甚至是對軒轅出言不遜,意思便是說:讓軒轅這樣一個黃毛小子做華聯盟的總指揮,那華聯盟還有什麼發展的前途?擺明着就是挑釁軒轅的地位。

尚九長老大爲生氣,但是高陽氏的實力極爲強大,他根本就無法憑那幾人的力量去對付高陽氏,若是小部落,他們定會將之全部剿滅。

高陽王高陽烈爲人極傲,在他的眼中,彷彿是有熊應該臣服於他纔對,甚至一直都在提當年施妙法師是如何護送聖女鳳妮回熊城的功臣,彷彿一點也不知道施妙法師因盜走了河圖洛書而死於釜山一般。

高陽氏的力量在五虎族中僅次於陶唐氏,但也不會比陶唐氏遜色多少,因此對於陶唐氏派來的人物倒還是比較客氣。

高陽烈也知道陶基絕對是一個不好惹的人物,而且陶唐氏會耕織養植,在農業方面比高陽氏更興盛,那自是因爲木神的功勞,但這終是屬於陶唐氏的,因此,高陽烈對陶唐氏的人比較客氣。

熊城對此事確實有些頭痛,如果高陽氏不合作的話,那有熊向南方擴張時,將會阻力重重,這對華聯盟的穩定大計極爲不利。

“我們該怎麼辦呢?”宗廟之中,鳳妮顯然也沒有了主張,只好詢問元貞長老和吳回。

“具體情況,我們並不知曉。不過,大總管曾對尚九長老說過,有些事情他可以全權決定,無論是依大總管的計劃還是按尚九長老個人的行事作風。”吳回回應道。

“不錯,高陽氏若不能配合,我們休想順利南進,這是可以肯定的,但以高陽氏的實力,若與之開戰的話,將會是一場長久的消耗戰,對有熊和華聯盟都是極爲不利的,說不定還會被別人揀了便宜。因此,這場仗我們是不能打的,惟有如大總管所說,高陽氏中誰反對,我們便清理誰!”元貞長老不知是不是受了軒轅的影響,此際說話也充滿了霸意。

“高陽氏本是與有熊交好的部落,在他們的族中,絕對有許多人會支持我們有熊的,只要找出這些人,並扶植他們,我想絕不會有多大的問題。正如大總管所說,我們讓一個支持我們的人當高陽王不就行了?”吳回認真地道。

鳳妮不禁點了點頭,事情也只有這樣發展了,這也是軒轅的主張。

在高陽氏之中,肯定有支持華聯盟的人,只要有這樣的人存在,那就好說。畢竟,高陽氏與有熊之間有近百多年的友好關係,這之間的深厚交情,定可使一些深明大義的人物偏向有熊。

軒轅當初也想到了這一點,因此他敢說出這些主張。

尚九長老對高陽氏其實挺熟悉,儘管高陽王高陽烈出言不遜,但是他並未歸返,而是留在高陽氏,至少高陽氏還得將他當作上賓看待,即使是高陽烈不留他,高陽氏仍有他的朋友會留他。

作爲有熊的使臣,高陽烈並不敢如何,雖然高陽氏強大,但是又豈能與此刻的華聯盟相比?而且,有熊的聲威正如日中天,除非高陽烈想與有熊開戰,但那種結果,只可能招至敗亡,這是他絕對可以肯定的。

因此高陽烈雖然狂妄,但卻不敢與華聯盟開戰,單隻華聯盟中的陶唐氏和有熊族就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何況還有那近來聲名大噪的龍族,更有其近鄰共工氏,這些無一不是難纏的角色。

事實上,高陽烈怎會不知道,有熊有大量的兵馬屯積在黃河邊?如果他們對付了尚九長老的話,只會立刻招來這些兵馬的攻擊,那時高陽氏便永無寧日了。因此,儘管高陽烈對軒轅有些出言不遜,但是他還得對尚九客氣一些。當然,他忽視了有熊人和陶唐人對軒轅的尊敬。

有熊人對軒轅的尊敬絕不是高陽烈所想的那麼簡單,他的話早就在尚九的心中種下了殺機。

尚九尊敬軒轅,因爲尚九心中早已將軒轅當成了真主,真正可以拯救天下的人!而軒轅給有熊所帶來的一切,都足以讓每一個有能人永遠感激他,而且,軒轅更是有熊族的大英雄。

這個時代是最尊重英雄的,而高陽烈污辱了有熊人心目中的英雄,也便等於污辱了整個有熊族。因此,尚九已經決定依軒轅的計劃行事,這便是他何以仍要留在高陽氏的原因。

******************************************

杜修的戰騎最先遇上對方的快鹿騎,雖然他有所防備,但仍然吃了一記敗仗,結果若非是戰馬騎兵起到了斷後的作用,只怕杜修這次要慘敗一回了。

不管怎麼說,杜修仍是敗了一陣,損失了近兩百名戰士,這是他出徵以來,敗得最慘的一次。

當然,相對來說,他還沒有徹底地敗,只是受了一些挫折而已。杜修不得不退後三十里駐紮,東夷快鹿騎的戰鬥力的確很強,而且奇襲更是神出鬼沒,所幸的是,軒轅當初針對快鹿騎訓練了一羣刀盾手,專門對付敵人的騎兵。

這些人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少沒讓快鹿騎佔到大多的便宜,那長鉤斷鹿腿、利刀斬鹿蹄的作戰方式,也給東夷的快鹿騎上了一課,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了來自有熊的威脅。

若是在昔日,只怕有熊戰士至少要再折損一大半,豈會只像今日這般,僅折損兩百餘人?

事實證明,有熊戰士無論是作戰能力,還是戰士的鬥志,都比以前提高了一個檔次,即使是面對兇狠的快鹿騎,也是人人奮勇搏殺,沒有人有絲毫畏怯的表情。

當然,若非杜修下令撤退,這些人定然會死戰到底。

有熊族的戰士似乎徹頭徹尾地變了個樣,不僅僅是在部落徵集兵員之時,人人涌躍報名,連那些婦女們也都極支持自己的兒子、丈夫去爲族人效力,能夠加入有熊戰士的隊伍之中,這是一種驕傲,是一種榮耀。

每一位有熊子民,每一位戰士都懷着這樣一種心情爲族人出力,其鬥志、其戰意豈會不高昂?

戰死,彷彿是一種榮耀,因此有熊的戰士們人人都奮勇而上,這是在創世和蒙絡當權之時所難以想象的事情。

此刻彷彿世界都變了,而這一切仍是因爲軒轅,是軒轅一系列的改革,一系列的治理,使得整個有熊族徹頭徹尾地變了。

事實上杜修也很激動,作爲一個主帥,自己的士卒竟然如此奮勇,如此激昂,他的內心也極爲感動。

自這些戰士的身上,他彷彿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那美好的和平時代。

能夠作爲這樣一支戰士的統帥,這也是一種驕傲,他沒有理由不爲之鼓舞和歡欣,同時他更堅信一定可以破去重重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杜修是最後一個撤退的人,他擁有如此高的鬥志,便是受了這羣有熊戰士的激勵,而他也真正做到了身先士卒——殺敵在前、撤退在後,與每一位戰士都是同一條心,而這種鬥志幾乎讓東夷人心寒。

衆有熊戰士的心中卻只有一個信仰,那便是軒轅!

他們的動力就是來自軒轅,彷彿軒轅便在與他們並肩作戰。在他們的心目之中,軒轅是能夠保佑他們的神……

第八章 刀擁靈魂第十七章 獵殺死者第四章 兵退漠北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十三章 龍虎結盟第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八章 風情萬種第十二章 以情設計第六章 崆峒求道第二十章 御水無敵第十二章 洪荒禁地第十五章 舉族同慶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一章 猿洞療傷第十九章 御水屠敵第九章 縱橫無敵第三章 矛宗絕技第十七章 無量神尺第七章 囚室春光第二十章 舉族遷移第十五章 洪荒危機第十八章 痛失族王第四章 破開心結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三章 離愁別恨第五章 打破僵局第二十章 刀碎老祖第八章 天樂長老第二十章 大獲全勝第三章 圍魏救趙第五章 治族之道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十二章 洪荒禁地第六章 論武風雲第一章 死谷之戰第七章 龍駒殲敵第六章 烈焰刀氣第八章 天樂長老第十二章 龍騰崆峒第二十章 聖女叛變內容介紹第六章 兄弟相認第十六章 星月殺機第十七章 河洛圖書第十七章 創劍之祖第九章 獨龍拳勁第十二章 奇功異技第三章 圍魏救趙第十四章 施妙法師第四章 深入沼澤第四章 七竅聖鎖第十七章 敗中求勝第十二章 重情重義第五章 意料之外第九章 廣成仙派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十章 郎氏三雄第九章 速腿破箭第二十章 御水無敵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八章 黑白二虎第九章 無火自燃第十八章 與狐交易第一章 智高一籌第十三章 絕世神鎖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二章 龍歌之秘第十三章 護法祭司第四章 破開心結第十九章 兵退熊城第十三章 自暴身分第十六章 星月殺機第七章 地神投敵第二十章 舉族遷移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八章 刀擁靈魂第十八章 風情萬種第十六章 神門真跡第三章 洪荒聯盟第十四章 重逢族人第八章 墨潭奇獸第八章 廣成仙長第十九章 神門初現第五章 魅女狐姬第三章 鬼方祭司第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十章 十日之約第二十章 山海戰士第六章 流放之王第十五章 返樸歸真第七章 人肉沙包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十七章 無量神尺第二章 征戰天下第四章 一招不敵第十二章 水神故居第九章 神谷元老第十章 孤獨高手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