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髏山,白骨洞。
鴻鈞道祖心思如何,石磯並不知曉。
等陸淵順利歸來後,她就命這個弟子閉關蛻變冥烏。
陸淵知曉事關重大,不敢怠慢。
皆因這不僅關係到將來道途,還事關冥日成敗,關係幾個兄弟死後榮耀之事。
無論對他,還是對金烏一脈,都是大事。
等陸淵一切步入正軌,陷入蛻變中時,石磯邁步朝着太陰星而去。
常曦雖然在巫妖大戰中倖存下來,但她身受重創,沒有數萬年休養,根本難以恢復。
石磯來此地,給這位好友送上一些靈酒,助其恢復。
至於吳剛,她沒有多管。
手心手背都是肉。
看在徒弟陸淵面上,她不好出手解救吳剛,索性兩不相幫。
這吳剛,也就是后羿,還是等着巫族來救吧。
在太陰星待上一段時日後,石磯轉身回到骷髏山,閉關修行。
這次謀劃,她雖未破境,但獲益匪淺,需要好生消化一番。
對正協助昊天,在原九重天舊址上開闢中千世界的天道六聖,石磯暫時沒興趣。
只要不妨礙地道,管他們怎麼折騰。
何況,玄門天庭出世乃是大勢,有助天387道運轉,石磯更不會阻攔。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她纔不會幹。
............
時光飛逝。
巫妖大劫波及甚廣,令洪荒天地生靈塗炭,衆生遭劫,各方勢力或多或少都受到波及,整日裡提心吊膽。
加上巫妖統御天地時,洪荒之中殺戮不斷,故而,此番大劫結束後,洪荒進入罕見平靜期。
巫妖兩族在舔舐傷口,其他種族同樣在休養生息,恢復元氣。
一時間,爭鬥與廝殺減少許多。
而幽冥界趁此機會,不斷壯大。
冥鴉族、九幽冥雀、九幽冥龍、鐵毛狗、九幽冥蝶、靈鬼族、血輻一族等種族實力盡皆突飛猛進,出現不少強者。
尤其是人與靈鬼一族結合後所生夜叉族,數量更是倍增,甚至誕生數位太乙金仙級別的夜叉,夜叉王更是達到了太乙金仙后期。
九千年後。
東海之濱,骷髏山。
一聲鳴叫響徹雲霄。
緊接着,一輪血紅冥日冉冉升起,正是陸淵。
經過九千年蛻變,他終於如願以償,晉升爲天地間第一隻,也有可能是唯一一隻三足冥烏。
最後,冥日落下,化爲一位青年道人,身穿血紅繡金袍,五官俊美,氣質獨特,和煦中帶着幾分冷酷。
石磯自修行中醒來,看着脫胎換骨的陸淵,她頷首微笑,滿是欣慰。
“很好!”
“你果真沒有辜負爲師期待。”
勉勵陸淵一番後,石磯擡頭望了眼蒼穹。
九天之上,六位天道聖人將原本九重天僅剩下的三個大千世界拆解,又分工協作九千年,已經開闢出三十二重天。
每重天都是一箇中千世界。
如今,只差一重天就會圓滿,成爲傳說中的玄門天庭三十三重天。
至於穿越者記憶裡的另外三重天,也就是三清天,估計不會這麼快出現。
一旦三十三重天成型,玄門天庭建立,就能名正言順掌控遠古星空。
在此之前,石磯必須要趁着太陽星權柄尚未有主,將冥日升起。
否則,萬一晚了,就繞不開天庭,需要結下因果。
石磯可不願意給玄門天庭插手幽冥界的機會。
念及於此,她帶着陸淵,打開一條空間通道,邁步而入,等再出現時,已在幽冥界內。
幽冥蒼穹之上。
青衣飄蕩,氣質出塵。
隨着石磯輕揮衣袖,被其用聖道法則溫養九千年的冥日圖卷徐徐展開。
山川湖泊,河谷平原,丘陵峭壁……縱橫交錯,應有盡有。
一座充滿幽冥火焰的巍峨火山上,更有一株扶桑火樹盎然而立,樹幹虯結,樹冠遮天蔽日,籠罩萬里之地,火焰法則與幽冥法則交織其中。
這株上品先天靈根乃是石磯用扶桑枝丫培育而成,若非有八隻金烏隕落後殘存太陽本源,差點兒就培育失敗。
伴着這件後天至寶徹底展開,石磯聲音驀然響起。
“地道在上,吾乃骷髏山石磯,今有感幽冥不全,特以冥日圖卷這件後天至寶爲基,化爲冥日,照耀幽冥,與冥月一起,日升月落,周而復始,養育幽冥衆生,推動地道演化,望地道鑑之。”
話音剛落,陸淵聲音緊隨其後,迴盪開來。
“地道在上,吾乃太陽之靈陸淵,今已成就九幽冥烏,自願鎮守冥日,調理陰陽,維護幽冥運轉,望地道鑑之。”
此話一出。
整個幽冥界都譁然大作。
就是地上洪荒生靈都滿是錯愕,想不到在這個衆生休養生息之時,石磯聖人竟然搞出如此壯舉,當真令人震驚又敬畏。
尤其是幽冥衆生更是興奮。
雖然已有冥月,但陰陽平衡纔是大道。
若是冥界多出一輪冥日,必將更加完善,本源大增,修煉環境與生存環境更加優越,甚至在某方面不輸洪荒大地。
轟隆!
地道有感,降下海量功德。
其中,四成落到冥日圖捲上,令其中空間蛻變爲一個小千世界,隨後,這件後天功德至寶升空,化爲一輪冥日。
日出東方,播撒光輝。
整個幽冥界都被照亮,多了幾分另類生機。
還有兩成功德落到陸淵身上,這位太陽之靈瞬間破境,成就大羅金仙,自此跳出命運長河,逍遙自在。
而且,憑藉這份功德,陸淵一鼓作氣修爲攀升至大羅金仙巔峰才停下,且修爲穩固,根基深厚,沒有絲毫虛無感,這就是功德玄妙。
“弟子多謝師尊庇護與栽培,生生世世絕不敢忘。”
對石磯躬身行禮後,陸淵騰空而起,顯出三足冥烏真身,直奔冥日而去。
在他進入冥日的剎那,冥日大放光芒,更加多了幾分靈動與造化。
另有半成功德落到素女、青女等白骨洞一脈弟子與童子身上,他們都曾爲冥日出力,如今,論功行賞,自然有其獎勵
剩餘三成半功德盡數落到石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