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歸納,第三篇 修正的圓周率真值

【因圓周率模式心中有譜,但邏輯分析要多次分析細化,爲此,之前發出的本章,邏輯上總有些差池,爲此,12月30日再次修正】在寫文過程中,畢竟沒有時間,因此,一些學術性的東西,沒有細細深入思考和研究。

就如文中涉及的圓周率,的確可以說是圓的基值,但還是有偏差的。

寫完書後,深入研究,得到了結果。

用積分模式,和空間延展模式,可以算出,3.2是圓周的基形值。

3.147540是圓周率的真值。

公式3*3.2*1/3.05

可惜,這裡不能發圖,爲此,要單純用語言說明這樣的積分方式,或許比較難理解,因這裡沒法發我畫的cad圖。

不知道能不能看懂。

轉一下我自己寫的文章吧,也是一種歸納。

第三篇分字,圓周率的基值,圓周率,六芒星,觀音蓮臺的奧秘

我研究的方向是文字以及文字蘊含的歷史和文明,爲此,我研究圓周率,其實是基於簡體字基礎上的研究。

首先,有一點是不用懷疑的,就是世界公認圓周率是華人先發現的。

事實上也是。

圓周率,一開始是由北緯32度左右的地方,也就是太湖區域,觀音娘娘張玉因觀影,並用竹片製作竹弓記錄月影得來。

但驚訝發現竹弓能形成一個正半圓後,張玉就開始了對圓的計算。

一開始,張玉是以1米杆子的影子是1.6米,來當做圓的係數,並用來製作長弓的,也叫弓長律,張律。

這也是張字蘊含的又一文明含義。

二個半圓合起來,就可算作是基礎圓周率,或圓周基值。

這樣的方式,就如張字釋家姓中的耶字,雙耳雙月雙弓構成,爲此,也叫耶律。

所謂的耶律皇姓,就是這麼來的。

如本篇圖1

爲此,有了分字,分字,八刀、八分構成,含義,可以是如烤到八分熟那樣的十分之八也就是0.8的含義,也可以來上八份這樣的八倍的含義。

用於作爲圓周率的基值,就非常貼切。

也就是圓周,是半徑r的0.8的八倍。

當然,換算一下,就是直徑D*3.2

用於圓面積也可以,就是3.2rr

並且這樣的計算,在直徑以3爲基數時,可以等分60

爲此,就可以很好的用於計算時間,於是,時鐘上除了以觀音得到的點爲單位之外,又多了個單位,就是分鐘。

這個0.8的圓的係數,也叫:分率。

但是,這個分率代表的圓周率是有一點缺陷的,就是它大了一點點,爲此,按照這個圓周率製作出來的圓,會有一點點大,於是,這樣的圓,一邊需要有一點點扁。

圓字,就是這麼來的。

此字,是內口之圓,和外口之圓,之間有偏差,一邊的邊緣得如貝般壓縮壓扁。

爲此用邊緣的緣音。

但這不影響製作錢幣。

至於貝字含義,正是軟體上加個蓋子,並在壓縮下,蓋子中的事物,如人字,延展壓縮而出。

就如白素貞這三個字,就是指三道豆製品工藝,白字,′日構成,雖是說天文,但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以磨盤分碎,爲此,粉碎的粉也就是這麼來的,素是絲布疊壓絲攪作素雞,貞就是貝字用螺旋杆加壓,壓制豆腐、百葉、豆腐乾。

白蛇精用的名字,當真是很白的。

就是如此,圓,也用在了錢幣的稱呼上。

那麼有偏差的圓周率可以日用嗎?

當然是可以的,就如我們要是把0.33333米定爲1米,其實也是可以的,只不過,使用起來會不太方便,並且在需要時候,需要加入誤差值。

畢竟越貼近日用常見事物,以及越好取整數,越便於用於計算的度量規則,才更容易使用,就如張玉觀音的最初,會以雙手五指來定正反二個5點,那就是爲了方便使用。

對於真正的文明來說,繁,代表的是愚蠢。

要知道人類一開始的一切發明創造,目的都是爲了簡,就如很多現代公司的制度規矩不斷往繁複發展,而不是追求有效,人們就把其定爲了沒有效率的官僚作風。

當然,3.2這個係數並不完全是偏差的,在圓的研究中,這是一個圓的未積分時的基礎形狀的係數。

也就是說,3.2可謂是圓基數,代表的是空間意義上的圓能存在的基本形態,沒有3.2這個基礎,就不存在積分意義上的圓,爲此,纔會有分字,要記下這個重要數據。

爲此,3.2有時候是可以用於計算的,用了它,可以得到更精確的值。

當然,在直接用它作圓周率時,會有一點偏差,但這也未必不行。

就如以3.2製作出的錢幣,有一個好處,雖然一邊有點點偏差,卻可以很容易確定古代的度量衡。

在古代,華夏以什麼來統一度量衡呢?

有幾種,其中最通用的一種,就是:錢幣。

那麼,在使用3.2爲圓周率時,可以用這一基礎上的一個數學定律:

以圓半徑的0.8爲邊長,以圓中心爲方中心,畫一個方,方面積真好是圓面積的1/5。

在這個定律下,圓直徑爲2.5的話,中心方孔的邊長正好爲1公分。

當然,開錢幣模子的時候,會把中間孔的1公分做標準,因這是統一度法用的。

華夏古代就以此定度和衡。

其中,衡的確定,涉及五銖錢的奧秘,錢孔的重量正好是整錢重量的1/5,以‘銖’爲去處中心的金屬的含義,五克中取除一克,稱之爲:五銖錢。

其朱,是在木的大截面‘一’中,用′去除中心的小界面‘一’,成爲珠子的含義,這是珠子含義。

或去除木上部的細處,也算朱,這是誅殺含義。

朱元璋的朱姓還是挺猛的。

又,以鉛銅各一半的比例製作該分幣,那麼,1平方公分白色銅鉛合金乘以0.1公分後,正好是1克,來統一衡,爲此,爲了紀錄這種鉛銅比例,觀音娘娘也稱五銖錢爲兩半錢。

現代歷史學家誤以爲是半兩錢,並有人制作了大量的僞幣。

即便那些僞幣也沒半兩重,合金比例也完全不對。

當然,這已然是考古辨識古董的學識,此篇不論。

一分錢、分幣、一圓錢,這些單位,都因這種計算而來。

同時,我們也可見,真正的釐米,是十分之一公分,釐這個字,差不多就是這個含義,帶外廓的孔錢中心一分爲十,並可以用這樣的孔錢,在弩臂長度爲固定值時,以這個值去觀察遠處,從孔中得到一公里的值。

也就是,一公里,正是把孔錢用在弩機上後,瞄準時,孔間目及的距離。

其公,比母小,錢爲母,孔爲公。

這時候,就看出前篇的母系解說是十分重要的,讓我們很清楚,在古代,公從來是比母小的單位。

就如女王下的大公。

同時,也可以看出,華夏的度量衡,都有文字對應。

比如絲米,當然是蠶絲的直徑,到了現代,我們工廠裡的老師傅,都一直還在用這個絲米。

爲此,真正的文明度法,是:

1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方米=10公分

1公分=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毫米=10絲米

1絲米=10納米

1納米=10微米

米字,以紂王之術,用誇張法得來,此篇不細解。

分米,以分帶有十分比的含義,與米字合用,是米的十分之一的含義,也叫一方米,和方的含義以及紂王之術有關,也叫方術,此篇不論;

公分,當然就是分幣中1公分邊長的孔,現代人和釐米混淆了;

釐米,口中十分,延伸之,可以測遠處之土,也如扳機中十字架,因而,此字,是孔中10分之1的含義,也就是說,是1公分的1/10;

毫米,也是現代毫米的10分之1,說的是毛髮直徑;

絲米,是蠶絲直徑;

納米含義,絲內分;

微米,是光學顯微鏡下的最小單位,微字,蘊含的就是顯微鏡技術,比如反文,表示顯微鏡下反向的鏡像,此處不細解。

瞭解真正的度量衡有多重要呢?

從cpu製造可見一斑。

Cpu的10納米技術,事實上都有1絲米,爲此,製造難度絕非老外忽悠的那個細小了不知多少倍的納米值,這樣,研究就有了方向,當然更容易達成。

當然,正如之前所說,這樣的圓周率,張玉是知道有偏差的,否則不會創出‘圓’字。

爲此,在真正需要計算圓時,張玉找出了更精準的圓周率。

不用懷疑,張玉娘娘的智慧,絕對是超越常人的,可以說,就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仙女。

她對世界的各種理解,導致了她能創造出文明,這是集大成於一身的結果,在遠古,旁人根本無法替代她,包括當時繼承文明的後人,都極難做到在觀音文明基礎上的發展。

可以說,高端文明的基礎,幾乎全部是張玉娘娘一人創造出來的,連計算機,都是觀音娘娘玩剩下來的,比如馮字,當然也是觀音娘娘創造的,代表的就是計算機二進制代碼,表示‘逢’二進一來堆碼,因而用逢音,爲此,就算油大人把發明計算機篡奪爲油大人,但那發明者的名字中,卻加了個單音姓von,說是古老貴族的尊姓,不用懷疑,這古老貴族說的就是華夏貴族,那就是馮的諧音,也直譯爲馮,馮姓,無疑是擅長二進制代碼的人。

張玉娘娘對圓面積的理解,就是如此。

在一般人看來,圓面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圓,只需要去比劃這個圓的尺寸,考慮圓周率,但但在張玉娘娘看來,卻不是。

張玉娘娘對面積的理解,卻是基於對空間和時間上的思考。

從華夏自古就有陰間的傳說,可以看出這一點。

陰間,並非後人的杜撰,而是最早出現文明時,就被認爲是有的。

當然,這裡說的陰間,不是神話故事,而是對宇宙空間的探討。

因這個陰間,就是一維空間產生的虛無鏡像體。

說起空間,當然就要考慮宇宙的本質。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呢?

宇宙,當然是宙思波構成的。

好比是磁場波。

宙思波,就如人的腦波思維,能幻想出種種事物裡,只是人的腦波幻出的事物,不能構成真實物體,但是宙思波卻蘊含着創造之力,她那幻想中的東西,都會變成真的。

那麼,這麼說來,似乎宇宙是有思維的?

當然有,人都有思維,宇宙怎麼會沒思維?

有人就笑了。

啥?宇宙有思維?真稀奇。

是的,真有。

就如你的腦袋有思維,我們就認爲你是有思維的,不會要求你的手腳也會思考。

而你的腦袋,事實上僅僅是你身體的一部分,還是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你的一部分會思考,我們就已然認定你是會思考的了。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人可沒脫離宇宙的,不過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好比是宇宙的腦袋。

你在思考,其實就是宇宙在思考。

當然,這只是邏輯方式的闡述,事實上,宇宙的整體思維是在更朦朧的狀態下的。

或就算以地球七十億人混合在一起來代替宇宙的腦袋,那麼所有思維混在一起怕也是混亂無比的。

所以毫無疑問,希臘神話中的宙思,用的就是華文發音。

所謂拉丁語系,當然就是拉壯丁盜用了華文拼音後,生拼硬湊的語言,拉丁,也是華文發音,就是拉壯丁的含義,爲此,拉丁舞都表示的是這種硬拉硬湊,人體還被生生扭曲。

整個歐洲,都是拉丁語系發展出來的。

再說宙思。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宙思波構成的,任何物體中,其實都有宙思波層面的‘縫隙’,所以你認爲自己的身體是實體,是別的東西透不進來的,然而x光卻可以穿透你的身體,電磁波也可以穿透你的身體,你的身體沒能力隔斷手機信號。

而金屬,雖有屏蔽磁波作用,但事實上它是因更能聚集磁力波更能引導儲存它們,吸引掉了宙思波,纔有了一定的屏蔽作用,並不是說,宙思波就不能穿透它們,相反,電力,就是宙思波的一種,它在金屬中極爲活躍。

於是我們也就明白了什麼是屏蔽,屏蔽其實是吸收吸引。

因而人的思維和宙思是極爲相像的,唯一不同的是,人腦的創世之力太弱了,不足以引動宙思波,創造出想要的夢境來,不足以創造出天堂地獄。

但基於這種理解,古人有了希臘神話中的宙思,也有了集合衆人一起祭祀,合力擾動宙思波,來達成心願的做法,人們認爲,只要心念能精純合力於一處,就能有效擾動宇宙的創世之力。

可惜,人們往往在祈禱時都是私心雜念,哪裡能形成合力。

因而,後人認爲,由於華夏造福於天下,古人只有祭拜觀音娘娘時,都在祈禱她在天堂中美好生活,掌管一切,也在地獄中懲惡揚善,掌管一切,能沒有私心雜念,並且,正是這種沒有私心雜念的祭拜,其意念力足夠精純,已然擾動了宇宙的創世之力,天堂地獄已然存在,觀音娘娘才成了三界之主,能掌管一切。

那麼宇宙的創世之力是從哪裡來的呢?

是時間。

一切都沒有的時候,唯獨有一件東西是跳出三界外都存在的,那就是時間。

爲此,從邏輯上講,既然是存在的物體,就需要有地方存放。

可世上一切都不存在,時間,能存放在哪裡呢?

毫無疑問,時間,只能存放在自身中。

也就是自身堆疊在自身之上。

當然,這只是一種抽象描述。

如此,不知多少億萬年後,時間堆疊到了一定的程度,最‘底層’的一層不堪重負,如水壓機下的紙張,延展了一下,之後,這片時間紙張,因韌性太強,又反彈收縮了。

要知道,紙張的韌性可是很大的,因紙張當然是絲族的張玉娘娘生產蠶絲髮明的,最初利用的是蠶絲工藝中的廢品飄絮產生紙,爲此,紙張又潔白,韌性又超強,並用絲字旁可用於氏來表示紙,也爲此,張這個看上去似乎和紙沒有關係的字,卻會用來作爲紙的數量單位,以至於我們向來習慣紙張二字放在一起用。

時間也是如此,本身的屬性當然是以靜爲主的,虛無,極靜,靜到冰冷無比,對一切波動有強大的禁錮力,阻礙着任何活力的蔓延,正是這種力量,導致這一‘底層紙張’要恢復原形,要反彈收縮。

這種收縮,本不會引起什麼,波紋簡單,弱小,歸於平復就沒了,但是,被壓延展當然是朝着四周去的,於是,收縮的時候,它是從四面朝着當中收縮的,爲此,這樣的收縮會有一個匯集點。

如同天文學家們說的極點。

有匯聚點,就會造成的力的衝撞,並從中心如衝擊波般再擴散開來。

會形成更復雜的波紋,一切都不再簡單。

如一絲雜念。

在虛無的心湖中,盪漾出了一道莫名的漣漪。

這就是第一道宙思波。

但是,這道宙思波,不等於就是實體。

它仍屬於時間自身,仍只屬於單方向堆疊的一維空間中。

好比3d繪圖,也如竹絲編織,這個虛無世界中的東西要化爲實體,是要框線足夠細密,把自身和虛無隔離開來,形成相對的獨立循環的波紋才行的,得含有個性的界限,才能構成實體的。

只是,這一維空間終於變成了一面真正的虛無之鏡,它的之中,已然可以因宙思波越來越複雜,出現如真實世界中的任何東西,甚至可以出現真實世界中還無法出現的東西。

可惜,以宙思波構成實體的空間角度來說,這個虛無世界中的東西活力還不夠,仍不夠化爲實體。

但不管怎麼說,一維空間已發生了變化,從理論上講,它已經因那道漣漪,形成了空間,成了四維空間,但因力量不足,框架線不夠密,並不能形成真正實體四維空間。

這好比是在極爲靜冷的時間冰塊中,有一絲絲熱力涌動,但它們的熱力太少了,於是只造成了冰塊中的一道道扭曲裂紋,構成了圖形,卻並不能真正成爲水。

這樣的裂紋,在宇宙很複雜之後,也包括了人的靈魂刻印,甚至人的生物刻印,爲此,人即便身體放緩了代謝,卻仍不能代替睡眠,人必須在睡眠中,讓靈魂迴歸刻印,讓身體和虛無中的刻印‘對號’,互相‘遷就’形態,讓宙思波仍能‘認’出你,持續給你活躍能量,也就是空間力量,纔不會疲憊至死,否則,這身體的變化太過超越靈魂,就要對抗整個宇宙的靜力。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

但可想而知,張玉娘娘有了這樣的思考後,就把這個以一維空間爲動力的虛無鏡像空間稱之爲了:陰間。

也就是現代物理學家說的暗物質空間。

但這種說法其實和陰間就是一樣的,所以陰間並不是神話,而是對宇宙空間的一種科學猜想。

當然,冰塊只是一種形容,事實上從宙思第一絲雜念的盪漾就可看出,陰間中的事物已然是可以活動的,只是陰間中的任何事物的活力都不夠支持它躍出陰間,成爲陽間中的實體。

好比是人們做夢時,夢境是活躍的,而做夢的人的靈魂,其實迴歸了宙思,那一刻就在陰間,爲此,人的夢境會在陰間中刻畫出一個個鮮活事物來。

之後,宇宙的漣漪出現後,時間能量有了宣泄口,那漣漪,不時出現,一陣陣悸動,如心跳一般,陰間就不會再中斷,陰間中的事物也是,生靈的刻印一旦出現,在時間能量的支持下,就不會再消失,因而生物會有本能。

除非有人給這樣的刻印施加外力。

由於古人認爲在祭祀下,觀音娘娘張玉就能掌管陰間,拷打那些罪惡靈魂,讓其消亡,因而華夏古人正是在這種空間理解上,才認爲世上是有閻皇的。

陰間在不斷悸動後,直到有一天,一道波紋在交織對衝中,蘊含了足夠的活力波紋,終於脫離出了冰塊,成了一滴水珠,真正跳躍出了陰間。

一滴淚。

那是我。

出現在了宇宙天地之中。

可由於時間的冰冷,它瞬間凝結了一片雪花。

眉間的雪。

爲何說是眉間的雪,這和宇宙的真正結構有關,但本篇不是研究宇宙,稍解一下宇宙形成,是爲了說明觀音娘娘對面積和體積的理解。

可想而知,在華夏祖先這樣的空間觀念下,面積,完全是一種一維空間向四維空間延展的過程。

於是,在考慮圓面積時,首先會考慮一維空間如何向四維空間發展。

當然,考慮平面時,會暫時去除高度這一維來思考。

那麼首先,在幾何上把直線當作是單向的一維空間的話,要從這一維化出平面,自然需要這宙思波扭曲變形。

我們可以用抽象的方式,大致來模擬一下這種變形的模式。

並且我們知道,圓周的弧度,再無限細分,都不會變爲平直的,無法真正以方形這種面積計算基礎來計算它,爲此,只有無限細分圓,把圓切片疊加來算面積,如此,它的邊緣曲線才大致可以看作是直線的,這種方式,叫做積分。

爲此,我們要以積分系數來算圓周率。

那麼,要算積分,就需要先算積分的基數,積分基數,如我前篇發的無限雪花圖1。

這個基數和3分有關。

因一件事物能無限分下去的話,當然不是4/2這樣的模式,否則,它分一次後,就得到了整數2,已然不用再分,不存在無限細分模式,而無限細分的基數,當然是3,並且,要算係數,都是以1爲基數的,纔可以用於倍數縮放的。

爲此,積分的基本模式就是1/3,得到的值是0.3333333……這纔是可以無限除下去的,換到空間來說,帶有無限積分性。

爲此,在幾何上,把時間當做第四維度,把直線當做單向的一維空間來看待的話,面積的形成,首先是一維空間波動,這種波動,導致了線條的分段扭曲,繼而宙思波細密起來,形成面積。

同時,積分,往往是把圖形的高看作是無限接近爲0來考慮的,所以必須明白,求圓周積分系數,並不是單純的照幾何圖形來算面積。

僅僅是考慮空間輪廓隨着時間分段後,層層積分延展後的變化。

所以,這是要加入時間因素,纔有面積的。

於是,如圖2中的第一個圖形,可以認爲,這是由直線形成的最基本的基本積分系數。

它代表線條朝着一個方向,分段並擴張,來延展出面積來。

積分後,它形成一個三角面。

而這,是要花時間的。

因而,我們不難發現,這條直線的3分,不是以分斷點來形成的,而是以變形來達成的,也就是依靠中間那段線條在宇宙壓力之下,拱出一個等邊三角形,來實現對線段的三分的。

爲此,它在3分後,還多出了一個三角形的尖角,對直線中間三分之一線段的2次分。

而這個2分,是第一次3分用時3後的一個行爲,沒有前一次的3分,是不存在其中一段可以再次2分的。

爲此,它不是幾何圖形上直觀的對1/3線段的二次分,而是從時間臺階的角度上來說,是對以1爲直線的3分之後,得到的餘數的2次分。

也就是必須先有3分後,纔會有這個2分。

如此,就要在1被3分得到0.3後,餘0.1,然後,用這個餘數0.1/2=0.05來作爲這一次分斷所用的時間。

分這個字,也說明了這一點,分字,還有一個含義,就是刀尖末尾處把事物八分開來。

因八這個字,最初的含義,是把模具八分開的含義。

並且,以八的方式,扒開模具時,都是從灌注的柄開始的,於是,漸次來說,八的上方是刀尖部分,就如尖這個字,也帶着一點這樣的字形。

八字以後的篇章細解。

小這個字,也是如此,人們很難明白,這個字怎麼就能代表小了。

其實很簡單,這就是母具‘八’分開,‘立刀’落下,母具中的立刀,當然比母具小,當然,它也有立刀把東西‘八’分段,對比原物,變小的了含義,它的字的本身就帶有對比性。

華夏文字之精妙,可見一斑。

因此,這個積分系數,就是1/3.05

當然,單向積分已然形成了一個三角形,事實上有三個角,但是那不是積分餘角,因而此刻不加入計算。

有了單向積分系數後,我們當然能發現,它不能代表圓,它只是一個3分模式形成的積分基數,只讓直線朝向一個方向以積分方式擴展。

而分圓,當然是要以中心點向四面八方分的,爲此,若要以積分來算圓,當然需要一個朝着四面八方都能積分的係數。

因而,我們認爲,可以就基礎積分3.05來積分圓周。

而積分,看似是分,但只在算它的基數時,用的是分的概念,其餘的發展,卻全部是積分數的累加。

爲此,此刻形成的三向積分其實是一種累加,還是在原積分系數上的倍數累加,也就是3.05倍於原積分基數。

因而,這就是3.05*1/3.05

若此刻圖形沒有發展,那麼就會迴歸於1

這也很合乎邏輯,直線朝着3.05來分,形成三角,三角卻又要向三個方向三邊以3.05累積,當然就是迴歸於1。

爲此,這個倍數代表的,並不是基礎積分朝着三方的外方積分,而是代表朝着三角形的內方來三向積分。

而圓積分需要的,當然是三角形朝着外方的三個方向積分。

因而,這需要宙思波將三條邊都鏡像朝外,這種鏡像,就產生了一種很好玩的東西,我們小時候都玩過,叫作萬花筒。

也如看萬花筒,三向的積分,其實形成了一個六芒星。

於是,從基本圖形來說,我們發現,這個圖形已經不同了,有了六個角,而非原本的三角形,其中有三個角其實不是餘數角,爲此,它們不參與進一步的積分。

而進一步的積分,當然是要它們參與積分的,也不可能丟棄它們,改變圖形,它們已然是積分出來的一部分,只能照着它們去發展。

並且,六芒星的六個角,也正可對圓周進行積分。

於是,要對圓周積分,它們必然要發展爲餘數角。

我們不去管這種發展的圖形是如何複雜形成的,我們只要知道,我需要在3.05倍上加上3個餘數角,也就是加0.15=3.2,就可以表示這種發展了。

因它是原積分系數的層次之上的圖形發展,也就是積分位階層次上的提升,參與運算時,正是倍數於之前的基礎積分系數。

那麼,這時候,這個圖形能說是圓嗎?當然還不行,雖然六芒星已然具有圓的基本形態。

因它的積分對象,還在三角形的邊上。

若仍照着這個模式積分發展,它會不斷積分自己的所有邊,不會成爲圓,只會如圖,形成一朵雪花。

爲此,我們必須產生一種新的積分軌跡,這個軌跡,就是複製二個六芒星,旋轉20度,以六芒星的角,去3分積分圓弧。

也就是改積分對象爲圓周的圓弧。

這時候,沒有新的餘數角加入,爲此,不用多餘的數值,只需要3倍。

於是,終於出現了一個圓的基本形態,儘管這個圓看上去就如陰間裡事物,宙思波十分疏鬆。

這時候的公式,就是3*3.2=9.6/3.05

這不是巧合,從以上的分析,都可看出,六芒星產生的3.2係數,是圓形態的基值,是它給圓定型的。

因而,有很多人認爲六芒星圖案是很玄妙的,可惜,他們沒傳承到華夏文明,並不知道六芒星和圓周率的關係。

爲此,即便在之後的應用中,觀音娘娘張玉都仍會用到六芒星系數3.2來計算圓事物,因應用這個數字,我們很可能得到一個很精準的圓形物計算值。

還會很有趣,很精妙。

最後,由於觀音娘娘曾以三個六芒星形態,畫成一個蓮臺,爲此,這個積分系數,可以最直觀來叫作圓周基數,或六芒星系數,也可叫作蓮臺係數。

這正是觀音會坐着一個蓮臺的由來。

此篇,因正值元旦之際,不如再解下元字奧妙,也說下精妙的光字,以及李姓的含義。

有了圓周率後,可以計算準確時間了。

爲此,就不需要完全靠光了。

於是,取光字下面代表折射的一半,作爲圓周率,也就是說,沒了光照,是黑夜。

因光這個字,是十分精妙的,表示的正是光的折射形態,爲此,它上部表示的光射入水面,下部的兒字,卻是和上部的線條角度是錯開的,表示的正是光的折射,還包括光可以進行乚的弧形折射。

它還代表筷子垂直伸入帶水的圓形的玻璃被中,在某個角度之下,下面的折影會神奇消失的折射現象。

它甚至表示,可以用T字物作成齒圓盤,介入v這樣的折射光線中,來得到光的速度。

那兒字,也是說,光的下部分,是上部分生出來的兒屬。

爲此兀,取烏黑的烏音。

也就是π的由來。

可想而知,π當然是華夏符號。

完顏這個釋家姓,就帶有π。

完顏,是玩顏變臉的含義,該釋家姓是耶律的變形,完顏,不過是說擁有二個耳朵的纔是完整的容顏,這其實是封建華夏的結果。

同時,完字表示的是,觀音的‘點’之下,分而涵蓋了元。

其寶蓋頭,是以觀影分而涵蓋的含義,最初用於‘字’,表示觀影之下,集合了各種子的形態。

其子,是可開合的弓的含義,以箭爲弓的子從,弓可以射出無數箭,來表示子從關係,當然,這個弓,並不只指武器,也可代表木鑽,也就是子鑽,衍生來說,還可表示可抽動之物。

就如李字,就是這個含義,說的是木下如弓,也就是李樹種植時,下面的土應如弓拱起,根下培土做好了,李樹才健康,否則,如子帶有的抽動含義,樹木會發生抽條病。

元,其上面的一字,表示白天,其π,是上面一橫代表的白天生出來的兒,中間一橫,如光字中一橫包含的水面含義,表示鏡像白天,爲夜晚,於是,元就成了完整的一天,可代表地球自轉一圈,纔有了元滿的含義。

完整的一年,也就被稱之爲元旦。

最後,張玉圓周率到底有多精準,我沒有精度高到0.0001位,並且能確保精度準確的實驗器材,也沒有精度極高的實驗材料圓模型或方模型,確實無法用實驗求證,我唯一能做的是,根據華夏文明,根據文字‘鬥’含有的奧妙,來驗證這個圓周率的精準度。

下一篇,我就將揭開‘鬥’字的奧秘,並且用鬥字,來驗證我以空間積分概念得出的張玉圓周率的精準度。

(觀音文明第三篇,圓周率的奧秘,下篇,以‘鬥’字求證張玉圓周率的精準度,未完待續。)

之前,發現圓臺體積有誤差後,正因爲不知是圓周率真值的差異造成的,我才以爲是圓臺係數問題。

此刻,知道了圓周率的奧秘後,可再來解鬥字的奧秘。

由於觀音觀日月定天文,創造文字,很多文字都直接與此有關,就如鬥中的二點,就是‘點影分’並‘累加’的含義。

寒,冬字中,都帶有這樣的含義。

此處略解一下冬字。

冬,看似很難解。

但是,知道了觀音文明,就會明白,夕是指冬天日影加長,並且這樣的日子以丶分而累加,這就是冬天。

觀察鬥字,由一個十字和二點構成,這個十,可以表示斗的上下直徑和高,也就是三圍都爲10。

但是,鬥上面還有二點堆疊,而且我們也知道,鬥可不圓柱體,斗的上下直徑當然那有一定的差異的,爲此,上直徑還要加上二點含有的數字含義。

這二點既然是二次影分的含義,那麼就是說,要將10平分2次,並累計。

這就是鬥字帶有的衍生含義:決鬥、戰鬥含義,是二存一,再次二存一,並累計的含義。

如此,就是10/2/2,得2.5,當然,用在數學上的累計,就不是說優勝成績的累計了,而是要累計在10之上。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華夏真正文明的鬥,上直徑是12.5,下直徑是10,高是10。

如此代入鬥公式,我們發現,不直接用圓周率3.14754,而是仍採用圓的基值再加三分系數來算,會很有趣。

也就是用3.2*3/3.05來算。

計算如下:

V=πh(RR+R*r+rr)/3

=3.2*3/3.05*10(39.0625+31.25+25)/3

=3.2*95.3125/3.05

=3050/3.05

=1000

是的,你沒看錯,這麼多小數的數字,算出來是1000,也就是1升,或叫1公升,換爲重量就是1000克水。

觀音娘娘張玉的創造,每一個都是神蹟。

鬥,正是華夏真正文明的統一度量衡中的工具之一。

水,一向是用於各種計算的最佳基準介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

推演之,無數造船愛好者,不知古代一料是多少,其實很簡單,料字,米鬥構成,這是說樹幹一邊爲一米,一邊爲一斗,也就是斗的細口十公分的木材,就是一料。

這個鬥,證明了我推演出的張玉圓周率爲3.147540有多麼精準。

這個世界上,有一縷瑰麗的音符,讓我不由自主心馳神往。

第1079章 ‘京’字的含義第1121章 法海第399章 寒丹大牢第386章 黑虎拳的厲害第855章 中伏第1044章 詭異腳印第717章 鉈螺和太陽系第1016章 連累第1054章 白公山中的鐵管第961章 薄薄雲彩第736章 叫姐姐第417章 人質第668章 就這?第373章 敲儲君的竹槓第1052章 不如按住嘴巴第944章 鴿子和燕子的差別第605章 女強盜第28章 咢龍的襲擊第340章 狩獵第357章 採藥之爭第663章 魏國的神秘墓穴第346章 鍼灸,醫出自華的明證第1241章 絕密!理財的終極奧秘【終】第652章 越級危機第880章 尼姑、和尚的真正由來第704章 絕不撤退第740章 神奇的‘光’字第666章 黑狗的蠱惑第909章 半天就結束的架第80章 龍陽君的迷徒第974章 想得美!第256章 溝通能力的重要第226章 被迫應戰第866章 重傷第508章 笑棄三生第852章 打擊威信第10章 土豆的自轉第323章 以退爲進第545章 癡人說夢第593章 部落北侵第485章 安慰美女第1127章 追小爺的女人多得是,就你?第941章 國慶節的由來第101章 魏爽的暗語第1148章 西施的真正身份第727章 ‘窗’字蘊含的真史第687章 有埋伏第720章 作鞭自縛第466章 柔柔的懇求第139章 不公的裁定第818章 竹船失控第802章 騎在狼背上的人族第179章 闖入的嬴湯和李斯第533章 輪迴中的魚第555章 唯美的華夏文第967章 傲慢第294章 捭闔之道的妙用第346章 鍼灸,醫出自華的明證第851章 榮譽的含義第949章 大膽的城主夫人第626章 洪荒殺手第463章 針字的含義第673章 測試實力第24章 綠帽子的由來第395章 姨娘的cosplay第811章 防側漏第944章 鴿子和燕子的差別第1100章 簡單辨識古董的方法第471章 行動第994章 不願意信第438章 這一關怎麼過?第267章 真正的聘禮第53章 正面剛第941章 國慶節的由來第619章 虎紋族的挑釁第69章 亮黃會有用?第349章 公孫桐的刁難第961章 薄薄雲彩第232章 只有‘充錢’纔有前途第986章 星象圖第727章 ‘窗’字蘊含的真史第943章 比翼鳥到底是什麼鳥第800章 胖子!借你一用!第202章 十字架的真義第837章 打不打?第1109章 冒充第696章 隊伍中的矛盾第514章 煙花易冷第301章 白酒酒第79章 選人的手段第678章 白酒代表的文明第867章 弓!第474章 另一條路第238章 寒丹學宮第759章 對謠言的反擊第636章 碎骨第992章 和氏璧的真假第382章 足夠狠第698章 資敵第292章 神奇的坐懷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