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衆神綢繆,知己知彼

——雲中君麾下的信使,乃是青鳥!

這是太真道人進入東海的時候,送給東皇太一的禮物。

這青鳥大小不過三尺,乃是按先天蟠桃靈根之上獨有的神鳥,許是因爲棲居與先天靈根,與太真道人氣機相連的緣故,在太真道人登臨太乙道君的時候,這些棲居與先天靈根之上的青鳥,亦是隨之發生了玄妙無比的變化,有了穿梭虛實,往來真幻的本領。

無論是多遠的地方,就算是從這洪荒天地的西極到這洪荒天地的東極,這青鳥也只需要十八日的時間,便能夠走一個往返。、

當然,對這些青鳥而言,遠的地方是十八日一個來回,近的地方,哪怕只得一步之遙,他們也同樣是需要十八日一個來回。

除此之外,這青鳥還有一樁神異之處,那便是其雖無有靈智,也不通修行,但這天地之間的任何險地絕地,都攔不住這青鳥,就算是在軍氣的覆壓之下,這些青鳥亦是能夠隨心而動,來去自如,在沒有提前防備的情況下,就算是太乙道君,也很難察覺到這些青鳥的蹤跡。

不過,這青鳥嬌貴無比,養育極其不易,在先天靈根之上還好,一旦其離開了先天靈根之後,便必然是要以一位不朽金仙捨棄自己的修行,作爲這青鳥的飼育者,以自己的精元維繫這青鳥的生機,將其封於衣袖當中,待得要這青鳥傳訊的時候,纔將之放出來。

……

“巫族異動?”湯谷當中,接到了雲中君傳訊的東皇太一,也不由得生出一陣焦頭爛額的感覺來,除了回信令雲中君率領那定止軍守在東海之畔以外,他便沒有再做其他的囑咐。

“到底要不要調兵協防東海之畔?”東皇太一擡起頭望着洪荒大地的方向。

巫族的統治之下,那洪荒大地被巫族經營得如同是鐵桶一般,可謂是滴水不漏,就算是諸位太乙道君們,也難看越過巫族的防線,看到洪荒大地上的種種,至於說巫族的動向,除非是十二祖巫親自引着大軍而來,浩浩蕩蕩的軍氣席捲四野,否則的話,一衆太乙道君們也同樣是察覺不到的。

但偏偏,在所有人都沒有察覺之前,雲中君的預警,卻是已經被送到了湯谷——太一道人心焦的,並非是此事的真假,而是在巫族的異動之下,他應該如何應對。

“巫族異動,那他們的目標,到底是東海,還是其他三海?”太一皺起眉頭,伸出手指在虛空當中勾描着東海邊緣的地形,以這種方式來整理着自己的思緒。

他爲什麼那麼急切的想要令四海歸一,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爲來自於巫族的威脅——巫族不入星空之界,但這不代表巫族不入東海。

一旦巫族和東海開始廝殺起來,那光是應對巫族的威脅,就要令東皇太一費盡所有的心力,若是在這個時候,其他的三海再趁火打劫的話,那東皇太一他們最後,也只能是選擇放棄東海,全面退守星空之界——這樣一來,就算是他這個勢力依舊是能夠傳承下去,依舊是能夠在統御着星空之界,在星空之界當中發展壯大,但只要巫族派出人手守住東海當中那幾個通往星空之界的門扉,就足以是將東皇太一們給鎖死在星空之界當中,令他們永生永世,都難以再度踏足洪荒天地。

而這,也即是意味着在這爭奪洪荒天地的戰爭當中,東皇太一的退場。

這是東皇太一絕對不能接受的結局。

“巫族異動?”當坐鎮於東海當中的太乙道君們接到了東皇太一的傳訊,趕到了湯谷之後,這些太乙道君們纔是露出了愕然無比的神色。

“巫族的上一次進攻,不是才無功而返嗎?他們重整旗鼓,鼓舞士氣不需要時間的嗎?”名白道君一臉的不可思議,然後同樣是擡起頭看了一眼洪荒天地的方向,“這天地之間,雖有有蕭殺之氣瀰漫,但若是以此判斷巫族有所異動,會不會太過於武斷了。”

但在名白道君知曉了這個判斷,乃是雲中君做出來之後,他的質疑,便立刻是煙消雲散——至少,當前而言,在大軍的動向上,雲中君的判斷可以說是絕對的權威。

“我請諸位前來,是想要諸位一起思慮一番,巫族的異動,到底是針對東海而來,還是針對其他之三海?”

“巫族的異動之下,我們又該作何決策,是將三海交界處的大軍撤回東海之濱以準備應對巫族的攻勢,亦或是繼續將大軍留在三海交界處,以對應其他三海的壓力,亦或是兵出其他三海,以支援三海的道友們。”

“三海交界處的大軍不能撤!”

“巫族軍勢強絕,若是陳兵於東海以對應巫族的威脅,那無論我們在東海之濱擺開多少的大軍,都會被巫族給拖延在東海之濱,若是三海之軍趁機進攻東海的話,那我等豈不是白白受制於人?”

“雖然有明舒道友率衆出使三海,但目前三海敵友難測,我等又豈能將性命之要害寄託於三海之善意?”

衆位太乙道君們對視了一眼,然後上清道人也是難得的代表了三清道人發表自己的意見。

“可巫族對東海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若是不抽調邊界之軍,僅憑雲神君一人的話,只怕是難以顧忌東海之濱的周全。”名白道君皺了皺眉,反駁着上清道人的意見,“巫族,三海,孰強孰弱?”

名白道君言辭激烈,未等他人回覆,便已經是自問自答起來。

“當然是巫族強而三海弱。”

“如今明舒道友出使三海,我等主動撤回大軍,一來,能夠最大限度的向三海的道友們展示誠意,以助明舒道友成事,二來,便是三海有變,以他們的實力,步步爲營之下,也不過是隻能在我東海佔得一二的便宜而已,對於東海之大局而言,一兩個海域的損失,可以說是無足道哉。”

“可若是巫族繞過了雲神君的防線,突入東海當中,那在巫族的實力之下,東海的損失,又豈是一兩個海域?”

“之前東海之濱的一戰,諸位道友們也都看在眼裡,巫族大軍一起繞開了雲神君的防線之後,絕對有能力切斷我等和雲神君的聯繫,將雲中君鎖死在他們的大軍當中——如此一來,休說是這東海,便是雲神君,也同樣有極大的可能歿亡於亂軍之中。”

“陛下如今統帥星空,橫絕汪洋,萬事萬物,當以穩妥爲重,爲慮勝而先慮敗,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方爲王道。”名白道人言畢,便是朝着東皇太一一禮——巫族異動之下,幾個可能當中,東海的每一個應對,都會給東海帶來極大的威脅和後患,而名白道人的考量,便是在所有的威脅當中,取後患最小的那一個。

“名白道友此舉,看似穩妥,但名白道友可曾想過另一個可能?”片刻之後,商羊道君的聲音響了起來——征伐一些的太乙道君們之間,以戰功論高低,而在雲中君和師北海之下,戰功最高之人,便是商羊。

“巫族之異動,非是針對我們,而是針對三海——若是我等撤出三海交界之大軍,固然是能夠守住東海之濱,將巫族大軍阻攔於東海之外,但若是三海有厄,我們又能夠及時援助三海?若不能的話,那出使三海的明舒道友,又當至於何處?”

名白道君是內政一系的太乙道君,在巫族的異動之下,他看到的是隱患,他的決策,是如何的削弱,消除隱患。

而商羊道君則是征伐一系的太乙道君,在這巫族的異動之下,他所看到的,卻是機會——趁着巫族異動,強取三海的機會。

“若明舒道友出使功成,四海爲一,那我等征伐之輩,必然是要出兵以協助三海的道友們抵抗巫族。”

“若明舒道友無功而返,那三海之人,便是我等之敵,既然如此,那我們將大軍留在三海之邊緣,無論是準備進攻三海,還是抵禦三海之進攻,都是相當的有必要!”商羊道君言辭鏗鏘,彌散於天地元氣當中的肅殺之氣,在商羊道君的言語之下,都不免是又蕭瑟了幾分。

“荒謬!”名白道君直接震了震自己的衣袖,“只應對三海,我等可以說是信手從容,只應對巫族的話,我等也能夠勉力支撐,可若是雙線作戰的話,我們的實力,當真就能撐得住?”名白道君敏銳無比的目光盯着商羊道君等征伐一系的太乙道君們,最後又落到了白澤的身上,“白澤道兄,以你之見,我們當如何決策?”

“名白道友這話就有失偏頗了,不是我等想要雙線作戰,而是當前之局勢,逼得我們不得不雙線作戰。”商羊道君肅然,而名白道君,卻是渾然不理會商羊道君,只是看着上首處的白澤道君。

一時之間,征伐一系的太乙道君和內政一系的太乙道君們,都是爭執了起來,湯谷當中,喧喧擾擾一片。

“諸般種種,無論是哪一種,最後都是免不了要一戰的,或者與巫族一戰,或是與三海一戰,若是與三海聯手,共抗巫族,又或是獨立抵抗巫族與三海。”

“既然如此,我等在此間籌謀這些,又有何益處?”

“征伐一系的道友們,最好戰爭的應對,內政一系的道友們,準備調和各族,抽調兵力也就是了——若是據東海而守的話,無非便只是兵多兵少的問題而已。”白澤伸了伸手,令周遭的諸位太乙道君們都是安靜之後,纔是緩緩出聲,如同晨曦一般,撕開所有迷霧,直指問題的最本質之處。

終歸不過只是一戰而已,既然如此的話,還不如趁着這大戰尚未開始,先調和諸族,抽調兵力作爲後備,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出現,他們都能從容許多。

“此次變故,涉及四海之存亡,龍族爲四海之長,還未知龍母陛下對局勢有什麼看法?”東皇太一的聲音響起,然後所有的太乙道君們,都將目光落到了龍母玄,以及她背後的當代龍君敖的身上。

如今,巫族,三海,以及東海三者之間的關聯,頗有些類似於上一個紀元三族神庭之間的對峙,而龍母是曾經執掌過龍族神庭的王者,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龍族神庭碰到過不止一次,是以,在此時的局面之下,龍母若是有什麼看法的話,她的看法,必然是具有極高的可行性,亦會更加的周全。

而玄卻是當看不到這些太乙道君們的目光一般,只是皺眉沉思着。

東皇太一麾下的派系,大致可以分成三個——一個是以雲中君和師北海爲首的征伐一系,一個是以白澤以及明舒道人爲首的內政一系,兩系的太乙道君們,都對那星空上的帝君權柄有着極高的野望。

而第三個派系,則是以三清道人爲代表的‘閒雲野鶴’一系,這一系的太乙道君們,既不喜戰場上的兇狠暴力,也不願意受到那種種俗務的約束,對星空上的帝君權柄,對這權柄所代表着的氣運,毫無覬覦之心。

至於說龍族一系,則是獨立於這三系的另外一極——龍族當中,只有龍母玄這位太乙道君鎮壓局面,而無論是征伐一系的太乙道君,還是內政一系的太乙道君,在施展自己本領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龍族的人手,是以,兩系的而太乙道君們對龍母玄,都是相當的友善。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爲龍母玄本身對星空上的帝君之位,也沒有任何的想法。

在龍母玄看來,龍族當前東海之君的身份,以及未來四海之長權柄,已然是完全不下於星空當中的帝君了。

而作爲水德星君的敖,又帶了一部分的龍族去往水星生息繁衍,有那水星作爲底蘊,龍母玄也不擔心有朝一日龍族的傳承斷絕,是以,在征伐一系和內政一系之間,龍族表現的相當的超然,也表現得相當的‘公正’。

“白澤道兄先前之言,倒是頗得我心,種種謀算到了最後,無非便是正面的一戰而已。”說到這裡,玄的心頭不由得又是一陣黯然——謀事在己,成事在人不外如是。

上一個紀元的時候,因爲雲中道人的謀劃,以那琳琅御書閣匯聚天地之氣運,以天地之氣運以壯大龍族,在那其間,龍族的底蘊和根基,可以說都在飛快的提升,若是在給龍族神庭數十萬年,甚至於數百萬年的時間,龍族神庭便真的是有了以一己之力壓制鳳凰神庭和麒麟神庭的可能。

奈何,鳳凰三子受人暗算,獨餘其幺女彩安然無恙歸於天南,而起長子與次子,皆是爲了保護彩而隕落於太乙道君之手——這拳拳兄妹之情越是令人默然,那作爲母親的鳳凰,就越是無法遏制自己的憤怒,越是無法保持自己的理智。

於是乎,無差別的攻勢之下,波及整個天地的戰爭隨之爆發,高高在上的太乙道君們,一個接着一個的隕落,三族神庭,同樣也是於一夕之間崩塌。

“到了兵戎相見之時,便不過是四個字,知己知彼!”

“白澤道友的言語,可謂是將知彼一言而盡,但知己卻還是差了一層。”玄的目光在諸位太乙道君們的臉上掃過,衆位太乙道君們,同樣是朝着玄回以善意的目光。

龍族跌落塵埃的時候,這些太乙道君們不乏與龍族有過恩怨,但隨着東海與三海的戰爭,隨着星空之界出現在衆人的面前,隨着衆人一一登臨太乙道君之位,這些所謂的恩怨,自然也就是在彼此的精誠合作之間,消失於無形。

“所謂‘己’者,一曰諸位道友,二曰我龍族之士卒,水眼之罪族,三曰贔屓霸下等衆……”

“自東海平定以來,敖就一直在用那琳琅御書閣和贔屓他們聯絡,數萬年來,贔屓他們都是安坐於水眼之內,從來不曾試圖衝擊那水眼,三海守在水眼之外的大軍,警惕性必然不會太高。”

“商羊道君所擔心的,能否及時援護三海——只要我們時刻注意着三海的局勢,等到巫族進入三海的時候,請一二道友合力強破那水眼封鎮,引得贔屓他們麾下的大軍殺出水眼,那商羊道君所擔心之事,自然便無需憂心。”

龍母玄說道這第三點,衆位太乙道君們不由得都是一愣。

九龍子以及他們所率領的大軍,極其他們麾下那一部分龍族的力量,還被封鎮在北海,南海,以及西海的水眼當中,因爲久久未出的原因,衆位太乙道君們幾乎是已經忘記,龍族在其他的三海當中,還藏了這樣的一支大軍。

最最重要的,是九龍子的麾下,同樣也各自有着一支定止軍,雖然那定止軍的規模不及雲中君麾下守在東海之濱的定止軍,但若是以九龍子麾下的定止軍爲核心組建成一直大軍,由諸位太乙道君們統御的話,那這足以是令他們麾下的士卒戰鬥力成倍數的提升。

“除此之外,知‘己’還有第四者——便是此刻正守在東海之濱的雲神君。”

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極的先天神聖第一百六十二章 逐漸清晰的前路第三百零一章 天地變色第三百九十九章 星漢燦爛第二百三十八章 賭戰 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紫霄傳道 二 元君之賜第三百七十三章 道君酌利害,共工踏西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逐漸清晰的前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覆滅的明靈部第四百九十九章 塵埃散盡,新的紀元第七十三章 轉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爲了未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逐漸清晰的前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逐漸清晰的前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五仙島,五天君第二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二十章 動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三才兩儀,順逆神通第五十二章 橫生變故,天羅地網第三百七十五章 南北攻略,龍族迴歸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衣道人第三十四章 盜取氣運第三百五十一章 啓明,長庚第一百六十八章 雲上樓中雲中君第一百四十四章 巫妖的開端第四百零九章 帝漿流 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血氣體系,雙方罷鬥第二章 化形,天仙第一百一十五章 狂言爲餌,垂鉤釣龍第三百五十二章 謀算,思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承天效法,后土大帝君第二百九十二章 東海之山,兵無常勢第四十七章 推演秘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賭戰 六第三百零八章 先天神聖,成昇與燭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朽第十三章 劍經來歷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衰第一百零七章 生擒活捉第五百零四章 各自的謀算,文明的基石第四百九十九章 塵埃散盡,新的紀元第二百三十五章 須鴻道人的決斷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覆滅的明靈部第四百五十八章 北海說太一,白澤見三清第三十五章 窺伺第五十九章第一百零三章 萬戰堂第六章 玉湖水宮,琳琅書閣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九十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四百四十章 凌霄殿中論功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龍族的消息第五十六章 送佛送到西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段第四百八十七章 謀算金烏,太陽本源第八十九章 戰局之開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戲第三百五十一章 啓明,長庚第一百三十一章 秘法初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學不會的防守第十四章 三災七劫,白鯉之求第二百三十章 墜神之戰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塵埃散盡,新的紀元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月潭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雞生蛋第十一章 返照根本第二百八十六章 爭執第四百八十七章 謀算金烏,太陽本源第三百三十三章 呂道陽的狠辣第三百九十五章 煌煌紫運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關第四百五十二章 天庭朝議,永劫之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突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陽,提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禍端初顯,人心浮動的天庭第四十三章 從容過風災第七十二章 期待第一百四十八章 成就逍遙,星影藏天第四百章 登臨太乙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第三百五十二章 謀算,思退第三百九十五章 煌煌紫運第一百九十六章 拜見太一陛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共工至(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無雙國士第四百四十章 凌霄殿中論功德第四百一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見龍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四象(下)第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虛空天藏第四百零二章 論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伏羲隕落第四百一十七章 西極舊事,紅雲道人第十五章 氣運加身第二十八章 龍子出遊第六十七章 點將臺第三百零六章 決戰之約第三百零五章 劫運將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陣之法,呂道陽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