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

新城之亂

王有齡的船到杭州,仍舊泊在萬安橋。來時風光,與去時又不大相同。去時上任,儀制未備,不過兩號官船,數面旗牌,這一次回省,共有五隻大號官船,隸役侍應,旗幟鮮明。未到碼頭,仁和、錢塘兩縣已派了差役在岸上照應,驅散閒人,靜等泊岸,坐上大轎,徑回公館。

胡雪巖卻不忙回家,一乘小轎直接來到阜康,他事先並無消息,所以這一到,劉慶生頗感意外。胡雪巖原是故意如此,教他猝不及防,纔好看出劉慶生一手經理之下的阜康,是怎麼個樣子。

因此,他一面談路上和湖州的情形,一面很自然地把視線掃來掃去,店堂裡的情形,大致都看清楚了,夥計接待顧客,也還客氣,兌換銀錢的生意,也還不少,所以對劉慶生覺得滿意。

“麟藩臺的兩萬銀子,已經還了五千——”劉慶生把這些日子以來的業務情形,作了個簡略的報告。然後請胡雪巖看賬。

“不必看了。”胡雪巖問道,“賬上應該結存的現銀有多少?”

“總賬在這裡,”劉慶生翻看賬簿,說結存的現銀,包括立刻可以兌現的票子,一共七萬五千多銀子。

“三天以內要付出去的有多少?”

“三萬不到。”

“明天呢?”胡雪巖又問。

“明天沒有要付的。”

“那好!”胡雪巖說,“我提七萬銀子,只要用一天好了。”說着拿筆寫了一張提銀七萬兩的條子,遞了過去。

他這是一個試探,要看看劉慶生的賬目與結存是不是相符,如果叫他拿庫存出來看,顯得對人不相信,所以玩了這麼一記小小的花樣。

等劉慶生毫不遲疑地開了保險箱,點齊七萬兩的客票送到他手裡,他又說了:“今天用出去,明天就可以收回來。你放心,不會耽誤後天的用途。說不定用不到七萬,我是多備些。”

就這麼片刻的工夫,他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劉慶生的操守和才幹,考察了一番。回家拜見了老母,正在跟妻子談此行的成就,王有齡派人來請,說有要緊事商量,請他即刻到王家見面。

到得王家,已經晚上九點鐘了。王有齡正在書房裡踱方步,一見胡雪巖就皺着眉說:“搞了件意想不到的差使,要到新城去一趟。”

新城又稱新登,是杭州府屬的一縣,在富陽與桐廬之間,那一條富春江以嚴子陵的釣臺得名,風光明媚,是騷人墨客歌詠留連的勝區,但新城卻是個小小的山城。湖州府署理知府,跑到那兒去幹什麼?“莫非奉委審案子?”胡雪巖問。

“案子倒是有件案子,不是去審問。”王有齡答道,“新城有個和尚,聚衆抗糧,黃撫臺要我帶兵去剿辦。”

聽得這話,胡雪巖大吃一驚,“這不是當耍的事。”他問,“雪公,你帶過兵沒有?”

“這倒不關緊要,我從前隨老太爺在雲南任上,帶親兵抓過作亂的苗子。不過這情形是不同的,聽說新城的民風強悍得很。”

凡是山城的百姓,總以強悍的居多。新城這地方,尤其與衆不同,那裡在五代錢武肅王的時候,出過一個名人,叫做羅隱,在兩浙和江西、福建的民間,“羅隱秀才”的名氣甚大,據說出語成讖,言必有中,而他本人亦多奇行異事。新城的民風,繼承了他的那股傲岸倔強之氣,所以很不容易對付。

“是啊!”胡雪巖答道,“這很麻煩。和尚聚衆抗糧,可知是個不安分的人。如果帶了兵去,說不定激成民變。雪公,你要慎重。”

“我所怕的正就是這一點。再說,一帶兵去,那情形——”王有齡大搖其頭,“越發糟糕!”

這話胡雪巖懂。綠營兵丁,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真正是“兵不如匪”,一帶隊下去,地方老百姓先就遭殃。想到這一點,胡雪巖覺得事有可爲。

“雪公!隨便什麼地方,總有明事理的人。照我看,兵以不動爲妙,你不妨單槍匹馬,到新城找着地方上有聲望的紳士,把利害關係說明白,此事自然能夠化解。”

“話是不錯。”王有齡放低了聲音說,“爲難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還不夠。上頭的意思是,現在各地風聲都很緊,怕刁民學樣搗亂,非要嚴辦禍首不可。”

“不管是嚴是寬,那是第二步的事!”

“對!”王有齡一下領悟了,不管怎麼樣,要眼前先把局勢平服了下來,才能談得到第二步。他想了想,站起身來說,“我要去拜個客,先作一番部署。”

“拜哪個?”

“魁參將。他原來駐防嘉興,現在調到省城,黃撫臺派他帶兵跟我到新城,我得跟他商量一下。”

“雪公,你預備怎麼跟他說?”

“我把以安撫爲先的宗旨告訴他,請他聽我的招呼出隊,不能胡來。”

“叫他不出隊,怕辦不到。”胡雪巖說,“綠營兵一聽見這種差使,都當發財的機會到了。哪裡肯聽你的話?”

“那麼照你說,該怎麼辦呢?”

“總要許他點好處。”胡雪巖說,“現在不是求他出隊,是求他不要出隊。”

“萬一安撫不下來,還是要靠他。”王有齡點點頭,下了個轉語,“不過,你的話確是‘一針見血’,我先許了他的好處,那就收發由心,都聽我的指揮了。”

當夜王有齡去拜訪了魁參將,答應爲他在黃撫臺那裡請餉,將來事情平定以後,“保案”中一定把他列爲首功,但希望他聽自己的話,實在是要他聽自己的指揮。魁參將見王有齡很知趣,很爽快地答應照辦。

由於王有齡遭遇了這麼一件意外的差使,把他原來的計劃都打亂了,該辦的事無法分身,只有胡雪巖幫他的忙。首先是藩司衙門的公事要緊,胡雪巖用他從阜康取來的客票,解入藩庫,把湖州帶來,由鬱四調來的五萬銀票,連同多下的兩萬,一起還了給劉慶生。此外還有許多王有齡個人的應酬,何處該送禮,何處該送錢,胡雪巖找着劉慶生幫忙,兩個人整整奔走了一天,算是都辦妥了。

“這就該忙我自己的事了。”胡雪巖把經手的事項,一一向王有齡交代過後,這樣對他說,“我赤手空拳做出來的市面,現在都該要有個着落。命脈都在這幾船絲上面,一點大意不得。”

王有齡啞然。他此刻到新城,也等於赤手空拳,至少要有個心腹在身邊,遇到疑難危急的時候,也有個人可以商量。但胡雪巖既已做了這樣的表示,而且也知道這一次的絲生意,對他的關係極大,所以原想留他幫忙的話,這時候就無論如何說不出口了。

他的失望無奈的神色,胡雪巖自然看得出來,心裡在想:這真叫愛莫能助!第一,實在抽不出空;第二,新城地方不熟;第三,帶兵出隊,動刀動槍的事,也真有點“嚇勢勢”,還是不必多事爲妙。

因爲如此,他就不去打聽這件事了。管自己跟張胖子和劉慶生去碰頭,把他到上海這個把月中,需要料理或者聯絡的事,都作了妥帖的安排。三天工夫過去,絲船到了杭州,陳世龍陪着老張到阜康來報到。

問起路上的情形,陳世龍說一路都很順利,不過聽到許多消息,各地聚衆抗糧的糾紛,層出不窮,謠言極盛,都非好兆。因此,他勸胡雪巖當夜就下船,第二天一早動身,早早趕到松江地界,有尤五“保鏢”就可以放心了。

“世龍兄這話很實在。胡先生早到早好。今天晚上我做個小東,給胡先生送行。”劉慶生又面邀老張和陳世龍說,“也是替你們兩位送行。”

“既如此,你就再多請一位‘堂客’。”

“是,是。”劉慶生知道胡雪巖指的是阿珠,“今天夜裡的月亮還很好,我請大家到西湖上去逛逛。”

“一天到晚坐船也坐厭了。”胡雪巖笑道,“還是去逛城隍山的好。”

“就是城隍山!主從客便。”劉慶生問老張,“令媛在船上?”

“是的,我去接她。”

“何必你自己去?”胡雪巖說

,“叫世龍走一趟,先接她到這裡來再說。”

聽得這話,陳世龍連聲答應着,站起來就走。等了有個把時辰,兩乘小轎擡到門前,阿珠走下轎來,只見她破例着條綢裙子,但盈尺蓮船,露在裙幅外面,走起路來,裙幅擺動得很厲害,別人還不曾搖頭,她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這條斷命的裙子,我真正着不慣!”

“那你何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找罪來受?”胡雪巖這樣笑着問。

“喏!都是他。”

他是指陳世龍。阿珠一面說,一面拿手指着,眼風自然而然地瞟了過去。話中雖帶着埋怨,臉色和聲音卻並無責怪之意,倒像是陳世龍怎麼說,她就該怎麼聽似的。

這微妙的神情,老張看不出來,劉慶生更是如矇在鼓裡,甚至連阿珠自己都沒有覺察有什麼異樣,但胡雪巖心裡明白,向陳世龍笑了一下,沒有再說下去。

“我們商量商量,到哪裡去吃飯?”劉慶生還把阿珠當做胡雪巖的心上人,特地徵詢她的意見,“‘皇飯兒’好不好?”

最好的一家本地館子,就在城隍山腳下,吃完逛山,正好順路,自然一致同意。於是劉慶生做東,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上城隍山去品茗納涼。

這夜月明如晝,遊客甚多,樹下納涼,胡雪巖跟老張和劉慶生在談近來的市面,阿珠和陳世龍便小聲閒話。杭州的一切,他不如她熟,所以盡是她的話,指點着山下的萬家燈火,爲他介紹杭州的風物。

到得二更將近,老張打個哈欠說:“回去吧!明天一早就要動身。”

阿珠有些戀戀不捨,但終於還是站了起來。陳世龍卻是一言不發,搶先下山。胡雪巖心裡奇怪,不知道他去幹什麼,這個疑團直到下山纔打破,原來他是僱轎子去了。

“只得兩頂轎子。”陳世龍說,“胡先生坐一頂。”

還有一頂呢?不用說,當然是阿珠坐。胡雪巖心想,自己想是沾了她的光,其實可以不必,我家甚近,不妨安步當車。阿珠父女回船的路相當遠,不如讓他們坐了去。

“我要託世龍幫我收拾行李,我們先走,轎子你們坐了去。”胡雪巖又對劉慶生拱拱手說,“你也請回去吧!”

“好的。明天一早我來送行。”

於是五個人分做三路。胡雪巖把陳世龍帶到家。胡家大非昔比了,胡太太很能幹,在丈夫到湖州去的一個月中,收拾得門庭煥然,還用了一個老媽子,一個打雜的男工,這時還都在等候“老爺”回家。

“行李都收拾好了。”打雜的男工阿福,向“老爺”交代,“約了兩個挑夫在那裡,行李是不是今天晚上就發下船,還是明天一早挑了去?”

胡雪巖覺得阿福很會辦事,十分滿意,但他還未接口,陳世龍就先說了:“今天晚上下船!回頭我帶了挑夫去,也省得你走一趟。”

這樣說停當,阿福立刻去找挑夫,趁這片刻閒空,胡雪巖問道:“一路上,阿珠怎麼樣?”

這話讓陳世龍很難回答,雖已取得默契,卻不便自道如何向阿珠獻殷勤,想了想答道:“我都照胡先生的話做。”

“好!”胡雪巖說,“你就照這樣子做好了。不過生意上也要當心。”這是警告他,不要陷溺在阿珠的巧笑嬌語之中。

這言外之意,陳世龍當然懂,到底年紀還輕,臉有些紅了。但此刻不能裝糊塗,事實上他也一直在找這樣一個可以表示忠心的機會,所以用極誠懇坦率的聲音答道:“胡先生,你儘管請放心,江湖上我雖少跑,江湖義氣總曉得的,胡先生這樣子待我,我拆爛污對不起胡先生,將來在外面還要混不要混?”

“對!”胡雪巖頗爲嘉許,“你能看到這一點,就見得你腦子清楚。我勸你在生意上巴結,不光是爲我,是爲你自己。你最多拆我兩次爛污,第一次我原諒你,第二次對不起,要請你捲鋪蓋了,如果爛污拆得太過,連我都收不了場,那時候該殺該剮,也是你去。不過你要曉得,也有人連一次爛污都不準人拆的,只要有這麼一次,你就吃不開了。”

他這番話,等於定了個規約,讓陳世龍清清楚楚地明白了他對待手下的態度。不過陳世龍絕沒有半點因爲可容許拆一次爛污而有恃無恐的心思,相反地,這時候暗暗下了決心,在生意上非要規規矩矩地做個樣子來給胡雪巖看不可。

“胡先生如果沒有別的吩咐,我就走了。”他又問,“明天一早,要不要來接?”

“不必,不必!我自己會去的。”

等陳世龍一走,胡雪巖也就睡了。臨別前夕,夫婦倆自然有許多話要說,談到半夜,人是倦了,卻不能安心入夢,心緒零亂,一直在想王有齡,擔心他到新城,生命有沒有危險,公事會不會順利?

“怎麼這時候纔來?太陽都好高了!”阿珠一見胡雪巖上船,就這樣埋怨地問。

“一夜沒有睡着。”胡雪巖答道,“我在擔心王大老爺。”

“王大老爺怎麼樣?”

“這時候沒有工夫談。開了船再說。”

解纜開船,也得要會工夫,胡雪巖一個人坐在船艙裡喝茶,懶得開口,自從與王有齡重逢以來,他的情緒從沒有像這樣惡劣過。

“到底啥事情?”阿珠問道,“這樣子愁眉不展,害得大家都不開心。”

聽這話胡雪巖感到歉然,心情便越發沉重,“嗐!”他突然站起身來,“我今天不走了!王大老爺的公事有麻煩,我走了對不起朋友。阿珠,你叫他們停船。”

等船一停,老張和陳世龍不約而同地搭了跳板,都來到胡雪巖艙裡,查問原因。

這時候他的心情輕鬆了,把王有齡奉令赴新城辦案的經過說了一遍,表示非跟他在一起不可。

“我事情一辦好,就趕了上來,行李也不必卸了。”

“如果事情沒有辦完,趕不到呢?”陳世龍針對這個疑問作了建議,“我們在松江等你,有尤五照應,船上的貨色絕不會少。”

胡雪巖覺得這辦法十分妥帖,欣然同意,隨即單身上岸,僱了乘小轎,直接來到王家。

王有齡家高朋滿座,個個都穿着官服,看樣子都是“州縣班子”,自然是“聽鼓轅門”的候補知縣。胡雪巖自己雖也是捐班的“大老爺”,但從未穿過補褂、戴過大帽,與這班官兒們見面,先得一個個請教了,纔好定稱呼,麻煩甚大,所以踏入院子,不進大廳,由廊下繞到廳房一間小客廳去休息等候。

等聽差的捧了茶來,他悄悄問道:“你家老爺在談什麼?”

“還不是新城的事!聽說那和尚厲害得很,把新城的縣官都殺掉了。爲此,我們太太愁得覺都睡不着。”

胡雪巖大吃一驚!這一來,事情越鬧越大,必不能善罷甘休,王有齡真是“溼手捏了燥乾麪”,怕一時料理不清楚了。

於是他側耳靜聽着,不久就弄清楚了,那些候補州縣,奉了撫臺的委札,到王有齡這裡來聽候差委,此刻他正召集他們在會議,商量處理的辦法。

你一言,他一言,聚訟紛紜了半天,只聽有個人說道:“現在是抗糧事小,戕官事大,首要各犯,朝廷決不會放鬆。我看,第一步,要派兵分守要隘;第二步,才談得到是剿、是撫,還是剿撫兼施?”

胡雪巖暗暗點頭,只有這個人說話還有條理,外面的王有齡大概也是這樣的想法,只聽他說:“高明之至。我還要請教鶴翁,你看是剿呢?還是撫呢?”

“先撫後剿。”那個被稱做“鶴翁”的人,答得極其爽脆。

“先撫後剿,先撫後剿,這四個字的宗旨,確切不移。”王有齡很快地說,“我索性再請教鶴翁,能就撫自然不必出隊進剿,所以能撫還是要撫。應該如何着手?想來必有高見。”

“倒是有點看法,說出來請王大人指教——”

胡雪巖正聽到緊要地方,誰知聽差奉命來請,說是王太太吩咐,請他到裡面去坐。彼此的關係,已超過“通家之好”的程度,內眷不避

,胡雪巖便到內廳去見了王太太。

“你看,好端端在湖州,上省一趟,就派了這麼件差使!”王太太愁眉苦臉地說,“省城裡謠言很多,都說新城這件事,跟‘長毛’是有勾結的。那地方又在山裡,雪軒一去,萬一陷在裡面,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時候怎麼辦?”

“不要緊,不要緊!”胡雪巖爲了安慰她,只好硬起頭皮拍胸脯,“有我在!我來想辦法,包你平安。”

“是啊!”王太太有驚喜之色,“雪軒常說,什麼事都靠你。你們像弟兄一樣,你總要幫幫你哥哥的忙。”

“那還用說。你先請放寬了心,等他回頭開完了會,我們再來商量。”

於是胡雪巖便大談王有齡在湖州的情形,公事如何順利,地方如何愛戴,盡是些好聽的話,讓王太太好忘掉新城的案子。

談到日中要開飯了,王太太派人到外面去催請,把王有齡催了進來,他一見胡雪巖便問:“你怎麼沒有走?”

“把你一個人丟在這裡,我在船上提心吊膽,雪公,你想想那是什麼滋味?”

王有齡不知道那是什麼滋味,但他知道自己的感覺,跟胡雪巖做朋友,實在夠味得很!“雪巖,”他眼睛都有些潤溼了,“這纔是生死患難之交!說實話,一見你的面,精神就是一振。事情是很棘手,不過你來了,我倒也不怎麼怕了。”

玉太太聽他們這一番對答,對胡雪巖的看法越發不同,而且她也跟她丈夫一樣,愁懷一放,這幾天以來,第一次出現了從容的神色。

“有話慢慢談,先吃飯!”她對王有齡說,“一直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今天可以舒舒服服吃餐飯了,你們弟兄倆先吃酒,我做個‘紅糟雞’替你們下飯。”

王有齡欣然讚許,對胡雪巖誇耀他太太的手藝:“你嚐嚐內人的手段!跟外面福州館子裡的菜,大不相同。”

於是都變得好整以暇了,王有齡擎着酒杯爲胡雪巖細述新城一案的來龍去脈,以及眼前的處理辦法。果然如胡雪巖所想象的,那些奉派聽候王有齡差委的候補州縣中,管用的只有那個“鶴翁”。

“此人名叫嵇鶴齡,真正是個人才!”王有齡說,“足智多謀,能言善道,如果他肯幫我的忙,雖不能高枕無憂,事情已成功了一半。”

“喔!”胡雪巖問,“他的忙怎麼幫法?”

“去安撫!”王有齡說,“新城在省的紳士,我已經碰過頭了,那幾位異口同聲表示,有個得力的人到新城就地辦事,事半而功倍。本來也是,遇到這種情形,一定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無奈能幹的,膽小不敢去;膽大敢去的,又多是庸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除非我自己去,我不能去就得找嵇鶴齡這樣的人。”

“我明白了。嵇鶴齡不肯去的原因何在?也是膽小?”

“哪裡?”王有齡說,“此人有謀有勇,沒有把那班亂民放在眼裡。他只是不肯去——”

不肯去的原因是他覺得不合算。王有齡談嵇鶴齡的爲人,吃虧在恃才傲物,所以雖有才幹,歷任大僚都不肯或者不敢用他,在浙江候補了七八年,派不上幾回差使,因而牢騷極多。

“他跟人家表示:‘三年派不上一趟差,有了差使,好的輪不着,要送命的讓我去。我爲何這麼傻?老實說,都爲王某某還是個肯辦事,腦筋清楚的,我才說幾句。不然我連口都懶得開。’”王有齡說,“今天這一會,其實毫無影響,我一直在動腦筋的是,設法說動嵇鶴齡,誰知勞而無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雪公,你的條件開得不夠吧?”

“根本談不上!嵇鶴齡窮得你們杭州人說的‘嗒嗒嘀’,但就是不肯哭窮,不談錢,你拿他有什麼辦法?”王有齡停了一下又說體諒的話,“想想也難怪,八月半就要到了,要付的賬還沒有着落,轉眼秋風一起,冬天的衣服還在長生庫裡。聽說他最近悼亡,留下一大堆孩子要照應。心境既不好,又分不開身,也實在難怪他不肯幫忙。”

“那就只有我去了。”胡雪巖說。

“你我是一樣的。”王有齡說,“我不能去,當然也不能讓你去。”

“既如此,雪公,你要我做點什麼?”胡雪巖已有所領會,特意這樣問一句。

“你看,雪巖,怎麼想個辦法,能讓嵇鶴齡欣然應請,到新城去走一趟?”

胡雪巖不即作答,慢慢喝着酒盤算。這個徵兆不好,在王有齡的印象中,任何難題,一跟他提出來,就會有辦法,沒有辦法也有答覆,一兩句話,直抉癥結的根源,商量下去,總能解決。像這樣不開口,看起來真是把他難倒了。

難是有點難,卻還不至於把胡雪巖難倒,他現在所想的還不是事而是人,嵇鶴齡這樣的人,胡雪巖最傾倒,有本事也還要有骨氣。王有齡所說的“恃才傲物”四個字,裡面有好多學問,傲是傲他所看不起的人,如果明明比他高明,不肯承認,眼睛長在額角上,目空一切,這樣的人不是“傲”是“狂”,不但不值得佩服,而且要替他擔心,因爲狂下去就要瘋了。

嵇鶴齡心裡是丘壑分明的,只聽他說王有齡“還肯辦事,腦筋清楚”,他才肯有所建言,就知道他的爲人。這樣的人,只要摸着他的脾氣,很容易對付,話不投機,他睬都不睬你。

“可惜事情太急,沒有辰光了,不然,我跟他個把月交下來,一定可以叫他聽我的話。”

“是啊!我是不容你下水磨功夫。難就難在這日子上頭。”

“他有沒有什麼好朋友?”

“怎麼沒有?”王有齡說,“也是個候補知縣,會畫畫,好酒量,此人最佩服嵇鶴齡,但雖無話不談,卻做不得他的主。我就是託他去疏通的。”

“喔,‘無話不談’?”胡雪巖很注意地問。

“是的。此人姓裘,裘、酒諧音,所以外號叫‘酒糊塗’,其實不糊塗。我介紹他跟你見見面?”

“不忙!”

胡雪巖說了這一句,卻又不開口了,儘自挾着王太太精心烹調的紅糟雞,大塊往嘴裡送。還要騰出工夫來向她討教做法,越發不來理會王有齡。

吃完飯、洗過臉,胡雪巖叼着根象牙“剔牙杖”,手裡捏一把紫砂小茶壺,走來走去踱方步,踱了半天,站往腳說:“要他‘欣然’,只怕辦不到!”

等了好久的王有齡,聽得這一說,趕緊接口:“不管了!嵇鶴齡欣然也好,不高興也好,反正只要肯去,就一定會盡心。公事完了,我替他磕個頭道謝都無所謂。”

“好,我來辦!雪公,把你的袍褂借我一套。”

“什麼借?”王有齡轉身喊道,“太太,你揀一身袍褂,還有,全副的七品服色,揀齊了叫高升送到雪巖那裡去。”

“對了,順便託高升跟我家說一聲,我上海暫時不去了。”

王太太答應着,自去料理。王有齡便問:“你忽然想起要套公服,作何用處?”

“我要唱出戲。”胡雪巖又說,“閒話不必提,你發個帖子,晚上請‘酒糊塗’來喝酒,我有事要問他。”

王有齡依言照辦,立刻發了帖子,同時預備酒筵,因爲賓主一共只有三個人,菜備得不多,卻特地覓了一罐十五年陳的“竹葉青”,打算讓“酒糊塗”喝個痛快。

到晚來,客人欣然應約,胡雪巖跟他請教了“臺甫”,略略寒暄,隨即入席。姓裘的名叫豐言,名如其人,十分健談,談的自然是嵇鶴齡。

這一頓酒吃完,已經二更過後。王有齡厚犒裘豐言的跟班、轎伕,並且派高升把有了六七分酒意的客人送了回去。然後跟胡雪巖商量如何說服嵇鶴齡。

“雪公,”也有了酒意的胡雪巖笑道,“山人自有道理,你就不必問了。明天我得先部署部署,後天一早去拜嵇鶴齡,必有好音。我這齣戲得有個好配角,請你關照高升到舍間來,我用他做配角兒。”

“好!好!”王有齡也笑道,“我等着看你這齣戲。”

(本章完)

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財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不速之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結交鬱四多情郎中家有喜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同裡之行密謀調任政局多變藥店生意杭州之圍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生絲生意商場勁敵籌劃談判溫柔鄉里對抗潮流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錢莊開業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胡王結緣夜訪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成人之美入閩督師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少年綺夢請援鬱家血書求援請兵護航終成眷屬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美人設局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商場鬥法家事之爭對抗潮流終身大事政局多變拜會學臺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死中求活爲人謀職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巧遇故知巧遇鶴齡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排解糾紛家事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壯士斷腕預備後路應變之道全權委託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破產清算血書求援糧餉大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妝閣密談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返鄉跑官小人拆臺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革職查辦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亂世商機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伏下奇計平息風潮請兵護航渡過難關強強聯手驟起變故名花易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請援鬱家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投靠左帥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設置內應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大展鴻圖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夜訪藩司情場干戈終成眷屬收爲己用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結交漕幫大擺壽宴大好商機改弦易轍遭人算計內鬼敗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胡王重逢漕幫生計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七章 閒談在他聽來是商機,胡雪巖謀劃開絲行_擬開絲行舉借洋債局勢突變紅頂商人胡雪巖1_楔子糧餉大任左帥臨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巧遇故知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尋找賣主鶴齡接任胡李會晤共議前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遣散姬妾喜事心事生死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