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漢陽鐵廠

真相總是會讓人驚訝的。

大清的封疆大吏之間素來是不能相互通信來往的,但在有了電報之後,彼此之間互通有無和情報的來往就變得非常密切,特別是在清政府明顯有意要通過新政和憲政來收回各省實權,再次實施中央集權之統治後,各地封疆大吏之間的來往就變得更爲隱秘和頻繁。

在過去的半年裡,宋彪和兩位封疆大吏的電報來往最多,一位是袁世凱,另一位是張之洞,令人詫異的是張之洞和宋彪之間的電報來往頻率是最高的,幾乎到了每週一封的程度。

此事的起因是張之洞就奉天新軍示威事件給宋彪一點建議和勸說,此事平息之後,張之洞就和宋彪詢問一些籌辦、督練新軍的事,在此之後又是大量的討論東三省新政諸事。

關於宋彪所倡議的“國富先起於白銀淨入”之說,張之洞是非常贊同的,只是如何操辦卻讓張之洞難尋良策。

隨着兩人相互探討的問題漸多,張之洞也終於和宋彪提了幾個不情之請,一是請他參入粵漢鐵路之路,這是一個炸藥桶,耗費資金太大,宋彪也玩不起,果斷婉言謝絕;二是請他另派人接管漢陽鐵廠和湖北紡織局,同意改爲商辦。

隨着盛宣懷官位漸高,名聲漸長,在京師的關係網更廣,張之洞和盛宣懷在漢陽鐵廠的各種矛盾已經是逐漸難以平息,雙方都到了必須分手撕破臉的地步。湖北紡織局早年倒是賺錢,隨着日美紡織品大規模傾銷國內,官辦陋弊又多,日漸也不賺錢,這幾年都是租給粵商經營。

這兩件事對張之洞來說是頗爲關鍵,以他聲望也斷然不擔心和宋彪在這些事上的合作會影響他的仕途,所以。張之洞這段時間極力邀請宋彪派遠東商行前來接管兩廠,洽談官股商辦之時。

湖北紡織局的事情,宋彪還不清楚。但漢陽鐵廠肯定是個好買賣,宋彪立刻讓遠東商行的吳仰曾、沈德耀、潘斯熾三人去一趟湖廣考察兩廠。

這天下午,吳仰曾就先行一步返回奉天。

從奉天到武昌並不艱難。乘坐火車到大連之後就能搭上遠東商行赴湖廣的貨船,兩個星期之內就能往返一趟。

因爲遠東煤鐵公司的事務很多,吳仰曾只去了二十天便匆匆返回,直接到軍部找宋彪彙報,正好宋彪在辦公室裡聽張康仁彙報東北銀行籌辦之事,這兩位都不是外人,宋彪就讓吳仰曾先在辦公室裡坐着等一會。

身爲東三省總督,宋彪的各種規矩正在越來越多,他的開會標準是一律不得超過半個小時,下屬彙報工作一律不得超過一刻鐘。

在這種極其緊張的壓縮下。張康仁也是儘可能簡練的將籌辦情況彙報一番,語速極快。

聽他彙報一番,宋彪還是將同時提交上的籌辦總結拿在手裡翻看,細緻的推敲這些數字,張康仁預測每年要鑄印關東銀圓兩億圓左右。在洽談了各國設備進口報價後,最終確定從美國引入設備,各種大小機械設施加起來總計217臺,大到印軋機,小到手工的壓模臺,打磨機。甚至連工廠的扳手五金、電燈一概都要進口。

各種進口清單加起來總計四千餘個目錄,分期三年,總金額在三百萬美元左右。

宋彪看的有點頭疼,他將報告合起來,和張康仁問道:“如果我們鑄印量超過這個規模,你打算怎麼處理?”

張康仁道:“我和美國貨幣鑄印廠聯繫過,在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他們可以緊急用我們提交的印版爲我們代印銀圓,鑄印數量由我們批准,條件是必須使用美國白銀和其他金屬,並且支付加工費。所以,我打算另外增加一個備用的銀圓版本,註明產地爲美國。”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即便沒有額外版本,銀圓本身是真金白銀的貴金屬貨幣,鑄印銀圓實際無利可圖。”

宋彪想了一下,問道:“你確定沒有任何問題?”

張康仁道:“沒有問題,只是加工費相對可能不會太低廉,其實比起我們大量進口國外設備,加上工人水電開支之類的,鑄印銀圓的成本未必也就比這個加工費低多少。考慮我們目前的銀圓鑄印業務還沒有開展,其實可以先從美國進口訂製銀圓,便於各銀行試運營。”

宋彪點頭,道:“行,那你就加快這方面的工作吧!”

宋彪心裡不是很確定的因素很多,但他選擇相信張康仁,畢竟對方比自己在這個領域懂的更多,他們定製標準的關東銀圓和墨西哥銀圓大體相當,三銀圓合二兩白銀。

在銀本位的體系中,決定貨幣市值的標準是含銀量,而不是其他,對於專業的貨幣鑄印廠而言,所謂的印版實際上是非常容易僞造的,防也沒有意義,何況這個時代基本還沒有這麼齷齪的事情。

讓張康仁先行離開,宋彪就立刻和吳仰曾問道:“湖北那邊的事情怎麼樣?”

吳仰曾當即答道:“回稟總督大人,我和潘斯熾、沈德耀的意思還是少牽扯爲妙,湖北紡織局的機械已經過於老舊,除了熟練的工人較多外,基本一無是處。張總督主持日久,廠中大量安置了一些舊人和關係戶,縱然租給粵商,粵商也得一概繼續留用,所以是誰租誰吃虧。至於漢陽鐵廠之事,沈德耀有意拿下,我也有意,只是廠中兩派鬥爭很劇烈,有張總督的人,也有盛宣懷的人,前者的人都不是好人,基本只是一羣拖後腿的,後者則更非善類,各種陰招盡出,爭權奪利好不熱鬧,所以此前雖然招商之意。來來去去很多人,看清楚這裡面情況的基本都跑了,誰也不敢趟這池渾水,可話說出來,這個廠子經營的時間久,工人都現成的,只要投入大筆資金絕對可以立竿見影的生效。”

聽了這番話的宋彪微微點頭。示意吳仰曾坐到自己面前說話,並且讓勤務兵給吳仰曾倒茶。

在宋彪的辦公室裡,爲客人和下屬斟茶則意味着洽談的時間相對更爲寬鬆。可以超過一刻鐘的限制。

宋彪冷靜的思索片刻,和吳仰曾問道:“你的意思是不去考慮投資湖廣的煤鐵工業和紡織業務?”

吳仰曾答道:“我們能否去投資,關鍵是要看張之洞大人能否更多的配合和協助。比如說將改制商辦的標價降低,以及能否將他此前安排的那些廢人都調離出去,給我們一個比較好的管理和改良的餘地。此外,這個投資規模是非常大的,我們是否擁有充足的資本同時保證不影響遠東商行在東三省的投資。假如在資金上不是問題,張之洞大人也極力配合的話,那倒是可以投資,畢竟漢陽鐵廠和湖北紡織局的基礎很不錯,比我們白手起家要好很多,抽調一部分熟練工人到東三省的話。也有利於我們在東三省的實業擴張。”

宋彪繼續問他:“那你覺得漢陽鐵廠和湖北紡織局目前大約需要多少投資?”

吳仰曾道:“我在臨走之前和沈德耀、潘斯熾兩人覈算過,漢陽鐵廠的重新投入規模相對較大,如果是將煤礦和鐵礦廠都一起納入整體考量,前後大約需要兩百五十萬英鎊的總投入,湖北紡織局則需要投入六十萬英鎊左右。漢陽鐵廠的問題在於它的鍊鋼爐和實際鐵礦不配套。重新改爐子要投入一大筆錢,此外,它的鋼設計產能超過了生鐵的總產能,所以還要大規模投入多套生鐵爐冶煉設備,爲了應對鐵路鋼軌的需求,我們要生產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高錳鋼。這需要對錳礦廠也增加較大規模的投入。漢陽鐵廠的鋼鐵事業基本是虧損,這和它的管理制度、營銷體制、生產成本、技術水平都有莫大的關聯,兩年之內還難以扭轉,而它盈利的部分主要是出賣煤鐵礦、焦炭和生鐵。目前在國內市場和亞洲市場上,生鐵是供不應求的,而生鐵本身也有多種多樣的不同種類的產品,這需要非常好的技術,以及多套不同的生鐵高爐。我和沈德耀的意思是採取三期投資的辦法,首先是對漢陽鐵廠進行第一期的技術改進,改變高爐的技術類型,從酸性爐變成馬丁爐,同時加大煤鐵錳等基礎礦業投入,這大約需要七十萬英鎊,實際上是越多越好;在此基礎上的第二期投資則是在大冶重新投資建一個更大規模的生鐵冶煉基地,完全從美國引入新的設備和技術,以及管理經驗和運行的制度,在這個階段也要對漢陽鐵廠進行第二期技術改造,對生產過程中的煤氣、廢料、廢渣都要重新利用,建立配套的煤氣鍋爐和自備電廠、水泥廠、磚廠;第三期則是用五年的時間,逐步擴大產能和技術種類,在湖北設立冶金和礦業學院,培養人才,加大對煤鐵和其他金屬礦場的勘探。即便不談第三期的長期投入,前兩期的投入也需要兩百五十萬英鎊,甚至是三百萬英鎊。克虜伯廠籌辦鋼鐵廠的時候,德國政府前後累計給予的總投資和扶持貸款高達三千萬英鎊,我們想要將一家鋼鐵廠擴建到克虜伯鋼鐵廠的那種規模,投資規模恐怕不會比他們少。”

說到這裡,吳仰曾也是有感而發的補充道:“所以說,重工業確實不是一個小國和窮國能夠支撐起來的,在武昌,我和張之洞大人也談及此事,他對我們提出的大致方案是很支持的,最終如何談妥,則還是要看總督大人對此到底有多少想法。關鍵恐怕還是取決於資金的問題,我們遼陽鋼鐵廠的基礎條件要比漢陽那邊好很多,投入規模也是必須更大,而不能少,兩邊同時辦,資金空缺就未免太大了。”

宋彪微微點頭,可他還是決定把這個事情抗下來一起辦好,又和吳仰曾問道:“湖北紡織局那邊的情況如何?”

吳仰曾道:“這個紡織廠的規模是很不小的,熟練工人約有一千多人。本廠培養的技師也有十幾位。從生產上來說,他們在麻紡織品這個領域的規模還是很不錯的,目前也有盈利可言,在總體上還是顯得機器過於陳舊,大部分都是二十年前的舊機器,因爲機器老舊,常年需要維修。又都是要從外國請人和購入零配件,運營成本很高。總的來說,他們主要是紡棉紗。而無洋布,棉紗也大多賣給上海的洋行廠子。潘斯熾的意思是要換一部分機器,增設織布廠和印染廠。一次性投入六十萬英鎊就足夠了,因爲工人、廠房等等都是現成的,明年就能扭轉虧損,只是洋人的洋布,特別是日本洋布價格極低,湖廣的苛捐雜稅又多,想要和日本人競爭下去,確實是很不容易,能維持不虧就算是很不錯了。”

宋彪仔細的在心裡盤算一番,和吳仰曾吩咐道:“那就先將漢陽鐵廠的事情拿下來吧。至於湖北紡織局,暫時就不要管了,苛捐雜稅太多,辦了等於不辦,何況我們自己在東三省也要大規模的投入紡織業。你去一趟秘書局和袁金鎧他們商議一番。以我的名義給張之洞發電,就按咱們商量的條件提議,如果他同意,那咱們就將漢陽鐵廠和煤鐵礦廠都盤下來成立一家煤鐵公司統一經營,另外請人出面擔任總董和招募商股,如果招不到。那就統一由我們來置辦。”

吳仰曾點頭,道:“那行,我這就去秘書局將此事辦妥。”

說完這話,吳仰曾就匆匆起身離去,而宋彪則繼續在辦公室裡琢磨着這件事。

遠東煤鐵公司雖然正在抓緊時間籌辦自己的鋼鐵廠,可這個投資規模不小,從投資到出產,中間至少有也有兩年時間,東三省的鋼鐵工業從零開始,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如果能以漢陽鐵廠爲基礎先辦起來,或許是能更順利一些。

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錢的問題。

這麼多的錢要從哪裡找?

東三省新政要錢,東北新軍要錢,東三省的工業和農業建設都要錢,辦教育更要花錢……就靠東三省的這點可憐稅收是撐不住的。

宋彪手裡倒是有錢的,他的個人資本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在戰爭中通過出售糧食套取的大量土地、地產和物權,二是在戰爭中繳獲的大量的日軍、日商資產,以及俄軍持續支援的物資、軍餉。

他名下的兩大公司是遠東商行和裕豐行,兩大公司在東三省持有的流動資本約有3150萬兩白銀,擁有農耕地4.2萬垧地,工商業用地1.35萬畝,在瀋陽、遼陽、大連所擁有的店鋪超過7000棟,碼頭21座,遼陽、撫順、通化三地的煤鐵專營權,遼陽、海城的菱鎂礦專營權,銅、鉛鋅礦場14個,金礦11個,銀礦7個,還有大慶等地區石油專營權等,以及遠東銀行所持有的東三省奉系貨幣發行權。

僅此各項加起來,總資本規模就超過七千萬兩銀子,實際上是肯定遠超過,只是這些礦產的總規模都還沒有確定罷了。

如果將東北新軍也計算爲宋彪的個人財產,他的身家大約能翻漲一倍,東北新軍的火炮、機槍、步槍、馬匹、軍屬牧場、軍墾區、營部等固定資產加起來也絕對超過七千萬兩銀子。

換而言之,如果清政府想要建設一個東北新軍這種規模和實力的陸軍,它也要投入七千萬兩銀子才能達到如此水平。

機槍一響,黃金萬兩。

只是打一場日俄戰爭,宋彪的收益就已經達到了這種規模,從理論上來說,宋彪絕對是不缺錢花的,可他的這些資本在整個東三省建設中就顯得捉襟見肘,杯水車薪了。

七千萬兩白銀的身家約合一千萬英鎊,全部砸下去都未必能完成東三省鐵路的第一期建設規劃,更別提要同時辦兩個亞洲第一流的鋼鐵廠,重工業的投入和產出通常是未必成正比的,這也是清末民國時期的民族資本遲遲不敢涉足重工業的原因。

雖然宋彪此時已經開始全面籌辦大豆產業和東三省甜菜產業,試圖從中賺取自己的第二桶金,可這兩個產業的盈利率也不可能太高,每年能從中賺取六百萬英鎊都算是很順利了。

這每年六百萬英鎊的利潤既要用來辦工廠,辦教育,辦水利,還要維持軍隊的穩步建設,那顯然是不夠的。

宋彪一個人在辦公室裡沉默的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愈發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必須想一條捷徑賺錢,哪怕是很無恥的策略也必須幹下去,即便大豆和甜菜貿易能讓他每年坐收一千萬英鎊的鉅額利潤,這也不夠兩條線的同時發展,光是東北新軍每年就至少開支七百萬英鎊繼續發展和擴張下去,才能讓他在穩步發展三到五年之後,就可以擁有滅清稱帝,統帥全國的軍事資本。

想清楚這一點後,宋彪重新打了電話給回到新政局的張康仁,讓張康仁到他的辦公室裡商量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宋彪已經下定決心無恥一把,搶在墨西哥石油國有化之前賺一票,投入巨資打幾口油井就賣給外國,撈一票就跑,讓別人坐在墨西哥繼續嚎啕大哭去吧。()

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83章 有炮無彈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91章 真金白銀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182章 日韓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09章 漢武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246章 文萊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309章 在全州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4章 殺人越貨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99章 舊部第180章 蜀道難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325章 亞盟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8章 學霸之子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章 殺人越貨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246章 文萊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238章 帝國風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