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

在山谷中休息了一夜,衆人才一起上路出發。不過隊伍卻並沒有混在一起,而是各分成一隊行走,泰鄂爾部落的商隊先行,人民軍相距大約200米,落在後面。

但穆哲虎族長到是和羅嶽等人同行,邊走邊談,主要向他們打聽近3、40年來,外面,由其是清廷發生的事情,羅嶽也逐件逐件的向穆哲虎詳細的說明。不過這幾十年來清廷確實沒有幾件拿得出手的事情,而羅嶽自然也不會爲清廷遮掩避諱,在言辭之間還對清廷多有指責之意,而穆哲虎也聽得不住搖頭嘆息,但聽羅嶽說到人民軍的戰績時,神色之間卻也有些半信半疑之態,當然羅嶽也沒有太在意。

由於商隊的輜重甚多,因此行爲比較緩慢,途中又休息了一夜,羅嶽也趁着這個時間,和昆明艦通話,將發生的事情告訴昆明艦,並請昆明艦將自己的意見轉呈給青島方面,又走了大半天,到是離部落己經不遠了,如果加緊趕路,那麼今天天晚之前就可以趕到部落。

就在這時,只聽前方的馬蹄聲由遠而近的響起,一騎飛馳而來,還不等商隊做好警戒的準備,騎者就來到了商隊的近前,然後翻身下馬,不過己經有人認出了騎士,紛紛叫道:“是博裡克,是博裡克,你怎麼趕來了。”

那名叫博裡克的騎士也不答應其他人的招呼,而是大叫道:“族長呢?族長呢?寨子裡出事了。”

穆哲虎己經來到了隊列前,道:“博裡克,寨子裡出了什麼事?”

博裡克見了穆哲虎,立刻大叫道:“族長,快,快回去,黑風沙又帶着人來打我們的寨子,老族長正帶領着大夥守衛寨子,派我出寨來找你們,趕緊回去解救寨子。”

衆人聽了,也都無不大驚失色,趕忙又紛紛對穆哲虎道:“族長,我們快回去吧。” 也有人道:“馬隊走不快,留下幾個人守着馬隊,其他人儘快趕回去。” 還有人道:“族長,求求羅軍門他們吧,如果他們願意幫忙的話,打敗黑風沙他們,根本就不費事。”

穆哲虎想了一想,叫來一個年輕人道:“去請羅軍門過來。”

時間不長,羅嶽來到穆哲虎的面前,道:“族長找我有什麼事嗎?”

穆哲虎這才把博裡克報信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對羅嶽道:“羅軍門,我知道這樣的要求確實是有些過份了,但我們確實需要你們的幫助。”

羅嶽點了點頭,道:“我們自當盡力而爲,族長請儘管放心,不過我們總要先了解一下情況,並制定對應之策,不才魯莽行事。”

穆哲虎道:“羅軍門之言有理,不知軍門想了解些什麼情況。”

羅嶽道:“這個黑風沙到底是什麼人?你們對他有多少了解?”

穆哲虎道:“黑風沙是這一帶的鬍子(土匪),據說手下有1、2000嘍羅,是這一帶地區最大的綹子,以前他們也來打過兩次我們的寨子,不也都沒有能夠攻破,想不到這次又來了,一定是他們知道我們去了雙城子,寨子裡空虛,所以才又來進攻我們的寨子。”

羅嶽點了點頭,又道:“你們的部落有寨牆?”

穆哲虎道:“那裡自然,在野外生存,如果沒有寨牆,根本就過不下去,不要說鬍子打來,就是老虎、熊瞎子時不時來騷擾,也讓人受不了啊。”

羅嶽道:“不知寨牆有多長、多高、多厚?”

穆哲虎這纔有些明白,羅嶽這是在瞭解部落的防禦力,於是道:“寨牆是分爲4邊,南邊和西邊是河流,每邊長約40丈,各開一個寨門,寬1丈2尺,是木製,城樓也是木製的,在4個城角上各建了一個馬面兼箭樓,不過箭樓是木製,但每個箭樓上有兩架我們自制的牀弩。寨牆高有1丈8尺,垛口高5尺,牆底厚1丈2尺,牆頂厚8尺,垛口厚1尺6寸,全是用夯土推成。” 說着還在地上畫了一個簡易的圖紙。

羅嶽看了以後,也不禁有些意外,道:“這城牆的設計到是很專業啊,恐怕不是普通人設計的吧。”

穆哲虎也點了點頭,道:“是啊,羅軍門看得真準,這座城是家父設計的,家父原來就是行武出身,這座城是花了10餘年才建成,幸好是在城建成以後,黑風沙纔來進攻我們,全靠這座城才保住了我們的部落。”

羅嶽又轉向那個叫博裡克的年輕人,道:“黑風沙是什麼時候來的?”

博裡克道:“昨天上午!昨天就攻了一天的城,不過被我們擋住了,今天一大早,趁着天還沒有亮的時候,老族長叫我趁着天黑出城來找族長救援!”

羅嶽道:“他們來了有多少人?”

博裡克道:“大概有6、700的樣子。”

羅嶽道:“那麼現在守寨的又有多少人?”

博裡克道:“老族長下令,凡是拿得動武器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上寨牆守衛,大約聚集了1000餘人。”

羅嶽想了一想,才轉向穆哲虎道:“族長,我認爲今天我們不宜急於趕回部落去救援,現在部落裡有老族長坐鎮,有堅城可依,部落上下也全心協力,衆志成城,老族長又是行武出身,因此堅守幾天應是無礙,而且這裡離部落的距離不近,就算急趕回去,到達部落時也必然是精疲力竭,這種狀態去迎戰黑風沙,必然是對我們不利。不如在部落的附近找一個偏避的地方,先休息一夜,大家都養足精神,明天一早再去進攻黑風沙,解救村子,必然可以一戰而勝的。”

穆哲虎聽了,想了一會兒,才道:“羅軍門說的有道理,就按羅軍門之意行事吧。”

有一個人道:“族長,那今天豈不是要部落裡的人抵抗黑風沙,按照博裡克的說法,現在部落裡的男女老幼全都動員起來了,就算只是抵抗一天,也不知要死多少人?”

穆哲虎搖了搖頭,道:“就算我們現在趕回去,到了部落也差不多是黃昏以前,所以今天這一戰,我們肯定是趕不上的,只能靠部落裡的人了,急也沒有用啊。”

衆人聽了,這才都不再言語。穆哲虎這才招呼隊伍繼續前行。

穆哲虎等人對這一帶地區確實十分熟悉,到了下午5點鐘左右的時候,來到了一塊山凹地駐營,這裡距離泰鄂爾部落大約有15裡遠,也就是7、8公里的樣子,羅嶽也十分滿意。

駐營之後,羅嶽派出一個小隊,帶上3名泰鄂爾部落的部民,去偵察黑風沙一夥的情況,順便也將2名部民送部落去送信,讓部落裡的人放心,並且約定明天一起夾擊土匪。

當天晚上,羅嶽、楊瑞、周興漢、穆哲虎等人一起商討了明天的作戰計劃,同時羅嶽又下令,將繳獲的俄軍步槍、子彈分發給部民,而穆哲虎也從商隊的人員中挑選出84人,明天隨人民軍一起作戰,其餘的人都留在營地裡看守糧食物資,其實這次跟他出來的部民基本都是青壯年人,只有少數幾名婦女,負責路上的飲食事務,只是槍支的數量有限,而羅嶽也要求參戰的人員必須配有槍支,因此只能確定這84個人。而穆哲虎也將部民的指揮都交給羅嶽指揮。

休息了一夜之後,第二天凌晨5點,人民軍和出戰的部民全都起身,吃過了早飯之後,向部落的方向前進。這時天色還是矇矇亮,隊伍一行一直摸到了距離部落大約2500餘米的地方停止,而這裡距離土匪的營地只有1000多米遠,羅嶽下令,讓部民全部停下,在原地等候,因爲部民沒有經過軍事訓練,不知道怎麼隱避自己的行動,因此羅嶽也不敢讓他們推進得離土匪的營地太近,怕驚動了土匪。

而人民軍除了三個迫擊炮小組之外,其餘的部隊仍然繼續推進,一直潛行到離土匪的營地不到500米的地方纔停住,並按照昨夜的佈置,各自進入各自的陣地。

這時在土匪的營地裡,土匪們纔剛剛睡醒起身,有的在架鍋燒水,有的在擦臉漱口,有的整理行裝,因此整個營地都是亂哄哄的一片。

得知各部隊都己經進入到預定的地點,羅嶽也點了點頭,這時3個迫擊炮小組都己架好了迫擊炮,並設好了射擊單元,只等着羅嶽一聲令下,就可以向土匪的營地展開炮擊。

羅嶽一揮手,道:“開炮。”

“轟轟轟!”

三門迫擊炮幾乎是同時開火,炮口冒出濃濃的硝煙,而不遠處的穆哲虎等人也看得有些發呆,人民軍在組裝迫擊炮時,穆哲虎和幾個年長一些,見識多一些部民在議論,到也猜出這是火炮,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這火炮長不過3尺,粗不過2寸,能夠有多大的威力?又能夠打多遠。卻沒有想到開火之後,炮彈一下子就打到了天上,消失不見,這才知道這火炮到是真能打遠。

三發炮彈有兩發落到了土匪的營地裡,軒開了幾頂帳蓬,並且炸飛了幾鍋正在燒着開水,至少有十幾名土匪被炸死炸傷。

而在土匪的營地邊埋伏的人民軍戰士將炮彈的落點報回來,三門迫擊炮確定射擊單無誤,立刻展開了連續的打擊,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裡,又進行了4輪發射,12發炮彈也全部都落到了土匪的營地中。

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三九九章 全面開戰(八)第六十五章 德國使團(五)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四二六章 進攻北京(五)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七)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二七九章 五人會議(三)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九十二章 安置營(八)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二七八章 五人會議(二)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