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

雙方的文職官員發言後,也剛氣氛緩和了不少。雙方也都同意,先協商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畢竟只有聯合指揮部成立以後,纔好俱體討論戰術問題,這次協商也不是開軍事會議,否則剛纔將軍們談得唾沫亂飛,兩位文官卻插不上話去。

日本提出的方案是:聯合指揮部將以日本爲主,華東政府可以派一名高級軍官參與,下設的參謀人員按照雙方投入的兵力比例分配,如果是各自的軍隊單獨執行作戰任務,具體的戰術由各自的軍隊自行制定,如果是雙方聯合行動,則應以日方爲主制定戰術,華東政府的人員也可以參與建議,但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日方。

然後日方又進一步解釋,由於戰爭的關係重大,應當有當權決斷的人來主導,而日本投入的兵力要遠多於華東政府,自然應該成爲主導的一方,這也是爲了順利的擊敗俄國。不過說穿了日本還是希望在未來真的成立了聯合指揮部時,取得主導權。

這個方案當然不能被華東政府接受,因此華東政府一面反駁,一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戰爭需要當權決斷是不假,但也需要集思廣議,不然成立參謀總部就沒有意義了?華東政府只能出一名軍官,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以投入的兵力比例分配參謀人員更是不妥,不能體現雙方公平合作的原則,華東政府投入的軍隊是逐次增加的,豈不是人員隨時都會變化,如果華東政府最終投入的軍隊超過了日本,那麼是不是應該由華東政府來主導呢?另外後勤部隊又算不算在軍隊數量裡,投入的民役人員又該怎麼算?

華東政府的方案是首先承認日本首先投入的兵力人力物力,確實在華東政府之上,因此同意由日本方面出任聯合指揮部的最高指揮官員,但雙方的人員必須對等,其實指揮部的核心也沒幾個人,5、6個就夠了,而下設的參謀人員可以按4:6的比例分配;而戰爭的計劃決策也應由雙方共同協商來確定,這樣即能體現日本的主導地位,又照應雙方的公平合作原則。

應該說華東政府的方案更爲公正一些,但這樣一來日本就不可能主導聯合指揮部了,因此兒玉源太郎、山本權兵衛都立刻反對。而華東政府自然是據理力爭,雙方立刻又爭執了起來。

見雙方又要談僵了,小村壽太郎和李三傑趕忙又打圓場,認爲今天只是雙方互相表明自己的態度,具體的方案可以改天再談,乾脆就把雙方組成聯合管理佔領區的方案也都互相通報。

日本的方案和聯合指揮部差不多,都是管理層由日本主導,華東政府還是派一個人參與,但只有建議權,決策權仍歸日方,而基層的管理者由雙方共同負責。簡單說日本還是不想放棄主導權,又希望藉助華東政府的力量維持好地方秩序。

而華東政府的方案是管理層由雙方共同負責,可以由日方爲主,但決策必須由雙方共同商議決定,而基層的管理者最好是由華東政府來負責,畢竟基層管理者是直接面對民衆,華東政府的工作人員在語言、文化、風俗習慣都和民衆相通,自然方便管理,而日方的人員顯然沒有這方面的條件。

不過日方顯然不能接受這個建議,因爲這不是等於把日本給架空了嗎?日本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方,豈不是就全交給華東政府了。

李三傑見氣氛又緊張起來,於是立刻建議,暫時休會,雙方也都對各自的方案再研究研究,改天再接着協商。小村壽太郎一聽,也馬上就答應了下來。於是這次協商就這樣結束。

協商的內容立刻傳到了東京,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桂太郎等人看完了之後,也馬上展開了討論,衆人首先都一致認爲,華東政府的條件雖然開得高,但並不是在漫天要價,基本都在合理的基礎上爲自己爭取利益的範圍,畢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且這也說明華東政府確實是有合作的誠意。如果華東政府胡亂的一味開高價,或者是對日本提出的方案全盤接收,反到有問題了。因此日本到是可以放心一些。

至於雙方的合作方案怎麼談,伊藤博文只提了一個問題,即日本需不需要華東政府的軍事幫助,只靠日本能不能獨立戰勝俄國,如果可以,則可以對華東政府寸步不讓,如果不行,則趕緊在一些地方讓步,早日談成,敦促華東政府儘快出兵,如果還需要觀望,則最好有一個時間節點,以免我們在不利的局面下和華東政府再協商,這樣損失更大,要求陸軍部、海軍部客觀的回答這個問題,並且給了陸軍部、海軍部一天的討論時間。

而就在這時,戰場上的意外事件,改變了這次協商的走向。

4月11日下午五點,聯合艦隊再次從仁川港出發,執行秋山真之制定的在第三次閉塞作戰之前,誘敵計劃。

4月12日夜間10點,聯合艦隊首先派出第4驅逐艦隊帶兩艘佈雷艦在旅順港外佈施*。4月13日凌晨4點,日本艦隊佈下了44顆*,但在撤退的時候,被俄國的巡邏艦隊發現,雙方在旅順港外展開了戰鬥。

在激戰中俄艦斯特拉希涅號被日艦的魚艦擊中沉沒,太平洋艦隊的巡洋艦巴揚號、狄安娜號又出港接應,遭遇聯合艦隊第3戰隊的4防護巡洋艦、第2戰隊的2艘裝甲巡洋艦,雙方開始相互炮擊,緊接着巡洋艦阿斯科利德號、諾維克號又出港增援。

4月13日早上7點15分,馬卡洛夫坐鎮旗艦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波爾塔瓦號、勝利號出港迎戰日艦,而看到俄軍的戰列艦出動,深知不是對手的日本巡洋艦很快掉頭逃逸,馬卡洛夫下令追擊,但俄艦隊追了沒多遠,發現遠遠的海面上又出現了日本第1戰隊的6艘戰列艦,馬卡洛夫明白日本是打算將自己誘出岸炮的射程再交戰,而馬卡洛夫也想將聯合艦隊誘入岸炮射程,於是下令艦隊返航。

不過在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號上,東鄉平八郎、秋山真之發現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的航向正是敷設的*陣方位,因此東鄉平八郎下令艦隊停止前進,觀望俄艦。

上午9點45分,在老虎尾燈塔東方約2海里處,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撞上了*,艦首首先觸雷,隨着巨大的爆炸聲,艦首升起了一大團黑煙,而爆炸又引爆了吃水線下的*倉庫,接着引爆了艦首12英寸炮彈庫,最後氣缸爆炸,甲板上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飛上了天,前主炮甚至飛到了數百米的高空。等濃煙退去之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己有大半沉入水中,只有艦尾還翹在水上,螺旋槳兀自在旋轉着,兩分鐘後,整艘軍艦完全沉入海中。

雖然這時日本艦隊只是遠遠的看見一團黑煙升起,隨後煙火漸消,俄國艦隊的首艦己不見了,各艦頓時爆發出歡呼聲,就連東鄉平八郎也露出了一絲笑容,不管怎麼說,算是擊沉了一艘敵方的戰列艦,這可是開戰以來聯合艦隊最大的戰果。於是下令艦隊轉航回去。

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沉沒以後,俄國其他各艦上都緊急放下救生艇,去搶救倖存者,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上共有773人,包括艦長亞麻列夫上校在內,總共只有129人被救起,但其中並沒有馬卡洛夫,只是找到了馬卡洛夫的一件外套。

但俄國的黴運還沒有結束,10點10分,勝利號又觸雷了,右舷艦首附近被炸開了一個口子,好在是引擎和舵機並未受損,因此還能保持行動。而其他的俄艦也都成了驚弓之鳥,趕忙都逃回到內港裡躲起來。

日本是在當天下午5點的時候得到了確切的消息,知道馬卡洛夫中將陣亡,而整個聯合艦隊上下都欣喜若狂,儘管馬卡洛夫只上任了36天,但給太平洋艦隊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改觀,也給聯合艦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現在馬卡洛夫竟然這樣陣亡了,不少人都認爲日本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第二天立刻以海軍大勝,擊沉敵旗艦的報導公佈於衆。

而馬卡洛夫的陣亡,也讓日本海陸軍的壓力大減,一致認爲在這個時候還不需要華東政府的軍事力量,不過這個時候海陸軍的首腦也還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知道這個勝利實在是太偶然了,並不表示日本就己經勝券在握,馬卡洛夫的陣亡對俄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還不得而知,因此現在還不能完全拒絕華東政府的軍事幫助。

於是在接下來的協商中,日本也有意採取強硬的態度,拒絕在合作方案上讓步,使得協商進入了僵局,而小村壽太郎順勢提議,這一次協商不如就到這一步,雙方可以回去以後慢慢的考慮各自的方案,而且華東政府也不妨加強準備,預計在6月份時再進行下一輪的協商,因爲到了6月份,華東政府的登陸作戰也應該差不多準備好了,這個時候再協商,也更好一些。

華東政府的代表團也接受了小村壽太郎的提議,於5月15日返回青島,當然日本的禮數還是相當周到的,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並且還派兩艘軍艦隨行一直護送出50多公里。

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十九章 自沉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四三一章 進攻北京(十)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