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

兩支伏擊土著軍隊的人民軍部隊回到農場以後,對農場的人心士氣,也同樣是一個極大的鼓舞。隨着荷蘭聯軍陸續開出城外,建立陣地。人民軍當然是不太當一回事,而且還因爲聯軍主動出城迎戰而高興,畢竟不用打攻堅戰,但農場的其他人,還有收容的華人們卻都多少有些緊張,畢竟聯軍的人數太多。

儘管人民軍並沒有把聯軍人數的消息放出去,但在農場裡總有一些人有各種渠道,能夠打聽到一些消息,而且不少消息多少也有一些誇大,由其是對聯軍的兵力,因此難免會緊張,但得知人民軍己連打了兩個勝仗之後,衆人也算是安心了一些,畢竟到目前爲止,人民軍還從來沒有敗過。

不過馬上就要迎來爪哇島的總決戰,儘管人民軍上下對這一戰信心十足,但作爲陸軍的最高指揮官,羅嶽卻不敢掉以輕心。雖然羅嶽也清楚,在海軍的支援下,要打贏這一仗確實不是什麼難事,但現在羅嶽畢竟是陸軍的軍官,儘管目前在人民軍內部,海陸軍之間到並沒有什麼尖銳對立的矛盾,但互相競爭,以爲自己爭取多的資源,則是再所難免的,因此羅嶽並不想在任何時候都依賴海軍,能夠靠自己,最好是靠自己。

其實人民軍的戰術也並不複雜,就是先以陣地防守爲主,利用防守來消耗荷蘭聯軍的銳氣和兵力,然後再尋找荷蘭聯軍的弱點進行反擊,但反擊的目地只是以擊敗荷蘭聯軍爲主,而並不急於進攻荷蘭聯軍的陣地。

雖然以人民軍現在的實力,並不是攻不下荷蘭聯軍的陣地,但畢竟人民軍在人數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冒然強攻對方陣地,肯定會有相當大的損失,而且人民軍還有更好的戰術。就是等到夜間,在海軍的火力支援之下,再向荷蘭聯軍的陣地進攻,這樣自身的損失就要小得多。當然,守住陣地,最好是靠陸軍自身的力量。

大的戰術思路確定之後,俱體的佈置爲:由一營負責農場的正面防守,並且還帶200名農場護衛;三營的營部一連駐守碼頭,剩下的兩個連暫時由團部直接指揮,分別各帶300名農場護衛,守衛農場的兩側;二營還有200餘名農場護衛做爲全軍的總預備隊;而各營屬機槍連都分散到各連,佈署在陣地上,而團屬100毫米迫擊炮營、以及各營屬82毫米迫擊炮營則集中起來使用,另外由於荷蘭聯軍還有20餘門火炮,因此各陣地都要做好防炮擊的準備。

第二天一早,荷蘭軍隊從陣地中出發,一直推進到距離人民軍陣地約4、5公里的地方集結,前線指揮官馬丁內斯上校用望遠鏡看去,只見人民軍的陣地上一片寂靜,似乎空無一人,只有偶爾看到幾個人露出頭來移動。

馬丁內斯當然知道,人民軍的士兵都是躲在戰壕裡,但判斷不出對方陣地的主要部份,因此也無法指令炮擊的射擊單元,畢竟荷蘭軍隊只有20餘門火炮,無法形成大範圍炮擊覆蓋,只能進行精準打擊,但要進行精準打擊,就必須有足夠的情報支持才行,現在根本看不到對方的兵力位置,根本就不知該向那裡開火。

於是馬丁內斯的頭上也不禁冒出汗來,荷蘭本來就不重視陸軍,馬丁內斯的實戰經驗基本都是在爪哇和土著的戰鬥中取得的,而每次土著都會列好陣式,讓馬丁內斯一目瞭然,那會躲在戰壕裡。但就這樣耗下去也不是辦法,而不開炮是肯定不可能的,畢競還要忽悠土著軍隊,於是馬丁內斯最終決定,不管打不打得中,先轟一陣再說,反正土著也不懂,只要是讓他們看見火炮開了火就行了。

荷蘭炮兵共分成三個陣地佈置,儘管馬丁內斯的實戰經驗不足,但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隨着馬丁內斯下令,荷蘭的炮兵們立刻填彈、定位,對着人民軍的陣地“轟轟轟轟”就是一陣炮擊。荷蘭炮兵的炮擊持續了大約10多鐘的時間,20餘門火炮,共計打出了300餘發炮彈,反正都是落到了對面爆炸,到是激起了不少塵土硝煙,砂石飛揚。

果然,在土著的眼裡,這一陣炮擊的聲勢還是很大的,畢竟這些人平時那看到過火炮的轟擊呢?因此還有不少人歡呼起來。

其實荷蘭的炮擊對人民軍幾乎沒有造成任何的傷害,因爲絕大多數的炮彈根本就沒有打中人民軍的潛伏區域,而且人民軍的坑道工程相當專業,完全是按照舊時空的標準挖掘佈置,因此對火炮的爆擊有十分有效的防範。當然,要做到百分之百防範是不可能的,但在荷蘭聯軍的炮擊之後,僅僅只陣亡了10餘名士兵,另有20餘名士兵受傷。

而且荷蘭的炮擊,還爲人民軍確定了荷蘭火炮陣地的位置。

這一次戰鬥,人民軍並沒有使用無人機或直升機等現代的設備定位,而是完全靠人力測觀、計算來確定對方炮兵陣地的位置,只是應用了單兵電臺進行聯絡。這主要是檢驗前一階前的炮兵訓練結果,並且逐步降低人民軍,由其是穿越者對現代設備的依賴。

由於荷蘭炮兵轟擊的時間過長,而且在炮擊之後又沒有極時的轉移陣地,因此這也給人民軍的炮兵反擊留了足夠的時間。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荷蘭軍隊沒有按軍事常規來做,因爲根據荷蘭殖民政府掌握的情況,人民軍應該是沒有大中口徑的火炮,大概是有一部份50毫米口徑的速射炮,但速射炮顯然是不可能對炮兵陣地造成什麼威脅的。而人民軍裝配的主要重武器迫擊炮,在這個時代還是一種絕對全新的武器,因此儘管荷蘭炮兵按照常規,將炮兵分開陣地佈置,但在炮擊結束之後,並沒有極時的進行轉移。

而迫擊炮的最大優勢就在於靈活機動,既使是120迫擊炮,也可以用人力在短距離內,快建機動轉移,因此在荷蘭軍隊展開炮擊時,人民軍的82迫擊炮,100迫擊炮部隊就以連爲單位,前出陣地進行佈置。這是由於迫擊炮的有效射程要比正常火炮小一些,必須要前出陣地,才能夠得上打擊距離。不過爪哇的地勢雖然平坦,但植備衆多,在雙方的陣地之間,有大量的可供隱蔽的區域。

就在荷蘭軍隊進行炮擊的時候,人民軍各迫擊炮部隊也都修正好了射擊參數,陸續向荷蘭的炮兵陣地開火還擊,82迫擊炮連和100迫擊炮連都是裝備9門迫擊炮,因此人民軍一共投入了54門迫擊炮進行反擊;100迫擊炮的最大射程是5400米,而有效射程約4000米左右,是炮擊的主力;而82迫擊炮的最大射程是3200米,有效射程約2400米,主要是進行干擾射擊。

按照炮兵戰術規定,10輪射擊之後,就要立刻轉移陣地。而進行10輪射擊,大約需要100秒-120秒左右,因此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裡,人民軍的迫擊炮部隊就向荷蘭的炮兵陣地傾泄了540發炮彈,無論是火力投射的總量,還是在單位時間內的火力投射密度,都要遠遠的超過荷蘭炮兵,儘管迫擊炮的射擊精度不如一般的火炮,而且還有一半是干擾性的射擊,因此真正命中目標範圍的,只有60餘發炮彈,但也足夠了,畢竟人民軍的炮擊目標明確而集中,而荷蘭的炮兵陣地沒有掩體設施。而在炮擊結束之後,人民軍的迫擊炮部隊速度的從炮兵陣地撤離,退回到了自己的陣地中。

結果荷蘭炮兵的三個陣地,有兩個被基本全部催毀,剩下的一個也損失近半,共計被毀損火炮16門,士兵傷亡達300餘人。

荷蘭聯軍的前線指揮官馬丁內斯也不禁有些發懵,不是說海外華人沒有大口徑火炮嗎?從剛纔的那一輪炮擊來看,海外華人的火炮數量至少在50門以上,雖然都是*炮,但火力投送能力也遠在荷蘭軍隊之上,不過50門火炮至少是一個炮兵團的配置了,僅驢馬牲畜就需要300餘匹,人員至少需要1500人,而這樣龐大的人力畜力數量規模,是根本不可能隱蔽得往的,那麼海外華人是怎麼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麼多火炮運上島的呢?

但現在並不是研究戰術的時候,而是下一步應該怎麼辦?荷蘭聯軍的炮兵基本己經被打殘了,那麼接下來是發動地面進攻,還是暫時收兵撤退呢?發動進攻,對方可是有50餘門火炮,這將會對進攻方造成極大的殺傷,而就這樣撤退了,對軍心士氣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時另一名陸軍指揮官範德維特上校道:“馬丁內斯上校,不要再遲疑了,馬上發劾進攻吧,現在進攻我們還有一線勝利的機會,而一但收兵撤退,至少土著的軍心會散去一大半,因此我們是根本不可能贏得這一場戰爭的。”

馬丁內斯點了點頭,也明白範德維特的意思,雖然在昨天赫爾維格連哄帶騙加忽悠,將各土著部落的情緒給煽動起來,但這種情緒是極不穩定的,稍遇挫拆就會立刻被打成元形,因此在這個時候是隻能進,不能退的,儘管現在發起進攻,取勝的機率也不會很大。

想明白了這一點,馬丁內斯立刻下令,命各路的聯軍向農場陣地發動進攻。

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八十一章 戰前(下)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七十六章 規劃(二)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七十六章 規劃(二)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六一一章 滿洲里戰役(四)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佈(一)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