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

接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王勝、姜峰、段謙等人都大吃一驚,沒想到安羅堂竟然會有這麼大的膽子,敢於公然的聚衆滋事行兇。而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王勝也打消了招安羅堂的首腦人員上堂來的念頭,因爲安羅堂的首腦人員是肯定不會到場的,再玩這些套路己經沒有意義了。

而且安羅堂的這個舉動等於是直接挑戰了濟南政府的權威,也將自身直接推到了濟南政府的對立面,因此濟南政府必須直接搗毀安羅堂,才能顯是誰纔是在濟南說了算的一方。

當然在動手之前,先要將己發生的事情的善後工作都處理好,並做好周密的安排,力求一但發動,就要一舉搗毀安羅堂的目標,於是王勝立刻請張正傑調動人民軍,封鎖出事的兩條街,然後又加強了城門的盤查,以防安羅堂的人趁亂逃出濟南,並且下令,只要是安羅堂的人出城,可以當場捉拿,敢於反抗的,可以當場擊斃。

然後又命姜峰馬上動員人手,處理現場,清點傷亡情況,收容死亡人員的屍體,並安置治療受傷的人員,同時將兩家商鋪的倖存人員馬上接到府衙來安置保護,將來這也是重要的證人。另外又請段謙佈置情報人員,對安羅堂進行嚴密的監視。

到了中午的時候,姜峰趕回府衙,向王勝報告,其實這一次鬥爭的結果還是不錯的,共計當場擊斃暴徒23人,並且還抓捕了16人;不過兩家商鋪共計有9人被殺,另外8人被砍傷,另外傍邊兩家商鋪也有3人被誤殺,6人被誤傷;而警察隊伍中,當場徇職的有3人,另有12人受傷,而臨陣脫逃的有5個人,現在兩家商鋪的其他人員都被帶到府衙安置,受傷的人員都送到政府醫院接受治療,基本可以保證性命無憂,並且受到嚴密的保護,而臨陣脫逃警察和抓捕的人員也被帶回府衙,而且也懶得去審問,因爲問也問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因此先投入大牢中再說。

姜峰的報告完之後,王勝馬上趕到醫院去看望受傷的人員,因爲現在有一部份穿越者住在府衙,因此醫院是設在宿舍,也就是袁世凱賣給穿越者的房宅裡,現在己進駐了一個醫務隊,共計有15名成員,其中穿越者有5人。這時12名受傷的警員都己經得緊急的救治,正躺在病牀上休息。

他們受的傷基本都是被刀斧砍殺,屬於皮肉傷,雖然弄得血跡斑斑,但其實並不算嚴重,既使是在中國古代,治療外傷的藥品也是十分豐富,唯一的危險在於是傷口感染,也就是破傷風。不過醫務人員也非常注重傷口的衛生,對傷口都要進行認真的清醒,使用的紗布也是經過消毒,因此傷口感染的機率也大爲降低,這也是人民軍的傷員治癒率要大大高於這個時代的中國平均水準。

另外穿越者還決定給這12名警察使用抗生素。在現代社會中,傷口感染早已不在是什麼重大急症了,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穿越的時候,穿越者帶有大量的抗生素,不過在舊時空裡,抗生素是在1928年才正式研究出來,到二戰期間纔在戰場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在穿越之初,穿越者是嚴格的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如果要給本土民使用抗生素,是要經過嚴格的審批。

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過去,穿越者帶的抗生素也己經用去了大半,而剩下的也有超過一半快到質量保證期,更爲重要的是現在衛生部正在組織人員攻關製造抗生素的技術,這時己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畢竟對穿越者來說,抗生素的原理是知道,只是要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實現,因此現在抗生素己不算嚴控藥品,完全可以給這12名警察使用,確保他們的平安。

王勝、姜峰來到牀房,看望受傷的警察,並且安慰他們好好養病,表示他們是爲政府工作而受傷的,因此政府會負責到底,不僅會免費給他們治療,而且薪俸照常,並且還會保證有相應的獎金。

這些受傷的警察也被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原來都是在衙門裡當差的人,現在當警察,一來是捨不得這份差事;二來在王勝上任的第一天表現出來的鐵血手段也讓這些人不敢輕言去職。不過以前在清朝的時候,抓捕犯人時受傷,多半都是白傷了,有的老爺好一點,還會給一點撫卹銀子,但一般來說都是不夠的,而且在家養傷期間是沒有薪俸的,而海外華人雖然手狠心黑,管理嚴格,但受傷卻可以免費治療,還專門有人照顧,薪俸照常,何況是知府大人還親自來探望,雖然這些警察受清廷的傳統影響較深,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這麼來看,在海外華人手底下做事到也並不算差,受傷到也是值了。而王勝要的,正是這樣的效果,畢竟對這些原來在衙門裡當差的人,只靠強壓是不夠的,必須要恩威兼施才行。

接下來王勝又去探望受傷的商鋪人員。被砸毀的兩家商鋪的規模並不大,都是小家族型的經營模式,以夫妻爲主,加上子女、傭人和幾個小夥計,一家商鋪姓計,只有10個人,而另一家姓邱,也只有12人,而且都是膽小本份的小生意人。因此看到府衙的公告以後,立刻就來註冊。卻沒有想到遭到了飛來的橫禍。

不過計家商鋪的夫妻都被砍殺身亡,只剩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好在是長子己經成年,雖然還年輕,但可以繼承家業;而邱家的戶主也被砍死,不過他的妻子尚在,留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不過子女都沒有成年。

王勝見了這兩家的倖存者,首先向他們道歉,表示是政府沒有保護好他們兩家的安全,又向他們保證,一定會爲兩家報仇,將兇手安羅堂繩之以法,以告慰死者的在天之靈,並且還表示會全額賠償兩家的損失,同時保證政府會保護兩家的倖存者,不使他們的利益被其他侵害。

而聽了王勝的話以後,兩家的倖存者都嚎啕大哭起來,紛紛給王勝下跪叩頭,表示自己的感謝。因爲在這個時代,發生這樣的事情,兩家即使是有幸存者,但由於失去了當家的人,家境也很難再維持下去,其他的遠親、族人,甚致是同行都會想辦法來侵佔搶奪他們的財產,鋪子雖然被砸了,但門面仍在,依然是還有利可圖的。不過有官府的保證,估計可以確保以後不會受到欺負,而且儘管王勝的行爲在舊時空裡作秀的成份很大,但在這個時代,確實是十分少有的親民、愛民行爲。因此這兩家的倖存者自然是千恩萬謝。

王勝又安慰了他們幾句,又看望了被誤傷的人,這才離開。

回到了府衙以後,己是下午三點多鐘了,姜峰道:“老王,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什麼收拾安羅堂?這次老子可要好好的收拾一下這幫孫子,要不然這口氣可出不來。”今天的結果,讓姜峰這個公安局長也覺得臉上無光,穿越到這個時代己有一年多的時間了,穿越者還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由其是讓自己給趕上了,因此姜峰也憋足了這一口氣,絕對不能放過安羅堂。

王勝道:“不急,他們跑不了的,這一次當然是不能放過他們。”

這時張正傑、段謙也來了,張正傑向王勝報告,原來是從德州駐軍中抽調的兩個營己經到了濟南。王勝當然十分高興,因爲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多了這兩個營,自然是有利的。

段謙則是帶來了安羅堂的各處地點的詳細圖紙。安羅堂在濟南城裡除了生意產業之外,還有一個總堂口,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宅院,堂裡六大家族的首腦人員全部都住在堂口裡,平時有重要的事情都在總堂口裡商議。當然六大家族在濟南城裡還另有住宅,同時在城裡還經營着四家賭場和十餘處商鋪,而在城外,安羅堂還有一處莊院,居住普通堂衆,並且兼管城外的田產。當然安羅堂的田產也不是集中在一起,因此還有三處分莊,分別管理其他的田產。而段謙提供的圖紙將這些地方都標註得十分淸楚。

有了圖紙當然就好辦了,於是衆人又商議了一番,最後做出決定,城內城外雙管齊下,同時攻擊安羅堂的總堂口和城外莊院。甴一團一營負責進攻總堂口;二營、三營負責進攻城外莊院,力爭將總堂口、城外莊院的人員全部捉拿,不放跑一個。一團的火力加強營和炮兵營則負責全城戒備,並且保護濟南政府。

而新到的兩個營也有任務,一個營留在城裡逐個查封安羅堂的所有產業,以及六大家族在城裡的住宅,另一個營則是去城外查封安羅堂另三處分莊院,而公安局的三個警察大隊全部出動,一個在城外,兩個留在城內,全力的協助軍隊的行動。

而行動的時間,就定在明天一早的凌晨6點,力爭以雷霆手段一舉打跨整個安陸堂,不給安羅堂留下一點反擊的機會。

確定好了行動的計劃之後,王勝立刻下令,以捉拿今天砸毀商鋪暴徒的名議,濟南城全城戒嚴,所有城門全部關閉,停止出入,夜間嚴禁外出。

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八三章 旅順口作戰(三)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三十八章 談判(中)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四四八章 遼陽之戰(十)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議(三)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七十六章 規劃(二)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四三八章 進京(五)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四章 制度(三)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四三一章 進攻北京(十)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一六五章 年終(下)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二九零章 仲裁結果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