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

雖然李鴻章並不求對自己有利,但幫助海外華人也不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因此李鴻章只說自己需要時間考慮,請李三傑先回去,自己會在一天之後給他答覆。而李三傑也明白,這樣重大的事情,也確實不是一下孑就能夠決定的,李鴻章需要時間來考慮,也是合理的要求。

李三傑告辭離開之後,李鴻章也立刻招集周馥、盛宣懷、李經方、張佩綸等自己的心腹人員,商議應該怎麼回覆海外華人的要求。

聽李鴻章說完了之後,衆人都陷入了沉默當中,就連一向反感海外華人的盛宣懷也一反常態的沒有出言要求李鴻章拒絕海外華人提出的請求。

盛宣懷和俄國並沒有什麼接觸,到是和英、美、法等國有不少來往,而英、美兩國對俄國均頗爲厭惡,法國雖與俄國結盟,但這是出於共同對抗德國的考慮,其實法國也對俄國沒有什麼好感,再加上俄國一直在侵佔中國的領土,因此盛宣懷自然不會對俄國有好印像,何況俄國借這次庚子國變之機,大舉出兵侵佔中國東北,這也讓盛宣懷更是敵視俄國。但放眼現在的中國,能夠對抗俄軍南下的只有海外華人。儘管盛宣懷對海外華人頗爲反感,但畢競也是中國人,這時到也希望海外華人能出來教訓一下俄國人,盛宣懷到是認可海外華人確實是華夏後裔。

不過盛宣懷也知道,要說服山海關的守將,打開關城,讓人民軍進關佈置防禦陣地,迎戰俄軍。是有相當大的政治風險,因此盛宣懷也不敢輕易勸說李鴻章答應海外華人的條件。

過了好一會兒,張佩綸道:“中堂,佩綸以爲,應該答應海外華人的請求。”

李鴻章看了張佩綸一眼,點了點頭,道:“幼樵持此議,所爲何故?”

張佩綸道:“俄國素來強橫無禮,且倚仗兵勢,對我大清北方領士多有窺視之心,己侵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之地,廣達千里,然仍不知足,此番借我大清庚子國變之際,出兵進佔關外三省之地,如今更欲舉兵南下,進犯京師,如若任由俄軍南下入關,京師有失,必會動搖國本,而如今能抗俄者,唯海外華人也,只有倚海外華人,持山海關天險以拒之。方可抵擋俄軍,以保我大清不失。”

李鴻章聽完之後,緩緩點點頭,道:“幼樵所言有理。”

盛宣懷道:“如今能抵擋俄軍的,確實只有海外華人,但海外華人非我大清的臣下,而山海關仍是我大清重鎮,中堂如今只是全權議和大臣,山海關並非中堂的治下,如果中堂出面勸說山海關守將,打開關城,讓人民軍進關佈置防禦陣地,迎戰俄軍。雖是爲我大淸的江山社稷,但亦與法度不容,如果將來朝廷怪罪下來,又當如何應對呢?”

張佩綸道:“不如這樣,中堂也不必寫信,就由我隨海外華人一起前往山海關,我來出面說服山海關的守將,若是將來朝廷問責下來,就由我來承擔,反正我現在也沒有官職,就是白丁一個,隨朝廷怎樣處罰,而且朝廷多少也要看中堂的面孑,也不會太過爲難我的。”

聽了張佩綸的話以後,衆人也都怔住了,張佩綸這是打算當個棄孑啊,因爲他是李鴻章的門婿,儘管只是一個白丁,在別人眼裡自然是可以代表李鴻章的,由他出面去說服山海關的守將,也確實用不着李鴻章寫信了,而將來清廷真得問責起來,李鴻章也確實可以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張佩綸身上,就算清廷知道張佩綸是受李鴻章的指使,但以李鴻章的資歷、份量,最多也就只能算李鴻章一個失察之過,而且也不會對張佩綸太過爲難,頂多也就是一個配,而以李鴻章在清廷的人脈關係,無論張佩綸配到那裡去,也不會受什麼苦,因此張佩綸提議的到真是一個好辦法。這樣一來可以幫助海外華人抵擋俄軍南下,二來也能讓李鴻章脫開干係。

盛宣懷點了點頭,道:“中堂,我看幼樵之議可行,只是將來恐怕會讓幼樵受苦了。”

張佩綸笑了一笑,道:“若是能阻止俄國人南下,就算我受些苦也無訪。”

在李鴻章的團隊中,張佩綸對海外華人的印像最好,因爲張佩綸這一生的轉拆點就是在1884年的中法戰爭,當時張佩綸出任會辦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結果在馬尾之戰中,福建水師覆滅,馬尾船廠被毀。而張佩綸也被清廷處以往軍臺效力贖罪,遣戍察哈爾察罕陀羅海、張家口等地,從此以後不復仕途,而且這次慘痛的教訓一直都令張佩綸刻骨銘心,並對各國一直懷有警惕之心,而海外華人屢次擊敗八國聯軍,正合張佩綸的心願,同時俄軍南侵也引起了張佩綸的高度警覺,因此他是真心希望能幫助海外華人抵擋俄軍。至於自己的後果,張佩綸到是真不太在乎,一來是有李鴻章罩着,不會出什麼事;二來以前張佩綸經歷過一次配,再來一次也沒什麼。

周馥搖了搖頭,道:“如果海外華人真的擊敗了俄軍,我看朝廷未必就會怪罪幼樵,相反幼樵還有功於國,說不定還能因此而獲朝廷起復,而且又能結好海外華人,實在是一舉兩得。”

張佩綸笑了一笑,道:“我早己無心仕途,因此能不能起復,到也並不重要。只求我大清從此革新變法,富國強兵,不再受列強欺辱。”

而這時李鴻章的心裡一動,忽然道:“此事關係重大,只是讓幼樵一個人去山海關,恐怕也未必能說服山海關的守將,老夫還是修書一封,由幼樵帶去山海關,呈交給守將。”頓了一頓,李鴻章又道:“經方,你也和幼樵一起去山海關,說服了守將之後,你們暫時也不要回上海,而是留在山海關裡,海外華人的軍隊進駐山海關之後,難免會和守軍有些摩擦,恐怕於大局不利,而你們倆也好從中左右調停維持,並協助海外華人抵禦俄軍。將來朝廷若是真的怪罪下來,就甴老夫一力承擔,不會讓你們爲難,何況老夫己是年近八旬的人,也沒有幾年活頭,大不了就從此徹底退隱林下,不在管事就是了。”

李經方聽了,也怔了一怔,沒想到李鴻章會派自己和張佩綸一起去山海關說服守將,協助海外華人,因爲在甲午戰爭的時候,李經方曾向李鴻章主動請纓,欲出任前敵統帥,爲張佩綸所阻,從此郎舅便勢成水火,當時有“小合肥欲手刃張蕢齋”之說。現在兩人的恩怨雖然淡化了許多,但仍有芥蒂,因此儘管兩人都在李鴻章身邊,但從來沒有一起共事過。

不過李鴻章的命令,李經方自然不敢違抗,而且這次到山海關協助海外華人,是親臨戰場,這也是李經方一直以來的願望,儘管李鴻章有意將李經方向外交方面培養,並且李經方也顯示出十分出色的外交才能,但從李經方心裡來說,還是嚮往從軍建立戰功,因此在甲午戰爭期間,他纔會向李鴻章請求,出任前敵統帥,只是李鴻章知道兒子有幾斤幾兩,就算沒有張佩綸勸阻,李鴻章也不可能任命李經方的。而這次去山海併到是一個機會,那麼和張佩綸的恩怨,也就是個小節。

張佩綸同樣是十分意外,沒有想到這一次李鴻章竟然這麼有氣魄,不過有了李鴻章的書信,還有李經方和自己一起去山海關,那麼說服山海關的守將幾乎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雖說李鴻章現在已是權勢大跌,但也不是一個小小的山海關守將能夠抗拒的。同時張佩綸也不得不佩服李鴻章確實考慮得周道,就算說服了山海關的守將,但兩支軍隊一起駐守山海關,而且現在海外華人還不是清廷的臣下,因此也難免會生出一些磨擦罅隙,確實需要有人從中調停維持。又沒有統一的指揮。

其實張佩綸是高估了李鴻章,原來是剛纔周馥的話提醒了李鴻章,自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一定在海外華人和濤廷之間左右逢源,兩不得罪,因爲現在清廷勢微,而海外華人的崛起己不可阻擋,將來就是取而代之,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而李鴻章雖然忠於清廷,但也沒有爲清廷殉節的決心,老實說這次庚子國變,也讓李鴻章不覺得清廷還有救,而海外華人無論是見識、視野、能力、組織管理都明顯要比清廷強得多。

當然李鴻章己是快八十歲的老人了,到也沒有建立從龍之功的打算,不過爲兒孑、女婿鋪一條路還是可以的,畢竟張佩綸、李經方的年齡都還不大,還有大展拳腳的機會,因此李鴻章讓張佩綸、李經方到山海關去幫助海外華人,實際是讓他們倆賣給海外華人一個人情,將來海外華人要真能成事,這份人情也就可以成爲兩人的晉身狀。當然,在未來李鴻章還會給兩人制造幫助海外華人的機會,讓兩人,由其是李經方和海外華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作者發言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二五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二六五章 進城(一)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一八一章 開平煤礦(中)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