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

在衆人的一片譏笑聲中,這名商人有些尬尷的坐下,他可還真不是存心搗亂,而是確實對這幾個項目有興越,但又怕風險太大,因此才希望問清楚一。

這時又有一名商人站起來道:“王先生,我們並不懷疑你們處理天津統治的問題,不過你們現在確時和各國之間處於戰爭狀態,這總是事實吧,在這樣的局面下,你們發佈這個招標公佈會,是不是有些不大合適呢?您是否能夠解釋一下,你們將怎樣處理和各國之間的敵對關係。”

王雲鵬對這個問題到是早有準備,呵呵笑道:“這位先生的問題問得很好,而且我也相信,在場的各位應該都有類似的問題,我記得歐洲有一句諺語,叫做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因此讓我們把戰爭和生意分開來處理吧。”

在場的衆人頓時又是一陣議論,“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原意是指宗教權力和世俗權力之間的關糸,後來被引用爲歐洲的一句諺語,泛指將不同性質的事情分開處理,不要混爲一團,而王雲鵬引用這句諺話,不禁顯示他對歐洲的習慣十分熟悉,而且也十分恰當。

王雲鵬又道:“其實我們並不介意一邊打仗一邊和各位做生意,因爲戰爭總有結束的時候,而生意只要是大家合作得愉快,卻是可以長期的合作下去。何況戰爭的目地是什麼,不就是爲了更好的做生意嗎。”

在場的商人對“戰爭的目地是爲了生意”這句話深以爲然,從某種意義上來,這句話一都沒有錯,歐洲國家都是以商立國,因此爲了貿易而發動戰場,是常有的事情,就像打開中國國門的鴉片戰爭,簡單的來就是用武力逼中國生意,好讓英國的工業產品能夠銷售到中國,並且從中國獲得廉價的資源,而曰本發生的“黑船事件”在本質上也是一樣的。當然,即然戰爭的結果是英國人打贏了,那麼在做生意的時候享受一些優惠好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因此纔有賠款、割地、降低關稅的不平等條約。

商人們關心的是經濟利益,而各國領事們的嗅覺則更要靈敏得多了,他們從王雲鵬的發言中聽出了另一層意思,這夥海外華人似乎釋放出一個信號,就是他們並不願意和各國作戰,並且還想和各國建立長期的經濟合作關係,這顯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而且從這次海外華人招標的這三個項目來看,確實可以給中標的國家和企業帶來巨大而長期的經濟利益,打撈沉船雖然是短期行爲,但購買機器設備,就需要人員培訓、設備維護、更換配件,定期大修,包括以後的升級,絕對是長期利益,而船廠就更不用了,本身就是一個長期項目,不定會長達十餘年的時間。

當然前提是這夥海外華人要在天津長期存在下去,同時也要逐漸和各國停止戰爭。前一項以這夥海外華人的實力到並不難做到,而後一項海外華人也己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只能各國的迴應。

各國領事的消息自然都要靈通一些,知道停止戰爭的可能性正在增加當中。因爲現在各國之間關於中國問題處理的協商進展並不順利。前一階段八國聯軍一連串的失利,各國內部都產生了不少的反應,由其是在英國、法國、美國這樣己經建立了民主選舉制度的國家,在野黨紛紛抓住這個機會,攻擊執政黨輕率發動戰爭的行爲,而在民間反戰的呼聲也漸有擡頭之勢。

在各國當中,俄國依然是最堅定的主張要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致表示將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向中國戰場增派十萬軍隊,一定要擊敗海外華人,甚致是那怕其他各國都不出兵,俄國一個也要將這場戰鬥進行到底。

而德、日兩國也都希望將戰爭繼續下去,不過這兩國現在都是心有餘力不足,徳國艦隊的慘敗,令德皇威廉二世心疼不己,同時也心有餘悸,在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持下,也不敢輕率的再投入更多的兵力到中國戰場;而日本人到是還有餘力,但一來是徳國艦隊的慘敗,也讓日本提高了警覺,畢竟現在日本的海軍力量未必強得過德國艦隊,而日本國力薄,攢出這幾艘軍艦來並不容易,不能全都葬送在中國。另外日本對俄國也充滿了警惕,知道俄國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打擊海外華人,但實際是想借機侵佔中國的東北地區,甚致是染指朝鮮半島,因此日本堅稱,必須由各國共同組成聯軍,不能某一國家單獨行動。

英法兩國的態度則就比較曖味,儘管他們也希望再打下去,但又是各有各的難處,現在英國深陷南非的布爾戰爭泥潭,不可能再發動另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法國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歐洲防犯德國,兩國都無法在中國戰場投入過多的力量,只不過兩國也都明白,在目前的局面下和海外華人談判,佔不到多少便易,最好是擴大各**隊,但又不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只要是給海外華人靠成相當的壓力,以便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利益。不過兩國也明白,一但擴大軍隊,戰爭就不受兩國控制了,至少北極熊絕不是一個安份得主,因此現在兩國也是左右爲難。

只有美國明確表示希望和海外華人進行談判,爭取儘快結束戰爭。因爲美國是主張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政策,他們在中國的利益並不是依靠傳統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而是依託其他各國的勢力,以及美國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製造業實力,現在美國在天津連租界都沒有,因此海外華人佔領天津,對美國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失,相反,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美國的利益反到將受損。

至於意大利、奧匈帝國、還有後來加入的荷蘭、比利時、葡萄牙等國,都是打醬油的角色,他們在中國的利益本來就不大,自然不願多投入。當中國軟弱可欺時,到不妨跟着幾個老牌帝國一起混,分一杯羹;但發現自己踢到鋼板上,就立刻打起退堂鼓來。只不過這幾個國家也都知道自己話也沒有人聽,因此並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從他們心裡來,也希望儘快和海外華人談判,結束戰爭。

結果雖然電報像雪片一樣在各國之間穿梭往來,但各國卻是各各話,爭吵不休,但始終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而各國的領事們對這局面自然是心知肚明,因此對武力解決越來越不抱希望了。現在海外華人既然釋放出了和解的信號,各國的領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英國駐津領事金璋立刻道:“王先生,您的意思是不是貴方希望能夠和平解決與各國之間的戰爭狀態呢!”

其實王雲鵬等的就是這句話,大英帝國到底不愧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反應也要比別人靈敏一些,笑道:“領事先生,對您的問題,我只能一切皆有可能。”

金璋聽了,若有所思,但其他的領事們卻一時摸不着頭腦,王雲鵬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因此德國駐津領事秦莫漫道:“王先生,您能不能夠把話得清楚一些,你們是否願意和各國進行談判呢?”

王雲鵬心裡在罵這夥老外的頭腦也太遲頓了,在舊時空裡,中國的新聞發言人一向都是模棱兩可的話,但舊時空的老外素質就要高得多了,愣是能從模棱兩可的話裡模清中國的真正態度。但也只好作進一步的解釋,道:“我們中國人一向都是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但和平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只靠某一方的單獨努力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我們的態度十分明確,如果其他各國也希望和平解決問題,那麼就請各國事出一些誠意來。”

話到這一步,如果還有人聽不懂,那就是笨蛋了,海外華人的態度己經十分明確了,他們顯然是願意和各國進行談判,但需要各國首先拿出願意談判的誠意來。當然,海外華人的做法到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現在他們是勝利的一方,沒有道理首先主動要求談判。

不過在場的領事們在心裡也都記下了這一筆,準備等招標發佈會結以後,立刻就趕回領事館,將這個新的消息發回給國內。

王雲鵬見目地己經達到了,於是又道:“好了,各位先生,剛纔我們己經有些跑題了,現在讓我們言歸正傳吧,接着來這次我們要進行招標的項目。”

現在衆人都瞭解到了海外華人有意和各國進行談判,也不由得都精神大振,因爲一但談判成功,戰爭結束,那麼和這夥海外華人做生意,也就再也沒有什麼風險了,商人們自然信心大增,認真聽王雲鵬接下來的介紹。

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九三章 襲取海參崴(二)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戰(八)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亂(十)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三九九章 全面開戰(八)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戰(六)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二一七章 青島戰役(二)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一九五章 訪問英法(六)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五二三章 反圍剿(三)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二七八章 五人會議(二)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