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

得知歐陽隆興一行隊伍己經到達庫倫的外圍,陳金剛親自趕到庫倫城區的入口迎接,一來歐陽隆興是他的上司,二來這次歐陽隆興帶來了他現在最需要的油料物資,因此無論於公於私,陳金剛都應該出來迎接一下,以示尊重。

相見之後,兩人都互相問候了一番,陳金剛立刻安排人員,將運來的油料物資等都入庫保存起來,然後將歐陽隆興一行人領到指揮部裡安置,陳金剛將人民軍的指揮部設在夏宮,因爲這裡是整個庫倫的中心,利於指揮調度,而布尊丹巴八世一家則被轉移到冬宮裡軟禁起來。

歐陽隆興安頓好之後,立刻和陳金剛進行面談,陳金剛首先向歐陽隆興簡單的介紹了庫倫現在的情況, 呵呵笑道:“歐陽,你這次可是來得真極時啊,現在我有一大半的坦克車輛都趴窩了,如果你再不來,我就最多隻能出動一個坦克連來對付海山的隊伍。”

歐陽隆興道:“就一個坦克連,對付海山的隊伍也就足夠。”

陳金剛道:“只是一個海山當然好對付,但現在庫倫周邊還有不少反對我們的旗盟部落勢力,我需要裝甲部隊來對付他們……不過你們來了就好辦,我想明天就帶一個坦克營出戰,先把海山收拾了,然後在庫倫周邊轉一圈,看誰還敢和我們對抗。”

歐陽隆興搖了搖頭,道:“那到是不急,先把你的事情處理了再說。”

陳金剛怔了一怔,道:“我有什麼事情?”

歐陽隆興道:“你小子都忘了?你把俄國駐庫倫的領事館都給抄了,人也抓了,以爲這事情就這樣完了?青島那邊有不少人都主張要嚴辦你,我是在前天收到了軍委的電報,你的處罰決定己經下來了。”

陳金剛拍了拍後腦勺,道:“唉喲!我還真忘了還有這麼一回事呢?怎麼處罰我的?撤職、降級我都認了,只要是別把我調回去坐冷板凳就行。”

歐陽隆興也有些哭笑不得,從文件包裡拿出一張摺好的紙箋,道:“你自己去看吧。明天我會當衆宣佈,你好先有個準備,還要做一份檢討。”

陳金剛接過來一看,對自己的處罰是記大過一次,當衆檢討,軍銜降一級,由上校降爲中校,同時職務也由裝甲摩機部隊指揮官,改爲代理指揮官。

其實這個處罰到也並不算輕,記大過是要被記入檔案的,成爲終身污點,對以後的晉級升職,由其是走上文職崗位或從政,都會有較大的影響,而軍銜降一級,也就意味着需要用更多的戰功才能確保以後的晉升。但對於陳金剛來說,還是像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爲陳金剛並沒有轉入文職或從政的想法,因此記過對他的影響並不大,而且他有元老的身份,意味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既使退役之後,也有不小的政治影響力,那一方政治勢力也都不能忽視他。

而且現在陳金剛纔35歲,即使是降爲中校,在這個年齡,也己經是很高的軍銜了,何況這時還是戰爭時期,只要陳金剛的職務沒有變化,以後就還有大把的立功機會,降掉的軍職也可以很快又升起來的,不說別的,就是這次突襲庫倫的勝利,在戰爭結束論功行賞,就會又升回到上校。而且這次陳金剛的職務只是由裝甲摩機部隊指揮官,改爲代理指揮官,也表明軍委對陳金剛在這一戰中的表現是滿意的,因此依然保留了陳金剛繼續指揮軍隊,立功補過的機會。不過這也並不意外,畢競陳金剛也是自己人,總不能真的把他打入冷宮吧,故此罰歸罰,但還是要給他立功的機會。

於是在看完之後,陳金剛也鬆了一口氣,這個處罰也基本和他預想的差不多,道:“好好好,這些處罰我都接受,虛心的接受,檢討就檢討吧。不過檢討了完之後,我可要帶兵出戰,先收拾了海山再說。”

歐陽隆興也有點他沒有辦法,道:“好吧,不過殲滅了海山部之後,就立刻回來,後面的戰鬥我們還要再商量商量。”

陳金剛也點了點頭,道:“好,就這麼定了。”

第二天一早,歐陽隆興招集主要的軍官,首先正式上任,算是接管了庫倫的指揮權,隨後又宣佈了軍委對陳金剛的處罰,而陳金剛也當衆表示了自己誠心接受軍委的處罰,並作了十分深刻的檢討,隨後衆人協商,由陳金剛帶領一個坦克營、一個摩機營和兩個騎兵營出擊,迎戰海山部的軍隊。

雙方在下午3點,在庫倫的西南約50公里的地方相遇,並立刻就展開了激戰。

雖然海山部有5000餘人,要遠多於人民軍,但基本都是東拼西湊來的烏合之衆,而且還有一多半的士兵連槍都沒有,只能使用長矛馬刀這樣的冷兵器,也就是俄軍還有一些戰鬥力,但俄軍的人數並不多,只有300多人,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即使是俄軍,也不可能是坦克的對手。結果雙方只是一打照面,人民軍的坦克營只是發動了一次衝鋒,完全就是正輾壓過去,立刻將海山部給衝散,隨後人民軍的騎兵、步兵跟上掩殺,頓時就將海山部的隊伍打得大敗,人馬四散敗逃,而人民軍隨後追擊,殺得蒙古軍隊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死傷無數。

最終的戰果是,蒙古軍隊死傷達3000餘人,連海山都死在戰死在亂軍之中,另外還被人民軍俘虜了1800餘人,逃走的只有500餘人。

等陳金剛帶着俘虜回到庫倫時,歐陽隆興也招集哲布尊丹巴八世以及其他的權貴人員等衆,一起到入口處迎接得勝歸來的戰士們。

而看着被人民軍押着,垂頭喪氣的俘虜,其中還包括有數十名俄國士兵,哲布尊丹巴八世以及其他的權貴人員臉上表情也十分豐富,失望、驚訝、恐懼、後悔、絕望等等都有。

原來海山招集軍隊,準備復奪庫倫的消息,陳金剛也到並沒有刻意隱瞞,因此哲布尊丹巴八世以及其他的權貴人員都知道這件事情,於是衆人彷彿像是抓住了一跟救命稻草一樣,對這支軍隊充滿了期待,幻想着海山能夠帶領軍隊驅逐人民軍,復奪庫倫,解救自己衆人,再恢復昔日的權勢。

但現在這個幻想也終於徹底破滅了,哲布尊丹巴八世以及其他的權貴人員也終明白,人民軍的強大根本不是蒙古的軍隊能夠抵抗得住的,而且大局已定,已經不可能再有任何改變,沒有人能移解救自己這一批人,以後只能全力配合華東**的行動,以求能夠保住性命。

而在當天晚上,歐陽隆興和陳金剛協商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陳金剛依然主張應該出擊徵收服庫倫周邊的旗盟部落,以鞏固人民軍在庫倫的統治,並以庫倫爲核心,進行擴張,進而統治整個蒙古,只有這樣才能充份利用人民軍佔領庫倫之後的戰胳優勢,因爲現在哲布尊丹巴八世也在人民軍手裡,軍事政治雙管齊下,對周邊的旗盟部落將有壓倒性的優勢,否則如果人民軍僅僅只是佔領一個庫倫,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但歐陽隆興卻認爲,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進攻烏里雅蘇臺城,趕走清廷在蒙古地區的存在勢力。清廷在蒙古設立了庫倫辦事大臣、烏里雅蘇臺將軍、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三個職位,現在庫倫大臣延祉己被人民軍俘虜,還有烏里雅蘇臺將軍堃岫、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榮恩都駐守在烏里雅蘇臺城。這次海山能在短期內拉出5000千餘衆的軍隊,烏里雅蘇臺將軍堃岫對他的支持也是重要的因素,而且清廷的勢力還在蒙古存在,對華東**在蒙古的統治是極大的威脅,畢竟現在清廷依然還是正統,因此必須要儘快的將其拔除。

而對於庫倫周邊的地區,歐陽隆興則認爲暫時並不足爲慮,因爲經過了這兩戰之後,幾乎不可能再有蒙古的地方勢力敢於挑戰人民軍了,因此人民軍不去找他們的麻煩,就已經是他們的萬幸了,誰還敢來惹華東**。而且現在哲布尊丹巴八世還在人民軍的手裡,大可以先以哲布尊丹巴八世的名議向各盟旗部落下令,命令他們向人民軍投降,相信在這個時候,應該有些部落能夠看清局勢了,如果有部落主動向人民軍投降,則可以給蒙古的其他旗盟部落樹立一個典範,爲華東**日後控制蒙古地區創造有利的條件,當然如果有盟旗部落拒絕,則可以在驅逐了清廷的勢力之後,名正言順的出兵征剿,宰掉幾隻雞,足可以震懾住其他的羣猴了。

聽了歐陽隆興的意見之後,陳金剛也沒有再堅持,一來歐陽隆興的考慮確定要比自己更爲全面,二來進攻烏里雅蘇臺城,驅逐清廷在蒙古地區的存在勢力,還是由自己領兵,而歐陽隆興坐鎮駐守庫倫,反正是隻要自己帶隊去打仗就行。於是兩人也很快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並將意見上報給錦州指揮部,轉呈給青島軍委。

第三章 制度(二)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四三四章 進京(一)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動(十一)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戰(四)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四三八章 進京(五)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一二四章 學校(三)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五二八章 攻佔哈爾濱(三)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二三八章 作戰計劃(六)第四八五章 登陸作戰(七)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三四五章 歐洲危機(二)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