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

弗南的眼睛頓時凝重了起來,他當然知道,袁世凱並不是真的打算從華東**請人來幫自己理財,而是提醒各國,如果真的將袁世凱逼得急了,袁世凱可以選擇和華東**合作,那麼各國將什麼也得不到。

如果袁世凱完全倒向華東**,當然是不符合各國的利益,不過這也不等於各國就會被袁世凱的這個威脅拿住,畢竟一個完全不受控制的袁世凱,同樣也不是各國需要的理想人選,而且各國絕不會將錢財、資源投給一個不受控制的人。於是弗南搓了搓手,道:“總督閣下對自己的財政管理能力有足夠的信心,我們暫時可以對此持保留態度,不過這一次我們將支助總督閣下200萬兩白銀,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這些錢都是由我們各國的商人捐助,我們希望這一筆錢在總督閣下手裡發揮應有的作用,不是白白的浪廢或是私人佔用,因此對於這筆錢的用途、去向有管理、監督、審查的要求,這一點並不過份吧。”

袁世凱點了點頭,心裡也鬆了一口氣,老實說他也怕徹底談崩了,而且弗南只提出各國支助袁世凱的資金,實際也就是退了一步,並不再堅持全面介入甚致是控制袁世凱的財務,這對袁世凱來說,當然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於是道:“那是自然,各國支助給我的資金,當然有權監管和審查,這一點我沒有異議,你們可以派人來監督,甚致是管理這筆資金的用途、審查都是可以的,但只能限於你們支助給我的資金,至於我的稅收,其他資金的使用等等都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弗南道:“好,感謝總督閣下的理解,其實我們並無意干涉總督閣下的事務,只是我們付出了代價,理所當然應該得到合理的權力,這應該是很合理的要求吧。”

袁世凱呵呵笑道:“這當然很合理,中國有句老話,叫‘天下沒有不要錢的午餐’,你們既然出了力,當然有權要求得到回報。”

弗南道:“那麼我們給總督閣下的支援並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援助,同時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都會給總督閣下提供支援,因此我以爲我們要求獲得相應的權力,是完全應該的,您認爲呢?”

袁世凱心裡冷笑,對方在這裡給自己下了一個套,不過這幾天他也是做了充份的準備工作,因此道:“這是自然,不過就目前而言,各國對我的支持主要還是在資金方面,其他方面暫時還沒有,既使是有也並不多,這一點領事先生也不能否認吧。”

弗南呆了一呆,還是點了點頭,因爲現在清廷還沒有滅亡,各國對袁世凱的支持只能在暗中進行,不能擺到明面上來,因此目前確實只能在資金方面對袁世凱有實際性的支持,而其他方暫時都還不具備可行性,在還不具備可行性的時候,就伸手向袁世凱要權,確實有些不大妥當。

這時袁世凱又道:“我看不如這樣,由我以兩江總督的名議,聘請外籍顧問,這樣我對朝廷也好交待。由你們安排相應的人員,組成一個顧問團,然後以顧問團的名議,管理支助給我的資金,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再詳細協商,另外第二條,在軍隊方面,我看也可以用顧問的名議參與,至於其他方面,等到可以實施的時候再說,不知領事先生以爲如何呢?”

聘請外國人當顧問,在清廷己是很常有的事情,早先還僅限於經濟方面,後來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時,將外國顧問擴大到了軍事方面,而在庚子國變之後,清廷開始搞新政,終於也在政治領域也引入了外國顧問,現在外國顧問在清廷己呈全方位介入之勢,有份量的大臣身邊都會有幾個外國顧問。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時,也聘請了不少外國顧問。現在清廷對外國顧問的制度管理也形成了一套方法。

而現在還是袁世凱有求於各國,勝於各國有求於袁世凱,不讓出一些權力給各國是不可能,因此袁世凱纔想到成立顧問團的方式,以應對各國想要介入自己權力的要求。畢竟外國顧問的權力有大有小,也可收可放,這也是袁世凱能夠接受的底線了。

弗南想了一想,也點了點頭,道:“好吧,總督閣下的建議,我會如實向公使們反應,看他們有什麼意見,目前就討論到這裡。”

雖然弗南說還需要看北京的各國公使的態度,但以袁世凱的經驗,自己的這個建議己有8成算是成了,因此也精神大振,道:“好,至於和華東**談航運權的事情,我只能盡力而爲,但可不敢保證就一定能成。”

弗南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總督閣下盡力就好,力爭最好的結果。” 其實這一條完全是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硬塞進來的,因爲失去了長江的航運權,對這兩家商行的影響最大,不僅僅只是少了航運的收入,同時還有這兩家商行的影響範圍,有了長江航運權,這兩家商行就可以將自己的經營範圍擴大到整個長江流域,儘管現在多了華東**的競爭,但畢競長江流域的市場很大,華東**也不可能完全佔領,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總會分到一些市場,而這次支助給袁世凱的資金中,太古、怡和兩家洋行出得最多,各出了10萬兩白銀,因此這兩家洋行的意見當然不能忽視。

不過弗南也知道,這一條確實是不能強求的,能夠列入到談判的條件中就己經算對得起太古、怡和兩家洋行了,至於袁世凱會花多少精力去去和華東**協商,華東**又會不會鬆口,那就只能看上帝的安排了。

щщщ◆Tтkǎ n◆C ○

弗南道:“那麼現在就只剩下最後一條了,我們希望在南京設立一個綜合租界,這樣有利於我們和總督閣下之間更好的合作,當然現在清國朝廷還在,總督閣下也不能自行決定,但可以先簽定好協議,以成立商行的名議劃定地區,並開始建築、道路等設施的建設,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就可以宣佈租界成立。” 頓了一頓,道:“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由總督閣下申報清國朝廷,而在北京的各國公使再運作活動,讓清國朝廷下旨,這樣就可以立刻在南京成立租界了。”

袁世凱搖了搖頭,斷然道:“領事先生,在南京成立租界的事情,絕不可行。我絕不會籤這樣的協議,也不會向朝廷上奏,就算朝廷下旨在南京成立租界,我也會極力反對的。如果朝廷還要堅持己見,那麼我就只能辭官不做,迴歸林下。”

弗南怔了一怔,看袁世凱的態度頗爲堅決,到不像是裝出來的,在談判之前,他雖然也考慮到這一條的難度不小,但仍然覺得比前兩條還是要低一些,卻沒有想到袁世凱的反應之激烈,比前兩條似乎更甚一些,因此也遲疑了一下,才道:“總督閣下,我們希望在南京成立租界,是爲了方便各國在南京設立領事館,這樣和總督閣下的聯絡、協商更爲通暢,另外對總督閣下的支持也更爲方便。”

袁世凱道:“領事先生,請恕我直言,如今中國百姓對租界己是深惡痛決,己經成立的租界也就算了,但如果在我的治區內成立新的租界區,絕對會犯衆怒,千夫所指,恐怕在這個位置上也坐不穩,就算不是我上折請奏,而是朝廷下旨設立,我也只能辭官不做,以示態度。”

弗南聽了,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總督閣下的擔心,是不是有些太誇大了,只是在南京成立一個租界區,還不至於如此吧。”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如果沒有華東**,自然無甚大礙,但現在這世道己經變了,不是在庚子國變之前的時日丁,我到是覺得各國也應當與時具進,不能還用老思路行事,因此此事萬不可再提,如果各國一定要堅持在南京設立租界,那麼我和各國的合作也只能就此作罷,各國就請去找別人合作吧。”

弗南皺了皺眉,道:“總督閣下,如果是這樣,我們今天的談判毫無意義,因爲我們提出的條件沒有一條得到滿足啊。恐怕我也沒有辦法向各國公使交待啊!”

袁世凱把兩手一攤,道:“那我也沒有辦法,恕我直言,如果我滿足了你們提出的這些條件,恐怕是立刻就會被趕下去,我想這個結果各國也不希望看到吧。”

弗南又沉默了良久,才道:“好,我會將我們今天談判的結果向各國公使彙報,看他們是什麼意見,還請總督閣下等待幾天。”

袁世凱點點頭,道:“好,不知領事先生是就在南京等呢! 還是先回漢口。”

弗南想了一想,道:“就在南京等吧。”

袁世凱呵呵笑道:“那好啊!南京還有好多地方領事先生還沒有遊覽啊,難得來一次,我一定會爲領事先生安排好的。”

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一一六章 農村調查(二)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六六章 農業技術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三章 制度(二)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