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

衆人進府之後,互相見禮、落座,僕人捧上茶來,張秩君端起茶盞,道:“沒想到幾位在這個時候來,現如今都準備撤離爪哇,因此家裡的東西大多都己經打包裝了船,留下來的都是些粗鄙簡陋的東西,如有招待不週之處,還請幾位見諒。”

衆人聽了,趕忙都客氣了幾句。茶罷之後,張秩君才道:“不知幾位這時登門,有什麼事情嗎?”

衆人互相看了看,領頭的一個45歲左右的瘦中年人道:“少東家,這是真打算跟着海外華人走嗎?”

張秩君微微一笑,道:“劉掌櫃難道不知道嗎?我們家早幾天就在收拾東西,碼頭上還停着船呢,當然是走了。”

劉掌櫃道:“老東家在爪哇經營了數十年,好不容易纔置下了這麼大一份家業,這一走了豈不是全都赴之東流了嗎!可惜啊,可惜啊。”

張秩君嘆了一口氣,道:“我們又何償想離開爪哇呢?只是大勢難逆,前者爲護僑之事,我張家己經得罪了總督,只是藉着華東政府之力,總督尚有顧忌,但如今華東政府都要撤走了,我張家還留在爪哇豈不是自取滅亡嗎?只能一走了之,至於這份家業,不過是身外之物,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如果天隨人願,我張家還有返回爪哇的那一天,自然可以失而復得,如若不然,則是我張家命中註定與此財無份,也不可強求。”

這時第三位的一個五短身材的中年人道:“我看張家和華東政府的關係很好,你們怎麼就沒有求他們,派兵來駐守爪哇呢?來的這支艦隊不是打敗了英國遠東艦隊嗎,如果有他們駐守爪哇,肯定可以保證我們在爪哇的平安的,張家也不用離開爪哇了。”

和他鄰座的一個五十左右歲的老人也道:“是啊,是啊,如果是缺少軍資所用,我們……”

張秩君擺了擺手,道:“李老闆、周老闆,你們兩位的心情我能理解,不過這些軍機大事,不是我們這些商人所能夠干涉的,華東政府自有安排,不可強求啊。”

而五人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大約35歲左右,道:“少東家,聽說振澤先生一家不打算離開爪哇,是真的嗎?”

張秩君點了點頭,苦笑道:“不錯,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既然振澤叔父不願離開爪哇,我也沒有辦法,但我們一家子是肯定要離開爪哇的。”

張振澤是張振勳的一個叔伯兄弟,雖然屬於張氏一族,但也有屬於自已的產業,獨立經營,只用每年向張家繳納一筆錢就行了,雖然不比張振勳這樣的鉅富,但也算是生活富足,衣食無憂。不過這次卻是堅決不願離開爪哇,而張秩君也拿他沒有辦法,只能任其自便。

而其他幾人聽了,也都默然無語,因爲話說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好說的。

張秩君道:“前位的來意我都明白,無非就是念着爪哇的基業,不願離開這裡。”

劉掌櫃也嘆了一口氣,道:“少東家所說的正是,我們不比張老東家,家資富足,在中國也有經營,就算是棄了爪哇的產業,也足以餘年無憂,我們都是幾輩子在爪哇生活,幾代的產業都在爪哇,一但放棄,豈不是幾輩的心血都完了嗎?”

張秩君點了點頭,道:“劉掌櫃說得到也不錯,但錢財產業都是身外之物,如果連人都沒了,就算是有萬貫家財又有什麼用呢?何況將來如果華東政府嬴,我們也還有重返爪哇的一天,那時產業自然可以歸還各位,而且那時說不定還會再加一些。”

劉掌櫃苦笑了一下,道:“只是兩國交鋒,勝負難料啊,恐怕少東家也未必敢斷言華東政府就必勝吧。”

張秩君道:“幾位和我父子都是至交,我也不瞞着各位,這場戰鬥的勝負,我也確實不敢確定,不過華東政府究竟和我們同是華夏一脈,炎黃子孫,何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此這時我們自當是相信他們。”

其他幾個人聽了,也都微微點頭,若有所思,而這時一直沒有發言,坐在末位的四十左右歲的胖子一下子跳了起來,叫嚷道:“現在的事,都是華東政府鬧出來的,他們自不量力,遭惹了英法兩國,現在卻連累了我們。還能相信他們嗎?昨天總督府的幹事官告訴我,只管安心的留下來,就算是華東政府的人走了,也不會動我們的,動了我們總督府還怎麼收稅,你們還擔心什麼?”

張秩君道:“吳掌櫃,你這話就不對了,荷蘭人的話能信得過嗎?你在爪哇也是過了幾十年的,也見過幾次大亂子,荷蘭人那有那麼好的心,3年前如果不是華東政府派軍艦、派軍隊來護僑,又是一場大亂,不知要死多少人,這3年多以來,大家的生意都順當了不少,總督府也沒有來多爲難各位,難到是荷蘭人良心發現嗎?還不是因爲有華東政府在背後支撐的。至於華東政府與英法兩國的恩仇,我們都是商人,不懂這些軍國大事,因此也無從評比,但華東政府還是專程派軍艦、船隊來接我們避難,能夠做到這一點,己是難得了,這幾百年以來,那個朝廷管過我們這些海外僑民,華東政府能夠想着我們,又怎麼怪他們。”

吳掌櫃還想再說幾句,這時一個家人進來,在張秩君耳邊說了幾向。

張秩君點了點頭,道:“你先去準備馬車吧,我馬上就來。” 打發了家人之後,又衆人道:“幾位,該說的也都說了,華東政府的船隊後天就要走了,因此時日己剩得不多,而離不離開爪哇,事關重大,難以取捨,還請各位三思而行,好自爲之。”

其他幾人聽了,也知道張秩君有事要送客,而且話說到了這一步,也沒什麼再好說的,因此也都起身向張秩君告辭離開。

衆人離開之後,張秩君趕忙換了衣服出府。門口己停着一輛馬車,張秩君上車道:“到華東政府辦事處去。”

車伕一抖繮繩,馬車行駛而去,大約30分鐘之後,到了華東政府辦事處門口,家人進去通報,時間不長,只見錢國玉從華東政府辦事處裡出來。

自從上次護僑之後,錢國玉就留在爪哇,擔任華東政府駐爪哇辦事處武官,2年之後晉升爲華東政府辦事處主任,這是因爲這時局勢己經開始緊張起來,因此讓軍人擔升駐爪哇的最高官員,也可以針對荷蘭殖民者、當地土著的挑釁,以強硬態度相對,而且錢國玉在爪哇的時間長,熟悉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錢國玉己經在爪哇和當地人結婚了。

錢國玉的妻子叫李麗華,雖然出身於一個爪哇的英國人家族,史密斯家族,但有華人血統,並且接受過中華傳統的教育,當然也有英國教育的經歷。在華東政府爪哇護僑的時候,她也幫了不少忙,就是在那時和錢國玉相識,而經過2年的交往之後,感情發展終於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

史密斯家族對這門婚事到是沒有異意,畢競現在華東政府在爪哇也算是一個勢力,在背後的一個強大的政府支持,不容小視,因此搞好和華東政府的關係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史密斯家族也是一個以經商爲主的家族,還可以藉機打開和中國大陸的商務來往。姻親當然是最好的方式。

當然史密斯家族也知道華東政府和荷蘭總督府的關係不睦,但也並不在意,因爲史密斯家族是英國人,另外在爪哇經營了近百年,根深蒂同,因此荷蘭殖民者也未必敢輕易動他們,而且李麗華在史密斯家族只是一個傍支的子女,並不受重視,真要是到了必要的時候,大不了和這個孑女做切割。

而儘管錢國玉是軍人,但華東政府對穿越者的婚姻也沒有太多的限制,李麗華的家庭出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因此很快就批准了。現在兩人己結婚近一年的時間,而錢國玉自然也能安心的留在爪哇。

這一次是錢國玉專程約了張秩君,一起去拜訪荷蘭駐爪哇總督羅斯布魯。因爲華東政府得知有相當多的華僑不肯離開爪哇。雖然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和華東政府本無關係,但華東政府本着同胞之情,還是想爲這些華僑盡最後一點努力。由錢國玉、張秩君出面,畢競張秩君是爪哇華僑工會的會長,代表着本地的華僑勢力。對荷蘭殖民當局進行最後一次警告,希望能夠讓他們有所顧忌,在撤僑艦隊離開之後,不敢對留在爪哇的華僑太過份了。

張秩君聽了錢國玉的說明之後,也十分感激,想不到華東政府到了這個時候還能想到留在爪哇的華僑,而且張家也有相當一部份人留在爪哇,因此有了華東政府的警告之後,他們也就能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五一八章 穆棱河之戰(十四)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三九一章 對馬海戰(十七)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四三一章 進攻北京(十)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五二三章 反圍剿(三)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五六七章 陰謀(五)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二十九章 出兵(二)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三六二章 大戰之前(九)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