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

趙立軍這時也在一個小山頭上指揮戰鬥,見到俄軍己經分出攔截猛士車的軍隊,立刻拿過了對講機,道:“各車隊注意,各車隊注意,立刻突破攔截的俄軍,攻擊俄軍的主體。重複,立刻突破攔截的俄軍,攻擊俄軍的主體。”

趙立軍十分清楚,只靠人民軍騎軍,是不可能戰勝俄軍,必須要靠這12輛猛士車發揮作動,雖然現在雙方的距離還有約1500米,而且雙方的戰馬均緩轡慢行,但最多也就是5、6分鐘,雙方就會接觸交戰,因此留給人民軍的時間不多,猛士車必需儘快的突破俄軍的攔截,攻擊俄軍的主陣,才能夠協助人民軍的騎軍。

“02、03注意,加速到60碼,迅速突破俄軍的攔截。”

“02明白。”

“03明白。”

楊勇軍放下了對講機,道:“高峰,加速。”

高峰哈哈一笑,道:“就等着這個時候了。都坐穩了。” 說着右腳一踩油門,左腳接着踩下離合器,同時迅速換擋,猛士車發出一聲轟鳴,速度由30碼迅速的提升到60碼,迎着俄軍的攔截騎軍,飛馳而去。

楊勇軍向左右看了看,確定自己車隊的另兩輛猛士車的位置沒有偏差,然後道:“開火。”

原來一輛猛士車的車組只有車長和駕駛員兩人,車長同時還兼任機槍手,但這次增加了一名機槍手,因爲加大猛士車的火力,將車頂的86式7.62毫米機槍換成了89式12.7毫米重機槍,不過也沒有將86式7.62毫米機槍放棄,而是移到車內,安裝在副駕駛的位置,成爲車前機槍。這樣車長就改爲使用86式機槍,而增加了一名操作89式機槍的機槍手。

89式12.7毫米重機槍的射程可以遠達1000米,而且威力更大,但缺點是由於子彈較重,因此一個子彈箱只有600發子彈,如果全速射擊的話,2分鐘就可以打光。猛士車的車頂機槍是搖控式,可以保證機槍手的安全,但子彈箱卻是放在車頂和機槍一起,如果子彈打完,需要打開頂窗進行更換。

這時猛士車距離俄軍的攔截騎軍約800米左右,己在89式重機槍的射程以內,因此機槍手程超羣立刻按動開火射擊鍵,車頂的89式機槍口噴出炫亮的火光,孑彈再空氣中劃出一道閃光,射向俄軍的騎軍。其他猛士車也都紛紛開火射擊,形成了數道光舌。

在俄軍的陣列前方,頓時倒下了一排騎兵,而且前排的人馬倒地,又會絆倒後排的戰馬,因此一時人仰馬翻,隊伍大亂,人馬慘叫不絕。

其實戰馬的抗打擊力要比人強得多,如果是7.62毫米子彈,如果不是擊中戰馬的致命部位,一般挨幾槍也不會致命,而且戰馬在高速奔跑中,正處於亢奮狀態,腎上腺素大量分沁,疼痛感全大量降低,因此甚致還能繼續奔跑。但12.7毫米子彈就不同,威力要比7.62毫米大得多,既使是戰馬挨一發也受不了。這也是這次猛士車要換裝89式重機槍的主要原因。

當然6輛猛士車上的89式重機槍並未連續射擊,而是採用短連的射擊方式,但也不是俄軍的騎軍能夠抵擋得住,不過也是由於89式機槍未能火力全開,因此還是有不少騎兵從孑彈的空隙中躲過,向猛士車繼續衝鋒。

但這時猛士車前的86式機槍也開火射擊,雖然86式機槍的威力不及89式重機槍,但射速快、火力密集,因此躲過89式機槍打擊的俄國騎兵紛紛倒在86式機槍的槍口下。

其實從猛士車開火到雙方近距離接觸,只有短短十幾秒的時間,攔截猛士車的俄軍傷亡己超過了一半,但剩餘的一半還是奮勇的向猛士車進攻,不少俄兵舉槍射擊,不過子彈打在車體上“啪啪”作響,火星四射,卻不能傷及分毫。

“各車注意減速,撞擊。” 楊勇軍己停止了機槍的射擊,而是拿出了95式步槍,從側窗向俄軍射擊。

高峰點了點頭,立刻踩剎車將車速又降回到了30碼左右,因爲這時地面上有大量的人馬屍身,猛士車也不可能完全躲過,有時需要從屍身上直接軋過去,儘管猛士車的車身寬、底盤較爲穩定,但如果這時車速太快,還是容易造成翻車。

這時一名俄軍騎兵策刀揮刀,向猛士車仰面衝了過來,高峰雙手緊握方向盤,向左側輕打,車頭右側撞上了這名俄兵,將他連人帶馬都一起撞飛了出去。

一輛猛士車全重爲5噸,加上人員、武器、彈藥可以達到5.5噸,而俄軍的戰馬是三河馬或頓河馬,屬於中型馬,體重一般在400-500公斤,加上騎士和武器,全重也不會超過600公斤,而和全重爲自己10倍左右的猛士車相撞,完全就是以卵擊石。

當然用猛士車去撞擊騎兵,也是有講究的,雖然正面撞擊的力量最足,但這樣不僅對猛士車的反作用力最大,而且撞倒的人馬正在車頭的正前方,車輛要從人馬的身上輾壓而去,會造成車身顛簸,而在撞去時稍稍轉向,用車頭的左右兩側去撞擊,則可以將對方撞離行車的路線,雖然這樣撞擊的力量會小些,但對於騎軍來說也是足夠了。

高峰駕駛着猛士車,左衝右突,一連撞開了5、6名俄軍騎兵,而楊勇軍一面從側窗射擊俄兵,一面觀察其他兩輛猛士車的位置,確定他們都跟上了自己。而這時他們這個車隊己經突破了俄軍的攔截,直撲向俄軍的主隊,另一個車組也差不多和他們並行,也穿透了俄軍的陣列。

實際上從開火到突圍過程只用了1分多的時間,而負責攔截猛士車的這個俄軍的騎軍營己剩餘不足200騎,在剛纔6輛猛士車輾過的草地上,幾乎遍佈着俄軍人民的屍身。而剩餘的俄騎兵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恍然如夢遊一樣。當然在戰場的另一側,結果也是大同小異,6輛猛士車成功的突破了俄軍的攔截。

楊勇軍坐在車裡,確定了其他兩輛車沒有掉隊,然後道:“89式機槍還剩多少子彈了?”

程超羣道:“還剩230發。”

楊勇軍道:“馬上換彈箱,準備後面的戰鬥。”

雖然這個子彈箱還沒有打完,但接下來是進攻俄軍的主體,人數更多,1個完整的子彈箱都不夠用,何況是現在這個用了一大半的,因此趁着現在還沒有進攻,趕緊換一個完整的孑彈箱,確保後面的戰鬥。於是程超羣立刻打開車頂的天窗,去給89式機槍更換子彈箱。

戰場兩側的戰況,俄軍的主將澤連斯基當然是看得一清二楚,而這時他心頭的震驚己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因爲一個營的騎軍竟然不僅是不能阻擋人民軍的這5、6輛汽車的突進,甚致連減緩它們突進速度都做不到,幾乎就是一路平推過來,俄軍的攔截就像熱刀下被切割的黃油一樣,輕易的突破。澤連斯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以前參戰的俄軍所說的都是真的,人民軍的這種汽車真的有巨大的威力,即使是對陣騎軍也能如摧枯拉朽一般。也怪不得人民軍敢以劣勢的兵力和自己對抗,而早知道是這樣,自己是絕不會輕易的和人民軍進行決戰。

但現在後悔己經晚了,戰爭己經開打,儘管這時雙方的主力騎軍之間的距離還有近千米,但撤退是絕對不可能,而人民軍的猛士車距離俄軍兩側也只有千餘米的距離,以他們的突進速度,可以在雙方的主力騎軍交戰之前先進入攻擊位置,搶先攻擊俄軍的側翼。而且就算是猛士車不能搶先發動攻擊,而雙方的主力騎軍先行交戰,但人民軍的騎軍也不是不堪一擊的軍隊,俄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敗人民軍,而在雙方激戰之時,猛士車再從俄軍的側翼發動進攻,俄軍自然是必敗無疑。

而澤連斯基也想到過再派軍隊攔截猛士車,只是剛纔一個騎軍營還不夠猛士車塞牙縫的,那麼要再派多少兵力才能阻擋住猛士車呢?又能阻擋多久,而且阻擋的兵力多了,又必然會削減正面的戰鬥,人民軍的騎軍也並未善輩,因此澤連斯基在一時之間也無計可施。

就在澤連斯基猶豫不決的時候,各輛猛士車均己更換好了子彈箱,並且也進入射程,因此左右的12輛猛士車車頂的89式重機槍幾乎一起開火射擊,同時將車速也都降低到20碼,緩緩的向俄軍的主陣推進。

由於這時俄軍的隊形十分密集,因此大量的俄軍人馬頓時紛紛中彈倒地,畢競12.7毫米的子彈殺傷力太大,無論是人是馬,只要捱上一發,非死既傷,既使命中不致命的部位,也會徹底失去戰鬥力,於是有人拔馬向隊列的中部移動躲避,有人則轉身策馬向猛士車發動衝鋒,還有的乾脆調轉馬頭後退。一時間俄軍陣中人仰馬翻,傷死無數,還有不少俄騎兵互相擁擠衝撞,完好的隊也迅速的亂成了一團。

這時觀戰的人民軍主將趙立軍也徹底放下心來,到了這一步,這一戰己經是勝券在握了,因此也下令騎軍,加速前進,向俄軍發動進攻。

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九五章 訪問英法(六)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三八四章 足球比賽(五)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一四八章 徳國之行(五)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佈(一)第三五八章 徳國特使(六)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二八三章 旅順口作戰(三)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一二九章 德國艦隊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