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

“我要強烈遣責華東政府對俄國領土的侵略行爲,這既是對俄羅斯帝國尊嚴的最惡意冒犯,也是對國際公約的嚴重背叛,對公平與正義的野蠻踐踏,是對世界和平、正常秩序的重大破壞行爲,更是對自由文明世界的破壞。在這裡我以俄羅斯、莫斯科、基輔、弗拉基米爾和諾夫哥羅德的皇帝及獨裁者;喀山、阿斯特拉罕、波蘭、西伯利亞、陶立剋剋森尼索和格魯吉亞沙皇;全北域的君主的名議鄭重宣佈,偉大的俄羅斯帝國決不會任由自己的領土被野蠻侵略,任由帝國的子民被異教徒統治,所有的帝國子民都必須爲此供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們必將以強大的武力,收復失去的領土,無敵的帝國勇士必將給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並重新恢復帝國的光榮。而且在此我還要呼籲,所有自由文明的國家,歐洲各民族,凡是上帝忠實的子民都應該聯起手來,對抗來自東方的邪惡異教徒,保衛你們的信仰和家園。”

“呵呵,看來這一次華東政府這一次真的是把小尼克打疼了,發表的聲明居然這樣語無倫次,好像小尼克忘了,弗拉岑沃斯托克不正是俄國從清國手裡搶來的嗎?現在不過是又被清國人搶回去了。而且好像在歐洲各民族的眼裡,俄國就是異教徒,小尼克居然把自己打扮成上帝的忠實信徒,真的是很可笑啊。”

“這也難怪啊,俄國對土地有着強烈的執着,這近百年來,從來都是隻有俄國去搶奪其他國家的土地,只有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才讓俄國失出大量的土地,不過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是敗給了英、法、土、保等國聯軍,而這一次先敗給日本,後敗給華東政府,都是俄國最看不起的黃皮猴子,因此尼古拉陛下出現失態,也在情理之中。”

“哈哈哈!老實說我現在很想看一看,小尼克的表情,一定會非常精彩。你們認爲我有沒有必要和小尼克再舉行一次會面。”

“陛下,請恕我直言,比尤克條約已經被無限期的擱制起來,您和尼古拉陛下的會面將毫無任何意義。”

華東政府的襲取海參崴作戰取得了近乎於完美的成功,使華東政府在戰略、戰術層面上均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不過這場戰役對時局造成的影響遠不止如此。

首先影響最大的自然是當事的另一方俄國。海參崴的失守對俄國社會,由其是上層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在此之前,儘管俄國在與日本及後來華東政府的戰鬥中,屢敗屢戰,甚致給俄國造成了巨大的社會震盪,但俄國的上流社會卻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就在對馬海戰慘敗的消息傳回俄國以後,尼古拉二世對他的宮廷值班侍衛雷澤夫斯基將軍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天氣多好啊!明天您想不想去打獵?”而在半個小時後,尼古拉二世竟然在皇宮的御花園裡像孩子一樣的用氣槍*鴉玩。而被解職歸國的前俄國遠東總督阿列塞克耶夫海軍上將則在第二天也仍就帶着自己的情婦去劇院看戲。

這是由於此前的戰鬥,都是發生在俄國以外的土地,對俄國貴族來說,這些敗仗都沒什麼大不的,軍艦被打沉了,大不了再造,反正俄國有的是資源;軍隊被消滅了,還可以再招募,反正俄國的兩腳羊多的是。但這一次是俄國的領土被敵人攻佔,儘管海參崴是俄國搶來的,但和中國東北地區不一樣,雖然在日俄開戰以前,俄國佔據着中國的東北地區,而且俄國也打算將其併入本國,但那畢竟還不能算是俄國真正的領土。而海參崴不僅有法理依據,而且併入俄國近50年,所有的俄國人都已將海參崴視爲俄國的領土了,做爲一個對土地有特殊執着的民族,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連一向對戰敗無動於衷的貴族都震動了,海參崴的失守對民間的衝擊自然更是可想而知的。

“流血的星期天”之後,表面平息的社會動盪又有恢復的趨勢,立憲派、改良派、共和派,農民、工人、小資產階級各有述求,有要求改革,有要求停止戰爭,有要求減稅,有要求工作,甚致包括一部份曾經最頑固地支持沙皇專制的貴族都意識俄國需要改變了,一場更大的社會危機正在醞釀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尼古拉二世自然也不能在無動於衷了,因此在第一時間發動了講話,企圖利用敗戰來激起俄國社會的同仇敵愾之心,轉移社會矛盾。同時俄國還積極展開外交活動,要求日軍立刻向遼東發動進動,吸引人民軍的兵力,以減輕俄國面臨的軍事壓力;又向法國提出了貸款要求,以維持國內的經濟不至於崩潰。

而除了俄國之外,世界的主要國家也都在組織有關專家人員,或進行研究討論,或進行軍棋推演,分析戰術戰略,估算戰事的走向和成敗,並判斷對本國造成的影響。因爲華東政府襲取海參崴的戰術,確實是所有國家都沒有預料到的,而這一戰術的成功,不僅仗這場戰爭變得更爲複雜,波及的範圍也更廣闊,也使各國之前這場戰爭的發展走向的推演全部都變得無效,只能全部重來。

原來這場戰爭和德國沒有多大的關係,畢竟德國在遠東地區沒有多少利益,更沒有多少影響力。不過這場戰爭的一個相關方——俄國,對德國還是有相當的特殊意義。

10年前成立的法俄同盟對德國始終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使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因此拆散法俄同盟,甚致將俄國拉回到自己的陣營中來,重新恢復三皇同盟,就一直是德國外交的首要目標。只是10多年來,德國作了不少努力,但卻總是成效不大。

而日俄戰爭的爆發,讓德國看到了希望,因此德國對這場和自身關係並不大的戰爭相當關注。

在最初的時候,德國的目標也是支持日本和華東政府對俄作戰,希望藉助日本和華東政府的力量來削弱俄國的實力,雖然俄國在遠東失敗以後,只得將興趣轉回到西方,轉向巴爾幹半島和土耳其。不過在德皇威廉二世看來這並不可怕,因爲他有充份的自信,可以收服這頭在遠東耗盡精力的北極熊,甚致供自己驅駛,幫助自己來對付英國。

不過由於日本有英美兩國的支持,對德國的需求並不大,因此德國重點支持的對像是華東政府,不僅允許華東政府在德國發行債券,並且還在華東政府參戰以後,決議向華東政府出售武器彈藥。

而在海參崴戰役之前,戰爭的進行也讓德國十分滿意,俄國在十里河之戰中再次大敗。於是威廉二世也開始展開自己收服俄國的計劃。

1905年7月10日,威廉二世乘坐皇家遊艇霍亨佐倫號,在瑞典沿海作例行的旅行。一週後,他在芬蘭灣入口向尼古拉二世發去了電報,邀請尼古拉二世在海上相見。

7月23日,尼古拉二世乘坐北極星號遊艇在芬蘭灣北岸維堡的比尤克海峽,與威廉二世相遇。兩位表兄弟皇帝在遊輪上進行了密切的會談,而在威廉二世的巧妙引導下,將會談的矛頭成功引向了英國,於是在次日,兩位皇帝在北極星號的臥艙裡簽訂了一份德俄兩國針對英國的防禦同盟條約,稱爲比尤克條約。

威廉二世帶着比尤克條約,得意洋洋的回到德國,向羣臣吹噓:1905年7月24日的早晨成了歐洲歷史的轉折點。我親愛祖國的局勢得到了極大的緩和,她終於從高盧和俄國的可怕夾攻中解脫出來了。

不過首相畢洛的頭腦顯然要比皇帝清醒得多,法俄同盟己有10餘年時間,法國資本己大量進入俄國,和俄國的貴族、資本家形成了嚴密的捆綁,從某種意義上說,法國己控制了俄國的金融,因此法俄同盟不是兩位皇高的親屬關係和私人友誼能夠拆散的。

當然這種話不能對皇帝說,但畢洛畢竟是老謀深算,一眼就看出比尤克條約的一個破綻,這個條約是“要在歐洲受到某一歐洲國家”進攻的情況下才能生效,其實這一條本是威廉二世自作聰明給加上去的。畢洛向皇帝指出,這也就意味着,如果英德發生戰爭,俄國無需進攻印度;而如果英俄因印度或波斯問題在歐洲發生戰爭,德國則必須進攻英國。

而威廉二世聽了之後半天說不出話來,因爲這樣的條約也太吃虧了,但條約己經簽了,黑字白紙是改不了的,最後還是畢洛建議,以首相的名議拒絕副署以令條約生效,將這份條約永遠的擱置起來。但也就意味着德國徹底失去了與俄國修復關係的最後機會。

而就在這時,華東政府取得了海參崴戰役的勝利,讓德國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如果不能收服俄國,自然是將俄國的實力越削弱越好,華東政府到是個不錯的工具,何況德國和華東政府的關係一向良好,現在又是華東政府的債主,因此德國似乎還能夠有些作爲。於是威廉二世招開御前會議,討論這場戰爭的走向,以及德國可以在這場戰場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作者發言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五六七章 陰謀(五)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二八三章 旅順口作戰(三)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一六七章 回訪日本(中)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動(十一)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六三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二)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六零二章 應對計劃(下)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