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

衆人翻看了一下飛行科研小組提交的報告,報告的內容到並不多,也沒有提到多少專業術語,主要是報告固定翼飛機的研發進展,以及參戰的可行性。

目前飛行科研小組己經制造出了4架試驗機,均經過超過100小時的飛行測試,並都經過有10次以上的3小時連續飛行,試飛時間最長的飛機達到206小時,3小時連續飛行達到16次,飛行性能基本良好,沒有發生重大事故,並培養飛行員12人,飛行學員16人,另外現在還有兩架雙人座試驗機正在製造中,預計需要1-2個月的時間可以完工,還需要2-3個月的試飛和調試。

而固定翼飛機的研發這樣順利,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釆用的都是汽車發動機,是完全成熟可靠的產品,而只要發動機的問題解決了,飛機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二是釆用的都是舊時空裡證明設計成熟的技術方案,而且主要的研發人員都是飛行員出身的專業人員,並且減化了大量不必要功能,重點是確保飛機可靠的飛行性能。

飛行科研小組認爲,後製造的2架試驗機,在前兩架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優化改進,性能是完全可靠的,只要稍加改裝,如安裝攝像設備或是武器,就完全可以在戰場中充當偵察機使用,保證在每天白天有1-2次空中偵察,每次2-3小時,偵察距離可以達到150公里左右。這樣可以大大節省無人機和直升機的使用和耗損,同時也是通過實戰來檢驗飛機的性能。

另外飛行科研小組正在製造中的兩架雙人座試驗機,基本也是釆用前階段試驗成功的成熟技術,但由於使用了更大動力的發動機,因此儘管是雙人座飛機,但偵察範圍最大可達到250公里。而在150公里的保守偵察範圍內,大約會有300公斤左右的冗餘,可以攜帶至少200公斤的*,當轟炸機使用,或是在側面設置一挺機槍,變身成戰鬥機。當然現在飛行科研小組也正在研發機槍射擊同步協調器,一但這項技術研發成功,就意味着真正的戰鬥機誕生,不過這項技術過於複雜,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估計是趕不上這場戰爭了。

看完了報告之後,夏博海道:“這樣吧,現在不討論飛行科研小組參戰的事情,等會議結束之後,我們把飛行科研小組請來,專門開一個討論會。”

肖建軍道:“好吧,我就接着報告,西線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就是攻取遼陽,而南線戰場下一步的作戰目標主要是側應、配合西線的作戰。也就是沿海岸的東北方向進軍,渡過大洋河,進逼丹東、鳳凰城一帶地區。”

現在人民軍佔領了旅順,切斷了日軍的海上後路,因此日軍要退出遼東戰場的唯一道路就是渡過鴨綠江,經由朝鮮半島回日本。而丹東、鳳凰城就是必經之路。南線戰場的目標就是以切斷日軍的退路相威脅,逼迫日本撤軍,而一但日本撤軍,那麼西線也就能夠較爲輕鬆的攻下遼陽。

當然,軍委對南線的作戰也有俱體的要求,並不要求人民軍真的要攻佔丹東、鳳凰城一帶地區,而是作出這一番姿態,迫使日軍從遼陽撤退就行了。而真正進攻的時機是在日軍的撤退途中,以及在渡過鴨綠江的過程中。

從遼陽到丹東大約有180公里的路程,而且沒有鐵路,大軍撤退需要4-5天的時間,而這時也是日軍最弱的時候,人民軍有足夠的時機和地點攻擊日軍。就算日軍在途中能夠扛過人民軍在半途的攻擊,那麼在日軍渡過鴨綠江時,則是人民軍的最佳時機,半渡而擊,正是用兵之道,何況人民軍還有海軍助戰。

現在人民軍在南線的兵力約在8.3萬人左右,海軍方面除了海軍陸戰隊之外,還有兩艘戰列艦遠洋號和瞭洋號,兵力當然是足夠的,但火力還有所不足,由其是海軍陸戰隊裝配的火炮要遠少於一般的步兵師,在進攻旅順時,主要是靠軍艦提供火力支援,但現在有一部份戰場將轉移到內陸地區,因此軍委決定給南線增派一列裝甲列車和兩門自行火炮,加強南線的火力,這本來也是安排在南線作戰的武器。

旅順有良好的港口碼頭設施,還有鐵路相通,無論是裝甲列車還是自行火炮都可以十分輕鬆的運送上岸,並抵達作戰地點,因此也能更好的發揮這兩種武器的戰鬥力,海軍除了保持現有的軍艦之外,還增派來第三巡洋艦分艦隊、第二驅逐艦分艦隊以及兩支內河艦隊,一方面是給戰列艦、鐵甲艦擔任護航任務,另一方也是在必要的情況下,進入鴨綠江作戰,由其是兩支內河艦隊,一共有8艘軍艦,都是排水量100-200噸的小型艦艇,華東政府製造這樣一批艦艇,本來就用來在內河進行巡邏作戰的。

而第五軍暫時留在青島,擔任總預備隊,視兩線戰場的情況而確定將這部份兵力投送到那個戰場去。

陸軍方面的計劃就是這些,而海軍在下一階段的作戰任務相對就比較簡單,畢竟現在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海軍己經名存實亡,而日本海軍也遭創了重創,都沒有實力和華東政府在海上對抗,因此人民軍海軍基本沒有戰爭的壓力,但也並不表示海軍就能輕鬆了,下一階段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一打擊日本的海上運輸線,給日本施加壓力,打擊日本經濟,降低日本的戰爭能力,並且爲下一步雙方進行停戰談判提供籌碼,讓華東政府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大的利益;二是截斷從日本到朝鮮半島的海路運輸,徹底將日本排除在遼東戰場之外,這樣人民軍就可以一心對付俄軍,另外就算是俄國和日本最終聯起手來,和華東政府對抗,但只要切斷了日本到朝鮮的海上運輸線,那麼俄日的聯合也就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意義了。

其實現在人民軍海軍己經這樣做了,在5月12日,取得對馬海戰的勝利之後,人民軍海軍在5月14日開始,就實施針對日本的海上封鎖計劃,到現在爲止,己經擊沉日本商船9艘、俘虜4艘,共計約4.2萬餘噸,收穫物資約2500餘噸,俘虜日本船員518人,算是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而海軍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在靠近封鎖海域取得一個暫時的停泊點,供封鎖軍艦短時間停泊休息以及簡單的維修,這樣才能更好的封鎖日本,目標當然是早就定好了的,就是濟州島,現在當然是實施這個計劃的時候了。

海軍部己經制定了攻取濟州島的計劃,準備出動裝甲巡洋艦分艦隊、第二巡洋艦分艦隊、第三驅逐艦分艦隊,再從海軍陸戰隊中抽調一個團和4艘登陸艦,組成特混艦隊,奪取濟州島。另外就是海軍陸戰隊擴編也要立刻開始,這次進攻旅順的戰鬥中,海軍陸戰隊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也證明其成立的價值,而考慮到未來海軍陸戰隊很有可能會擔負進攻海參崴的艱鉅任務,因此擴大也是勢在必行。

其實海軍陸戰隊己組建了兩個後備團,只是這次未能參戰,而是留在青島訓練,因此這次攻佔了濟州島之後,海軍陸戰隊將擴編成兩個師、兩個後備團,等在遼東擊潰日軍之後,就在濟州島上進行訓練。

最後就是海軍的造艦計劃,目前華東政府在建的軍艦還有1艘戰列艦、2艘青州級防護巡洋艦,2艘東昌級防護巡洋艦;2艘高密級驅逐艦;2艘海陽級驅逐艦;以及4艘內河巡邏艇、另外還有2艘潛艇,所有艦艇均可以在今年下水。

而考慮到以後的主戰場將轉移到陸地上,海上除了襲取海參崴之外,不大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戰鬥或軍事行動,另外在對馬海戰中,海軍還俘虜了4艘戰列艦,1艘裝甲巡洋艦,8艘防護巡洋艦,以及9艘驅逐艦或*艇,這些軍艦的主體結構並沒有大的損傷,基本都可以在短時間內修復,不過由於數量衆多,因此今年內大約可以修復1半左右,但到明年6月時,基本可以全部修復了;而在旅順還有5艘戰列艦,1艘裝甲巡洋艦,不過這幾艘軍艦是被擊沉再打撈出水,修復難度相對較大。

但總體來看,如果修復俘虜的軍艦,既使是隻修復一半,海軍的戰列艦、巡洋艦數量都己經足夠了,那怕是出現新的敵人,如英、法兩國參戰,但海軍還有5艘現代軍艦,也完全足夠應對,而潛艇還在試驗研發階段,也擔任不了大任;現在海軍缺少的主要是驅逐艦、內河巡邏艇這樣的小型艦艇,因爲在這個時代執行海上封鎖任務,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小型艦艇來完成,因此軍委決定,除己開工的艦艇之外,在戰爭期間停建戰列艦、巡洋艦,以及潛艇,只建造驅逐艦、內河巡邏艇,而大中型軍艦以修復俘虜的軍艦爲主。

驅逐艦、內河巡邏艇的噸位小,技術簡單,建造週期短,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轉移到陸軍當中去,形成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三章 制度(二)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三章 制度(二)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六十五章 德國使團(五)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二章 制度(一)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九八 超強硬對強硬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一七六章 德國之行(八)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