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

雖然155毫米炮彈的爆炸威力遠不如200毫米炮彈或240毫米炮彈,但在陸軍中己是大口徑火炮了,而且勝在數量多、密集大,而炮兵陣地的範圍小,又沒有設什麼戰壕掩護之類的防禦工事,因此一輪炮擊下來,日軍的老房身炮兵陣地被一片爆炸所覆蓋,不僅僅是所有的火炮、彈藥幾乎全被催毀,就連陣地上的炮兵也傷亡慘重。

日本的指揮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出奇的一陣沉默,這時他們己經收到了鄭家屯陣地的回報,知道鄭家屯陣地的損失巨大,而現在老房身炮兵陣地也遭到了近乎於毀滅的打擊,原來日軍對人民軍的攻擊做了不少的預案,自認爲是萬無一失了,但卻沒有想到,人民軍根本不按他們設定好的劇本來,而且一上手就是兩記猛拳,打得人昏頭轉向。

這時一個參謀小聲嘀咕道:“要是大本營批准我們的作戰計劃就好了,現在也不會這麼被動了。”

在一個月以前,野津道貴曾向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提交了一個作戰計劃,建議陸軍率先向駐守遼西發動突襲,一舉殲滅遼西的人民軍,甚致一直打到錦州,這樣永絕後患。原來野津道貴在日軍中一向是以奇襲而著名的,日俄戰爭開戰以來,也是以不停頓的強攻而稱道,在奉天會戰的時候,他的第四軍接替傷痕累累的黑木爲楨的第一軍成爲突擊的主力。

這個計劃確實把參謀本部的人員嚇了一大跳,因爲那時日本和華東政府雖然己經交惡,但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外交手段阻止華東政府參戰,而且當時英法兩國也在向華東政府施加壓力,因此日本認爲成功性還是很大的,而野津道貴的計劃就算是成功了又能怎樣,不過是消滅一部份人民軍,但後果是將華東政府徹底逼入戰場來。

於是陸軍參謀長山縣有朋親自給野津道貴寫信,嚴令第4軍不得主動進攻,行動更是不得越過遼河,否則必當以軍法從事。野津道貴也爲此發了不少的牢騷。但誰都沒有想到,人民軍的進攻會這麼猛烈,而且打得日軍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於是有人也忍不住又吐起槽來。

這個參謀的發言確定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而這時參謀長上原勇作少將猛然站起來,幾步來到那名抱怨參謀,張嘴就是日本的國罵,又連扇了他兩記耳光,厲聲道:“現在不是聽你抱怨,發牢搔的時候,而是大家要齊心協力來應對目前的局面。”

那名參謀被打得兩眼冒金星,但卻不敢和上原勇作頂撞,反而立正站好,拼命點頭道:“嗨,嗨。”

野津道貴的嘴角也露出一絲微笑來,雖然他對參謀本部否決了自己的作戰計劃十分惱火,平時口出怨言最多的也是他,但現在確定不是抱怨的時候,這時抱怨,只會令自己的軍心士氣受到影響,不過野津道貴不方便主動站出來阻止衆人的抱怨,畢竟平日裡抱怨很最多的就是他,因此上原勇作主動出來當這個惡人,就再好也不過了。

果然,被上原勇作這一發作,有些還想再抱怨的人也立刻都閉了嘴,畢竟這時還有誰會討這個沒趣,這時又一個參謀道:“我們的老房身炮兵陣地被海外華人的軍隊催毀,那麼卡北村、後正土堡兩個陣地只怕是守不住了,還是立刻重組鄭家屯陣地,準備阻擊海外華人的軍隊,同時將其他的炮兵陣地上的火炮儘快轉移。”

另一個參謀則搖了搖頭,道:“這樣是沒有用的,海外華人的炮可以打得那麼遠,很明顯是把海軍的艦炮搬上岸來了,因此我們就是恢復了鄭家屯陣地也沒有用啊,他們只要是再使用火炮轟擊,就可以輕易的催毀我們的陣地了。”

上原勇作嘆了一口氣,道:“如果早知道海外華人會使用大口徑火炮,我們到是可以早作準備,在坑道作業時有針對的佈置,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大量的損失,而且還能守住陣地,但現在太晚了,至少需要天的時間,才能重新佈置好防大口徑火炮的陣地。”上原勇作是日軍中著名的坑道戰專家,因此他對坑道作業,由其是坑道防炮擊的作業,到是很有研究。

“啪!”

野津道貴重重的桌子上拍了一下,沉聲道:“馬上派人到鄭家屯陣地,命令他們立刻重新組織起來,在半個小時內,至少要拉出2個團的軍隊,立刻趕到卡北村、後正土堡兩個陣地駐守,如果人民軍渡河進攻,就立刻殺出陣地去和人民軍進行白刃戰,如果陣地已經被人民軍攻破了,那麼就地進行白刃作戰阻擊。”

原來野津道貴這個時候大體可以確定,人民軍一定是把艦炮拖上岸來了,並且瞞過了日本偵察兵的偵察,否則是不可能打得這麼遠。至於爲什麼打得那麼準,野津道貴認爲一定是人民軍的偵察員對自己的陣地進行了詳細的偵探測繪,畫出了精確度很高的地圖,可以用地圖作參照進行炮擊;而爲什麼人民軍的偵察員的活動沒有被日軍發現,當然是日本士兵疏忽大意了。

其實野津道貴的猜測還是大體準確的,無人機當然是野津道貴所無法想到是,即然對方的火炮打得遠而準,因此野津道貴也知道雖然現在人民軍還沒有發動地面進攻,但己經不遠了,一味的依靠陣地防守是守不住的,只能殺出陣地和人民軍進行近戰,這樣才能抵消人民軍的火炮優勢,而且野津道貴對日本士兵的近戰能力還是有相當的信心的。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這時,人民軍也終於向日本的遼河防線發動渡河進攻,人民軍給每部份渡河的部隊提供了120艘小船,每艘船可以容納一個班的士兵,並有兩名槳手。早己在渡河地附近的密林裡埋伏,接到了命令之後,立刻都扛起小船,的河邊奔去,在河水中放下小船,士兵們立刻跳上船去,然後槳櫓齊搖,向對岸划過去。

各師所屬的火炮,以及軍直屬的火炮部隊也都紛紛撤去了僞裝開火,向遼河對岸的陣地轟擊,掩護渡河進攻的部隊。

按人民軍的編制,每個師有54門75亳米*炮,普通師有一個師屬100亳米*炮團,共計有24門100亳米*炮,而主力師還配有一個125亳米*炮團,軍屬有一個155亳米*炮團,都是18門,因此全師共計有330餘門火炮,這時火力全開,威勢自然是相當驚人的,“轟隆”的炮聲、爆炸聲不絕於耳,炮口的火光閃動,日軍的前沿陣地也都被炮彈爆炸所覆蓋。

而裝甲列車炮、自行火炮也都停止了射擊,只有汽車牽引炮在打掉了日軍的老房身炮兵陣地之後,立刻轉向下一個炮兵陣地,向日軍的另一個火炮陣地進行打擊。

在“轟隆”的炮聲中,各師第一批渡河的40艘小船己均進入遼河中,載着負責突擊的一個營的士兵向對岸駛去,而前面的船隻都己經到了遼河的中央,畢竟遼河也就200多米寬,渡過遼河根本不需要多少時間。

小船一艘一艘的渡過了遼河,船上的戰士還不等小船完全靠岸,就跳下小船,趟着河水上岸,而在渡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遭到任何的打擊,因爲日軍的火炮陣地被人民軍打掉,而且前沿陣地也遭到了人民軍的猛烈炮擊,佈置在前沿的軍隊自顧尚且無瑕,當然無力阻擋人民軍的渡河。

而渡過遼河後,人民軍的戰士們紛紛在河岸邊尋找掩體掩護,同時架好了隨船渡過遼河的迫擊炮,而小船上的兩名槳手則立刻劃船轉回,整個過程都有條不穩,十分有序。原來在駐紮遼西的這段時間裡,人民軍針對渡河作戰,進行了專門的訓練,並且還安排了兩場渡河實戰演習,因此士兵們也都經過了充份的訓練,早己是輕車熟路,知道到了那一步,該做什麼事,而且在渡河的全程基本都沒有受到什麼打擊,顯得十分輕鬆,於是有不少士兵在渡過河之後都小聲議論,說實戰可要比演習容易多了。

從達牛鎮進攻的第二師是第1個全部渡過遼河,到達對岸,用時10分45秒;第二個是從新發屯進攻的第8師,用時11分30秒;從老大房鎮進攻的第9師是最後一個全部完成渡河,用時13分15秒。而所有部隊渡河的時間都要比演習的時候短得多。

見第一批士兵都己渡過了遼河,各支渡河作戰的部隊也都派出第二批渡河的士兵渡河,加強渡河的兵力。而這時己經渡過遼河的人民軍士兵則己經向日軍的前沿陣地發動了進攻。

第四三一章 戰爭再啓(二)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一八一章 開平煤礦(中)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四九六章 發展大計(上)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五章 上岸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一六六章 農業技術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十五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二)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八三章 旅順口作戰(三)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