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章 羣賢畢至

三一章,羣賢畢至

臺灣的光復,雖然歷經了戰鬥,終於將十數萬的日軍和臺灣僞軍盡數消滅,其實際的過程還非常複雜,辛苦難以想象,但是,都不過是尾聲,作爲中日戰爭的最後一槍,徐徐地落下了帷幕,最後一面膏藥旗幟,連同日本高雄軍的最高司令官宮本義男等數百名軍官和頑固分子的一齊揮舞軍刀剖析腹部,歸於消滅。臺灣的殖民主義時代的硝煙,在日本所謂榮譽派軍人淒涼的歌聲中,逐漸散去。

白強迅速向慄雲龍做了彙報,自然,奉天地區,整個滿洲地區,包括朝鮮半島的駐軍,在日本的駐軍,都興高采烈,金甌無缺,乃是國人最大的心願。

慄雲龍在百忙之中,親自乘坐輪船趕到了臺灣視察,並且,在那裡駐紮了三個月之久,詳細地勘察了臺灣的地理環境,農業資源,工業基礎,作出了詳細的規劃。

因爲曹文正師團的功勳,被慄雲龍任命爲臺灣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軍銜爲少將,所部官兵,全部留駐,還從滿洲地區,新編組了兩個旅,增援到臺灣,作爲充實,同時,在臺灣設立了東南軍區,以臺北,臺中,高雄,花蓮等四個城市爲中心,確定爲四個軍分區,各駐紮一個旅團的部隊,其餘重要的城市,海口,也分駐守精銳,巡視海面,以爲守備。

臺灣軍區,確定爲十二個旅團,總兵力八萬,曹師團四個,其餘爲獨立旅團,在總體上,服從曹文正的指揮和調遣。其中,約三個旅,確定爲海軍部隊,主要的任務是守備海口地帶和經常化訓練,爲以後的戰爭,籌集海軍陸戰能力。

這些部隊,一面得到了奉天兵工廠最新武器的裝備改良,一面也分別輪換,進行當地的屯田事業,工業開發項目。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實現糧食等軍需物資自給。

中國新軍在基隆港口,開始了近代造船業的發展。並確定,在十年間,將那裡修建成爲中國新軍最大的輪船來源之一。其技術人員,將從本地培養,日本徵集,或者從海外的留學生中挑選。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將引進西方的人才。

白強司令員還帶領艦隊,向西進軍,收復澎湖列島,心頭響徹着《外婆的澎湖灣》那樣優美輕鬆,純淨的旋律,他在士兵的簇擁下,很快就登臨了朝思暮想的地方,小小的澎湖,在汪洋大海中不過是碧玉一粒,卻美崙美煥,精緻可人,那一天,就是自許粗人的司令員本人,都做了好幾首詩,其中一首是,《登臨澎湖,春暖花開》。

澎湖島嶼上的日軍,已經接到了臺灣隨從作戰的日本山下將軍的指示,聚集在島嶼的西端,排列着,放倒了軍旗,投降了。四百名日軍,低着腦袋,卻又不時地偷偷上擡一些,窺視着這些躊躇滿志,精神抖擻的中**人。

“這就是偉大的中國新軍!世界上最強悍的陸軍!現在,也幾乎是世界罕見的海軍強國之一!”

日本官兵,畏懼地欣賞着中**的軍容風紀,以及他們胸膛上懸掛的衝鋒槍,驚歎之餘,徹底地服輸。

八月中旬,中國新軍的主要將領,都回到了奉天,召開了一次重大的,決定中國命運的會議,歷史上稱之爲八月會議,又號稱中國新軍第一次真正的政治會議。

在慄雲龍,趙陽剛,歐陽風等人的面前,懸掛着巨大的中國地圖,也包括了東亞地帶的重要國家,西伯利亞等地區。“諸位,我們下一步的任務就是,進軍全中國,徹底地推翻腐朽無能的清廷政府,將中國改造成爲一個富強,民主,獨立,文明的國家,並且,在亞洲和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舞臺,發揮其應有的和平,正義之主持的作用。我們要用強大的實力,告訴世界,什麼纔是真正的中華民族,什麼纔是真正的公平正義的信仰。”

會議由慄雲龍親自主持,新軍將領中,除了鎮守在日本,朝鮮,臺灣等地的基本將領以外,所有滿洲地帶的駐軍,校尉級的軍官,都參加了,因爲行政人員比較多,總人數最後達到了空前的兩千人。

趙政委做了政治報告,慄雲龍做了軍事報告,歐陽風做了經濟報告,分別就中國新軍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了詳細地闡述,在許多關鍵的地方,他們都毫不遲疑地宣佈了中國新軍的理想,要求,以及鬥爭和爭取的策略,方針。

會場上,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一張張真誠的笑臉,大家都在祝賀着中國新軍的強大,榮耀,功勳,追求,以及中國命運的巨大變化,即將遭遇的更大洗禮。

“下面,請會議的主席團成員,諸位少年英俊和政治達人,來講話!”慄雲龍的話,頓時讓更多的人沸騰了。

這一次會議,確實是不同凡響,因爲,不僅有軍人蔘加,更多的是行政人員,特別是新生的力量,在會場上,很多主席團成員的面孔,是那樣陌生,又是那樣朝氣蓬勃。

這一次會議的主席團之龐大,也讓人歎爲觀止。

首先被邀請講話的是,中國同盟會的總理孫文,因爲中國新軍的崛起,在滿洲地帶,還大力地招徠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王樑的軍事情報網,還按照慄雲龍的指令,向各地派遣了專門的人手,去尋找,蒐羅名單上的人才,自然,偉大的民主主義先行者,胸懷大局的孫文先生,自然是上上之選擇。

中國新軍在軍事大勝利,即使在遠征日本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政治建設的人才收攬,並且,對這些人,進行了熱情洋溢地幫助,組織。

一九零三年,在中國新軍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不得不宣佈,開放黨禁,允許民間組織不違背政府法令和暴力性的團體,於是,各種各樣的政治團體,紛紛建立。在一九零五年,因爲中國新軍的輝煌勝利,響應新軍號召的各地青年學生,特別是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紛紛起來,組織更多的政治性團體。孫文的中國同盟會,成立於一九零三年,麾下有各年輕英俊四百餘人,宋教仁和黃興等人組織的華興會,也在武昌。長沙等地設立了衆多的分支機構,上海地區的政治團體最爲活躍,因爲那裡是遭受日本侵略軍毒害的地方,因爲中國新軍擊敗日本,民衆都將中國新軍視爲他們的大救星,民心所向披靡,章太炎先生等人組織的光復會打着光復祖國臺灣的旗幟,響應熱烈。後來,這些團體的領袖人物,都被囊括進滿洲政府的系統中,因爲清廷逐漸意識到了危險,加強了監視和迫害,王樑的情報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將之拯救撤離到了奉天。同時,全國各地的有爲青年,都將奉天視爲中國未來的希望,民主革命,推翻反動的清廷政治的聖地,不遠千里萬里地奔赴,參加了滿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建設。那時,不僅是年輕人,甚至是很多的中年人,都喬裝打扮,闖過清廷軍的重重阻攔,趕到了奉天的,僅僅在一九零五年,就有三萬青年從各地趕到了奉天,成爲中國新軍最新鮮的血液。

孫文先生當時三十九歲了,正是年富力強,閱歷豐富的時候,他熱情洋溢地闡述了中國新軍的政治理念,號召大家爲未來的新中國而奮鬥。

接着,更多的主席團成員都起來發言。一個個都是後來的歷史大名人。

不過,其中一人的出現和講演,則讓人們感慨萬分,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啓超先生。

“鄙人。不用再作介紹,因爲,許多仁人都曾痛罵過,指責過,譏諷過,還有許多人,也曾追隨過,讚賞過,奉獻過,但是,那都是以往之事,我,梁啓超,今後不再是一個維新黨,不再是立憲派。不再是保皇黨,而要做一名堅定的共和主義者!”

梁啓超的話,讓所有的人都耳目一新。這位少年得志的神童,後來學貫中西的大家,不唯政治上頗有思想建樹,更在種種的文化領域,有嶄新的創建。他也是當年百日維新的一面旗幟,還是孫文等革命黨人戰鬥的敵人,可是,在中國新軍的極力說服教育下,他已經改弦更張,融入到中國新軍共和國的旗幟下。

在梁啓超先生的帶動下,還有更多的曾經的維新立憲派人員,都反正到了共和國派的陣營。

會議開了整整十天,氣氛之熱烈,前所未聞。讓奉命前來觀察的北洋新軍袁世凱的代表,百感交集。其中,軍事代表段祺瑞當即站起來表示,他也願意做真正的漢家兒男,爲推動北洋新軍的去滿族權貴化而戰鬥,另幾個代表則一臉尷尬,,無法置詞。

會議的最後,進行了中國新軍的改組,並且,決定正式建立新的國家。

大會在數十個民間團體和政治團體的擁戴下,由主持人慄雲龍宣佈,中國新軍將建立一個嶄新的共和國,實行民主政體,首都暫時確定在奉天,因爲民主選舉的條件不成熟,暫時又會議協商確定基本的政府人選和機關構架。

國家的名稱是:中華共和國。國旗以新軍的紅底三星的軍旗暫代,國歌爲《我們的大中國》,將建立政府,國會,法院系統等三權分立的體制,考慮到實際的問題,將實行一個三十年的過度期限,軍事系統暫時獨立在政府之外,成爲國家威信的第四維。

十七章 幽靈艦隊二百零章 登陸四國島一百卅七章殘軍創造的神話一百二二章 貴婦的裙子一百一七章 撫順事件一百零一章 中國艦隊六章 糖衣炮彈之剛毅篇二第一百二八章 慶安伏擊戰一百六一章 臨戰一百五二章 血染蘑菇莊一百八二章 清州殲滅戰九十七章 橫掃太白山南三十章 全州之戰一百三五章 釜山軍威二百零章 登陸四國島五章 上海特工戰一百六一章 臨戰二十六章 以守爲攻一百卅五章一隻雞造成的血案一百卅五章一隻雞造成的血案一百七九章 賣槍賣坦克七十三章 特種戰爭十三章 迎接張德成四十章 瘋狂的汽車十五章 簽定臨時協議三十章 全州之戰一百五九章 衝出海參崴一百五四章三十六章 大久保的偷襲八十八章 囊括興凱湖一八六章 鞏固後方第73章 ,海城火海(二)一百一四章 百人斬一百七二章 倭軍傷兵的慘嚎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一百五五章 賓縣戰鬥五十三章 龍飛的遠見五十五章 卑鄙的善後一百二四章 再襲上村艦隊二七章 臺北之夜二百廿五章廢墟七章 糖衣炮彈之政委篇一百五二章 血染蘑菇莊一百八八章 海蘭泡雪恥二百零八章 出來吧夥計三十二章 穿甲彈就是這樣用的九章 糖衣炮彈之政委篇三七十二章 日軍登陸大連灣十一章 遠交德國一百零六章 南線的攻堅戰八十章 全殲一百五八章 屋間久之戰一百廿九章有仇不報非君子二百十一章 最大的兵站一百六一章 生擒山下大將三十章 大顯神通二六十二章 大勝一百九四章 御前合流二百十六章 驚險一幕五十四章 鏖戰摩天嶺一百七二章 收編日韓海盜一百廿六章日本特使之死二十一章 第三特混艦隊的末日三七章 多國干涉六十三章 大沽口的皇軍和苦力一百九一章 蛇蠍貴婦上一百四零章 堅守平壤六十三章 同盟威脅九十一章二十七章 東線無戰事九十八章 大回環佔領忠州四十二章 冒險的方案七十五章 縱兵大掠七章一百二六章 佔領對馬島十二章 審訊日諜二十六章 以守爲攻一百五一章 口水大戰二百零章 登陸四國島第110章 ,邂逅敵軍步兵旅三十四章 光復瀋陽六十三章 驚天騙局七十九章 狼吃人五十七章 東北河山一片紅第118章 。焦土戰鬥(二)十七章 我自巋然六十一章 活捉欽差剛毅一百七一章 艦隊防禦戰二五章 逼臺北一百七四章 談判伊始一百三十章 大白鯊計劃出籠二百卅二章青森煙雲二三十四章 中國顧問官的傳奇四十六章 生死攸關五十九章 痛殲日軍一百九五章 最後通牒四十九章 亂世梟雄張作霖一百一七章 撫順事件第一百四一章 抗命襲擊第95章 ,東線敢死營的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