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章 登陸四國島

橫掃晚清的坦克軍團大東亞戰爭 二百零章,登陸四國島

英國,法官,美國公使,都認爲他說得很得體,很有理。可是,不防備政委只說了一句話,就把德國公使的鼻子驚歪了:“尊敬的公使先生,。您知道嗎?德國確實沒有資格做我們和日本之間的調停人,因爲,德國和中國新軍目前還處於交戰狀態。”

看着德國公使先生的大扁臉張揚得過於辛苦,政委提醒他:“因爲俄羅斯和中國新軍的戰爭,德國與沙皇結盟,等於是向中國新軍宣戰,雖然沙皇政府已經與中國新軍實現了和解,可是,德國呢?至今還沒有正式簽定和約,或者進行政府層面的說明。”

於是,德國公使真的啞了,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政委一人,舌戰羣洋,在前提條件上,沒有做任何地修改。倒不是要爭一二意氣,顯示中國新軍特有的強硬,而是敲打日本政府,不要心存僥倖,中國新軍以自己的命運來拼搏,花費無量的代價,終於將日本帝國主義者按了下來,絕對不會輕易寬恕。

日本政府在得知四國公使的調停計劃擱淺以後,不得不硬着頭皮宣佈,“日本政府誓死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決心和日本人民一起,爲此理想和信仰而奮鬥到底。鑑於中國新軍提出的停戰條件異常苛刻,日本政府決心不予理會。”

不理會是好事情,至少在中國新軍的幾個領導人看來,就是這樣的。關於怎樣處理日本的未來,他們無一例外地傾向於軍事消滅,武裝控制,直接管轄。之後,根據情況變化,再決定政治管理的模式和程度。

政委曾經有過想法,說,日本有否成爲中國同盟軍的可能?比如德國在統一的過程中,對奧地利進行過殘酷的王朝戰爭,可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堅決反對普軍向奧國的都城維也納進軍,認爲,在統一的大敵法國虎視眈眈在西南地區的情況下,應該保護奧國的尊嚴,與其和解。結果,普魯士和奧國簽定了非常寬鬆的條約,當普法戰爭開始時,奧國果然保持中立,使俾斯麥的遠見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慄雲龍立即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爲,德國的情況與中日之間絕對不同。因爲傲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同出一源,都是大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團體,是一個大國內的獨立邦國,他們是一家人。只要確立領導權,沒有必要撕殺到底,同歸於盡。

中國和日本,處於東亞地區的焦點位置,兩者雖然有文化和種族方面的歷史淵源,可是,地緣政治決定了其具有無法調和的競爭性,在經濟全球化到來之前,表現的主流是爭奪,而不是共生性,所以,非此即彼,必須決出絕對的領導者。實行資本主義,而經濟和政治方面存在濃厚的封建性因素的日本,具有天然的侵略性和擴張性。中國新軍的道路,將來是計劃性佔主導的資本主義,也必然要求自己的市場和資源,衝突無法排解。

軍團長和政委兩人的意見,很快就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必須強力壓制日本,將日本改造成爲中國的附庸。在海洋霸權時代,控制日本可以橫掃太平洋西部,防止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國家集團,使用西太平洋環鏈來封鎖中國新軍的企圖。

當日本拒絕中國新軍最後通牒的電訊傳來時,曾經還有一絲優待日本戰敗條件的政委,徹底改變了思想。給慄雲龍的電報是:“軍團長,你的理解是對的。”

軍事解決日本的方案,包含兩個步驟,一是消除日本所有的外圍地區,二是攻佔東京,殲滅日本政府賴以支持的最後軍事武裝。所以,經過簡單地籌劃,一個新的攻擊兵團出現了,這就是張德成部隊。

爲了擊敗日軍,徹底取得最後的勝利。中國新軍可謂是精銳盡出,除了龍飛集團守衛燕然山脈和長城各口無法調動外,其他各部隊,紛紛東調,段大鵬第一軍守衛在九州島嶼和本州島嶼的西部,策應運輸補給線,鎮壓可能的日軍叛亂和危險事件,孫武第二軍,榮美爾的第三軍,徐竹的第四軍,都在本州前線,一路橫掃,目前就駐紮在京都,大阪一帶。是目前中國新軍兵力最爲集中的地區。在朝鮮境內,特別是南部地區,馬鴻溪師團經過改裝和擴充,都升級爲軍,負責保衛數千裡的補給線。也監督朝鮮政府。曹福田部隊開始還在朝鮮滿洲的交界處休整,後來,看到朝鮮南部的局勢緊急,也調集到了朝鮮南部。協助馬鴻溪軍,兩部隊分成東西地段管轄。

所以,剛從釜山地區和對馬一帶逐漸調集來的張德成部隊,就成爲唯一可以機動的部隊了。

在白強司令員的配合下,大批的船隻將張德成部隊直接運輸到了四國島的北部,展開了對這一地區的軍事行動。

日本政府並沒有宣佈這一帶是不設防地區,所以,抱着謹慎的態度,儘管知道此島嶼上日軍的勢力已經非常孱弱,中國新軍還是很緊張。

張德成部隊得到了奉天兵工廠新式武器的支援,裝備,由一個步兵騎兵混雜的師團,增加了一個坦克旅團,一個特殊的裝甲團,一個汽車運輸團,又由其他部隊的老飛行員加上奉天航空學校的學員訓練組成的一個新的空軍團。擁有了二百七十輛坦克車,一百輛裝甲運兵車,三百輛的汽車,六十架飛機。實力已經膨脹到令人側目的程度。考慮到這個軍的坦克部隊和空軍多是新手,纔將四國島嶼的佔領任務,交由他們完成,含有訓練部隊,實戰提升戰鬥力的意思。

這個軍的運輸任務之艱鉅,無與倫比。因爲,他們擁有一個標準的步兵師團,三個旅,加上其他步兵,總三萬人,還有騎兵一個團,兩千五百人,三千匹戰馬,而坦克車輛的運輸,就更爲嚴重艱難了,所以。白強司令員的中國海軍艦隊,統統地趕到了朝鮮釜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纔將一個步兵旅團,一個騎兵營,一個坦克團,一個裝甲運兵營,還有其他一些部隊,大約一萬步兵,七百餘騎兵,九十三輛坦克,三十輛裝甲運兵車,先運輸到了登陸地點。

海軍的任務更加沉重,不僅要運輸張德成軍的後續部隊,同時負責保證其軍需供應,以及保證全部五個軍的部隊,外加一個軍團總部的物資供應的安全,還要警惕海洋上別的敵人。

英國,美國,德國,法國,都參與進來,要爲中國新軍和日本政府調停,說得好聽點兒,是爲了和平事業,說得真實些,是要爲日本打掩護,解套兒,中國新軍雖然嚴詞拒絕了他們的說項,可是,就不得不在軍事上有所警惕,一旦某些國家鋌而走險,利用其優良的海軍艦隊偷襲中國軍隊漫長的補給線,則是一個大問題。

慄雲龍就指出了這種可能。帝國主義國家沒有一個好東西。他們是不講理的,只講一個字:利。利之所在,趨之若鶩,鶩,就是鴨子。所以慄雲龍說,我們要和一羣野鴨子打架,就不能以人理來揣測。小心他們不講規則,突然撲騰着翅膀,跳起來啄我們的屁股。

所以,在對馬,在釜山,曹福田部隊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國海軍的所有潛艇部隊,加上新從海參崴下水的二十餘艘潛艇,統統地開到了對馬海峽,以及往南的黃海地區,東海一帶,去監視列強,特別是英國海軍艦隊的動向。

在登陸的地點。中國軍隊的兩艘巡洋艦已經將岸上的日軍陣地窺探了很久,因爲有日本新軍的指引,中國軍隊對登陸地點的選擇是很輕鬆的。在這個龐大的登陸大軍裡,有一個朝鮮團,兩個日本新軍的步兵營。各有兩千人。

同時,在慄雲龍的要求下,九州島嶼上的兩位大名,在大分一帶爲根據的金口將軍,派遣了一個團的日本新軍,那幾乎是金口將軍屬下的一半部隊,三千人,自行尋找渡海器材,而已經搬遷到宮崎城的山下賀國大將,則派遣了一支更加龐大的登陸大軍,有一個旅,三個團,近萬人。

金口的部隊直接攻擊四國島的西部港口,逼近彎曲陸地深處的宇機島,山下大將的軍隊,則繞道而行,長途跋涉撲向了四國島嶼的南端,高知城。

慄雲龍坐鎮山口城,統一指揮了這場攻擊四國的戰役,在日本拒絕最後通牒五天以後,中國,朝鮮,日本新軍的聯合部隊,才從四個不同的地點,一起發起了攻擊。

中國軍隊登陸攻擊的地點在北面,瞄準了松山城,那一帶的海岸線上,有日本軍隊的防禦工事。

朝鮮軍的登陸地點在新居濱,位於中國軍登陸地的東邊數十里。兩軍在登陸作戰成功以後,要分進合擊,共同進攻松山城,然後,朝鮮軍一個團和中國軍一個團筆直地向南突擊,將四國島嶼截爲兩段。其餘部隊首先和金口將軍的部隊一起,將捕捉四國島西部的日軍,聚而殲滅之。

白強海軍艦隊的航空母艦上的戰機出動了三十架,對日軍陣地進行了偵察和壓制。

一百卅五章一隻雞造成的血案第83章 ,坑道戰的效果第72章 ,海城火海(一)五十九章 你算什麼東西一百三六章 抄襲壹歧島十三章 潛艇之威二七章 臺北之夜六十八章 q潛艇計劃一百八四章 失火的天堂一百九六章十五章 又賣了十萬支步槍二十八章 釜山血海七十八章 血腥遭遇七十章 漢可的戰鬥班二十二章 鋼珠彈的威力九十六章 鋼鐵洪流一百六八章 洞穴被迫九章 巡行琉球六十二章 兵鋒東指一百一十章 中俄奉天條約五十三章 沒事偷着樂六章 綿裡藏針總戰略二百零七章 中國狂風第85章 ,明斯克火雞(一)第102章 ,東豐城的潛規則四十章 青木機關一百七六章 梟雄相見四十五章 白熱化的戰鬥三十三章 參謀次官十章 釣魚島的炮聲第24章 ,偷襲敵炮一百零七章 軍旗飄揚七十一章 紅顏禍水一百四一章 櫻花特攻三十一章 沙障一百零四章 突破黑木防線六十八章 佔領大沽十一章 籍日軍譁變一百十五章 美傭培訓班四十一章 日軍大敗十八章 誓師馬場二十九章 我們走在大路上二百零八章 出來吧夥計一百六九章 巧破冢本師團一九七章 掠取俄境一百零二章 西線的殘忍手段一百六四章 不投降者死二十二章 悲慘的日英官兵二百卅二章青森煙雲二二二章 海灘攪肉機七章 航母殺手實驗成功十章 中方的新條款二十九章 我們走在大路上一百三九章 地獄之火天上來之二二百卅零章最後的瘋狂一百零七章 軍旗飄揚五十七章 東北河山一片紅二百十二章 進攻前夕三十五章 誘餌一百五一章 波瀾壯闊三十八章 小班長的幸福一百五一章 波瀾壯闊一百章 清廷的威脅一百七四章 中國的皮薩羅五十四章 分兵四略十三章 北京有警第23章 , 霍元甲六十四章 外交口水大戰五十八章 中國海外僱傭兵一百十三章 清帝虛驚一百八四章 失火的天堂一百六二章 狼羣二十八章 長驅直入一百三二章 東鄉大將的慘叫三十一章 沙障四十九章 老華快活日軍埋單十三章 迎接張德成第92章 ,王者南來第74章 , 一個也不能跑掉二十六章二零零章 國際風雲五十六章 發大財一百六一章 血戰亞布力十五章 又賣了十萬支步槍十九章一百一十章 最後的轟炸一百六四章 野炊一一百四三章 悍然反擊七章 嚴懲戰犯十一章 端王府二五章 逼臺北一百五六章 談判的玄機第一百四四章七十六章 日軍龜縮六十二章 大勝九十一章九十八章 血戰俄艦一百七零章 駭人聽聞二八十章 空前血戰二百十九章 中國空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