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 大練兵

三十七章,大練兵

慄雲龍等高級軍官所要考慮的事情雖然沒有龍飛具體複雜,可是絕對不輕鬆,現代的管理理念認爲,做上級主管的,一定要將任務壓下來,明確分工,使自己能從中解脫出來思考更大更宏觀的問題,特別是臺灣鼎鼎大名的雙料博士,八個工廠的企業主,擔任過日本航空等國際級別企業高級職員的餘世維先生提出過一句名言,讓部下疲於奔命而自己舒舒服服享受人生的職業經理人,纔是最成功的。慄雲龍在高級指揮管理學院當然學習過類似的管理技巧,但是,他現在已經絕對地不相信了,因爲環境已經改變,不是資本遊戲鶯歌燕舞的黃金時代,現在的舉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踏進萬丈深淵,置數十萬人民,甚至一個民族集團到悲慘的命運。

軍隊在第三天就進行了改革,不過,這是政委等人的說法,慄雲龍不喜歡,也不允許用這個詞彙,他雖然贊同這個時代的方向,卻始終看不慣由此而產生出來的種種社會弊端,尤其是社會的兩極分化,基尼係數超越了0。4的標準,令人髮指地飆升到了危機四伏的0。51,社會矛盾日益醞釀和激化。都讓他在骨子懷念若干年前的平民氛圍,這也是他在軍中不能得志的原因之一。

軍隊的整編和擴充加緊進行,坦克團按照實際的人員車輛進行了收縮,在編制上只確定爲一個營,全稱是機械化快速反應營。營長由榮美爾擔任,他的職務是提升了。不過,人們開始對坦克部隊貫以新的名稱:鋼鐵部隊。從老百姓們口中傳說出來的這個詞逐漸成爲社會的通用語,並且穩定下來。

步兵還是三個團的編制,但是團長的人選做了重大調整,第一團由段大鵬擔任,第二團由張德成擔任,第三團交給了曹福田,等於是說,將實際的指揮權利更多地放給了前義和團的首領,三個團長自然都評定爲少校軍銜。軍銜制度的實行有過一番波折和阻力,主要是前義和團首領們不理解,經過政委的認真細緻的工作解釋,他們也就欣然接受了。特別是張德成,他感覺這個軍銜很新奇,比清朝官軍的什麼級別要好聽,爲什麼呢?因爲古裝的戲劇裡,大將軍們總是大喝一聲:校尉們,這些生活的知識和他的理解力吻合了。

軍銜明顯都低於正常,這是爲了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

騎兵部隊單列爲一個獨立營,整個部隊的騎兵除了一百餘匹來自於甘軍外,剩餘的近千匹都繳獲自八國聯軍,在這個時代,騎兵是戰場上最便捷的工具。除了各部隊長配備了戰馬以外,多餘的馬都給了騎兵獨立營,營長是原來的甘軍下級軍官馬鴻溪,級別也是少校,這樣做是對騎兵建設的重視,也是一種榜樣和示意,馬鴻溪是清朝官軍的軍官,重用他是表示中國新軍對原來的清朝官軍的態度是友好的,團結的。其二,馬是回族人,重用他即是表達了民族平等團結的宗旨。當然,效果是極爲明顯的,馬鴻溪聽說自己將成爲擴大了的騎兵部隊的主官,非常興奮,一再向慄雲龍和趙陽剛表示感謝和效忠之意,雖然那種方式讓人受不了,可是,老坦克團的軍官們都暗自慶幸,自己的這一步走對了。

部隊另外設置了一個補充團,一個後勤團。補充團還是一個花架子,只抽出十幾名軍官組建,其實是一個新兵招呼集的單位。後勤團則不然,以原來的坦克團二十幾輛汽車和物資,十輛輕型的裝甲運輸車爲主力,擴張了人手,擴大了規模。因爲,炸個後勤部隊服務的對象已經不再是一個團,而是數個團。

後勤團需要保障軍隊的重點物資供應,收集保存糧食,武器彈藥,維修槍支,坦克等,任務其實很大很大。

補充團團長由參謀長歐陽風擔任,由他來開闢新的工作,後勤團則交給了政委來監管,在當時條件下,能夠勝任後勤工作,讓慄雲龍放心的只有這匹識途老馬了。

所有的部隊整合爲一個師。慄雲龍爲師長,軍銜是中校,儘管大家都有意見,可是,他還是固執地堅持,他認爲,只有當我們的部隊真的符合了一個主力師的實際能力以後,他再將軍銜加以調整,這樣的說法,其實是給大家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第四天上,各部隊各軍官都走馬上任,開始履行責任和義務,慄雲龍的主要工作不僅在於協調各方的事務,化解矛盾障礙,增加效力,更多的是來管理訓練事宜。

這時最缺乏的是骨幹力量,坦克營的老兵被抽調向各個單位,以至於營長榮美爾叫苦不迭,怨聲載道,不過,這時的坦克部隊基本上沒有作戰任務,訓練量也沒有,有限的珍貴的油料是消耗不起的,只能暫時停止訓練,這樣,也給了其他部隊,尤其是新兵的訓練提供了有利條件。

部隊的整編過程其實就是各部隊擴張的過程。經過戰鬥,各部隊都有損失,有的連排建制幾乎癱瘓。於是,部隊在各城門都打了旗幟,向市民和進城來的農民們宣佈招兵買馬的意向。並且還派出騎兵營的部隊到城外各地去做宣傳。因爲部隊的嚴格紀律,對老百姓們的友好態度,特別是在城中公開審判並嚴厲懲處了犯罪分子,就在老百姓們的心目中確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大亂之中擔驚受怕的老百姓們的要求是極其低下的,只要能保住性命,只要能活下來,有一丁兒的飯吃餓不死,就是天大的造化了,所以,他們將消息傳播到很遠的地方,並且,很多年輕力壯的人都到各招兵點兒去報名參軍。先開頭是每天五六百人,再後來是每天上千人,到了十天左右,瞭解了情況的慄雲龍趕緊砸住口子,不再招兵。因爲,招太多的兵,超過了消化吸收的能力,根本不行。並不是官兵越多越好的,因爲要考慮到訓練的能力,教育的能力,後勤保障供應的能力。

步兵三個團的訓練非常緊張,也非常辛苦。慄雲龍親自出馬,在隊伍裡示範表演,各個訓練的教官多是坦克營的老兵,自然不敢馬虎,而面對嶄新的訓練方法,前義和團戰士,前小老百姓們也又新奇又激動,堅持訓練着。

訓練的內容不多,但是,要求非常嚴格。部隊解散集合,軍列式,體能,舉槍瞄準,跑步,有的很簡單的步驟都要求官兵們做很多很多次,爲的是使他們立即形成戰鬥能力。白天,他們頂着炎炎烈日進行訓練,夜晚,還抽出時間來學習,軍官們講座,主要是回答一些疑問,什麼是機槍,它們怎樣發射,步槍的射擊理論,射程,炮彈的種類,炮兵的威力,怎樣去躲避敵人的炮火等。這是最基本的軍事知識,同時,也夾雜着政治思想工作。完全按照慄雲龍的觀點,建立官兵們的信仰,主要是對祖國,人民,獻身等概念的理解。

普通官兵的訓練主要是體力上的,也有思想上的,而中上級軍官的訓練就更上層樓,更辛苦了。不過,軍官們除馬鴻溪外,都是下層百姓們轉化來了。對艱苦樸素的生活非常能夠認同,能夠堅持。

步兵團的官兵人數達到了兩千五百人,主要是增加了一個預備營。這樣,三個步兵團的總人數是七千五百,加上新組建的師部警衛部隊兩個連,一共是八千,騎兵營一千,後勤團一千五百,補充團三千,坦克營若干,基本的中國新軍部隊爲一萬四千人。

慄雲龍儘管嚴格訓練着步兵團,看到了積極行動,士氣高昂的部隊進步,還是痛感到要發動一場大規模戰役的不足,他的心裡一直癢癢的,當聽到了軍事情報局局長龍飛的情報彙報以後,他心急如焚地找到了政委,要求進軍天津。

“政委啊,我們再也不能耽誤了,否則,大好的時機就會錯過了。”

“我也是這樣想的。”政委不冷不熱地說。

“那還不就得了?我們什麼時候進軍?我已經設計好了方案。”慄雲龍大喜。

“可是,我們的步兵還是軟肋,我不敢相信他們在和八國聯軍的戰鬥中能夠以一敵一。”

“可是,我們有坦克啊,只要坦克開道,我們的步兵並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在戰鬥中,他們自然會成長起來的。”

“兵固然是打出來的,可是,我覺得,一旦展開對天津的進攻,我們就將付出很大的代價,以我的意思,還不如在北京城就近戰地訓練,提高官兵的素質,等三個月以後,我們的步兵具備了最起碼的能力,我們再向東進攻尋求主力決戰。”

“可是,那時,鬼子都嚇跑了。”

“我不覺得,師長,你想,八國聯軍那麼多人,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你覺得他們會嚇得逃竄回國嗎?”

“政委,這個問題是不是拿到軍官會議上去討論?”

“不要了,你是主官,我們有約在先,你是負責作戰的,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不過,我要給你提醒的。”

慄雲龍略一思索就哈哈大笑:“誰那麼傻,拿着烏合之衆往人家的機槍炮兵陣地上撞呢!”

確實,他們都擔心天津的敵人已經有充足的時間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即使有坦克的突擊,步兵遭受傷亡的可能性也很大。

“我們還是加緊訓練吧!”

部隊的訓練到了後來,更加困難,因爲,越來越多的市民和農民們要求加入中國新軍,雖然他們覺得中國新軍的名稱有些彆扭,可是,給人很振奮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中國新軍的鋼鐵部隊戰無不勝的豐功偉績震撼了他們。人人都傳說,只依靠着這幾十輛鋼鐵怪物,就可以將八國聯軍攆到海里喂王八了。

新兵擁擠着補充團的門口,沒有辦法,政委乾脆想了個法子,將前來應徵的人進行競爭式挑選,留強汰弱,以體能,紀律性等方面來決定,這樣,軍隊的招收數量增加不快,素質卻有了很大提高。

補充團擴充到了五千人。

軍官,尤其是教官的需要量太大,坦克團的老兵即使全部抽調出來也不夠,於是,慄雲龍騎着馬跑到了戰俘營。在那裡,他挑選了五十名軍官作爲中國新軍的訓練教官。雖然有人強烈反對,最後還是實行了。

法國人各當上校就是其中的一個。當他被要求來訓練中國新軍的時候,驚訝得差一點兒把眼睛珠子都掉出來:“對不起,長官,我是一個俘虜,”

“但是,我們需要你,也相信你!”

“可是……”

“可是什麼呢?難道你想被外面氣憤的中國百姓撕成了碎片嗎?”

“可是……”

“你想想你們在中國在北京做的事情,你們殺了多少中國人,說?你想要贖罪的話,就趕緊吧!”

“謝謝長官!”從此以後,八國聯軍的法國部隊中就少了一名軍官,戰俘營裡也不見了他的身影,特成爲十分賣力的教官,還贏得了中國新軍官兵的尊重,都說法國人既討厭又忠實。象狗。

和各當上校一樣身份和經歷的聯軍軍官最後達到了一百多個,後來,隨着中國新式軍隊的增加,編制的擴大,外籍的教官數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這些人多數很知足,只有兩個例外,他們拖着武器想逃跑被擊斃,那是後話。

二百零五章 軍勢大熾五十四章 110戰役十一章 遠交德國七十四章 老曹惱了五十五章 通天堡的瘋狂三十章 砥定臺灣二百十五章 東京的根防線第一百二五章 痛殲毛子兵二百零四章 空戰松山一百八五章 清理戰俘第138章 ,缺了八輩子德一百七二章 倭軍傷兵的慘嚎一百零八章 娜莎對不起三十章 追不死你小子一百九三章 我投降了五十一章 大縱深攻擊八十四章 雷爾沼澤大慘案二二五章 逼臺北一百卅七章殘軍創造的神話六十九章 聯軍的混亂五十章 花轎擡進司令部二零一章 這兒好象格林納達四五章 橫掃千里海疆二一百五七章 會師五十章 失火的天堂一百一六章 戰績輝煌四二章 廟島大海戰二二十五章 英國的抗議十二章 連拉帶打四十八章 偏師搗德川一百廿二章折辱法國公使第92章 ,王者南來二百零三章 四面倭歌二百廿三章格鬥第93章 ,軍工企業的發展一百四五章 俄軍的炮火一百卅五章一隻雞造成的血案第109章 ,行軍中佔領哈爾濱五十六章 國之殤七十三章 覬覦六十七章 輝煌勝果感謝讀者二百廿二章空中堡壘五十四章 分兵四略第3章 , 談判五十二章 坦克旋風一百七一章 破壞海上運輸線二百零六章 未來的索羅斯二三章 擊敗日軍主力六十九章 八一鋤頭行動上一百八三章 李完用投降四十一章 懲罰戰爭罪犯一百章四章 碾死你們這羣王八蛋六十五章 隱形國家七十章 八一鋤頭行動中五章 世界讚揚一百九一章 清水的欺騙十章 釣魚島的炮聲一百六七章 扶持傀儡二零五章 欣喜的山本知事二十六章 鴨綠江畔第79章 , 伯力暴動二百零九章 專炸老鼠洞十一章 端王府五十五章 武士道慘案一百一二章二四章 沸騰的歡迎二百卅一章青森煙雲一十七章 我自巋然一百九零章 進取京都二零零章 國際風雲五十五章 武士道慘案一百四六章 空前的步騎對抗一百廿八章邪風一曲五十章 海嘯一百六九章 巧破冢本師團第24章 ,偷襲敵炮一百廿八章邪風一曲十二章 基隆海戰五十二章 亂城一百九三章 德英日秘約二十二章 鋼珠彈的威力四十三章 前哨戰九章 晉見袁世凱九十三章 挺進海參崴五二百廿四章火攻二章 英式航空母艦戰鬥羣七十七章 日軍的總進攻十九章 玄武門外二十一章 韓國危機十二章 基隆海戰一百六一章 血戰亞布力七章 航母殺手實驗成功三十六章 敢爲情狂七十四章 老曹惱了十六章 飛蛾撲火四十二章 冒險的方案一百零五章 旅長抗命十一章 遭遇日軍殖民艦隊二五章 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