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兵臨城下2

369兵臨城下(2)

守衛在北門的鞠義正在門樓裡喝酒,忽然聽到門樓外審配的一聲大喊,便急忙從門樓裡走了出來,見審配一臉着急的模樣,便問道:“國相,出什麼事情了?”

審配見怒不可逾地指着外面斥責着鞠義:“你是怎麼把守城門的?燕軍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挖掘深溝,想將我們完全圍死在城裡,難道你一點都沒有發覺嗎?”

鞠義酒意正酣,喝的滿臉通紅,他平時沒有什麼愛好,就喜歡喝酒,有事沒事就愛小酌幾杯。今日閒來無事,便在門樓裡喝起了酒,雖然全身散發着酒意,卻也未能讓他喝醉。他因喝酒而感到全身燥熱,擼起了袖子,朝城外眺望,但見外面一片漆黑,除了遠處的燕軍軍營裡有點點燈火外,再也看不到什麼。。。

扭過頭,鞠義瞪了一下審配,大聲問道:“我怎麼沒看見?”

審配當即操起了弓箭,射出了一支火矢,微弱的燈火照亮了夜空。

鞠義從划過去的火星裡看到了令他吃驚的模樣,護城河邊燕軍騎兵嚴陣以待,騎兵後面是不斷忙碌着挖掘和擔土的士兵,環形的圍繞着城門半圈,在護城河邊構建了一個小型的壁壘。

“賊你娘!”鞠義操起西北口音大聲地罵道,“全軍備戰,看老子不把他們全給捅死!”

審配見鞠義轉身要下城樓,便急忙道:“站住,燕軍嚴陣以待,早有防範,你若貿然前去,必然會吃虧。。。”

鞠義怒道:“怕個鳥!老子可不是貪生怕死的人!”

“你不怕死,可你也不能去送死!”審配皺起了眉頭,思緒在腦海中快速地閃過,急忙道,“這樣吧,你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先以弓弩手封鎖護城河沿岸,隔着護城河向對面射擊,逼退燕軍的一些騎兵後,你再率領騎兵衝陣,要一鼓作氣直插敵軍心臟。這會兒燕軍大概都在忙着構建壁壘,大營肯定空虛,你衝破燕軍守在護城河對岸的防線後,便直接去劫營,放火燒燬敵軍存放糧草的大營,只要糧草一被燒燬,敵軍必然不戰自退!”

鞠義重重地點了點頭,衝身邊的士兵喊道:“披甲,拿我的鏨金虎頭槍來!”

話音落下,士兵們便急忙爲鞠義披甲戴盔,隨後兩個士兵從門樓裡擡着鞠義慣用的鏨金虎頭槍來到了鞠義的面前。。。

鞠義一把抓住了鏨金虎頭槍, 這柄槍長約一丈二,槍頭如巨型的虎頭般威武,槍桿有碗口般粗細,槍身與槍頭皆是由玄鐵鑄成,一眼看上去便很有份量。可是鞠義只隨手那麼輕輕一抓,兩個士兵一起在肩膀上扛着的鏨金虎頭槍便被他輕易的拿在了手中,可見他的臂力驚人。

“備馬!”鞠義收拾好了一身行頭,順便在腰中懸着一把長劍,便大踏步地朝城樓下走了過去。

審配看到鞠義的這番英姿颯爽,不禁在心裡暗暗地稱讚道:“鞠義真是一員猛將也,有他在,燕軍就算再猖狂也不足爲慮。。。”

鞠義下了城樓,守門的士兵早已經爲他準備好了馬匹,那是一匹黃膘馬,馬的身體健碩高大,身上膘肥體壯,是鞠義從西涼帶過來的。那馬馱着身材高大魁梧的鞠義並未顯得吃力,只見鞠義一跨上馬背,它就興奮的嘶喊了出來,兩隻前蹄擡在了半空中,落地時顯得鏗鏘有力。

“放下吊橋,打開城門!”鞠義手持鏨金虎頭槍,胯下騎着黃膘馬,身後跟隨着他從西涼帶來的五百精銳騎兵,朗聲大喝道。

審配生怕鞠義不聽從他的吩咐,急忙向城樓下俯瞰,並且提醒道:“鞠義!先以弓弩手射殺對岸騎兵,逼退騎兵後方可率部衝殺!”

鞠義擡起眼皮朝城樓上看了一眼審配,冷笑道:“說一遍我就記住了,國相何必囉嗦?”

鄴城北門的士兵緩緩地放下了吊橋,那吊橋全是用厚鐵板鑄就,長十五米,寬十米,許多根粗重的鐵鏈拴在了吊橋上,用一個大型的磨盤帶動中吊橋的升降,十五個大力士正一起在城樓下面的門房裡吃力地推動着磨盤,使得那吊橋一點一點的放下了下來。。。

遠在鄴城北門護城河對岸的燕軍騎兵正在嚴陣以待,騎兵隊伍在黃忠的帶領下組成了嚴密的陣形。

黃忠等人忽然聽到了一連串鐵鏈呼呼啦啦的脆響,將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鄴城的城門上,但見一塊厚重寬大的鐵板緩緩落下,非但沒有感到吃驚,反而每個人的臉上都揚起了一絲自信的笑容。。。

“果然不出軍師所料,敵軍一看見我們挖掘深溝就坐不住了。大家注意,敵軍開始放下吊橋了,一切按照原計劃進行!”黃忠衝身邊的士兵喊道。

鄴城北門的城樓上,審配雙手按在了城垛上,看着吊橋一點一點的被放下來,便隨即對身邊的屬官吩咐道:“迅速通知守在東門的顏良,讓他率部出擊,攻擊城外的敵軍,絕對不能讓敵軍構築成封鎖的防線。”

“那西門、和南門要不要通知?”屬官問道。。。

“通知個屁!西門和南門歸郭圖管,我們不用操心,你只照我的話去做就可以了,快速通知顏良出擊,以弓弩手開道,騎兵衝刺,直逼敵軍大營,放火燒營!”審配怒道。

屬官“諾”了一聲,火速離開了北門,向在東門的顏良那裡跑了過去。

審配的屬官剛走,便聽見北門外傳來了“砰”的一聲巨響,那厚重的吊橋結實地落在了地上,架在了寬十米的護城河的兩岸,一座大橋就此形成。

北門的城門也在這個時候打開了,從門洞裡迅速涌出了兩千弩弓手,一出城門便迅速分成了兩邊,站在了護城河的沿岸,弓弩齊備,在指揮弓弩手的軍司馬的命令下,便朝對岸射出了箭矢。。。

“嗖……”

箭矢飛舞。黑夜中無法辨認對面射來了多少箭矢,但是黃忠等人卻早已經做好了準備,隨着黃忠的一聲清嘯,騎兵隊伍便開始向後撤退,而且持着盾牌的步兵便擋了上來,卡在了第一線。

燕軍手持鋼刀、盾牌的士兵將自己的身體掩藏在了盾牌之後,人挨着人,組成了一道嚴密的盾牆,任由對面射來了多少箭矢,都一律擋在了外面。

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燕軍士兵並無一人中箭,卻都在不斷的發出着痛苦的哀叫,而黃忠則讓騎兵們紛紛抽打自己座下的馬匹,讓馬匹也發出了嘶鳴聲,和人的叫聲混在一起,若閉上眼睛仔細聆聽,還真有一種人仰馬翻的感覺。。。

烏雲蓋月,夜色一片漆黑,手持弓弩的趙軍士兵在護城河岸邊射箭,他們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片漆黑,根本看不見對面是否有士兵,只能用亂箭射之。可是當他們聽到對面傳來了陣陣慘叫的呼喊聲,所有的弓弩手就更加賣力的射箭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一絲喜悅。

遠在城門裡準備好的鞠義聽到對岸傳來的聲嘶力竭的喊叫聲,以及那垂死掙扎的聲音,他整個人都顯得很興奮,自言自語地道:“審配果然有一套,聽這聲音,少說也射殺了一千多人。”

護城河對岸的慘叫聲漸漸稀少下來,換來的卻是燕軍不斷的咒罵聲,鞠義聽到這種情況,就按耐不住了,心想對岸一定被弓弩手射殺出來了一片空地。。。他高高舉起手中的鏨金虎頭槍,大聲地對身後精銳的五百騎兵喊道:“全軍出擊!”

一聲令下,鞠義一馬當先,“駕”的一聲大喝後,第一個便衝出了城門,身後的五百騎兵緊緊跟隨,所有人都展露出來了兇狠的一面,面色猙獰,踏過架在護城河上的吊橋,向對岸衝了過去。

“殺啊……”

趙軍的騎兵隊伍在鞠義的帶領下吶喊着,當鞠義和前部迅速衝過吊橋時,卻並未看到地上有一具屍體。他心中起了一絲疑竇,還沒有來得及想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只覺得座下馬突然馬失前蹄,臥倒在地,將他整個人從馬背上掀翻了下來,在地上滾了幾個滾。

“啊……”

一時間鞠義所帶着的騎兵跑在最前面的有一二百人都是人仰馬翻,而後面來不及勒住馬匹的騎兵也一起衝撞了過來,踏死了不少前面從馬背上被掀翻下來的騎兵,騎兵們都哀鴻遍野。

鞠義從地上爬了起來,手中緊握鏨金虎頭槍,凌厲的目光掃視着周圍的黑暗,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他扭頭看了一下身後,但見他所騎的馬匹的兩隻蹄子深深地陷在了一個狹小的坑洞裡,一半的馬腿陷了進去,卻無法拔出,有的馬腿甚至直接斷成了兩截。

其餘的騎兵也都是如此情況,原本平整的地上突然出現了許多坑坑窪窪的深坑,那深坑不大不小,剛好能夠容下馬腿,一旦馬腿踩了進去,在快速奔跑的情況下便無法拔出,由於慣力的作用,以至於將馬背上的騎士掀翻在地。

鞠義臉上大驚,覺得這是一個圈套,急忙大聲喊道:“撤!快撤退!”

聲音還在空氣中打着轉,突然四周火起,手持盾牌的步兵擋在了那裡,黃忠率領數百騎兵奔馳了過來,將手中鳳嘴刀向前一招,大聲喊道:“鞠義!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294 定東夷10915 西北起烽煙47763 長安亂6193 防禦973 單人赴約192 會盟054 孟德685 張遼顯威1535 刺客7128 田豐3235 虎牢關大戰21240 魏延的試煉191 呂布603 被囚的獅子578 入主中原13365 出城785 踏破賀蘭山缺1882 西北起烽煙141038 惴惴不安442 逼迫張遼319 鋼鐵的意志336 暴雨梨花針1027 正式開戰096 寶馬659 腥風血雨355 兵敗鉅鹿澤15297 定東夷13919 最後的戰役3212 裝醉的曹操660 王者對決743 木刀小童874 西北起烽煙6811 小試牛刀943 最後的戰役27389 兵臨城下22692 孫策取經2085 密商1224 虎牢關大戰10656 扒光你的衣服240 魏延的試煉411 鴻門宴096 寶馬728 復國的決心647 鐵公雞433 求生之計308 高飛的答覆254 混亂的洛陽773 殺人誅心851 滅漢5961 火攻失策507 荊州風雲4591 暗殺397 兵臨城下30244 兵臨城下123 回城947 定西蜀三英爭功3355 兵敗鉅鹿澤15437 萌生降意047 退兵100 冀州4263 執掌幽州969 殺出重圍170 襲擾268 出巡930 最後的戰役14927 最後的戰役11010 行軍330 耳朵大跑得快063 聯手880 西北起烽煙12086 密商2292 定東夷8348 兵敗鉅鹿澤8015 詐降3281 太平元年781 爲亂關中690 趁火打劫2757 大亂將至862 雙傑鬥智4926 最後的戰役10981 倒戈相向746 風陵渡127 田豐2709 江東易主3517 荊州風雲14949 定西蜀三英爭功5715 麒麟兒364 袁熙614 死亡的延續性683 孤單落魄703 放虎歸山877 西北起烽煙9378 兵臨城下11808 諸葛孔明611 腥風血雨礪鋒芒636 以假亂真954 定西蜀三英爭功10083 賣官705 刮骨療毒945 定西蜀三英爭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