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保守估計,十萬個坯子是有的。
方書安的聲音,幽幽的傳到每個人耳朵裡。
十萬塊啊……真要是都買了,少說也要二十萬兩吧,實在是可怕……
二十萬兩銀子,對於別的行業來說,並不是大數目,當年在瀋陽城,糧商們湊的數目,可比這個大。
但是行業與行業不同,磨鏡行業現在還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行業。
現在的蘇州制鏡行業,遠遠不能和後世的丹陽眼鏡相提並論,畢竟,丹陽是世界第一大鏡片生產基地。
此時蘇州制鏡行業,雖然利潤率很高,單價貴,但是因爲整個行業小,所以資產規模有限。
恐怕將所有人身家都拿出來,也吃不掉這些坯子。
“等等,這位小哥叫方書安?我突然想起來了,當今閣老家的孫子,也叫方書安!”
“方公子就是造羊毛布的那位吧!”
“若真是方公子,豈止是羊毛布,就算壓縮餅、瓷磚等東西,都是方家的產業。”
“不只是這些,那些敗家娘們搶的君子系列精華水,也都是方家產業!”
隨着人羣越來熱鬧,說話的聲音也漸漸變大,如此大聲音,蘇茂珍不是聾子,自然聽到他們說的話,而他自己也終於想起來,眼前人究竟是誰!
怎麼就腦子抽筋,忘記這尊大神?
要是別的年輕人來迎接他,不拿正眼瞧也就是了,但這可是方書安啊!
在工藝界裡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其他不說,其對於匠人的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提並論。
再看看滿坑滿谷的東西,不正是方書安那個著名的工坊麼!
眼前的坯子,已經說明,人家已經掌握人工製造水晶的手段,這是怎樣的一種能力!
再想想方纔對自己的態度,那叫一個恭敬!
換成自己,小小年紀有如此多的發明創造,恐怕早就飄到天上去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方書安知道這些坯子會讓他們重新思考,但是想不到會令蘇茂珍有如此多的心思。
“您……您就是方少爺吧。”蘇茂珍想通一切,臉上燙的似乎要着火一般。
普天之下,恐怕只有他對方書安這個樣子吧……
“蘇大匠莫要這般,在下正是方書安。”
將他們帶到這裡,是來看看現在已經掌握的燒製玻璃技術,並不是要打擊這些人的自信心,畢竟,還要靠他們來磨製鏡片。
“您……您可是真實愧煞老夫,像您這樣大才之人,仍舊低調非凡,反倒是我,徒活一把年紀。那做作的樣子,也不知做給誰看,唉。”
方書安越是雲淡風輕,蘇茂珍越是感覺到無地自容。
或許,這就老人常說的氣量吧。
方書安前途不可限量,一看就是能成大事之人,而他自己,也就是在鏡片行業裡翻起點小浪花。
看完東西,匠人們當然也就知道工坊的實力,現在想來,一路上都是井井有條的人羣,看來都是各個不同作坊的匠人。
還以爲人家是見生人不敢說話,原來是都在去忙着自己的事情,哪裡會對他們這些初來乍到的人感興趣?
“蘇大匠,這裡看的差不多了,咱們去看看打磨車間。”
“車間?那是什麼?”蘇茂珍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哦,就是幹活的房間,我們習慣喚作車間。”
方書安隨口解釋一句,便在前邊領路,帶着人們向打磨車間走去……
經過一系列的參觀,蘇茂珍他們是真的服氣,坯子的規模,或許代表着他們的資金雄厚,並且說明已經掌握製造水晶坯的能力。
但是眼前這些大大小小的打磨機器和各種磨料,則說明人家可是當中好手,起碼製造的那些工具設備,比他們在作坊裡使用的還要先進啊!
“蘇老哥,快看這裡,人家的拋光機,腳踩就能轉動,而且比咱們的手搖機輕鬆多了!”
一個匠人禁不住好奇心,看見精磨機就忍不住上去觀察,研究出如何開動以後,便坐着踩起來。
不踩不要緊,下腳以後,明顯感覺到,這裡的打磨機器比他們的好用太多!
用腳踩動的話,當然能省下一幫忙搖動的幫手。
這樣的方法,在制瓷的轉盤上就有,但是,沒有用在磨製鏡片上,也有特殊的原因在其中。
比如,腳踏磨機的速度慢,並不能起到拋光要求的轉速。
但是,偏偏這裡擺放的拋光機,轉速明顯要高於現有的東西。
難道,當中還有什麼絕活?
被上了一課的蘇茂珍,當然不會和此前一樣大意,看着轉速很高的拋光機,他緩緩蹲下來,仔細查看兩者的區別。
“你再踩踩,我看看區別在何處。”蘇茂珍畢竟是技術出身,對於他不能理解的技藝,有着很強的求知慾。
“奧秘,似乎是在這個包裹着的箱子!”
構造並不複雜,只有個包起來的傳動部分是技術核心,不是方書安有心要藏着。
實在是因爲,那裡邊有潤滑油,如果不包起來的話,漏出來的油漬會污染太多東西。
“方少爺,這個箱子,能拆開看看麼?”蘇茂珍心裡像是貓爪撓的一般,急切想知道當中是什麼樣的構造。
“自然可以。”方書安笑呵呵的說着。
那裡邊是幾個齒輪組成的傳動系統,當然,最關鍵的是使用了滾子軸承,如果沒有軸承的加持,幾個齒輪傳動之下,整個拋光機會變得沉重異常。
“秒啊,用幾個牙輪傳動,大牙輪帶動小牙輪,可以使轉速變快好幾番。但是,平時用一兩個牙輪就皺的極其難用,您是如何解決的呢?”
蘇茂珍到底是老手,一打眼就知道技術的關鍵,還是在於如何降低整個機器的摩擦阻力之上。
要不然,以華夏勞動人民的水平,早就造出來類似的東西。
“那纔是我們技術最先進的地方,我們管那些叫做軸承,有了他,所有需要轉動的部分,力道都能減小許多許多。”
“軸承?”聽到名字,蘇茂珍便想到了它的用處,又是軸又能承重,如果能減小摩擦產生的力道,那真是工藝上的一大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