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_第160章 貢品要好 升遷就快

納蘭毅軒瞧着各道輪轉,所貢之物皆是精美絕倫,心中不禁暗羨,隴右地處荒涼,不似其他各道鍾靈富庶,實難尋這精細物什,不過卻也有其別樣的粗獷之美,正忖間,忽聞禮官唱和,隴右道呈,心斂,正衣冠,起身上前,俯首而拜。

“隴右道鳳翔府尹納蘭毅軒,恭請皇帝陛下聖安,”納蘭毅軒言罷,回首相招,兩侍者恭敬上殿,共擡一匣,叩拜,捧舉過首,匣不過尺餘寬高,三尺餘長,與其他各道所獻,倒顯得有些狹促。

納蘭毅軒擡手輕探,指腹輕柔地劃過木匣的表面,起伏的雕紋透過指尖的觸感傳入心間,腦畔思緒,道心樓一戰,慘烈異常,後背的刀傷雖早已痊癒,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瘡痕,斜斜半尺許,怵目驚心,而心間的傷痕卻更甚於此,尋覓十數年的父親失蹤之謎,親密隨扈處心積慮的背叛,十數名貼身護衛的慘死,無一不震撼着自己的心,那顆早已負載過重的心!

納蘭毅軒眸中瞧望着那雕工古樸的木匣,心間微漾苦澀,原來的木匣,在那一戰中失去,雖不願,卻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重新裝裱此物,倒頗費了番周章,單這匣,用上好的整塊檀木鏤雕而成,渾然一體,雕工古樸而細膩,紋路清晰而傳神,檀木所散發的悠悠香氣,可更好的保存其中之物免受蟻咬蟲蛀之厄。

檀香蔓延於高臺之上,令人神清氣爽,納蘭毅軒略躁的心也彷彿在那一刻舒緩了許多,匣雖好,然卻終究只是陪襯,便彷如着夜宴上的衆人,誰將是那匣中的主角?

納蘭毅軒手指輕輕地划動,終於搭在黃銅鑄就的鎖釦之上,輕輕一挑,緩緩將木匣打開,眸間,憐愛般的瞧望着其中的物件,脣畔漾起一絲笑顏,那是一幅卷軸,靜靜地、蜷縮地躺在那木匣之中,似與世無爭,垂首啓言:“稟皇上,我大羲東起瀚海,西至胡地,南連夷邦,北達塞外,地域之廣,物產之豐,城阜之繁,川流之多,難以勝數。自我朝開疆以來,沿用古之舊圖,百姓多有困擾,微臣亦深有體會。故,集隴右諸官、士、民,遍查典籍,探訪各處,歷時數久,終繪得此圖,現呈於陛下階前,恭祝我大羲千秋萬世,江山永固!”

納蘭毅軒招呼侍者左右而立,緩緩打開卷軸,一派恢弘氣象展現眼前,山川河流、城鎮渡口,一一詳盡,雖只三尺餘高,丈餘長,然卻細緻的記載着大羲一京六道,周遭夷邦,且圖文相襯,愈加精確。

在一片驚呼與議論聲中,納蘭毅軒再次啓語:“隴右地處西陲,西、北兩面環據番族,實爲咽喉之地。這幾年漠北諸部不斷犯邊,雖是小股搶掠,倒也踐害了不少村落,幸得隴右駐軍相抗,未有大恙。然據守有餘,追擊卻無以建功,”頓,他環視左右,再語,“微臣認爲,此非我軍將兵之過,實爲我朝軍馬不及番族,速度、耐力,皆不能比。故而,下官差人遠赴大宛,購得大宛良駒千匹,皆爲母馬,作爲隴右第二項貢物。”

納蘭毅軒復又俯首,續言:“隴右距京師千里之遙,實難將這千匹良駒皆至,微臣此次入京,攜了十匹而來,現已交付上林苑豢養,”略頓再續言,“想我隴右天水縣,地勢開闊,水草豐茂,絲毫不比漠北草原有差,極易飼養牧業,臣奏請於此興建我大羲自己的馬場,培育軍馬,效力國家。若陛下准許,下官欲將這千匹良駒畜於此處,另畜諸多中原馬匹,相信數年之後,必可得獲一衆神駿,充沛軍中,屆時,便再不懼番邦鐵騎,佑我百姓平安,揚我大羲國威,昭顯陛下四海之願,”他說完叩首,眸光似不經意間瞥了眼禮部梓苒,心中暗忖,此番言論早已於她面前表述,只是不知那高位之上,是否如她般見解?

尹天啓觀賞這新的貢品,比起蜀繡的華麗婉美,眼前圖輿更顯曠世宏偉,我大羲版圖遼闊,呼而周國俯首稱臣,思此,眸綣激昂,那聲聲闊朗振奮心魄。

“哈哈,準,”尹天啓笑若入懷,黑眸精亮,恍若星辰,“我隴右地界確是一塊瑰寶,又逢邊境要塞,若能殖養千里良駒,軍需精備,天下莫敢不從,”暗贊,大丈夫一生狂野,征戰沙場,先帝馬背上打來的江山,連帶血液中流淌,豪邁不羈,念及此,他熠熠奪目,深意視轉,“卿果是文武雙修啊。”

蘇元卿倒是考慮到另一層面上的事,默語:遠赴大宛,購得大宛良駒千匹?若無門路,如何能購得如此之多,這納蘭好勢力,好財力啊,而面上卻無波瀾,靜靜看着場中,饒有興味。

納蘭毅軒覆首待語,心中揣言,不知皇帝會如何作想,耳間突起一聲朗笑,喝語聲聲透着威嚴,那聲準字印落腦中,心間巨石落地,這方賭注果然押對,雖說興建馬場將耗巨資,然其獲利卻更加殷實,一來不必再耗資向他國購買馬匹,二來亦可打破番疆馬匹壟斷之勢,解戰時軍馬匱乏之態。

納蘭毅軒擡首瞧着那高位,爽朗笑顏下是赫赫威語,他雖不是開國太祖,卻亦有熱血情懷,開疆拓土,怕是哪任君王都夢寐的吧。

納蘭毅軒伏首再拜,口中尊語:“謝陛下恩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眸含笑顏,心中慰藉,能於此間效力,如此也算償了當年未能武舉的夙願吧,聆帝語,惶惶於心,謙言又起,“陛下繆贊,文武一語,微臣愧不敢當,只是一盡所能,期望能替陛下分憂,如此便已無憾。”

“朕差點都忘了,你納蘭一族系出樓蘭,這西域良駒怕也是手到擒來,如此爲我大羲效力,朕甚感欣慰啊,”尹天啓嘆言展,目光注視於其,“卿之前一賦壽文,才氣上佳,這圖輿良駒卻又能文善武,不如這樣,”說至此,他朗眉挑,星眸奪,言詢,脣展,“想你納蘭一門皆出武將,朕便予卿一次擇機,願任文職,或是武職,由卿定奪,如何?”

納蘭毅軒聞帝語,慎言:“微臣惶恐,”接着覆首回道,“臣爲官,只求能爲陛下效力,爲百姓謀福,文武何職,又有何等區別。臣本微末,隻身白丁,赴試科舉,僥倖得中,初入仕途,供職刑部,後得陛下恩,遷府尹職,雖有建樹,實陛下恩威所致,不敢居功。今雖於文職相熟,然何種抉擇,臣循帝旨,望陛下遂願。”

納蘭毅軒伏身拜下,心中揣言,文武自擇?輕笑,看似洪恩,可又有哪個敢予帝奪旨,自擇官爵?他眸間一絲清泠,如今任文職,雖無武官雄踞,卻也有其澎涌之勢,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不知帝會作何抉擇,靜待其安排。

納蘭茗卉從剛纔聽到皇上晉了宓若官職,倒是一喜,只是心氣漸消,驚鴻臺上紛紛擾擾似也不在眼中,頓感疲累,只偶然同身邊的堇華低語閒談幾句,臺上千姿百態任由他人舞,直到兄長身影映入眼簾,才堪堪打起了精神,細細觀聞,心憂,納蘭一族多出武將,手握兵權,才致皇上所忌,如此一問,怕是要試探了……思此,她娥眉顰,眸色沉,待聽清兄長回話,脣畔徐冉,只看向那人如何決意。

尹天啓抿脣淺揚,稍審思片刻,即吟:“即是如此,那良駒擇選,還要勞煩卿費費心思,”言及此,他淺笑,復又仰言,“朕便升你一品,職隴右巡撫。”

納蘭毅軒聞旨下,心喜,面色恬然,再叩首,大禮參拜,恭聲道:“謝陛下隆恩,臣定不負陛下期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禮畢,他起身恭敬退入席間,正襟危坐,遍觀下章。

尹天啓觀臺下言舉盡落黑眸,但笑不語,靜待後續。

梓苒覺得大殿之上的紛擾,與自己似乎毫無干系一般,然而這表面的誇讚,實則又是如何?倘若有一日功高蓋主,即便是世家,想必這帝皇依舊會無情地將之除去,斂了心思,掀脣言道:“嶺南道,呈。”

輪到白淺出列了,然而她卻於心中嘀咕着,一株菡萏,便是一陣口角,只是從這紛爭中聞“蓮澈”二字,才知其確實在這深宮,可爲何未在此出現,只怕其中內情,只有跟他打聽了,她眸光望青影處一頓。

白淺蹙眉思索間,也未注意其他地方呈了什麼貢品,聞高呼“嶺南呈”,微微嘆氣,起身走了出去,對那九五之尊行禮道:“嶺南道黔州州牧白淺參見皇上。”

隨後,白淺剛起身,身後已有人將那錦盒呈上,伸手打開,將錦盒微微側着道:“秉皇上,此爲端硯,一方是龍眼金線紋,一方是鳳眼胭脂暈。四大名硯以端硯爲首,而此金線紋、胭脂暈乃天然形成,是難得的佳品,”她這麼說着,面上卻是一臉平靜,並無得意之色,亦未多做解釋,龍鳳寓意,想必誰都清楚,自己又何必畫蛇添足,端硯雖好,可真正的上品正是龍眼形成,不過,本就沒有心思去過多誇讚,好東西,總得識貨,才物有所值。只是呈了這一件物品,卻不見侍衛再呈。

白淺稍稍猶豫了下,又道:“至於第二件貢品,還請皇上仔細看了,”她轉身抽出了那侍衛腰間的兵器,一手順着劍身抹了上去,折了折劍身,覺得夠軟,抱拳,執劍的手一抽,就這麼毫無音樂地舞了起來,是舞,不是武。不如單純的武劍,氣勢凌厲;亦不如單純的舞蹈,姿態嬌柔。

白淺將軟劍在握於素手中婉轉騰挪,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金光,然後緩緩張口道:“天生羲聖,廣大變通。立極垂易,列聖攸宗。天子致祀,儀文式崇。神之鑑之,昭格雍雍。”她隨口中吐字,手中劍尖亦是劃出這三十二字,淡淡金字浮於空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收劍之時,白淺素手翻出一朵曇花,劍尖輕刺,將曇花端於空中字影尾處,看着那字影由最初的驚豔漸漸消散,手又順着將劍上特殊磷粉抹掉道:“這是下官在一民間藝人處得知此粉,沒什麼特別的功效,只是加上一種特殊的藥水可以呈現剛纔的效果。”

觀那字影已散去,白淺收了劍尖上的曇花握於左手之上道:“當日梓大人提醒下官,皇宮大內什麼寶貝都不缺,皇上要六道呈貢品,無非是想借此得知六道民生。是以下官想了此法兒,權當助興。只是此物效果猶如曇花一現,所以未能稟明禮部,還請見諒,”她說着拱手行禮,靜待聖訓,其實民生如何,不需要多做解釋,如果民不聊生,那大概也是找不到什麼民間藝人收集此物的,只是這般行事,終是太過冒險,心下卻一片坦然,知道暗號“翩翩”的師妹確實在宮裡,心裡也安了好多,縱然無非得知其現況,但以其心智應是不會吃什麼虧的。

梓苒端硯,是自己在督查之時已然見過,而此次再見,仍舊不禁多看了幾眼,不待多時,軟劍在她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一般,三十二個大字猶如曇花一現般稍衆即逝,立於一側的自己,雙眸淡淡地睨了眼方纔舞劍的女子。

上卷_第52章 元興九年 文舉入仕4上卷_第13章 柔情惜鸚 原非女子下卷_第74章 豐息共商 科舉人選下卷_第167章 罨畫池邊 雪天借宿下卷_第130章 毅軒紫娟重逢 相思情牽下卷_第161章 大膽犯上 罷黜官職下卷_第147章 官員宮眷 陸續到來上卷_第40章 偶聞元卿 引蠱琴音下卷_第113章 納蘭燁 養傷漸愈下卷_第117章 心繫安危 聞訊趕來上卷_第7章 冰卿出嫁風波4下卷_第111章 月夜毅軒 緝盜入孤巷下卷_第86章 赫連不二 京城結拜下卷_第71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3)下卷_第153章 拋磚引玉 別有用意下卷_第103章 毅軒紫娟 一心一意一情牽下卷_第95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1)上卷_第24章 如遇驚雷 恰睹真相上卷_第43章 元興八年 文武榮耀下卷_第197章 碧落流光 天女月姮下卷_第194章 鶴淚雲紫 心之歸屬下卷_第86章 赫連不二 京城結拜下卷_第158章 論功行賞 幾人眼紅?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上卷_第23章 淚奔險峰 遇晗茜阻上卷_第41章 奉旨侍讀 疼惜瑩兒下卷_第158章 論功行賞 幾人眼紅?下卷_第115章 毅軒調職在外 途中救人下卷_第98章 來者不善 似尋時機上卷_第53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1下卷_第164章 爲官之道 當識時務下卷_第148章 左顧右盼 陛下駕到下卷_第166章 若心無策 池中臥龍下卷_第118章 納蘭、宇文世家之爭下卷_第62章 毅軒紫娟 一生知己1下卷_第122章 念安堂 商議下卷_第140章 一路奔逃 毅軒得救下卷_第167章 罨畫池邊 雪天借宿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下卷_第91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2)下卷_第77章 灕湘離逝 毅軒安慰紫娟下卷_第93章 千秋伴侶結同心(1)上卷_第43章 元興八年 文武榮耀下卷_第155章 六道上貢 衆人好奇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下卷_第172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2下卷_第120章 惡夢烏雲 難以驅散上卷_第2章 閒聚玲瓏坊下卷_第117章 心繫安危 聞訊趕來下卷_第113章 納蘭燁 養傷漸愈下卷_第77章 灕湘離逝 毅軒安慰紫娟下卷_第144章 道明心結 秋水情義上卷_第15章 江湖傳聞 封戰退隱下卷_第68章 知己滄海同舟行上卷_第50章 元興九年 文舉入仕2上卷_第12章 墨雲紫娟 竹海邂逅下卷_第161章 大膽犯上 罷黜官職下卷_第68章 知己滄海同舟行下卷_第151章 指桑罵槐 鶴立雞羣下卷_第160章 貢品要好 升遷就快下卷_第140章 一路奔逃 毅軒得救下卷_第83章 面聖有感 皇恩浩蕩上卷_第61章 雲州賑災 途經渭水下卷_第131章 阿燁媚姝 歸心歡喜下卷_第104章 阿燁媚姝 青城山遇襲1下卷_第175章 憶沐霖閣 往昔坎坷下卷_第74章 豐息共商 科舉人選下卷_第112章 毅軒擒賊 遇殊清風上卷_第17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1下卷_第195章 太平盛世 又逢喜宴下卷_第115章 毅軒調職在外 途中救人下卷_第113章 納蘭燁 養傷漸愈下卷_第98章 來者不善 似尋時機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下卷_第151章 指桑罵槐 鶴立雞羣下卷_第66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3)下卷_第90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1)下卷_第199章 月胤京護國寺 遇宓若上卷_第58章 文韜殿內 爲難豐息1下卷_第143章 容止山莊 宓若出嫁下卷_第104章 阿燁媚姝 青城山遇襲1下卷_第173章 紫娟獲救 帝旨密查下卷_第122章 念安堂 商議下卷_第193章 納蘭喜宴 賀客衆多2下卷_第97章 滿堂喜慶 賀聲連連上卷_第19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3下卷_第72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4)下卷_第141章 奉旨回京 途經繩金塔下卷_第194章 鶴淚雲紫 心之歸屬下卷_第104章 阿燁媚姝 青城山遇襲1下卷_第168章 王謝助教 一番交談上卷_第26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2上卷_第35章 前去探病 遺夢滄海2下卷_第100章 有緣相逢 相知相惜下卷_第176章 憶探晨曦 劫後共商下卷_第117章 心繫安危 聞訊趕來上卷_第25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1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下卷_第95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1)